防雷電專項應急預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403
2022-09-02
11頁
23.52KB
1、防雷電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為切實加強項目防雷電自然災害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高效有序的救災運行機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雷電災害造成的危害,特制定防雷電自然災害應急預案。二、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南寧市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廣西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雷電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四、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2、,預防為主。防雷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員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防雷電工作在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配合協調。3、依法應對,科學調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法律法規,規范防雷電行為,實行全員參與、專群結合、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優化配置,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4、快速反應,部門聯動。發生雷電傷害及次生災害時,各部門應急搶險小分隊聯合行動、快速響應,及時、高效地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各部門都要服從項目防雷電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五、內容程序1、組織機構與職責本項目經理部一分部成立了以3、項目經理、書記為組長,項目總工、安全總監兼副經理、財務總監、生產副經理為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及各施工隊負責人為組員的防雷電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及各作業隊負責人。按照“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專業處置”的原則,負責本項目區域內防御雷電災害的領導工作,監督檢查防雷工作的情況,負責突發雷電災害的救援、傷亡救護、因雷電誘發火災和雷電災害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應急領導小組通訊錄(見綜合應急預案附表)。5.2應急救援專職部門及職責:項目經理部下設應急領導小組,安質環保部為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部門,負責事故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和應急響應預案實施效果的日常檢查工作,并負責與各隊及當地的安全監督4、管理機構保持經常性的聯系,項目綜合辦公室配合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取得聯系,確保事故發生的救治工作。5.2.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研究和制定本區防御雷電災害工作安排和雷電災害應急處置的具體措施和意見;(2)負責雷電災害的處置、救援、救護和事故善后處理工作;(3)負責雷電災害的應急保障和應對工作;(4)負責防雷安全聯合檢查,職能部門負責防雷工程質量監督、驗收工作;(5)負責制定防御雷電災害的工作規劃和計劃,做好防雷工作總結;(6)負責雷電災害搶救和救援隊伍的建設、管理工作;(7)負責公司應急指揮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5.2.2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總指揮(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其職責為:(1)5、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以便實施更高一級應急計劃。(2)復查和評估事故可能發展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有針對性的決定工程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4)與外界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在緊急狀態結束后,組織對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5.2.3副總指揮(副組長)的主要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安排尋找受傷者等工作事宜。(3)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5.2.4應急小組職責(1)6、通訊聯絡組職責: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2)技術支持組職責:提出搶險搶救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指導搶險搶救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3)現場保衛組職責:保護受害人財產。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暢通,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搶險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4)搶險搶救組職責:實施搶險搶救的應急方案和措施,7、并不斷加以改進。尋找受害者并轉移到安全地帶。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搶險救援結束后,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5)醫療救護組職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感染等)。使重度受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傷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進行護理。(6)后勤保障組職責: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提供合格的搶險救援的物資及設備。(7)各應急小分隊(作業隊)職責:在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行使本項目區域的應急預防措施。服從安排,提供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下達的各種應急需8、求。組織得力,指揮好一線搶險隊伍的救援工作。六、預防與預警6.1預防措施預防雷電電擊總的原則:一是人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6.1.1在雷電交加時,感到皮膚刺痛或頭發豎起,是雷電將至的先兆,應立即躲避。躲避不及,要立即貼近地面。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帶電,可以安全地加以處理。6.1.2如果身處樹木、建筑物等高大物體,就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來不及離開高大的物體,應該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并攏。雙手合攏切勿放在地面上。千萬不可躺下,這時雖然9、高度降低了,卻增大了“跨步電壓”的危險。水能導電,所以潮濕的物體并不絕緣。6.1.3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懸巖下躲避雷雨,因為這些地方會成為火花隙,電流從中通過時產生電弧可以傷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應盡量往里面走。盡量躲到山洞深處,你的兩腳也要并攏,身體也不可接觸洞壁,同時也要把身上的帶金屬的物件,如手表、戒指、耳環、項鏈等物品摘下來,還有金屬工具也要離開身體,把它們放到一邊。6.1.4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并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后,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10、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6.1.5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6.1.6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回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遠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時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場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來避雷,因為密林各處遭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就行了。6.11、1.7原則上說,雷電期間應盡量回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地的干草堆和帳蓬等,也不要到山頂或山梁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鐵路、延伸很長的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等也應回避。6.1.8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只上,特別是高桅桿的木帆船。6.1.9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敝蓬拖拉機。6.12、2預警行動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安全事故進行預警。預警級別根據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級(特別嚴重)、級(嚴重)、級(較重)和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預警信息內容包括: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的發布由應急領導小組討論通過,安質環保部負責發布。發布可以通過廣播、通信、警報器、宣傳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的方式進行。七、信息報告程序7.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項目負責人報告;項目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發生死亡、重傷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時,應立即向13、項目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或事故單位負責人應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外部應急通訊單位名稱邕寧區安監局邕寧區質量監督站邕寧區環保局邕寧區交通運輸局南寧市公安局邕寧分局邕寧區衛生局邕寧區氣象局電話號碼單位名稱邕寧區人民醫院邕寧區衛生防疫站邕寧區供電局邕寧區人民政府火警公安報警邕寧區建設局電話號碼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及工程詳細名稱;(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614、)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突發事件事故報告單見綜合應急預案附表)7.2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手證,封存內業資料,為事故調查提供原始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7.3當事故無法保證控制事態發展時,應尋求外部支援。7.4項目部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八、應急處置8.1響應分級8.1.1發生事故(險情)可能造成人員特大傷亡事故、雖沒有人15、員傷亡但經濟損失較大、社會影響較大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由項目部按照事故報告規定逐級報告屬地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借助屬當地政府和上級應急預案實施應急響應,開展應急救援。8.1.2發生事故可能造成一次負傷5人及以上、一次重傷3人及以上、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雖沒有人員傷亡但經濟損失在10萬元及以上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由上級負責應急響應。8.1.3發生事故可能造成一次負傷4人、一次重傷2人或死亡1-2人的事故、雖沒有人員傷亡但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由項目部負責應急響應,并按照事故報告規定報上級。8.1.4發生事故可能造成輕傷、一次負傷3人以下或一次重傷一人的事16、故、雖沒有人員傷亡但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下的事故,為級應急響應。由施工隊負責應急響應,并按照事故報告規定逐級報至項目部備案,由項目部統計上報。8.2響應程序8.2.1應急啟動(1)響應級別確定后調度值班員立即按項目經理指令,立即按“重大事故電話通知順序”,通知雷電事故應急處理領導組全體成員到事故現場或臨時指定聚集地集中。(2)領導組全體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聚集地集中,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聽從項目經理安排,各專業組組長接到命令后立即按照規定職責分頭開始行動。(3)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處理人員迅速到位,開通信息與通訊網絡,調配應急所需資源(包括應急隊伍和物資、裝備等)。8.2.2救援行動(1)發17、生事故的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按照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立足自救或者實施援救:當雷擊引起人員傷亡、火災、爆炸的,及時實施消防、醫療救護、人員疏散、治安保衛、搶險搶修、物資供給等應急對策,努力保證人員安全;立即向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災情;保護好現場和保證通信設備完好,內外、上下主要信息聯絡暢通。(2)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重、特大雷災事故報告后,立即向副組長、組長和縣政府報告,并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成立事故處理現場指揮部,指揮部指揮長由趕赴現場最高黨政領導擔任,對搶險救災事故處理實行統一指揮。(3)參加搶險救援工作,在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18、救援,不得拖延、推諉,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險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排除險情;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對危害源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和危害程度。8.3處置措施8.3.1發現有人雷擊后,立即將其轉移該地點。由救生員對呼吸和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復為止。如呼吸不恢復,人工呼吸至少應堅持到專業救護人員到來后,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如出現尸僵和尸斑時方可放棄搶救。8.3.2現場負責人在指揮就地搶救的同時,盡快向有關醫療單位求援。根據具體情況,就近送往醫院救治。8.4救援措19、施8.4.1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后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治療的同時應及時送往就近醫院治療。8.4.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并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8.4.3如果傷者衣服著火,馬上讓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燒及面部。不然,傷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燒傷。也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傷者切勿因驚慌而奔跑,這樣會使火越燒越旺,可在地上翻滾以撲滅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滅火焰。將燒傷處用清水清理,并作消毒處理,用干凈紗布包20、扎。九、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9.1應急物資(見綜合應急預案)9.2項目部及各施工隊都設專人負責應急物資的管理與維護工作,對于應急物資,每月進行不少于2次的檢查,以確保其使用性能。9.3在應急物資的使用上,除每年的定期演練外,各施工隊安全員還定期對實際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在突發事件中能準確無誤的進行操作。十、應急結束當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擴大發展,傷員已得到相應的救護,現場險情已排除,現場經檢測沒有危險,現場救援工作視為結束,此時可以由指揮中心發布指令,解除緊急狀態,并通知相關單位或周邊社區,事故危險已解除。事發單位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取證、事故調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寫出事故報告,擬定糾正預21、防措施并組織實施。十一、信息發布由上級組織實施的應急預案的事故信息,由上級相應業務部門及時準確的向新聞媒體通報;由本級組織實施的應急預案的事故信息,由應急總指揮及時準確的向新聞媒體通報。發布原則:實事求是、掌握原則、統一口徑、歸口發布。十二、后期處置12.1善后賠償:在上級機關的統一領導下,由項目部按照當地或公司有關賠償條例組織實施。12.2污染物處理:項目部及時收集、清理和處理污染物,對當地部門做出的評估,制定恢復計劃并迅速實施。12.3事故后果影響消除:項目部要組織對事故發生的過程分析,重新制定施工工藝和防范措施,消除施工人員的畏懼心里。同時要向周邊住戶做出解釋,杜絕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12.4生產秩序恢復:現場處理完畢,一切安全隱患被清除掉,新的施工工藝得到批準后,項目部要積極恢復生產。12.5應急預案的修訂:通過事故,進一步對項目部編制的應急預案、應急救援能力進行評估,不斷完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