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速鐵路丹昆特大橋無錫西橋段工程救援疏散設施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9699
2022-09-02
17頁
142.04KB
1、京滬高速鐵路丹昆特大橋無錫西橋段工程救援疏散設施施工方案(DK1171+750DK1199+750)中交股份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目 錄一、概述3二、施工總體安排41、總體施工工藝流程42、施工周期分析43、鋼筋加工場及攪拌站布置5三、資源配置51、人員配置52、機械、設備及儀器配置8四、施工方案81、基礎施工82、立柱及通道底部墻施工123、梯梁和梯板施工144、附屬工程施工16救援疏散設施施工方案一、概述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主要承擔丹陽至昆山特大橋無錫西橋段,起止樁號為DK1171+750DK1199+750,全長29.01Km,南北跨越江陰和無錫2、兩市。無錫西橋段救援疏散設施共10處,主要由疏散通道及其附屬設施組成。其中疏散通道包括休息平臺、梯板、欄桿、梯梁、立柱、基礎,附屬設施包括安全防護罩、頂部休息平臺安全門、橋上疏散指示標識等。序號里程墩號路線何側地面標高遮板頂面標高凈高(m)疏散通道分類踏步數量可變段與標準段總梯段數立柱根數可變段踏步數b標準段踏步數a標準段梯段數n1DK1173+222.9646#-47#左1.30413.01811.714順坡67119134532DK1176+222.96135#-136#右1.01420.51219.498順坡1311712157843DK1179+222.96225#-226#左1.053、412.38911.335順坡66816134534DK1182+222.96318#-319#右2.2614.22811.968順坡77212154535DK1185+000.00403#-404#左2.4918.89516.405順坡109814146746DK1189+085.52530#右3.43 13.2239.80 順坡55914153427DK1191+222.96594#-595#左4.70 12.6867.98 順坡34818152328DK1194+112.00681#右4.87 19.61714.75 順坡98914155639DK1196+222.96773#-774#4、左4.60 15.91611.31 順坡668161345310DK1199+222.96865#-866#左5.44 17.33811.90 順坡7721215453合計30二、施工總體安排1、總體施工工藝流程基礎施工- 立柱施工-場地修整-梯梁、梯板、休息平臺施工-附屬設施施工每根立柱的基礎施工包括基坑開挖、基底處理、墊層、基礎鋼筋、基礎砼施工。基坑開挖根據埋深、地質情況、周圍放坡條件選擇明挖基坑進行施工;基底處理采用換填50cm厚二八灰土并用小型夯機進行夯實以達到120kpa的地基承載力。墊層采用10cm厚C15砼;基礎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成半成品,運至施工現場綁扎成型;基礎砼采用C35、5砼。立柱施工包括通道底部墻、矩形立柱、圓形立柱。每根立柱施工前必須復核基礎頂面標高,嚴格按照計算得出的立柱頂標高進行施工。立柱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成半成品,運至施工現場綁扎成型;通道底部墻及矩形立柱模板采用竹膠板,腳手管進行加固;圓形立柱采用鋼模板;立柱砼采用C35砼,在攪拌站集中拌合運至現場,用吊車+吊斗/溜槽入模。立柱施工后,進行場地平整,回填基坑。場地平整范圍為救援通道梯梁投影線加寬50cm,以便進行梯梁的滿堂支架搭設。梯梁、梯板、休息平臺支撐采用滿堂支架,間距60*60cm,模板采用竹膠板,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成半成品,運至施工現場綁扎成型;砼采用C35砼,在攪拌站集中拌合運至現6、場,用吊車+吊斗入模。施工時注意欄桿等預埋件。附屬設施施工包括安全防護罩、頂部休息平臺安全門、橋上疏散指示標識等,在橋下按設計圖紙加工成型,橋上安裝。2、施工周期分析如表2。表2 單處救援通道施工周期分析表序號工序名稱施工時間(天)備注1基坑開挖12基底處理2包括二八灰土摻和、夯實3混凝土墊層1包括清底、砼施工、等砼強度4基礎鋼筋2包括立柱鋼筋預埋5基礎模板2竹膠板、腳手管加固6基礎混凝土17模板拆除18立柱鋼筋39立柱模板310立柱混凝土111模板拆除、基坑回填212場地平整213滿堂支架314梯梁、梯板模板315鋼筋綁扎316混凝土澆注117附屬設施安裝4合計353、鋼筋加工場及攪拌站布置7、1)鋼筋加工場為了確保鋼筋加工質量,鋼筋加工及制作、安全防護罩、安全門等加工均在橋下鋼筋加工場內進行。 2)拌和站本作業區段內共設置2處拌和站,分別位于DK1180、DK1196路線兩側,均采用兩臺HZS120型攪拌機,理論每小時拌合方量為240m3,能夠滿足全線混凝土供應。混凝土通過混凝土罐車沿全線施工便道運抵施工現場。三、資源配置1、人員配置(1)組織機構圖 見圖 1: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肖宏總工:孫艷鵬隊長:李超、熊天祥測量組計財部安質部試驗室物設部工程部綜合辦救援通道施工班組 鋼筋班模板班砼班加工班安裝班(2)主要技術及施工人員配置主要技術及施工人員見:表3施工主要技術、施工人員表。表8、3施工主要技術、施工人員表序號姓名職務職稱職責1肖宏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總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的管理工作2孫艷鵬總工高級工程師總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的技術質量工作3李 超四作業隊隊長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四作業隊的生產管理工作4熊天祥一作業隊隊長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一作業隊的生產管理工作5劉胤副總工兼工程部部長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技術管理工作6劉志勇副總工兼安質部部長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技術質量工作7郎澤俊副總工兼測量組組長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測量管理工作8郭維媛試驗室主任工程師負責六標段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試驗、9、檢測工作9雍 絡安質部副部長工程師負責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安全管理工作10吳雄磊一作業隊主任工程師工程師負責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一作業隊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11史建四作業隊主任工程師工程師負責一工區第二作業工區四作業隊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12其它技術員8名技術員負責施工現場施工技術管理13模板班組20人模板安裝、拆除、保養、支架搭設14鋼筋班組40人鋼筋加工及安裝15混凝土班組20人混凝土澆筑、養護16附屬工程加工班組10人安全防護罩等加工17附屬工程安裝班組20人安全防護罩等安裝2、機械、設備及儀器配置(1)主要機械設備配置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見:表4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表4 主要機械設備10、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挖掘機PC200或1501臺2汽車吊25t2臺3拌和站2HZS1204座4混凝土罐車8m38輛5發電機50kw2臺6水泵4臺7電焊機4臺8鋼筋彎曲機1臺9鋼筋截斷機1臺10鋼筋調直機1臺11小型夯機2臺12輕型觸探儀1臺四、施工方案1、基礎施工所有立柱基礎均采用明挖基坑施工,基底深度在原地面以下2.2m左右。由于各立柱規格不同,故平面尺寸有多種形式,詳見工程量附表。其基礎尺寸有6種,即2m*4m、2.2m*2.2m、2.2m*4.4m、2.4m*2.4m、2.5m*4.8m、2m*1.5m。基礎墊層尺寸每邊各加10cm,即2.2m*4.2m、2.4m*2.4m、11、2.4m*4.6m、2.6m*2.6m、2.7m*5m、2.2m*1.7m。基坑尺寸比墊層尺寸長寬方向長2m,每邊留出1m作為排水溝及人員操作空間,基坑開挖采用1:0.75放坡。在基坑底邊緣四周設置排水溝,在坑角位置設置2個積水坑,利于基坑內排水,同時在基坑頂部邊緣外四周挖排水溝攔截雨水。即基底尺寸為4.2m*6.2m、4.4m*4.4m、4.4m*6.6m、4.6m*4.6m、4.7m*7m、4.2m*3.7m。具體見:圖2 基坑開挖示意圖。(1)測量放線基坑開挖前先對原地面標高進行復測,核實是否為附表工程量計算的標高。由測量使用全站儀放出基礎墊層結構邊線,根據基礎墊層結構邊線拉出基坑坑底、12、坡頂開挖線,確定開挖范圍。開挖線使用石灰予以標記,方便開挖施工。(2)基坑開挖、基坑開挖的一般規定和施工要求 a 基坑頂面的防水 基坑頂面應設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攔水和排水設施 b 肯定荷載 基坑定有動荷載時,坑頂邊與動荷載間應有不小于1m寬的護道,如荷載過大時宜設寬護道。如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不良,應采取加固措施。為減輕基坑坡壁頂面靜荷載,沿基坑頂面四周至少在1m范圍內不得堆置土方、物料。 c 基坑開挖尺寸確定基坑尺寸應滿足施工要求。當基坑為滲水的土質基底,坑底尺寸應根據排水要求(包括排水溝、集水井、排水管網等)和基礎模板設計所需基坑大小而定,一般基底應比基礎的平面尺寸寬0.5-1.0m。 13、d 土的濕度及地下水對基坑的開挖的影響 如土的濕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穩定而引起坍塌時,基坑坑壁坡度應緩于該濕度下的天然坡度。當基坑有地下水時,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開挖。、基坑開挖注意事項 根據施工期限、設備條件、工地環境及地質情況,基坑可以使用機械和人工開挖,但不論采取何種方法施工,基底均應避免超挖,已經超挖和松動部分,應將松動部分予以清除。任何土質基坑,挖至標高后不得長時間暴露、擾動或浸泡,而消弱其承載能力。一般土質基坑,挖至接近基底標高時,應保留10-20cm一層在基礎施工前以人工突擊挖除,并迅速檢驗,隨即進行基礎施工。棄土堆置應按指定地點堆放,不得妨礙基坑挖掘或影響其它作業,基坑上口附近14、不應堆土,以免影響邊坡穩定。基坑開挖前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礙基坑開挖的障礙物,對受開挖影響的架空線和地下管線,要采取拆遷或保護措施。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開挖時派專人現場指揮,確保開挖尺寸、標高。在開挖過程中隨時檢查開挖尺寸、位置,并密切注意地質情況變化,隨時修正基坑尺寸和開挖坡度。為了保證基坑內干施工,在基坑底邊緣四周設置排水溝,在坑角位置設置2個積水坑,坑內滲水通過排水溝流入積水坑,然后通過水泵排出坑外。排水溝深度0.4m,底寬為0.3m,積水坑設在基坑對角位置,設2個積水坑,集水坑深度為0.7m,集水坑采用編筐或木籠圍護,以防止泥沙堵塞吸水泵。(3)混凝土墊層在基坑開挖以后,人工清理基底,由測15、量放出下基礎邊線,澆筑混凝土墊層,墊層外邊線比下基礎邊線每邊放寬10cm,以方便模板支立。墊層采用C15混凝土,厚度10cm。(4)鋼筋及模板鋼筋在加工廠加工成半成品,通過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綁扎成型。在鋼筋加工前清除表面的油漬、漆污、水泥漿,采用錘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鋼筋應該平直,如有彎曲需調直,加工后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消弱鋼筋截面的傷痕。基礎鋼筋有2種,一種立柱基礎:在基礎底部綁扎一層橫向及豎向的14鋼筋網,鋼筋間距110mm。另外一種是通道底部墻基礎:在基礎底部橫向采用10,間距200mm,豎向采用14鋼筋,間距120mm,綁扎成鋼筋網結構。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見:表: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表。16、表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表序號名稱允許偏差(mm)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全長102彎起鋼筋的彎起位置20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見:表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表表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表序號名稱允許偏差1雙排鋼筋,其排與排間距的局部誤差5mm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的局部偏差20mm3分布鋼筋間距偏差20mm4箍筋間距偏差20mm5彎起點的偏差30mm6最外層鋼筋的位置偏差+10,-5mm鋼筋安裝采用墊塊在模板和鋼筋之間以保證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0mm,墊塊的強度、密實度不低于承臺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和密實度,墊塊互相錯開,分散布置,不得橫貫保護層的全部截面。基礎模板根據基礎大小尺寸(詳見后附表4)采用竹膠板拼裝,模板17、外用腳手管進行加固。模板立設在鋼筋骨架綁扎完畢后進行。通過測量放線彈出模板邊線,橫縱向采用繃線法調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模板加固通過型鋼、方木、拉桿與基坑四周坑壁擠密、撐實,確保模板穩定牢固、尺寸準確。模板支立一定要注意鋼筋保護層厚度。模板支立允許偏差見:表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15尺量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處3高程20測量4模板側向彎曲l/1500拉線尺量5兩模板內側寬度+10,-5尺量不少于3處6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立柱及通道底部墻預埋鋼筋的綁扎在模板立設完畢后進行,根據模板18、上口尺寸控制其準確性,采用與基礎鋼筋焊接,形成一個整體骨架以防移位。預埋完畢必須經現場技術員及測量復核位置。6)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動計量,罐車運輸,采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的澆筑環境溫度晝夜平均不低于5或最低溫度不低于-3,局部溫度也不高于+40,否則采用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相應防寒或降溫措施。混凝土水平分層澆筑,分層厚度控制在40cm。振搗采用50型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時嚴禁碰撞鋼筋和模板。振動器的振動深度一般不超過棒長度2/33/4倍,振動時要快插慢拔,不斷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10cm,移動間距不超過75cm,19、與側模保持510cm距離,對每一個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出現平坦泛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設專人檢查模板、鋼筋、預埋件的穩固情況,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及時處理。7)混凝土養護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以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卷起塑料薄膜,用抹子搓壓表面兩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注意塑料薄膜不得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然后采用篷布覆蓋并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期間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在養護期間注意遮陽、擋風,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受干熱風影響。養護灑水系統宜采用自動系統,使混凝土表20、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不得形成干濕循環。8)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會因為拆模而受損時可以拆除模板。拆模按照立模順序逆向進行,不得損傷混凝土,并避免模板損壞,在模板和混凝土脫離以后方可拆卸模板、吊運模板。2、立柱及通道底部墻施工1)結構形式全線10處救援疏散設施共30根立柱,10處通道底部墻,立柱分矩形立柱和圓形立柱。矩形立柱有3種尺寸,即500*900mm(6根,高度4.515.7m)、500*1100mm(3根,高度20.5m、17.4m、12.69m)、400*800mm(2根,高度10.8m、9m);圓形立柱有1種尺寸,即500mm(19根,高度3m15.521、m);通道底部墻為1500*300mm,共10處,高度1.5m。(詳見附表1)2)模板設計由于立柱結構形式繁多、量小的特點,結合現場施工情況,矩形立柱和通道底部墻采用竹膠板+腳手管、圓形立柱采用特制鋼模板,其中圓形模板為2m*7+1m+0.5m共9節。圓形鋼模板委托專業模板廠設計,通過計算審核后進行模板加工制作,考慮高速鐵路高標準、嚴要求,模板設計全部采用無拉桿設計,通過模板背部設置桁架來保證模板剛度,在施工時確保模板變形滿足要求。為了便于吊裝,模板分節制造,每節高度控制為2m,然后根據墩身高度配置1m,0.5m高度的模板進行調節,采用兩個半圓設計,模板接縫使用鋼板膠黏結,并打磨平整,背部采用22、桁架固定加固,在立柱外側采用精軋螺紋鋼對拉形成一個整體。在基礎施工時,在基礎表面立柱范圍外側預埋鋼筋,作為立柱模板底部固定支撐,同時在立柱模板中間、頂部四側拉風攬以保證模板穩定。3)測量放線在基礎施工完畢以后,由測量工程師通過全站儀在基礎上放出立柱邊線,立柱范圍內的混凝土在澆筑基礎的時候要提前鑿毛。4)鋼筋、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和模板安裝同時進行,每綁扎2m成型鋼筋,就安裝2m模板,利于模板背后桁架作為鋼筋綁扎平臺,同時利于模板固定已綁扎好的鋼筋。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成半成品,通過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和原先預埋的鋼筋相接,在鋼筋和模板之間設置塑料墊塊,以保證鋼筋骨架的保護層(35mm)滿足設計要23、求,鋼筋綁扎過程中采取有限措施,注意鋼筋的固定、穩固,確保安全。立柱箍筋加密區長度:立柱基礎嵌固點處為立柱凈高的1/3。梯梁底處為立柱凈高的1/6、500mm、立柱長邊三者取大值。模板安裝采用25t汽車吊進行,吊裝前應確定拼裝順序,自下而上逐節安裝,每節模板安裝后都應認真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安裝下一節。通道底部墻在施工時需注意按圖紙設計位置預埋梯梁鋼筋,模板需預留鋼筋伸出位置。5)立柱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攪拌,混凝土罐車運至施工現場,天泵入模。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觀察模板變形情況,出現不正常情況時,應及時對模板進行加固,或放慢澆筑速度。由于立柱高度均高于2m,故混凝土下料采用串24、筒。混凝土振搗采用50插入式振搗器,分層澆筑和振搗,分層厚度不大于40cm,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振搗時嚴禁碰撞鋼筋和模板,。振動時要快插慢拔,不斷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10cm,移動間距不超過30cm,與側模保持510cm距離,對每一個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出現平坦泛漿。在一般氣溫下,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0-12小時內進行,在平均氣溫高于5時,采用自然養護法,拆除模板后使用塑料薄膜包裹立柱,保持混凝土表面在養護期間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6)模板拆除同基礎25、施工。3、梯梁和梯板施工1)場地整平立柱施工完并拆除模板進入養護期時,需立即進行場地整平工作,整平范圍為梯板投影線以外1m。采用小型夯機夯實地基,若地質情況較差部位則需換填二八灰土或沙礫增加其承載力,并在其上澆筑10cm厚砼墊層。2)支架布設支架采用碗扣支架進行搭設,其具體布設為:梯梁底板支架搭設間距為0. 6m X 0. 3m(縱向橫向),橫桿步距為0.6m;梯板處間距0.6m 0.3m(縱向橫向),橫桿步距為0.6m。立桿頂托上縱向布置10*10cm木方,其上布置10*10cm橫向分配木方。3)支架施工方法在地基上按照支架施工圖放出排架的位置線,放出排架加密區和縱橫方向控制軸線,根據控制軸26、線和排架加密情況確定排架立桿位置排放底托排架布置詳見排架布置平面圖,用水準儀測定排架底托高程,根據圖紙設計高程,調整排架立桿高度,搭設排架。當立桿間距不能為標準間距時,利用同直徑的腳手管連接。拼裝時應隨時檢查橫桿水平度和立桿垂直度,還應該隨時注意水平框的直角度,不至于支架偏扭,立桿垂直度偏差小于0. 5%。立桿安裝 為了便于控制標高,立桿布置通常以設計中心線為準,左右對稱布置,放樣時以縱橫線為控制線,確定立桿縱橫向位置。安裝立桿、橫桿 根據立桿及橫桿的設計組合,從底部向頂部依次安裝立桿、橫桿。安裝時應保證立桿處于橫向木方中心,先全部裝完一個作業面的底部立桿及部分橫桿,再逐層往上安裝,同時安裝所27、有橫桿。頂托安裝 根據梯梁底高程變化決定順橋向控制斷面間距,橫向設左、中、右三個控制點,精確調出頂托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標明頂托的伸出量,以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 0 cm以內為宜。剪刀撐安裝為了保證支架的穩定性,在立桿上.必須加設縱橫向剪刀撐,傾斜角度為45一60,剪刀撐用4米和6米腳手管搭配使用;在縱橋向設8道剪刀撐,從左向右數分別為1、3、4、6排。在橫橋向每隔6-8m設置一道剪刀撐,每個端部都要設剪刀撐,保證搭接長度不小于1m。縱橫向分配梁安裝縱橫向分配梁的布設為:均采用10cm 10cm方木作為橫向分配梁,中心間距為20cm,縱28、向采用10cm 10cm方木作為縱向背楞放置在已經調好標高的頂托上。 拼裝注意事項 碗扣支架搭設之前,先按技術放線布置好支架立桿位置,然后搭拼支架。第一層拼好后,必須由工程技術人員抄平檢查平整度,如高差不符合要求,必須用底托調平。 拼裝時用線墜或水平尺控制立桿的垂直度,防止立桿偏心受力。頂托外露部分不超過30cm,底托絲桿外露部分不超過30cm,自由端超過30cm長的桿件要增加水平桿鎖定;底托與地面之間要密貼,達到面受力,嚴禁形成點受力。 橫向方木接頭不能有空隙,且不能懸空,若有空隙用扒釘十字交叉連接,大方木間用木楔塞緊,且用釘子釘牢;若有懸空可采用不小于1. 5m長的10l0cm方木兩端支撐29、在頂托上,且方木間用扒釘連接。 橫向鋼管間若有空隙,用粗鋼筋焊接或用直扣件將兩鋼管連接成一體,鋼管接頭的布置必須錯開;縱向方木在托頂上對接。縱橫向掃地桿布設2道,一道設置在底托螺絲桿上,一道設置在連接絲桿的立桿上,縱橫向掃地桿采用48的鋼管與碗扣架和絲桿連接。4)模板安裝梯梁、梯板模板均采用光面20mm竹膠板,模板安裝同立柱及底部墻施工。5)鋼筋綁扎及預埋件同立柱及底部墻施工,施工時注意欄桿預埋件的安置,其欄桿預埋件端部與梯板內鋼筋點焊固定,焊接前需拉線調整整體線形,不得出現彎曲變形。在每處休息平臺處左右各設置1道泄水口50,伸出梯板,以利排水。在救援通道底部7m范圍,左右需各設置6道安全防護30、罩底部預埋件。6)混凝土澆注及養護及拆模同立柱及底部墻施工。4、附屬工程施工附屬工程包括欄桿安裝、安全防護罩、頂部休息平臺安全門、踏步面層、橋上疏散指示標識等。詳細工程量見附表。1)欄桿安裝欄桿高度1.2m,其扶手采用63*1.5mm鋼管,豎桿采用45*2.0mm鋼管,橫桿采用30*2.0mm鋼管,材質為Q345鋼,焊條采用E50型。欄桿的涂裝采用鐵路鋼橋保護涂裝(TB/T 1527)中的第一套涂裝體系,顏色為淺灰色。欄桿扶手的構件尺寸按圖紙施工,應加工準確、精細,安裝必須牢固可靠,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欄桿與預埋件滿焊連接,欄桿底部設置法蘭盤,法蘭盤與預埋件頂面用建筑膠粘結。所有焊縫要求滿焊,焊31、縫要均勻飽滿并均應挫平磨光。2)安全防護罩:所有邊框鋼管均采用60mm,壁厚3mm圓鋼管,邊框鋼管的涂裝采用鐵路鋼橋保護涂裝(TB/T 1527)中的第一套涂裝體系。鋼絲網采用成品鍍鋅鋼絲,規格Q235低碳鋼絲3.05mm,網孔30-40mm,并在兩個邊框鋼管之間均分。設置門鎖,門鎖采用單斜舌歐標鎖,預留門鎖、插銷安裝孔和安裝襯板。門外側配置不銹鋼拉手板、鎖芯和鎖芯蓋圈,鎖芯中心距地面1.4m高,門內側設置不銹鋼執手。門外側需用鑰匙開門,門內側下壓門把手即可開門、無需鑰匙或撥動旋鈕,以便迅速疏散旅客。邊框采用焊接鋼管,轉角煨彎,接頭對焊。鋼板制作的裝飾件,應保持邊角整齊,切割部位需磨平拋光,不32、得留有切割痕跡。各種機加工件,要求尺寸精準,表面光潔。所有焊縫要求滿焊,焊縫要均勻飽滿并均應挫平磨光。3)頂部休息平臺安全門:為不銹鋼材質,表面亞光,拉絲處理,不銹鋼牌號不低于304,門高1.2m、寬1.5m。內側設置插銷,門內外兩側均可撥動插銷進出門。門框及2道立桿(1.2m高)采用60*2.0mm不銹鋼管,橫撐采用30*1.2mm不銹鋼管。單處安全門的立桿與門框通過不銹鋼鉸鏈連接,單處安全門的立桿與欄桿共設置10道短橫撐焊接。所有焊縫要求滿焊,焊縫要均勻飽滿并均應挫平磨光。4)橋上疏散指示標識:采用黃色蓄光自發光型油漆直接涂刷在防護墻上。根據不同的防護墻高度選用相應的尺寸(3種尺寸)。設置的位置要求醒目,白天、夜間均能被快速識別。布置原則:兩個相鄰疏散設施中間處的指示標識,設置4個,距離疏散設施300-1200m區段,每300m設置2個;距離疏散設施300m以內區段,每50m設置2個。全線共計390道,位置里程詳見附表。5)踏步面層從上到下依次為:3mm厚灰色橡膠(石英)板,用專用膠粘劑粘貼,20mm厚1:2.5水泥砂漿抹面壓光,素水泥漿結合層一遍,鋼筋混凝土樓板。具體工程量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