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護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培訓課件.ppt(32頁)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794
2022-09-02
32頁
3.60MB
1、職業病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相關要求三、相關要求四、示例四、示例21.1 1.1 防護措施概述防護措施概述3p工程防護工程防護p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p個體防護個體防護p職業健康監護職業健康監護p職業衛生管理職業衛生管理職職業業病病危危害害因因素素職業病職業病職業病危職業病危害事故害事故關系職職業業健健康康1.3 1.3 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p定義定義u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事前預防事前預防)u強制通風設施(強制通風設施(事中控制事中控制)u現場緊急處置設施和用品等(現場緊急處置設2、施和用品等(事后救治事后救治)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洗眼器等)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洗眼器等)通訊與運輸設備、通訊與運輸設備、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應急撤離通道、泄險區、風向標應急撤離通道、泄險區、風向標p特點特點u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u應急時必須可用應急時必須可用 u不應用正常作業下濃度或強度進行分析和評價不應用正常作業下濃度或強度進行分析和評價41.4 1.4 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p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u識別:危害因素、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識別:危害因素、3、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u分析:分析:有害性分析:危害因素的種類、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有害性分析:危害因素的種類、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接觸分析接觸分析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u評價:評價:濃度濃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51.4 1.4 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p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u識別:危害因素、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識別:危害因素、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u分析:分析:有害性分析:危害因素的種類、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有害性4、分析:危害因素的種類、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接觸分析接觸分析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u評價:評價:濃度濃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61.4 1.4 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p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u來源、進入人體的途徑、目標疾病、接觸方式等來源、進入人體的途徑、目標疾病、接觸方式等p明確設施類別和用途明確設施類別和用途u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病防護設施u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事中、事后)p確定對應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確定對應5、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u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u濃度濃度/強度?強度?u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有害物質、余熱、余濕、人均新風量、有害物質、余熱、余濕、人均新風量、事故排風事故排風7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相關要求三、相關要求四、示例四、示例8p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u設置的必要性設置的必要性 u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u檢維修和更新情況檢維修和更新情況u u管理措施管理措施u提出針對性建議措施提出針對性建議措施2 2 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6、內容應急救援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92.1 2.1 設置的必要性設置的必要性p確定可能會導致急性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確定可能會導致急性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u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等基礎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等基礎上p明確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的急性職業損傷的類型明確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的急性職業損傷的類型uMSDSMSDS和有害性分析和有害性分析p明確可能導致的急性職業損傷的場所明確可能導致的急性職業損傷的場所u工程分析工程分析工藝及設備等工藝及設備等102.1 2.1 設置的必要性設置的必要性p常見可導致急性損傷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常見可導致急性損傷的職業性有害因素u窒息性氣體窒息性氣體:例如:例如硫化氫、7、一氧化碳硫化氫、一氧化碳等化學窒息氣體和二氧等化學窒息氣體和二氧化碳等單純窒息性氣體,在發生逸散、泄漏時或有限空間等化碳等單純窒息性氣體,在發生逸散、泄漏時或有限空間等作業環境,容易造成勞動者的窒息傷害;作業環境,容易造成勞動者的窒息傷害;u刺激性氣體刺激性氣體:例如:例如氨氣、氯氣、光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氯氣、光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等,容易造成勞動者皮膚黏膜及呼吸系統的刺激性傷害;,容易造成勞動者皮膚黏膜及呼吸系統的刺激性傷害;u酸堿酸堿:例如:例如氫氧化鈉、硫酸、硝酸氫氧化鈉、硫酸、硝酸等,噴濺至勞動者皮膚時,等,噴濺至勞動者皮膚時,易發生燒灼損傷;易發生燒灼損傷;u易揮發性化8、學物質易揮發性化學物質:常見:常見有機溶劑有機溶劑等,濃度過高易導致勞動等,濃度過高易導致勞動者發生急性職業中毒;者發生急性職業中毒;u物理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常見有:常見有高溫、激光、放射性高溫、激光、放射性等,易導致勞等,易導致勞動者發生中暑、燒灼傷和急性放射性損傷。動者發生中暑、燒灼傷和急性放射性損傷。112.1 2.1 設置的必要性設置的必要性p必要性分析結果必要性分析結果p評價依據評價依據u法律、法規、標準法律、法規、標準要求要求u有害物質特性,有害物質特性,MSDSMSDS等等 p注意事項注意事項u預評價預評價不一定有數據,或數據不超標不一定有數據,或數據不超標u控制控制效果9、評價效果評價檢測數據的檢測條件與應用檢測數據的檢測條件與應用 122.2 2.2 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p全面性全面性u覆蓋所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場所,應當考慮到各種覆蓋所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場所,應當考慮到各種類型急性職業損傷發生的情況;類型急性職業損傷發生的情況;u應當無所遺漏。應當無所遺漏。事前預防(監測預警)事前預防(監測預警)事中控制(事故通風)事中控制(事故通風)事后應急處置(藥品等)事后應急處置(藥品等)132.4 2.4 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p合理性合理性u符合性評價符合性評價u確保應急救援設施有針對10、性。確保應急救援設施有針對性。142.4 2.4 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配備的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p有效性有效性u對應急救援設施的性能參數等進行評價對應急救援設施的性能參數等進行評價u確保有效可用確保有效可用設備可開啟,且靈敏度足夠;設備可開啟,且靈敏度足夠;全面通風量滿足要求全面通風量滿足要求救援藥品等在有效期之內。救援藥品等在有效期之內。15p分析結果分析結果u種類:監測報警裝置、防護用品、事故通風等種類:監測報警裝置、防護用品、事故通風等u類型:報警器類型、個體防護用品型號等類型:報警器類型、個體防護用品型號等u位置:布局圖位置:布局圖u效果:通風換氣次數、報警值等效果:通風換氣11、次數、報警值等p評價依據:評價依據:法規標準專業技術知識法規標準專業技術知識p注意事項:注意事項:相對合理、相對合理、綜合防護綜合防護設施設施2.2 2.2 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全面性、合理性和有效性162.5 2.5 應急救援設施管理措施應急救援設施管理措施p評價內容評價內容u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維護、運行管理維護、運行管理的有效性等。的有效性等。u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措施)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措施)應急處置方案應急處置方案應急救援演練應急救援演練操作規程操作規程17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相關要求三、相關要求四、示例四、示例18312、.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u由由探測器和報警控制器探測器和報警控制器組成組成u具有有毒氣體自動檢測和報警功能具有有毒氣體自動檢測和報警功能u常用有常用有固定式、移動式和便攜式檢測報警儀固定式、移動式和便攜式檢測報警儀。19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u配置要求配置要求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應設置與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應設置與13、事故排風事故排風系統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系統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應結合生產工藝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中毒應結合生產工藝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中毒的工作場所,的工作場所,根據自動報警裝置技術發展水平設計自動報根據自動報警裝置技術發展水平設計自動報警或檢測裝置警或檢測裝置;檢測報警點檢測報警點應根據應根據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規范 (GBZ/T223-2009GBZ/T223-2009)的要求,設在存在、生產或使)的要求,設在存在、生產或使用有毒氣體的工作地點,包括可能釋放高毒、劇毒氣體的用有毒氣體的工作地點,包括可能釋放高毒、劇14、毒氣體的作業場所,可能大量釋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氣體的工作業場所,可能大量釋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氣體的工作地點也應設置檢測報警點;作地點也應設置檢測報警點;20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u配置要求配置要求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工作地點,宜采用固定式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工作地點,宜采用固定式,當當不不具備設置具備設置固定式固定式的條件時,的條件時,應配置便攜式檢測報警儀應配置便攜式檢測報警儀。毒物報警值應根據有毒氣體毒性和現場實際情況毒物報警值應根據有毒氣體毒性和現場實際情況至少設警至少設警報值和高報值報值15、和高報值。預報值為預報值為MACMAC或或PC-STELPC-STEL的的1/21/2,無,無PC-STELPC-STEL的化學物質,預報值可設在相應超限倍數值的的化學物質,預報值可設在相應超限倍數值的1/21/2;警報;警報值為值為MACMAC或或PC-STELPC-STEL值,無值,無PC-STELPC-STEL的化學物質,的化學物質,警報值可警報值可設在相應的超限倍數值;設在相應的超限倍數值;高報值應綜合考慮有毒氣體毒性、高報值應綜合考慮有毒氣體毒性、作業人員情況、事故后果、工藝設備等各種因素后設定。作業人員情況、事故后果、工藝設備等各種因素后設定。有毒氣體監測報警裝置選用、管理與維護,16、以及監測報警有毒氣體監測報警裝置選用、管理與維護,以及監測報警值的值的設定原則與方法設定原則與方法等要求,詳見等要求,詳見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GBZ/T223GBZ/T223)。)。21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配置要求)配置要求)“室內室內”檢測報警點設在檢測報警點設在與有毒氣體釋放點距離與有毒氣體釋放點距離1m1m以內以內;若有毒氣體;若有毒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時,檢測報警點的位置應低于釋放點;反之,應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時,檢測報警點的位置應低于釋放點;反17、之,應高于釋放點。高于釋放點?!笆彝馐彝狻睓z測報警點設在與有毒氣體釋放點距離檢測報警點設在與有毒氣體釋放點距離2m2m以內以內;檢測報警點;檢測報警點一般設在常年主導風向下風向的位置;若有毒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密一般設在常年主導風向下風向的位置;若有毒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時,檢測報警點的位置應低于釋放點;反之,應高于釋放點。度時,檢測報警點的位置應低于釋放點;反之,應高于釋放點?!笆覂仁覂取被蚧颉笆彝馐彝狻钡耐粓鏊卸鄠€距離較近的釋放點時,的同一場所有多個距離較近的釋放點時,一個檢一個檢測報警點可同時覆蓋兩個以上的同種氣體的釋放點,測報警點可同時覆蓋兩個以上的同種氣體的釋放點,但要但要符合上18、述的符合上述的要求。要求。工作工作場所無場所無有毒氣體釋放點,但有毒氣體釋放點,但臨近釋放點臨近釋放點一旦釋放有毒氣體,可能一旦釋放有毒氣體,可能擴散并導致人員急性職業損傷的,擴散并導致人員急性職業損傷的,應設檢測報警點應設檢測報警點,檢測報警點設在檢測報警點設在有毒氣體可能的入口處或人員經?;顒犹?。有毒氣體可能的入口處或人員經常活動處。22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強制通風設施強制通風設施u事故通風事故通風u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易19、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業場所u避免有害氣體等的積聚。避免有害氣體等的積聚。23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強制通風設施強制通風設施u配置要求配置要求事故通風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事故通風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但在發生事故時,必須保證能提供足夠的通風量。事證,但在發生事故時,必須保證能提供足夠的通風量。事故通風的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但故通風的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但換氣換氣次數不宜次數不宜1212次次/h/h;事故通風通風機的事故通風通風機的控制開關控制開關應分別設置在室20、內、室外便于應分別設置在室內、室外便于操作的地點;操作的地點;事故排風的事故排風的進風口進風口,應設在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的物質,應設在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的物質放散量可能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點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點。對事故排風的死角處,。對事故排風的死角處,應采取導流措施。應采取導流措施。24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強制通風設施強制通風設施u配置要求配置要求事故排風裝置排風口的設置應盡可能避免對人員的影響:事故排風裝置排風口的設置應盡可能避免對人員的影響:事故排風裝置的排風口應設在安全處,遠離門、窗及事故排風裝置的排風口應設在安全處21、,遠離門、窗及進風口和人員經常停留或經常通行的地點;進風口和人員經常停留或經常通行的地點;排風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氣動力陰影區和正壓區;排風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氣動力陰影區和正壓區;對于放散有爆炸危險的可燃氣體、粉塵或氣溶膠等物質的對于放散有爆炸危險的可燃氣體、粉塵或氣溶膠等物質的工作場所,按照工作場所,按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GBZ1-20102010)的規定,也應設置)的規定,也應設置防爆通風系統防爆通風系統或事故排風系統。或事故排風系統。25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現場緊急處置設施現場緊急處置設施u用于處置噴濺22、于勞動者皮膚黏膜上的有毒、有害物質,避用于處置噴濺于勞動者皮膚黏膜上的有毒、有害物質,避免急性職業損傷進一步加劇的設備設施;免急性職業損傷進一步加劇的設備設施;u常見有噴淋裝置和洗眼器等沖洗用設備設施。常見有噴淋裝置和洗眼器等沖洗用設備設施。26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現場緊急處置設施現場緊急處置設施u配置要求配置要求沖淋、洗眼設施應沖淋、洗眼設施應靠近可能發生相應事故的工作地點靠近可能發生相應事故的工作地點;應保證應保證連續供水連續供水;應有應有清晰的標識清晰的標識,并按照相關規定定期保養維護以確保其,并按照相關規定定期保養維護以確保其正23、常運行。正常運行。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定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定(HG20571-95HG20571-95)要求:在)要求:在有毒性危害的作業環境中,應設計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有毒性危害的作業環境中,應設計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衛生防護設施,其等衛生防護設施,其服務半徑應小于服務半徑應小于15m15m。27p急救或損傷緊急處置用品急救或損傷緊急處置用品u通常集中放置于急救箱,不同類型的用人單位因其可能發通常集中放置于急救箱,不同類型的用人單位因其可能發生的急性職業損傷的類型不同,急救箱放置的藥品等可能生的急性職業損傷的類型不同,急救箱放置的藥品等可能會有所差異。會有所差異。u急救箱的配備,急24、救箱的配備,急救箱應當設置在便于勞動者取用的地點;急救箱應當設置在便于勞動者取用的地點;應有清晰的標識,由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和更新;應有清晰的標識,由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和更新;配備內容可根據工業企業規模、職業病危害性質、接觸人配備內容可根據工業企業規模、職業病危害性質、接觸人數等實際需要參照該標準附錄表數等實際需要參照該標準附錄表A.4A.4確定。確定。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28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p急救或損傷緊急處置用品急救或損傷緊急處置用品u參考配置清單參考配置清單29p其他設備設施用25、品其他設備設施用品u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從事現場救助的人員必須要佩戴的個從事現場救助的人員必須要佩戴的個體防護用具,主要是過濾式呼吸器、體防護用具,主要是過濾式呼吸器、隔絕式呼吸器等,常存放于有毒有害隔絕式呼吸器等,常存放于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專用的氣體防護柜內。工作場所專用的氣體防護柜內。u應急救援通訊設備應急救援通訊設備通訊設備、設施用于發生急性職業損通訊設備、設施用于發生急性職業損傷事故時指揮人員、救援人員等之間傷事故時指揮人員、救援人員等之間的緊急聯絡等。的緊急聯絡等。u運輸設備設施運輸設備設施用于進行人員輸運的設備設施,例如用于進行人員輸運的設備設施,例如擔架等。擔架等。u應急救援站等應急救援站等3.1 3.1 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常見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與管理要求30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相關要求三、相關要求四、示例四、示例31 謝謝!謝謝!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