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恒·翰林學府地下人防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9877
2022-09-02
15頁
76.50KB
1、華恒翰林學府工程人防工程模板施工方案目錄1.工程概況12.施工準備13.操作工藝94.成品保護135.模板工程質量控制要點136.質量驗收標準137.安全措施13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華恒翰林學府地下人防工程,包括5#、6#樓及部分車庫。基礎結構形式為筏板基礎,主體部分包括剪力墻、框架柱、框架梁填充墻。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部署的需要。模板工程是影響結構工程質量的最關鍵的因素,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砼的成型質量,為了使砼的外形尺寸、外觀質量到達較高要求,我們將充分發揮在模板工程上的優勢,利用先進、合理的模板體系和施工方法,滿足工程質量的要求。2.施工準備2.1 模板體系的選用及模板的配置數2、量模板體系的選用及模板的配置數量 附表1序號結構部位模板體系的選用配置數量1框架柱定型木膠合模板拼裝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加固體系配置1-6段柱模板2框架梁、現澆梁定型木膠合模板拼裝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加固體系配置1-6段梁側模配置1-6段梁底模3剪力墻木膠合模板拼裝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加固體系配置1-6段剪力墻模4樓梯木膠合模板拼裝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加固體系5柱基木膠合模板拼裝2.2模板的準備A、模板按各使用部位的計劃數量進行配置,配制好以后應按不同部位、規格進行編號,組合鋼模板按柱基的尺寸選用。B、模板制作時其拼裝木制側面應平直光滑,其中豎向模板考慮到砼澆筑后的側壓力,組合截面尺寸按砼結構質量驗收規范規定3、的允許負偏差值進行控制。C、每塊模板配制好后,其四個側面均應涂刷酚醛樹脂漆進行封閉,防止使用時遇水膨脹變形或損壞,影響施工質量。D、模板隔離劑選用皂角隔離劑,涂刷好后按指定位置碼放整齊。使用后的模板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重新涂刷隔離劑,以備用。2.3 模板設計及制作A、根據本工程結構形式、各項荷載、所選用的施工方法等條件設計模板及其支架,其中模板設計中含有模板體系的計算,計算內容包括以下幾項:砼側壓力及荷載計算;板面強度及剛度驗算;次龍骨強度及剛度驗算;主龍骨強度及剛度驗算;對拉螺桿強度的驗算。B、根據模板設計圖進行翻樣,提供模板設計規格和制作數量進行模板制作,并按其規格、類型編號和使用部位注明標4、識;所有定型模板自制。C、模板設計及制作時,應兼顧考慮其適用性和通用性,宜多標準型、少異型,多通用、多周轉,不斷改進和創新。2.4模板的細部設計A、基礎模板的設計a、墊層一、基坑清理完畢后及時將軸線引入基坑內,以軸線為基準支墊層模板。二、采用50100的木方支模板,拉線固定按設計標高進行抄平,木方頂作為混凝土標高控制面。b、筏板模板設計一、筏板采用磚模墻。二、筏板按設計規定內外墻條基柱基應和筏板一起整澆,且整澆至剪力墻根部300處留置施工縫,焊接止水鋼板。B、框架柱模板設計一、框架柱采用定型木膠合板,鋼管扣件式支撐加固體系。模板為15mm木膠合板,龍骨采用50100mm厚木龍骨,鋼管扣件柱箍,5、成品對拉螺栓,普通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加固。二、框架柱模板按3.6m進行設計,框架柱模板分柱頭模板及下柱模板,下柱模板高度為層高減梁高,柱頭模板為梁高減板厚加搭接高度300mm。a、下柱模板由四片拼裝組成,豎向龍骨間距200mm,為防止角部漏漿連接處設計成企口式并采用1mm厚單面貼擠緊,柱箍間距400 mm,有螺桿連接件與模板龍骨連接,模板及支撐設計見下圖:15mm竹膠合膜板50100木龍骨間距200mm鋼管扣件加固間距600mmC型鋼龍骨間距200mm框架柱模板及支設示意圖C、現澆板模板 模板選型:a、結構選型:現澆樓板底模采用15厚竹膠合模板,483.0腳手架鋼管及50100木楞組成支撐體系。6、b、模板體系材料構造的確定:采用15厚木膠合模板,50100木楞350間距,483.0鋼腳手架管豎向支撐800間距,水平桿間距為1500mm。恒荷載包括:腳手架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和扣件、模板及木龍骨自重、鋼筋混凝土等重量。活荷載包括:作業層上人員、設備、工具、振動棒的振動荷載及風荷載。b、模板支架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N=1.2NGK+0.851.4NQK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與鋼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振搗混凝土產生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荷載清理:恒荷載:新澆砼自重標準值(250mm厚): 24 KN/m3 鋼筋自重標準值: 1.7、1 KN/m3 模板自重標準值(膠合板、木龍骨): 0.5 KN/m2 小計: (24+1.1)0.25+0.5= 6.775KN/m2鋼管重3.84/m (3.843.65+3.8460.8)9.810-3 =0.318KN 扣件重量按12.5KN/個 12.56=0.075KN則:NGK=6.7750.80.80.3180.075=4.729KN活荷載:作業人員、設備、工具等荷載標準值: 2.5 KN/m2 振搗混凝土產生荷載標準值: 2.0 KN/m2 小計: 4.5 KN/m2則:NQK=4.50.80.8=2.88KN于是:N=1.24.7290.851.42.88=9.102KNc8、立桿的穩定性計算N/(A)+MW/Wf其中:穩定系數,=l/i=1500/15.9=94. =0.634 A:立桿截面面積 4.89cm2W:截面模量 5.08cm3 f: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N/mm2MW:立桿段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MW =0.013則:9102/(0.6344.89100)0.013/5.08=29.36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d、縱向、橫向水平桿的抗彎強度計算=M/Wf其中:M:彎矩設計值。 M=1.2MGK+1.4NQKMGK:模板架體自重產生的彎矩。MQK:施工荷載產生的彎矩。f:鋼材強度設計值205 N/mm2 W:截面模量取5.08 9、cm3NGK/=6.7750.80.8=4.33KNNQK/=4.50.80.8=2.88KNMGK=4.330.41/4=0.433KN.MMQK=2.880.41/4=0.288 KN.MM=1.2MGK+1.4NQK=1.20.433+1.40.288=0.923 KN.M=923106 /5.08103=181.69 N/mm2205 N/mm2符合設計要求。D、梁模板驗算: 梁尺寸為:長寬=1000mm450mm荷載清理:恒荷載:新澆砼自重標準值: 24 KN/m3 鋼筋自重標準值: 1.1 KN/m3 模板自重標準值(膠合板、木龍骨): 0.5 KN/m2 小計: (24+1.1)10、10.5= 25.6KN/m2鋼管重3.84/m (3.843+3.8440.8)9.810-3 =0.233KN 扣件重量按12.5/個 12.54=0.050KN則:NGK=25.60.80.40.2330.050=8.475KN活荷載:作業人員、設備、工具等荷載標準值: 2.5 KN/m2 振搗混凝土產生荷載標準值: 2.0 KN/m2 小計: 4.5 KN/m2則:NQK=4.50.80.8=2.88KN于是:N=1.28.4750.851.42.88=14.24KN立桿的穩定性計算:N/(A)+MW/Wf其中:穩定系數,=l/i=1500/15.9=94. =0.634 A:立桿截面11、面積 4.89cm2W:截面模量 5.08cm3 f: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N/mm2MW:立桿段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MW =0.013則:14240/(0.6344.89100)0.013/5.08=45.93 N/mm2205 N/mm2. 符合要求。(6)現澆板及梁模板的安裝1)梁板的支撐系統采用鋼管滿樘架,同時支模,由于梁板跨度較大,為加快施工進度,建立早拆體系,先支梁模后支板模,支模系統又要相互兼顧,并要進行強度、剛度及穩定性的驗算。2)滿樘架的搭設要求:立桿間距為800mm,立桿之間縱橫向均加設水平拉桿,一般距地1530cm設一道掃地桿,其余每隔1.5m設一道,其頂部一道上12、放,50100cm方木作為現澆板模板的主龍骨,主龍骨間距為300mm,在橫木上放置1.5cm厚木膠合板,用鐵釘將其固定在龍骨上。3)滿樘架搭設好后,先將梁底模按軸線標高固定牢靠,其底模水平背桿間距不得大于800mm,要求當梁跨度大于4m時,起拱高度為全跨的L/1000。待梁底模支設完畢,鋼筋綁扎完畢后開始安裝側模,其側模必須與底模靠緊,并要求其側模上口標高必須準確無誤,側模立好后采用短鋼管與滿樘架連接成穩固的三角形,使其側模牢固可靠。 梁高500mm,其梁頭必須各加設一根對拉螺桿,800mm梁高500mm的梁必須每隔500mm設一道對拉螺桿;梁高800mm的梁必須每隔500mm設兩道對拉螺桿。13、梁底及梁側加固鋼管間距為800mm。4)模板的拼縫應嚴密。模板組拼完后,若有拼縫較大時,應用膩子補平、補嚴,并在模板表面粘貼50mm寬膠帶。5)與其它梁、板、柱模板的銜接應緊密,互相交錯拼接的順序應正確,確保能按正常的順序拆模。6)、剪刀撐的設計: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7)、頂部支撐點的設計: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14、頂托方式。8)、支撐架搭設的要求: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9)、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15、變形情況及時解決。2.5模板加工制作一、根據模板設計圖進行翻樣,提供模板設計規格和制作數量進行模板制作,并按其規格、類型編號和使用部位注明標識,所有定型模板自制。二、模板設計及制作時,應兼顧考慮其適應性和通用性,宜多標準型、少異型,多通用性、多周轉,不斷改進和創新。三、模板制作加工集中在現場進行,模板在加工制作時嚴格按模板翻樣圖的尺寸、規格及要求制作,并力求下料準確,加工精細。四、木龍骨厚度要求同一類構件厚薄一致,與模板及鋼管拉觸面要求平直光滑。五、竹膠合板裁割時尺寸必須正確,邊角方正,并將膠合板裁割面刷防水漆進行封閉處理。六、定型模板大量制作前,先做各種定型模板的樣品,經組裝拼接無誤后,方可16、大面積制作。3.操作工藝3.1模板安裝A、支模前的準備工作a、模板安裝位置、軸線、標高、垂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標準。模板安裝前先測放控制軸線網和模板控制線。根據平面控制軸線網,在樓板上放出柱邊線和檢查控制線。b、檢查模板內的雜物清理情況、浮漿清理情況、板面修整情況、脫模劑涂刷情況等。在梁端部、柱根角部留置清掃口。c、模板安裝前,施工縫處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層的水泥薄膜、松散混凝土及其軟弱層,應剔鑿、沖洗清理干凈,受污染的外露鋼筋應清刷干凈。d、模板安裝應拼縫嚴密、平整,不漏漿,不錯臺,不漲模、不跑模,不變形。澆筑混凝土前防止模板漏漿、爛根、錯位等的設施應設置完畢。堵縫所用的膠條等不得凸出板模表面,17、嚴防澆入混凝土。e、模板安裝前,模板內、外灰漿(含模板零部件)必須鏟除清刷干凈,并涂刷脫模劑。B、模板及支架相關要求a、模板安裝支架、拉桿、斜撐符合基本規定,牢固穩定。模板豎向支架的支撐部位,當安裝在土層地基時,基土必須堅實,且有排水措施,支架支柱與基土接觸面加設墊板。b、在安裝上層梁板底模及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能承受上層荷載。上層支架立柱與下層支架立柱對準同一中心線,并鋪設墊板。C、模板起拱要求梁、板的底模應按規范或設計要求的起拱高度支模,起拱線要順直,不得有折線。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當短邊跨度大于等于4m時,跨中起拱l/400。梁跨度4m時,跨中起拱0.2%L,懸挑梁懸挑長度18、2m時,懸挑端起拱0.4%L。D、框架柱模板安裝a、彈好模板控制線,并復驗合格。b、搭設框架柱模板定位固定架體。架體搭設時即作為框架柱模板的固定支撐,又要考慮作為框架梁、現澆板模板的豎向支撐。為了保證框架柱模板根部不位移,預先在柱周圍板上預埋16鋼筋,用來卡木墊楔,鎖牢模板根部。c、為使模板按照模板控制線正確就位,通排柱先安裝兩端柱,柱校正垂直位置后,從兩端校中間柱模。d、安裝框架柱柱箍。采用普通鋼管和十字扣件作柱箍,框架柱柱箍自上而下安裝。柱箍間距400mm。E、框架梁模板的安裝a、在柱砼上彈出梁的軸線及水平線,并進行技術復核。b、基層處理。基土地面應平整夯實,且有一定的防水、排水措施;樓地19、面砼強度應達到上層支模要求。無論是基土地面還是樓板地面均應在立柱底設通長木板。c、支撐搭設。先搭設立柱及縱橫龍骨,立柱采用雙排,排距800mm,縱向間距800mm。橫向搭設的鋼管支撐,平行梁的水平方向設置連接鋼管,并將橫向龍骨按標高找平。d、鋪設梁底模。根據彈好的基準線將底模定位,起拱時應在全跨內平緩上調,將底模形成順暢的拱形線。底模起拱完后,復核底模軸線及標高,并設置底模卡具,將底模固定好。e、支設側模。采用側模夾底模的方法,側模的上口留成企口,以備與板底模相接,形成板底模壓梁側模,梁側模夾梁底模的組合方式。側模就位后,從橫向龍骨上立豎向短鋼管,加固側模。同時將板底模龍骨緊頂豎向短鋼管的上口20、,二者并做可靠連接,并在豎向加固鋼管與橫向龍骨間設斜撐,模板上口設同寬的短鋼筋,保證梁上口截面尺寸正確。若梁高大于600mm,梁中部增設對拉螺栓和腰楞。豎向加固鋼管及對拉螺栓的間距為500mm。f、側模固定完后,校核梁的軸線、標高、起拱高度,側模的平直度及梁的截面尺寸,若有較大偏差應再做調整,調整完,設橫、縱雙向水平拉桿,距地20cm設一道,向上每1.5m設一道,將支承體系加固連接成整體。g、與相鄰構件模板連接要求。與柱頭模板相連應緊密,板底模與梁側模企口相拼接。梁底模板與側模板、梁側模板與板模板的節點大樣見下圖: h、框架梁模板的特殊部位梁底模與梁側模連接可靠、緊密,梁底的定位扣件應牢固,確21、保梁的軸線、標高及截面尺寸正確。模板的拼縫應嚴密。模板組拼完后,若有拼縫較大時,應用膩子補平、補嚴,并在模板表面粘貼50mm寬膠帶。與其它梁、板、柱模板的銜接應緊密,互相交錯拼接的順序應正確,確保能按正常的順序拆模。J、樓梯模板a、樓梯支模采用散支散拆方式,樓梯底模采用竹膠合模板,鋼木組合支撐,踏步處采用木制半定型成套模板,散支散拆配套使用。b、樓梯在支模前首先應放線,將支模基準線彈在內側的柱上,梯梁軸線及標高應嚴格控制,模板拼縫應嚴密,支撐牢固。關鍵控制點:(1)、起踏和止踏的標高及方位。(2)、梯梁的軸線及標高。3.2 模板的拆除A、實行拆模申請審批制度。B、拆模時不得使用大錘,撬杠硬撬;22、拆除時可用撬杠從底部輕微撬動,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的完好。模板拆除時從可拆縫處開始。 C、側模拆除柱、梁的側模板拆除以不破壞棱角為準;為準確掌握拆模時間,必須留置同條件試件,試塊強度達到1.2Mpa時允許拆模。D、梁、板模板底模的拆除考慮到主體工程施工階段施工速度較快,上部施工荷載較大,因此本工程所有梁、板混凝土和雨蓬、懸挑構件的底模板拆除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100后,方可拆除。E、結構拆除底模板后,其上部結構應嚴格控制堆放料具施工荷載。必要時經過核算或加設臨時支撐。F、拆除的模板應及時維修保養,清理干凈涂刷隔離劑,并分類堆放整齊。4.成品保護A、模板支設完后,后序的各項施工不得對模板23、及其支撐體系猛砸硬撬,破壞模板表面及模板的方位和標高。B、無技術管理人員下發的拆模通知單,任何人不得拆卸模板及支撐體系。C、拆模時不得用撬棍硬撬,以免損壞砼表面及楞角。D、模板在使用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分規格堆放,妥善保管。5.模板工程質量控制要點A、澆筑砼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牢固,扣件有無松動,立桿下必須墊50mm厚通長木板。澆筑砼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派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并及時修復。B、梁板模板跨度4mL8m,起拱高度10mm。 C、模板吊裝前,先清除膠合板上的水泥漿,然后涂刷隔離劑。D、為保證外觀質量框架柱節點,板拼縫等易漏漿部位都是檢查和控制的重點。6.質量驗收標準A、砼的成形質量0.024、00以下各構件應達到工程驗收規范合格的標準,0.000以上各構件應達到砼面不抹灰的質量要求,顏色均勻一致,表面密實平整、線角通順、方正。B、模板及其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模板與砼接觸表面清理干凈并涂隔離劑,嚴禁隔離劑沾污鋼筋與砼接槎處。C、允許偏差項目的標準: 軸線位移:5mm; 梁、板底模標高+2mm,-5mm; 截面尺寸:基礎+10mm,柱+2mm; 表面平整度3mm,垂直度3mm。7.安全措施1.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佩戴好安全帽。2.嚴禁在施工現場穿拖鞋、高跟鞋和酒后從事施工作業。3.嚴禁站在墻上或搭設磚垛進行高空作業,必須搭設專用腳手架作業。4.搬運模板時必須注意來往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