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停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042
2022-09-02
15頁
24.83KB
1、 大面積停電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 事故風險分析 礦井大范圍停電事故可能造成礦井停風、排水中斷,可能造成人身傷亡或重要設備損壞,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主要風機和局部通風機停止工作引起井下風量急劇減少,造成瓦斯積聚可能引發瓦斯事故。 突然大面積停電跳閘可能引發電氣火災,造成電氣設備短路、漏地。 燒毀電氣開關接觸頭,擊穿互感設備,燒毀電氣設備內部線圈,破壞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而造成短路。 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運人設備停止工作,撤離井下作業人員會遇到極大的困難。 由于長時間大面積停電使礦井、采區排水設備停止工作,水倉溢流,可能造成部分巷道和設備被淹,或者全礦井被淹。恢復送電中存在極其嚴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電氣火災2、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等誘發事故。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停電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1應急組織體系礦井大面積停電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礦調度室)醫療救護組搶險救援組技術專家組通信保障組后勤保障組財力保障組交通保障組保衛警戒組善后處理組2.2應急指揮領導機構見綜合應急預案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3處置程序3.1 報警系統及程序(1)事故報告接警專用電話設在礦調度室,公布礦調度室的接警電話:調度電話:8601、8602 井下直接撥號碼7行政電話:037962715457、384、140、141、143(2)將重大事故災害的預防與預警的工作職責納入礦應急管理系統中,礦調度室是預警管理和應急救3、援指揮部常設辦公地點。(3)報告程序發生大面積停電預兆的報告程序:值班副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其他副總經理、負責相關業務的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事故區域的區隊負責人、機電科負責人等。出現大面積停電事故的報告程序:公司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總經理、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總工程師和相關副總工程師、安全檢查科負責人、調度室主任、事故區域的區隊負責人、機電科負責人、負責相關業務的科室負責人、指揮部成員等。(4)事故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是:事故信息的報告內容包括:發生的事故類型、地點、災害區域破壞情況、可能的影響范圍、波及的巷道、遇難遇險人數、以采取的自救互救和避災措施以及4、現場通風系統、瓦斯涌出等情況。 (5)礦要立即向義煤公司報告突出事故信息和事故災情,最長不得超過20分鐘。 3.2 信息報告方式及處理(1)現場人員充分利用井下調度電話報告預警和事故信息。(2)發現重大突出事故隱患或事故預兆后要礦調度室立即報告安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總經理、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總工程師和相關副總工程師,同時報告義煤公司總調度室。(3)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要立即開展自救互救,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報告總經理、機電副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和負責對口業務的副總經理,機電副總工程師,并按下述程序進行處理,同時報告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調度室:下達人員撤離、自5、救互救和避災的調度命令,按照應急程序進行處置。按照國家規定,立即報告上級單位(4)不斷收集和整理災情信息并及時報告相關領導和上級單位。3.3 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礦領導及相關部門電話見附件3.4值班和通信方式 (1)各單位必須24小時有人值班,不得空班、漏班。 (2)礦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及科(區)部門負責人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不得停機。(3)如有事離開礦機關所在地,必須委派相關人員作為應急事件處置臨時負責人。臨時負責人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不得停機。3.5 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1)對電話或語音廣播形式的預警和事故報告,礦調度室值班要作好電話記錄,力求記錄6、準確、完整。(2)監測監控系統的報告以監測系統記錄的數據為準,不得對數據進行修改。(3)預警預防及事故處置措施以礦領導簽發的礦調度通知形式下達。緊急情況時可先執行電話或口頭通知,電話或口頭通知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授權,事后需補簽書面調度通知。3.6 出現明顯事故征兆時應急響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1)發現明顯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都應立即向礦調度報告并將人員撤離至事故災害威脅區域外。 (2)礦調度應按照事故報告程序進行匯報,立即發出人員撤離、應急避災的調度命令同時向義煤公司報告事故預兆情況。(3)出現明顯事故征兆現場的人員在立即報告和請求外求援的同時,要做好自救、互救和避災的一切準備。(4)出現不7、可控的事故預兆,要立即啟動礦預案,礦指揮部人員立即到位并投入工作,研究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通知救護隊和醫療救治單位做好救援和救治準備。3.7 應急處置3.7.1 響應分級根據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本礦井將應急響應分為兩級,即現場響應(基層單位)、一級響應(礦)。現場(基層單位)響應:(1)采區變(配)電所停電。(2)井下中央變電所停電。一級響應:(1)6KV變電所停電10分鐘以上。(2)35KV變電站停電。3.7.2 響應程序當礦井大面積停電事故達到啟動礦級應急預案的條件時,應急救援辦公室必須立即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正副總指揮和有關成員,由總指揮宣布啟動本預案,其流程圖如下8、圖。應急救援辦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關人員,了解查詢有關情況,做出分析判斷,下達或傳達有關決定與命令。事故單位應急救援辦公室(調度室)決定與命令:請示是否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若啟動,下達啟動命令,盡快通知有關人員、單位參加搶險,相關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啟動。分析判斷:1、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圍;2、是否會因停電造成通風系統紊亂;3、影響范圍及后果。了解查詢: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波及范圍;2、井下作業人員分布和受災害威脅區域人員分布情況;通知順序:1、當班值班領導、機電礦長;2、總工程師、安檢科長;3、指揮部副指揮長;4、指揮部指揮長5、醫院、救護隊;6、指揮部有關成員。(1)應急指揮一9、旦發生大范圍停電事故,基層單位跟班干部首先應組織職工開展自救、互救,并迅速向礦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值班人員要立即向當天值班礦領導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匯報。當天礦值班領導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接到事故匯報后,立即作出判斷,確定報警和應急救援級別。如果事故較小,現場人員能控制事故發展態勢,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則發出“預警”報警。若事故較大,現場人員難以控制事故發展態勢,指揮長立即宣布啟動礦一級應急救援預案。礦一級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礦調度室根據指揮長的命令,按照應急救援預案人員通知明細表,迅速通知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有關人員,研究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各應急救援工作組10、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全面開展救援工作。(2)應急行動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礦調度室立即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有關部門、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在進一步核實事故災害性質、發生地點、涉及范圍、受害人員分布,根據不同事故類型、救災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現場自救開展情況,確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各應急救援工作組根據指揮部命令,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現場應急救援人員及時進入事故現場,積極快速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人群疏散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事故發生后應根據事故類型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危險區的劃分和隔離; 事故現場監測與評估; 應急救援人員的的安全防護、安全監護; 危險區域人員的緊急11、疏散與撤離;(3)資源調配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和利用單位、本區域內的救護隊伍、醫療機構、物資、設備和場地。當本單位的搶險救援資源不能滿足需要時,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向義煤公司匯報,確保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4)應急避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撤出危險區域。礦調度室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指令,立即電話通知受威脅區域的人員按照指定的避災路線撤退到安全地點,進行緊急避險。所有應急救援工作人員必須攜帶安全防護裝備或在安全監護狀態下,必須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才能進入事故搶險區實施應急救援工作,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5)應急擴大當事態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確認事故響應級別需要提高時,12、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向義煤公司匯報。4 處置措施4.1義絡35KV變電所I莊礦線、II莊礦線失壓及全所失壓的原因(1)35kv I莊礦礦線故障;(2)35kvII莊礦線故障;(3)35kv變壓器故障;(4)上級電源故障;4.1.1事故的判定和處理1、35kvI莊礦線故障(1) 事故征象1)所內低壓照明失去或發生閃變,35KV進線電源指示不正常;2)后臺監控系統報警;3)6KV母線電壓表指示消失,電流表無電流指示;5)變壓器無聲音;6)所有開關未跳閘且無“保護動作跳閘”等動作信號;7)所有設備無異常;8)開關柜帶電顯示裝置無帶電顯示。此種情況可判斷為35kvI莊礦線故障。(2)處理方法1)立即向礦13、調度室機電副總經理匯報;2)變電所值班員應了解事故發生時間:保護動作、信號掉牌、開關跳閘和設備情況,根據所了解的信息及事故征象判定是該類事故;3)變電所值班員應立即按照事故匯報程序向有關單位和人員報告;4)拉開I莊礦2斷路器,合礦350母聯開關,由II莊礦線帶全部負荷;5)如果礦350開關合不上,則拉開I莊礦2開關、2#主變高低壓開關,合6kv母聯開關,恢復6KV母線供電。2、35kvII莊礦線故障(1)事故征象1)預告音響、事故音響動作,35KV進線電源指示不正常;2)II段母線電壓表指示消失,電流表無電流指示;3)1#變壓器無聲音;4)II段進線開關未出現“速斷動作跳閘”等動作信號;5)I14、I段所有設備無異常。6)II莊礦線開關柜帶電顯示裝置顯示不正常。此種情況可判斷為35kvII莊礦線故障。(2)處理方法1)立即向礦調度室機電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匯報;2)35KV變電所值班員了解清楚什么時間:保護動作、開關跳閘情況,根據所了解的信息及事故征象判斷是何類事故;并詢問是否看到火光現象、聽到異常聲音、設備異常現象;3)變電所值班員應立即按照事故匯報程序向有關單位和人員報告;4)變電所值班員對一次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后,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故障點,向礦調度室報告;變電所值班員正值應立即開始操作;5)拉開II莊礦2開關,合礦350母聯開關,由I莊礦線帶全部負荷;6)如果礦350開關合不上,則拉15、開II莊礦2開關、1#主變高低壓開關,合6kv母聯開關,恢復6KV母線供電。3、上級雙電源故障(1)事故征象1)所內所內低壓照明失去;2)事故照明燈亮;3)預告音響、事故音響動作;4)母線電壓表指示消失,所有電流表無電流指示;5)變壓器無聲音;6)進線開關跳閘且未出現“速斷動作跳閘”和“備自投動作”等動作信號;7)35KV電源帶電顯示裝置顯示不正常。此種情況可判斷為上級雙電源故障(2)處理方法1)立即向礦調度室機電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匯報;2)35KV變電所值班員了解清楚什么時間:保護動作、開關跳閘情況,根據所了解的信息及事故征象判斷是何類事故;并詢問是否看到火光現象、聽到異常聲音、設備異常現16、象;3)變電所值班員應立即按照事故匯報程序向有關單位和人員報告;4)如果110kv后莊變電站1#主變停電,則立即使用II莊礦線帶礦井全部負荷,如果110kv后莊變電站2#主變停電,則立即使用I莊礦線帶礦井全部負荷。5)如果發生事故時伴隨著明顯的故障現象(看到弧光、冒煙現象或聽到異常聲音),變電所正值值班員徹底檢查35kv所有電氣設備,尋找故障點,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量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隔離故障點,待故障點徹底被隔離后(與其它電氣設備無任何聯系),正值班員確認故障點徹底被隔離后,布置安全措施,檢查設備運行情況。3.1.2當發生供電事故造成變電所全所停電時,變電所運行值班員應首先斷開事故回路開關,恢17、復對系統供電;若事故原因不能恢復系統的正常供電,斷開電源進線開關和所有饋出開關,檢查所內的其它設備狀況,并向礦調度室和宜陽縣電調報告。3.1.3機電科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值班人員及水電隊搶修人員趕赴現場,查清事故原因,提出處置辦法,并向礦調度室匯報。若屬礦井管轄范圍內設備事故,立即組織進行搶修。3.1.4若屬礦井管轄范圍外設備事故,立即報告上級電網調度,并聯系該設備維護管理單位。3.1.5搶修時,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程的規定,防止事故擴大和發生二次事故。當停電事故危及到現場搶修人員的安全時,應緊急疏散現場人員,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以保人身、保電網,確保生產安全為原則,采取隔離措施確定停電18、的范圍。設置隔離范圍。3.1.6當采、掘面停電時,采掘帶班領導按救援預案規定立即將所有人員從工作面撤至通風良好的安全地帶,并向礦生產調度室報告停電情況和撤至的位置。3.1.7如發生火災時,在崗人員應立即對初起火源進行撲救,運用滅火器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應注意: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對準火源掃射。斷開有可能使火災擴大或危機人生安全的開關和設備。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立即匯報調度室,聯系消防部門請求支援。當威協脅到工作人員安全時,要緊急疏散現場工作人員,擴大隔離范圍。火災撲滅后,搶修人員盡快排除事故、恢復送電。滅火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19、并進行抽排風,確保事故處置人員恢復送電的安全。采取隔離措施確定著火部位電源。斷開有可能使火災擴大或危及人身安全的開關和設備。在切斷電纜電源時,因部分電纜的電源可能未切除,消防人員在滅火救援時應與電纜架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觸電。3.1.8發生停電事故后,偏遠地點應急處理方法為:偏遠地點如遇到停電事故后,且伴有停風、氣溫上升,經電話聯系確認后,根據停風時間,確定是否撤人,執行礦井停風事故撤人預案。如果電話也同時停電,則立即執行撤人方案。路線按照礦井停風事故撤人預案中的撤人路線。如果發生停電事故后,僅是一個采、掘面停電,未停止礦井供風,則將全部人員撤至主進風平巷。3.1.9當井下發生重大瓦斯突出、煤突20、出,需從地面將井下電源全部切除,要啟用緊急信號。3.1.10當井下大面積停電造成井下停水時,啟用供水施救系統供水管路,由地面向井下供水。4.2 大面積停電事故處置決策要點獲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后,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災情,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做出決定,下達救援命令。 4.2.1 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事故災情信息: (1)停電范圍、停電地點(2)人員分布情況(3)停電區域瓦斯、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濃度;(4)通風情況(5)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運轉,防爆門是否被吹開、損壞,風機房水柱計讀數是否發生變化等)。4.2.2 救援搶險行動(1)當涉及人身安全事故發生時,礦調度21、室應立即組織搶險人員進入現場搶險救援,采用電話和人工聯絡方式通知井下人員按礦應急預案撤出線路撒出井下,聯系醫院做好準備。(2)若主通風機停電停風時,打開防爆門,保持井下自然通風。(3)救護隊制定行動計劃,隊員帶機到井下各要害地點(如水泵房等)偵控,監視災情的發展情況,并隨時向指揮部匯報;要害地點的值班人員帶機在救護隊員監護下現場待命;當災情擴展時,救護隊員和要害地點的值班人員應根據命令逐步撤至安全地帶。(4)救護隊員帶機趕赴事故地點救援受災人員,必要時設置救援基地,隔離受災區域;按措施排放瓦斯。(5)輔助隊配合安全部門運送撤出的井下人員;配合救護隊及搶險隊運送搶險救援物質。(6)安檢科負責清查22、與搶險無關人員的撤出情況,監督搶險救援措施執行。(7)地測科負責查清災難情況,提出有關處置辦法,按指揮部要求組織現場搶險。(8)通風科查清主要通風系統,設備工作狀況,負責恢復或改變通風系統,監控瓦斯變化。(9)供應科在搶險救援期間應堅守工作崗位,隨時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送。4.3大面積停電事故現場處置大面積停電事故現場處置包括處置目標、自救互救、救援具體措施的處置原則等,具體內容見大面積停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4.4現場恢復措施制定恢復送電實施方案,先組織恢復未受損壞的部分設備,盡快向重要地點恢復供電。(1)停電事故處置結束后,立即恢復對地面指揮系統、主扇風機、副井系統、中央變電所、主排水23、泵和地面其他部位的供電。(2)瓦斯檢查員或救護隊員檢查泵房風流中的瓦斯情況,當瓦斯濃度在規程規定以下時,恢復對主排水泵房供電。(3)依次檢查各臨時變電站瓦斯情況,確認瓦斯濃度低于規程規定以下時,恢復供電。(4)檢查各采掘頭面瓦斯情況,確認瓦斯濃度低于規程規定以下時,恢復對采掘頭面用電設備供電。(5)井下全面恢復正常供電和生產。7 礦井大面積停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1.1事故可能發生的類型1.1.1主要風機和局部通風機停止工作引起井下風量急劇減少,造成瓦斯積聚可能引發瓦斯事故。 1.1.2突然大面積停電跳閘可能引發電氣火災,造成電氣設備短路、漏地。 1.1.3燒毀電氣開關接觸頭,擊穿24、互感設備,燒毀電氣設備內部線圈,破壞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而造成短路。 1.1.4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運人設備停止工作,撤離井下作業人員會遇到極大的困難。 1.1.5由于長時間大面積停電使礦井、采區排水設備停止工作,水倉溢流,可能造成部分巷道和設備被淹,或者全礦井被淹。1.1.6恢復送電中存在極其嚴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電氣火災、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等誘發事故。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地面抽放機房、壓風機房、主副井絞車房、35KV變電所、回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井下中央變電所及33、35、36采區變電所等地點容易形成停電事故。由于回采工作面條件復雜,易發生巷道變形、冒頂等事故極易引發工作面電纜砸壞或電氣設25、備損壞等造成停電事故。故假想井下回采工作面發生停電事故特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1.3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造成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1.3.1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回采工作面正常生產時間。1.3.2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易造成瓦斯超限、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增加,引發瓦斯爆炸,有時可引起連續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瓦斯爆炸往往伴隨煤塵爆炸,而使災害進一步擴大。1.3.3影響范圍礦井停產、回采工作面無法正常生產。1.4事故發生前的預兆供電系統異常、設備頻繁跳閘、電纜發熱等。2 應急工作職責2.1成立事故現場處置小組,人員構成如下:組長:跟班礦領導成員:跟班隊長、班組長、現場操作人員2.2現場處置小組職責負責26、組織現場人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2.3現場處置小組有關人員職責跟班礦領導:負責落實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和指揮現場應急工作。跟班隊長、班組長:負責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現場其他人員應急職責:現場人員必須向調度室匯報,簡要說明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影響范圍;在專業人員到來之前,進行現場搶救工作。3 應急處置3.1應急處置程序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簡要說明事故時間、地點、事故、性質影響范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現場處置小組及時實施搶險救援,防止事故擴大。3.2現場應急處置應遵循的原則3.2.1救人優先的原則:現場工作人員本著“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原則,27、首先進行自救,然后進行救助他人。3.2.2防止事故擴大,縮小影響范圍的原則。3.2.3保護救災人員生命安全的原則。3.2.4利于恢復生產的原則。3.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3.1現場人員要立即配戴自救器,按照最短的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迅速撤至新鮮風流中直到地面。3.3.2跟班干部負責組織救援工作,安排現場人員及時外運傷員。3.3.3跟班隊長、班組長負責人員撤離。3.3.4根據事故性質,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4 注意事項4.1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4.2井下所有避難硐室、避難所必須配備自救器、壓風自救、食品和飲用水。4.3發現人員中毒或窒息時,要立即將其運送到新鮮風流或有壓風自救處,進行現場搶救。4.4為防止事故擴大,需改變礦井通風方式或采用反風時,應在組織災區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安全撤離后再采取此項措施。4.5制定的應急救援對策或措施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最好執行事前演練過的救援對策或措施。4.6現場自救互救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損失。4.7發現重傷、人員被困或死亡事故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