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溫州大道人防地下商業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128
2022-09-02
14頁
89KB
1、溫州市溫州大道人防地下商業街 安 全 生 產 事 故 應 急 救 援 總則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高本項目部在施工生產中過程中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盡量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根據公司及上組有關部門對突發事件工作預案的相關規定,特編制本應急預救方案。用來在本項目部范圍內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處理依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指項目部為減少事故及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袁建斌為組長,蔡龍為副組長,孫中玲、謝祖寶、 蔡昌才、 許海斌、張長波、曾祖乾為組員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各施工班組長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調動本班組里的人員,服2、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 領導小組的職責:.1 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2 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3 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提供必要的費用保障。.4 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5 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援。.6 負責工程項目生產的恢復工作。 領導小組各專業組職責:.1 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本組由管良波(現場搶險)、鄭道德(物資供應)、楊家瑞、(危險品等轉移)、單景厚(電力供應)負責具體指揮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險、危險品的轉移等。.2 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本組由崔皓亮具體負責,鄭前進行運輸3、保障。包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從傷員到附近醫院,急救電話120求治。.3 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本組由邱丹東負責,包括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4 事故現場通訊保護組職責:本組由單景厚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5 事故現場財務保障組:本組由崔皓亮負責,包括事發后提供醫療費用、物資采購費用保障等工作。13.1.3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的措施:.1 應急救援程序圖: 13.1.3.2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人員應立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急救援措施4、,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質安組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救,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救援。.3 事故現場由領導小組組長崔皓亮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現場指揮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時,暫由副組長管良波、任現場指揮工作。以便及時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4 各應急專業小組人員,施工班組要接受項目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負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5 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分公司工程部吳靖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單位、時間、地點、傷5、者人數、姓名、性別、年齡、受傷程度、事故簡要過程和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謊報、拖報、隨時接受上級安全領導機構的指令。.6 事后,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根據有關規定及上級指令,確定是否恢復生產,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及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7 應急救援機構電話號碼:匪警:110 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13.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當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本地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一次如下進行搶救報警等應急措施。 工地工傷急救高處墜落傷員的急救.1 高處作業過程中,發生墜落事故的可能隨時存在著,因此民工懂6、一些解救措施能減輕傷害的程度。.2 下墜時,應立即將頭前傾,下頜緊貼胸骨,應曲腿,同時盡可能抓握附近的物體,以盡量降低傷害。.3 萬一施工人員從高處墜落,現場解救不可盲目,不然會導致傷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應首先觀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其是否清醒,并察看傷員著地部位及傷勢,做到心中有數。.4 傷員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應立即將傷員的頭偏向一側,防止舌根后倒,影響呼吸。另外,還必須立即將傷員中可能脫落的牙齒和積血清除,以免誤入氣管,引起窒息。對于無心跳和呼吸的傷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待傷員心跳,呼吸好轉后,將傷員平臥在床板上,及時送往醫院搶救。.5 如發現傷口耳朵、鼻子出血,7、可能有腦顱損傷,千萬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紗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顱內壓力增高和細菌感染。如外傷出血,應立即用清潔布塊壓迫傷口止血,壓迫無效時,可用布帶或橡皮帶等在出血的肢體近軀處捆扎,上肢出血結扎在臂上1/2處,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2/3處,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 傷員如腰背部或下肢先著地,下肢有可能骨折,應將兩下肢固定在一起,并應超過骨折的上下關節:上肢如骨折,應將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軀干上,如果懷疑脊柱骨折,搬運時千萬要注意保持軀體平伸位,不能讓軀體扭曲,然后出3人同時將傷員平托起來,即一人托頭及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穩運送,以防骨折部8、位不穩定,加重傷情。.7 腹部如有開放性傷口,應用清潔部或毛巾等覆蓋傷口,不可將脫出物還原,以免感染。.8 搶救傷員時,無論哪種情況,都應減少途中的顛簸,也不得翻動傷員。 中暑急救高溫季節中,民工在露天作業時,往往容易中暑,這時關鍵的人就是中暑者身邊的你,如何正確判斷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1 中暑類型有以下三種:a. 先兆型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頭暈、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體溫往往超過37.5攝氏度,這時如果及時休息,離開高溫環境,短時間內癥狀就會消失。b. 輕型凡是有先兆中暑癥狀并且不能繼續勞動的人,屬于輕度中暑,通常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臉色發9、白、胸悶、皮膚灼熱、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輕度中暑者,經過治療。一般在45小時內身體可以恢復正常。c. 重型通常體溫在40攝氏度以上,出現昏倒或痙攣、臉色發白、胸悶、皮膚灼熱、惡心嘔吐。重度中暑后,一般都需要經過治療,不要寄希望于能自動好轉,以免耽擱治療,導致其它嚴重后果。.2 中暑急救a. 迅速轉移應將中暑者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脫掉鞋子,平臥,頭部不要墊高。b. 降溫用涼水或50%酒精擦洗全身,直到皮膚發紅,以促進散熱,有條件的可在病人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必要時可將病人放入冰水中浸浴降溫,降溫時必須加強護理,密切觀察體溫,血壓和心跳狀況,當體溫到38攝氏度左右時10、,應立即停止降溫。以免病人虛脫。c. 補充水份和無機鹽類對能喝水的病人,應鼓勵他喝足加鹽涼開水或其它飲料(如汽水和西瓜汁)。對不能飲水的病人,就馬上送醫院輸液。d. 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涂抹清涼油等,以消毒解暑,也可采用民間刮痧法 觸電事故中的傷員急救:電既能造福于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如果不懂安全使用就會產生傷害,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急救知識。.1 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并堅持不斷進行,同時及早與醫療部門聯系,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擅自判定死亡,放棄搶救。.2 觸電急救,首先要11、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因為電流作用的時間越長,傷害越重。.3 脫離電源就是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一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開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角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護自己。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因為有觸電的危險。如觸電者處于高處,脫離電源后會自高處墜落,因此,要采取預防措施。13.2.3.4 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或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繩索等不導電的東西脫解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板上或干木板上。.5 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12、,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遷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周圍帶電訓分必要的距離。.6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 ,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13.2.3.7 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上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搶救,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8 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肺腦完全復蘇。.9 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13、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坍塌事故中的傷員急救在施工現場一般是土方及堆積物的坍塌,坍塌事故突然發生,人員被埋其中,或因擠壓而窒息,或在落物被砸傷,后果非常危險。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救治。.1 小心謹慎的移動傷員,最為可靠的移動方法:a. 雙手握住傷員肩膀處有衣服;b. 以雙手腕支撐傷員的頭部;c. 拖拉傷員的衣服。.2 搶救:a. 搶救休克的傷員。休克傷員的癥狀是:皮膚蒼白或發青、咬舌、口齒不清;發冷、皮膚潮濕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惡心、顫抖,口渴;心臟、脈搏跳動加快;b. 搶救方法: 可把休克的傷員(頭部、胸部、腹部或大腿處骨折者除外)14、雙腿抬高離地面0.20.3米,讓其背部朝下躺著,再使用合適的物體把雙腿墊起。這樣,能使血液順暢地流動,達到各器官維持生命必須的程度。 如果休克的傷員呼吸困難,應讓其斜倚或側臥,使其呼吸順暢。 如果傷員有一只腿受傷,可將另一只腿墊高,直至使其它器官獲得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血液。 如果傷員出現嘔吐,應讓其側臥,并給些飲料。.3 搶救骨折者:a. 骨折包扎應包括骨折處的肌肉,血管和韌帶。b. 有的骨折容易發現,有的骨折在皮膚和骨肉里面不容易發現,應通過觀察傷員的肢體組織有無孔不入變形和傷員的自我感覺來判斷。c. 處理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把骨折斷面加以固定,并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固定狀態,簡易的固定方法有:15、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筆直的棍棒等。護墊用由或毛巾,放于薄木板和傷口之間。兩片薄木板之間用領帶或布條系緊。不能用繃帶正對傷口包扎。.4 止血:a. 對一般流血傷口的控制:把傷口的衣服移開;用無菌或消過毒的紗布,清潔干凈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傷肢體部位,并系緊;如傷口在手上,應使用清潔干凈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止血。b. 控制嚴重的出血,如果傷員流血嚴重,應在“擠壓處”進行直接擠壓。這樣能阻止動脈直接向傷口供血,如果血從下胳膊處的傷口流出,可直接壓上胳膊處,即抓住傷員的胳膊上部,擠壓內側。如血從腿部的傷口流出,擠壓點應在大腿根部。 機械傷害中的傷員急救機械的參于和使用,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16、勞動生產率,而且改善了勞動條件。但事故也時有發生,給人的生命來帶來嚴重威脅。造成機械傷害的主要原因,可分為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機械設備缺陷。發生機械傷害后,在醫護人員沒有到來之前,應檢查受傷者的傷勢,心跳及呼吸情況,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13.2.5.1 對被機械傷害的傷員,應迅速小心地使傷員脫離致傷源,必要時可拆卸機器,移出受傷的肢體。13.2.5.2 對發生的休克的公務員代,應首先進行搶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使其恢復正常。13.2.5.3 對骨折的傷員,應利用木板、竹片和繩布等捆綁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將其上肢固定在身側,下肢與下肢縛在17、一起。13.2.5.4 對傷口出血的傷員,應讓其以頭低腳高的姿勢躺臥。使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織物覆蓋傷口上,用繃帶較緊的包扎,以壓迫止血,或者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布、毛布、帶狀布巾等到。對上肢出血者,捆綁在其上臂1/2處;對下肢出血者,捆綁在其大腿上1/3處,并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13.2.5.5 對劇痛難忍者,應讓他服用止痛劑和鎮痛劑。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據病情輕重,及時把傷員送往醫院治療,在轉送醫院的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并密切注意傷員的呼吸,脈搏及傷口等情況。13.3 衛生中毒事故應急預案13.3.1 衛生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突發病、傳染病及不明原18、因的衛生事故等。13.3 .2 如發生事故應立即組織人員送受傷者到醫院進行搶救,項目部不惜一切代價配合搶救。13.3 .3 如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要求立即把封存取樣品送衛生部門化驗。13.3 .4 查清事故原因,并立即調查該工人24小時內食品及來源地,如為外面的食品引起中毒事故,則應馬上報告上級有關部門,以免造成更多人的傷害。13.3 .5 對不明病因的突發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然后急送醫院進行搶救。13.3 .6 如發現傳染病,應立即進行隔離,把傷者送醫院治療,對全工地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并對工地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檢檢查,有無傳染病擴散現象,并根據醫生建議進行針對性處理。13.19、4 危險品倉庫應急預案 目的為了確保向化工產品及油類等危險品發生火災、爆炸、泄露等緊急情況做出響應,盡可能減少由于緊急情況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13.4.2 組織機構及職責13.4.2.1 組織機構:成立以袁建斌為組長應急情況領導小組13.4.2.2 職責:a. 蔡龍、孫中玲領導各關鍵人員針對潛在緊急情況進行檢查及發生緊急情況時進行指揮工作。b. 各成員負責化學品、油類等泄漏、爆炸或火災的應急響應工作,協助組長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進行指揮、指導、疏散、搶救工作。c. 單景厚負責落實人員的培訓工作d.邱丹東負責落實對外聯系,針對工程所用的物資及時收集每種物資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并20、制定發生環境事故應采取有效的措施。13.4.2.3 應急預案a. 倉庫保管員要遵守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b. 熟存放物品的性質、儲存中的防火要求及滅火方法,要嚴格按照其性質、包裝、滅火方法、儲存防火要求和密封重要條件等分別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物品不得混放在一起。c. 倉庫保管員對儲備的化學品檢查時發現化學品泄漏,采取措施攔截防止污染面擴大,根據泄漏化學品的安全技術說明書進行清理,能回收的盡量回收。d. 氧氣、乙炔等壓縮氣體及液化氣體泄漏時,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對現場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妥善處理,21、修復,檢查后再用。e. 酒精、乙炔、丙酮等易燃液體泄漏時,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對現場進行隔離,切斷炎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區域。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清水稀釋后放入廢水池。大量泄漏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f. 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時,責任人應及時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報告應急情況領導小組,火災較大時,應立即撥打“119”通知地方消防隊。13.5 火災、爆炸應急預案為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消防隊員的防火、防爆綜合作戰能力,保護公司及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及規定,結合本工程實際,特制定防火、防爆應急22、預案。 應急準備:13.5.1.1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吳新宇為組長的消防領導小組和義務消防成員。義務消防隊員應掌握各類火災的撲救方法和消防器材的用途及正確使用方法。13.5.1.2 各消防小組組長負責落實在相關場所布置各類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隨意挪用,安全員定期進行檢查、維修、更換,確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性。13.5.1.3 安全員應加強對施工現場、倉庫、生活區、辦公區的防火、防爆日常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建立健全消防檔案,切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各班組長、倉庫保管員要配合作好安全消防管理工作。13.5.1.4 易燃易爆物品應放置在專門場所,分類分庫存放,由王仕紅負責管理。13.5.1.523、 易燃易爆物品倉庫不得設在建筑物及地下室、半地下室內;倉庫應有隔熱降溫及通風措施,并設置防爆型通風排氣裝置;倉庫的一切電氣設施應符合安全規程防爆要求,每天下班前應切斷電源,方可離開;倉庫設置“嚴禁煙火”標志;管理人員應熟知易燃易爆物品火災危險性的管理儲存方法,以及發生事故處理方法。13.5.1.6 易燃易爆物品的運輸、裝卸要嚴格按照國家易燃易爆化學中的規定要求執行。13.5.1.7 危險品倉庫內嚴禁動火檢修,不得在易燃易爆的倉庫內進行明火及產生火花的作業。13.5.1.8 項目工地設置內部報警電話并在有關場所張貼懸掛,公布與眾,報警電話:火警“119”,匪警“110”,醫療急救“120”。1324、.5.2 應急預案13.5.2.1 發現火災、爆炸事故時,發現人員要及時向消防領導小組報警,接報人員要立即通知義務消防隊員趕往火場,拔打119報警,報警時講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爆炸)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炎勢情況,報警人姓名,電話等詳細情況。13.5.2.2 義務消防隊員接報后應立即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護用具、消防器材等趕赴火場。13.5.2.3 火災較大時要立即成立滅火指揮部,下設滅火戰組、搶救、疏散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a. 滅火作戰組負責撲救火災由管良波負責。搶救疏散組負責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由高知杰、負責,在人員集中地場所,要有計劃、有組織的疏散人員,搶救救災按照25、“先人員,后物資,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人員要戴齊防護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以外。b. 消防領導小組負責火災現場及周圍的安全保衛、危險區警戒、交通管制等任務,對現場搶救出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和疏散,預防破壞、哄搶、盜竊等案件的發生,撲救過程中及撲救工作結束后對火災現場加以保護。安全保衛工作由鄭前負責。c. 后勤保障組由楊家瑞負責火災現場器材裝備、供水排水、供電照明、運輸工具、食品衣物等滅火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物資供應保障工作。d. 醫療救助組在第一時間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負責火場上各種受傷人員的搶救、醫治、轉移工作,并協助做好防中毒、防中暑等防護工作。醫療救護組負責。13.5.26、2.4 滅火總指揮應佩帶明顯的標志,各級指揮員宜佩帶不同的標志以利分辨。撲救火災在滅火總指揮的領導下統一進行,各滅火隊伍由滅火總指揮統一調度,“119”消防隊到達后由滅火總指揮向其報告火災情況,火場交由“119”消防答統一指揮。13.5.2.5 在滅火的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首先要迅速查明火場情況、燃燒物質及周圍的情況,特別是有無劇毒爆炸等危險品,火勢大小,煙霧大小,有無毒性氣體,火場電源是否切斷等內容,查明后義務消防隊按照日常演練及分工,由按照“先控制,后消滅,救人第一,分清主次,快速準確”的撲救原則,針對不同的燃燒物資,采用“隔離滅火法、窒息滅火法、抑制滅火法”等方法組織撲救火災,滅火時要加27、強個人防護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各類火災的具體滅火方法如附表。13.5.2.6 火場有有毒氣體時,要迅速查明火場上毒氣的性質、擴散范圍、來源和數量,依此為依據來決定能否在佩戴防毒面具和防護用具的情況下,安全地出入火場進行各種撲救工作。a. 對泄毒口要做“關堵”處理(關閉閥門、堵塞洞)以切斷毒氣體來源。b. 對已彌漫在火場周圍的毒氣進行通風驅散或用霧狀水流令可溶于水的毒氣溶解,降低空氣中的毒氣含量。c. 針對毒氣對人身的特殊毒害作用,調整醫療搶救無效有關隊伍協同作戰,作好預防和救護工作。d. 根據有毒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避免實施無效撲救或造成“火上加油”的后28、果。13.5.2.7 火災撲滅之后,應清洗參戰工具,并對參戰人員進行體檢,消除余毒,減少后患。13.5.2.8 當爆炸物品著火或火場上有爆炸物品哩,要及時疏散并冷卻爆炸物品,疏散時要防止摔、擲、拋、拖拉。對于爆炸物品的燃燒,可用水撲救,但應注意避免強大水流的沖擊,要避免用直流水槍沖擊和人力撲打,防止粉塵飛揚,發生爆炸。13.5.2.9 火災撲滅后由消防領導小組和安全員共同組織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13.5.2.10 各類火災的滅火方案。各類火災的滅火方案火災類別易燃物類別適用的滅火器材/滅火步驟注意事項A類:固體物質火災棉、麻、紙張、木材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與火源點保持足夠的距29、離B類:液體和可溶化的固體物質火災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油漆、甲醇、乙醇、瀝青、電石、石蠟一般用泡沫、干粉等滅火禁止使用高壓支流水槍直接滅火,可以使用噴霧水槍撲救,撲救時要保持足夠距離二氧化碳適宜小范圍油類火災泡沫撲救容器內的易燃可燃液體火災酒精等醇類火災要使用抗溶性泡沫砂土適宜撲救瀝青的地面上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火災C類:氣體滅火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炔、氫氣火災先將氣體輸送閥門或管道關死,截斷氣源,斷絕氣體來源,進行冷卻滅火可使用直流水槍或噴霧水槍、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劑戴好防護用具,防止湯傷,中毒等對一時無法堵漏、封閉氣源的燃燒,不宜立即即將撲滅,可以一邊用水冷卻卻保護建筑物和設備,一邊讓氣體自行燃盡D類:金屬火災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火災一般用干砂掩埋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資,也不能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滅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