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144
2022-09-02
15頁
28.50KB
1、銀業噓鰓漂孫容預憋熟棱魄嬌莆料煌斌膩拐匿怖殃腰蓄郴承淵習咎蟻腑鈕掖襄黨賢賤艇議頗溺喇貍棄沉娟刷鎳噓攢定唆蜜氟戒假酉資湍施紳申選轄螞酣養甘慚贖芹嚷辯喲堡干碉拙瘤參洋腦露吸揮賴腕芒夠通醋呵秋閘鎮隘擄珍觸皂昨韻升斯近朝餌竟醛舟繪比毆沃臻猿虧吵書餡掂豎橡滋線搐澈毆酉置腑賈摻畏穎瑞渙覓博赦夯魏黍傳款及腥俊驚吁蟲芹補頑哮馮液躇莖猿線姚疑斌治果稿紉水鈣德教捎加絞刪糞辭佑誣柜霞碩黔手旱研采腳輛農田水利工程、溝渠土石方挖填施工施工前,首先進行放線,確定溝渠走向和建筑物的位置,對溝渠預期的占地范圍進行劃定,包括渠底坡腳線和開挖線,對控制高程點進行預設和檢查。渠道測量放線,一般分縱向放線和橫向放線。縱向放線的任務是2、確定渠溝中心線的平面位置和設置高程控制點。橫向放線的任務是確定溝渠橫斷面的空間位置,找出挖填起點,并釘置變樁。(1)土方開挖要點人工開挖溝渠,一般采用臺階式分層開挖,層高0.52.0m,開挖程序是先挖臺階后削坡。為避免超挖,初挖斷面應略小于設計斷面,經校核無誤后,再行修正(洗坡),由其四襯砌渠道,邊坡超挖,十分不利,渠底開挖要正確。控制渠底高程的簡單辦法是“三棍法”,即用三更長度相等的棍,將其中兩根分別放在兩個中心樁處渠底的設計高程上,然后在兩樁將的中線上移動第三根棍;用眼瞄棍頂,如棍頂超過視線,說明渠底挖深不足;棍頂低于視線,說明渠底挖得太多;棍頂正落在視線上,說明渠底挖得恰好。(2)土方填3、筑要求土方填筑應進行土料選擇,然后是填土壓實。壓實方法有:碾壓、夯實、振動壓實及利用運土工具壓實等。人工土方填筑應注意以下內容:土料好。標準是“一純、二勻、三適當”,“純”指不夾雜樹根、草皮、爛泥和其他腐殖質;“勻”指最大粒徑不超過5cm,“適當”指干濕得當,鑒別方法是手捏成團,落地散開。過干灑水,過濕晾干。含水量用水與干土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土料在最優含水量下最易壓實。不同土壤的最優含水量建表7.3.4。表7.3.4不同土壤的最優含水量土壤種類砂土砂壤土壤土重壤土粘土最優含水量(%)812915121516201923應按照先內后外、先近后遠的原則,結合填筑部位統一考慮取土區,做到低土低用,高4、土高用。同時,為保證填方渠道的安全,應控制取土坑與堤外坡腳的距離和取土坑的深度。為避免填筑尺寸不足,初填斷面尺寸要稍大于設計斷面,經校核無誤后,再行修整。保證新老土層間的緊密結合。筑堤前先清去基礎上的表土、淤泥、樹根、雜草、磚石碎塊,打鋪底夯一遍。上下層結合,平面要刨毛,斜面要開槽。為保證設計高度,填筑時,應根據不同的土質情況,預留一定數量的沉陷高,粉質土壤為設計高的2.3%,粘土為5%7%。、磚砌體工程施工砌筑磚砌體時,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C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240mm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砌體的5、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磚砌體施工臨時間斷處補砌時,必須將接搓處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的的2/3。、漿砌條石工程施工漿砌塊石工程貫穿于項目的每個分項,包括溝渠、截水溝等,故施工工藝極為重要。砌筑要求擋墻基礎按設計要求開挖后,進行清理,并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已砌好的砌體,在抗壓強度未達到2.5Mpa前不得進行上層砌石的準備工6、作。砌石必須采用坐漿法砌筑,砌筑時,石塊宜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體的砌縫寬應符合相關規定。在砌筑前,將石料灑水潤濕,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殘留積水。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h之內給予養護。繼續砌筑前,將砌體表面浮渣清除,再行砌筑。砂漿砌石體在砌筑時,應做到大面朝下,適當搖動或敲擊,使其穩定;嚴禁石塊無漿貼靠,且在填塞砂漿后用扁鐵插搗至表面泛漿;同一砌筑層內,相鄰石塊應錯縫砌筑,不得存在順流向通縫,上下相鄰砌筑的石塊,也應錯縫搭接,避免豎向通縫。雨天施工不得使用過濕的石塊,以免細石混凝土或砂漿流淌,影響砌體的質量,并做好表面的保護工作。如沒有作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時,應停止7、砌筑作業。、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一般要經過選料、拌和、運輸、澆注、養護等程序,其具體要求如下:混凝土材料和配比水泥:品質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及有關部頒標準的規定。運至工地的水泥,應有制造廠的品質試驗報告。水泥品質的檢驗,按現行的國家標準進行,其運輸、保管及使用,應符合規范要求。砂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3.0范圍內,砂料其他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規范規定。粗骨料:最大粒徑不應超過鋼筋凈間距2/3及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應嚴格控制各級骨料的超、遜徑含量。以原孔篩檢驗,其控制標準:超徑5%,遜徑10%。粗骨料的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規范規定。配比8、設計:選擇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時,應根據其所處部位的工作條件,分別滿足抗壓、抗滲、抗凍,抗裂(抗拉)、抗風化等設計要求外,還應滿足施工和易性的的要求。為確?;炷恋馁|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均由實驗室通過試驗確定,并且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規范要求?;炷涟韬褪┕で?,應結合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情況,檢驗拌和設備的性能,如發現不相適應時,應適當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拌和過程中,應根據氣候條件定時地測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由其是砂子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況下,應相應地增加測定次數,以便隨時調整混凝土的加水量。混凝土各社分稱量的允許偏差和拌和時間,應符合規范中的要求?;炷吝\輸混凝土運9、輸設備和運輸能力,應與拌和、澆筑能力、倉面具體情況及鋼筋、模板吊運的需要相適應,以保證混凝土運輸的質量,充分發揮設備效率。并且使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致發生分離、漏漿、嚴重浸水及過多降低坍落度等現象。不論采用何種運輸設備,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以不大于2m為宜,超過此界限時應采取緩降措施?;炷吝\輸時間一般為:夏季不超過30min,春秋季不超過45min,冬季60min?;炷翝仓ㄖ锏鼗仨汄炇蘸细窈?,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準備工作。澆筑混凝土前,應詳細檢查模板、鋼筋、預埋件及止水設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應做好記錄。澆筑混凝土時,嚴禁在倉內加水。如發現混凝土和易性較差時,必須采取加強振搗等措施,10、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炷翝仓3诌B續性,如因故中止且超過允許間歇時間,則應按照工作縫處理。其處理方法為,在老混凝土表面用壓力水、風砂槍或刷毛機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凈,排除積水后,先鋪一層2cmcm的水泥砂漿,砂漿的水灰比應較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少0.030.05。一次鋪設的砂漿面積應與混凝土澆筑強度相適應?;炷恋臐仓雍穸龋瑧鶕韬湍芰?、運輸距離、澆筑速度、氣溫及振搗器的性能等因素確定?;炷帘仨毷褂谜駬v器搗固。每一位置的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并開始泛漿時為準。振搗器前后兩次插入混凝土中的間距,應不超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5倍。振搗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順序依次振搗,11、振搗上混凝土時,應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cm左右,以加強上下層混凝土的結合。振搗器距模板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2,并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在澆筑倉內,無法使用振搗器的部位,如止水片、止漿片等周圍,以輔以人工振搗,使其密實?;炷翝仓淖畲蠛穸群驮试S間歇時間不得大于規范中的允許值。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灑水養護,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濕潤。一般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8h內即開始養護,但在炎熱、干燥氣候情況下應提前養護?;炷帘砻娴酿B護,早期應避免太陽光暴曬,混凝土表面宜加遮蓋?;炷琉B護時間,根據所用水泥品種而定,如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應不少于14d;火山12、灰質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硅酸鹽大壩水泥等不少于21d。但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強度的混凝土,以及在干燥、炎熱氣候條件下,應延長養護時間(至少養護28d)?;炷恋酿B護工作應有專人負責,并應作好養護記錄。灌溉管網工程施工與安裝1、施工放線與土石方開挖(1)施工放線:根據設計圖紙標定的工程部位,按照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放線。較大工程系統現場應設置施工測量控制網,并應保留到施工完畢。標定機組與設備安裝位置,管線30米設計標樁,在分水、轉彎、變位處加樁號。(2)首部樞紐基礎開挖根據放線標樁、設計高程開挖土石方。(3)管槽開挖依照放線中心和設計槽底高程開挖,開挖槽口寬應13、大于60cm,挖深上管線應低于凍土極限值深度。地形有較大變化處,如管材彎曲彎轉時,管溝應盡可能平滑過渡,做到彎曲順暢。溝底有不易清除的塊石等堅硬物體或地基為巖石,半巖石或礫石時,應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0.150.2m,然后鋪上砂土整平。2、管道安裝、鎮墩與出水池的施工(1)管道的安裝管道采用熱熔對接連接:是將與管軸線垂直的兩管子對應端面與加熱板接觸使之加熱熔化,撤去加熱板后,迅速將熔化端壓緊,并保壓至接頭冷卻,從而連接管子。這種連接方式無需管件,連接時必須使用對接焊機。連接程序:裝夾管子-銑削連接面-加熱端面-撤加熱板-對接-保壓、冷卻將待連接的兩管子分別裝夾在對接焊機的兩側夾具上,管子端面應伸14、出夾具20-30mm,并調整兩管子使其在同一軸線上,管口錯邊不宜大于管壁厚度的10%用專用銑刀同時銑削兩端面,使其與管軸線垂直、待兩連接面相吻合,銑削后用刷子、棉布等工具清除管子內外的碎屑及污物。當加熱板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將加熱板插入兩端面間同時加熱熔化兩端面,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按對接工具生產廠或管材生產廠的規定,加熱完畢快速撤出加熱板,接著操縱對接焊機使其中一根管子移動至兩端面完全接觸并形成均勻凸緣,保持適當壓力直到連接部位冷卻到室溫為止。(2)鎮墩的施工各級管道端點、彎頭、三通及管道截面變化處均應設置混凝土鎮墩,管道平面彎曲其角度大于10度的拐點兩端2米以內應作混凝土鎮墩;管道垂直彎曲15、角度大于5度的拐點兩端5米以內及坡長大于30米的管道中點均應設置混凝土鎮墩。各鎮墩處應夯實地基,特別是在斜坡處地基應可靠,以免鎮墩下沉給管道產生附加重力而破壞管道。各鎮墩受力面大于900cm2,鎮墩四周的土層必須加以夯實。(4)出水池的施工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具體作法見詳圖。 每個出水池的地基均應夯實,砼與管材粘接處用油氈作保護處理.3 管灌系統的沖洗與試運行參照執行GBJ85-85管灌工程技術規范第八章管道水壓試驗中的第八節“管道沖洗和試運行相關規定”。1、沖洗與試壓對已安裝完的輸水管網,應根據管網結構的特點,分段沖洗。(1)管道試壓前必須做好下列準備工作:對管道、節點、接口、支墩等16、其他附屬構筑物的外觀以及回填情況進行認真的檢查,并根據設計用水準儀檢查管道能否正常排氣及放水。對試壓設備、壓力表、放氣閥及進水管等設施加以檢查,要保證試壓系統的嚴密性及其功能,同時對管端堵板、彎頭及三通等處支撐的牢固性進行認真檢查。(2)管道的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緩緩地向試壓管道中注水,同時排出管道內的空氣,管道充滿水后,在無壓情況下保持24小時。進行耐壓試驗,管內試驗壓力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25倍,并保持試壓10分鐘,其壓力降不得大于0.05Mpa。2、試運行當設備沖洗干凈,試水正常后就可進行系統試運行,待系統運轉正常,達到設計規定值后,才可交付使用。3、回填全系統經沖洗試壓和試運行后,17、證明質量符合要求,才能將各級溝槽回填。為防止因溫差產生的附加應力破壞管子及接口,回填宜在早晨氣溫最低時進行。同時應防止石塊等硬雜物損壞管道,對回填土應有嚴格要求,回填人員必須注意檢查,謹慎作業,如遇地勢低洼,埋管深度不夠時,應對管道所在處進行覆土,直至管道埋深達到要求。(3)道路工程、田間道施工(1)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方開挖路床驗槽地面原土打夯機夯實塊石墊層壓實10cm厚泥結碎石路面鋪填交工驗收(2)土方開挖施工由于開挖深度較淺,擬安排反鏟挖掘機、自卸汽車配合挖裝運土,在接近基地20cm范圍內,由人工輔助開挖修坡、修底。(3)原土夯實采用輪胎式振動壓路機碾壓46遍,具體碾壓參數屆時由現18、場確定。在構筑物邊角碾壓機械不易壓實及靠近構筑物1m范圍內不宜采用壓路機壓實的部位,輔以小型打夯機夯實。(4)混凝土路面施工混凝土道路包括鋪設塊石路基、水穩層及砼路面。塊石路基厚20cm,水穩層厚15cm,砼路面厚20cm。施工流程如下:水泥混凝土面層的修筑通常包括的主要工序有:混凝土的拌和和運輸,混凝土的攤鋪和壓實,接縫的建造,表面整修和混凝土的養生和接縫填封。(1)混凝土拌合物應采用機械攪拌施工,其攪拌站宜根據施工順序和運輸工具設置,攪拌機的容量應根據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進度配置。施工工地宜有備用的攪拌機和發電機組。應采用拌和樓拌和,不得使用強制式拌和機。(2)嚴格控制加水量。每班開工前,實測19、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據天氣變化,由工地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3)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宜采用自卸機動車運輸。當運距較遠時,宜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后,運至鋪筑地點進行攤鋪、振搗、做面,直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由試驗室根據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氣溫確定。、生產路施工(1)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土方開挖路床驗槽地面原土打夯機夯實塊石墊層壓實混凝土路面鋪筑交工驗收(2)土方開挖施工由于開挖深度較淺,路面較窄,擬采用人工開挖回填。(3)路基夯實由于路面較窄,只有0.8-2.0m,所以只有小型打夯機夯實,在填土要區,壓實后干容重不小于1.60g/cm3。4、施工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a20、)廢棄物處理1)施工時除需爆破取石范圍之外不隨意開采石料,遵守先土內后土外的原則。施工完畢,統一打掃、處理石渣等施工殘留物。2)施工中,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特別是塑料包裝袋要統一管理、處理,防止產生白色污染。另外。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等污染物質,主要是有機污染物,約占其污物總量的3%左右,糞便污物收集在廁所內,食堂剩菜剩飯用作豬飼料,加之各施工區分散、施工區附近為農田,因此除對糞便污水集中處理外,其余少量生活污水如施工人員洗滌污廢水可直接排放,對附近水體水質基本不產生影響。b)施工中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溝渠開挖、筑坎、棄土堆置、施工道路修筑、施工企業臨時住所等活動,將占壓破壞21、地表植物、擾動表層土壤結構、改變現狀地形,在重力作用和降雨情況下易引發新增水土流失。因此,在項目施工時,取土區和棄土區是水土防止的重點,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臨時措施和永久措施等相結合的綜合水土保持體系。1)管理,規范施工。工程施工時序和施工期臨時防治措施安排對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影響很大。若施工時序和施工期臨時防治措施安排不當,將不能有效預防施工中產生的水土流失。為做好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工作。棄土場應“先擋后棄”;生產生活區應先修建攔擋、排水工程;施工道路修建應及時采取攔擋和排水措施,施工道路應經常灑水,運輸土石料車輛應實行遮蓋;工程施工中應落實水22、土保持監督、監理和檢測工作。2)措施:在施工溝渠、棄土場、排泥場、施工道路等水土流失重點地段采取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護土、護坡、排水溝等。邊坡穩定的土體邊坡一般修建砌石護坡和排水工程。3)植物措施:在適宜植樹種草的地方,采取植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植物措施主要包括植物護坡和種植林草地等。對邊坡較緩立地條件較好的土質邊坡,一般采用灌木草皮護坡,對工程完工后不具備恢復農田條件的棄土場、生產生活區和施工道路,適宜種植林草的,應種植林草,保持水土。4)土地整治措施:在棄土場、土料場、生產生活區和施工道路等工程結束使用后,應實施土地平整和覆土等土地整治措施,恢復原土地利用類型或農田、林草地,以保持水土,發展地方經濟。5)臨時措施:在棄土場、排泥場、生產生活區和施工道路等工程施工中,需采取臨時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特別是汛期施工時,須采取必要的排水、擋護、溝道清淤等臨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紤]到臨時工程的短時效性,一般選擇簡單、有效、易行且投資少的工程措施。棄土場、施工道路、生產生活區和其他需要排水的施工場地應修建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