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局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228
2022-09-02
20頁
32.50KB
1、 水電局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撰寫人:_部 門:_水電局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及時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避免事故擴大和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公司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xx)、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2、案適用于公司本部及各分局、項目部(以下簡稱各單位)的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常見事故(事件)風險分類如下:產安全事故:物體打擊事故、車輛傷害事故、機械傷害事故、起重傷害事故、觸電事故、火災事故、淹溺事故、高處墜落事故、坍塌事故、放炮事故、瓦斯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中毒事故、窒息事故、其他傷害事故15種。突發事件: 環境污染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群體性事件、涉外突發事件、恐怖襲擊事件、其他突發事件6種。自然災害:洪水、大雪、大風、滑坡、泥石流、森林草原火災6種。事故(事件)等級劃分:特別重大事故(級):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事故危及到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1003、人以上中毒(重傷),或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安全事故;重大事故(級):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需緊急轉移安置5萬人以上、10萬以下的事故,對社會穩定、經濟建設造成重大影響的其他事故;較大事故(級):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事故,對社會穩定造成較大影響的其他事故(事件);一般事故(級):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4、下的事故(事件)。1.4 應急預案體系1.4.1公司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是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公司應對較大及以上事故(事件)的指導性文件。1.4.2公司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公司為應對某一類型突發事件而制定的應急預案,是貫徹綜合應急預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包括:防洪渡汛應急預案突發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突發大風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突發大雪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突發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坍塌事故應急預案淹溺事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車輛傷害事故應急預案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放炮事故應急預案火藥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瓦斯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5、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觸電事故應急預案容器爆炸事故應急預案中毒和窒息事故應急預案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群體性疾病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國際工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國際工程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1.4.3分局綜合應急預案1.4.4項目部綜合應急預案1.4.5項目部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公司各單位、項目部應依據公司綜合應急預案,結合本單位和項目部工程施工特點,制定綜合應急預案和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5 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切實履行職能,將公眾的利益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堅持預防6、與應急管理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實行集團公司領導下的行政領導責任制,對突發事件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和屬地管理,充分發揮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分級和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規范管理,提高素質。要依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加強應急管理,使應對突發事件逐步規范化、制度化。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和設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科技水平、指揮能力和綜合能力。2 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2.1 生產經營單位概況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為中國水利水電建7、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集施工、設計、科研、投資、電力生產與銷售于一體,主要涉及鐵路、公路、市政、風電等領域。公司現有職工14000人,擁有大、中型施工設備6800多臺(套)。2.2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根據公司經營活動特點和安全生產實際情況,目前的主要危害有:自然災害類:雨季容易發生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以及大風、大雪等極端天氣帶來的災害,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災害類:公司主營業務為建筑施工,發生物體打擊、淹溺、火災、車輛傷害、起重傷害、機械傷害、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坍塌、高處墜落、觸電、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安全生產事故的可能性極大,容易造成人員及設備財產損失。公共衛生類:施工現場各營8、地人員密集,衛生條件差,容易發生大面積食物中毒或群體性疾病事件。社會安全事件類:因施工活動的影響,施工現場周邊居民或施工人員之間可能發生打架等群體性事件;國外工程容易受到當地恐怖組織的襲擊等。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組織體系公司根據生產經營特點,設置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成立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是公司應急管理的最高決策和指揮機構。應急指揮中心包括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工作機構和執行機構。領導機構: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通過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必要時,派出公司工作組指導有關工作。辦事機構: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應急值守、信息9、匯總和綜合協調,發揮運轉樞紐作用。工作機構:公司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各自職責,負責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具體負責相關類別的突發公共事件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的起草與實施,貫徹落實公司有關決定事項。執行機構:各分局、項目部為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負責本單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3.2 指揮機構及職責公司成立的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領導小組”),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由公司總經理任組長,全面領導應急管理工作;副總經理按照業務分工和在相關應急指揮機構中擔任組長,負責相關類別的應急救援管理工作。各級組織機構組10、成如下:重、特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公司總經理副組長:黨委書記、安全副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成員:公司副職、各二級單位、項目部、公司機關部門第一負責人應急救援辦公室:總經理工作部較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安全副總經理副組長:分局長(施工局局長)、分局(施工局)黨委書記成員:分局(施工局)副職、項目部領導、公司機關相關部門第一負責人應急救援辦公室:分局(施工局)安全管理部一般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分局長(施工局局長)副組長:分局(施工局)黨委書記、主管安全和生產的副職成員:項目部領導、項目機關部門第一負責人應急救援辦公室:項目部安全管理部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施工局局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安11、全總監、生產副經理成員:項目部領導、項目機關部門第一負責人應急救援辦公室:項目部安全管理部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a、應急領導小組和現場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是處理突發事件的決策機構,負責應急過程中的重要決策,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實施和應急過程中的指揮,協調各應急小組的救援工作。b、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是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負責分析處理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報送來的信息,為應急領導小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向上級有關部門報送應急動態信息;必要時,接受新聞媒體采訪,發布經總經理批準的應急救援信息。c、各領導小組成員負責工作范圍內的應急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相關專項應急預案,督促落實公司領導指示及有關決定,及時向上級12、主管部門報送緊急重要的情況,指導和協調各部門做好相關類別突發事件的預防、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等工作。4 預防與預警4.1 危險源監控建立現場監控制度。明確各級監控人員及其職責,制定監控頻次、內容、記錄和報警處理等工作要求,對重點部位、重要設備、重要工藝參數和重點崗位等實施有效監控,確保即時接收各類報警信號并及時做出處理。發現事故征兆要立即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4.2 預警行動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機構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4.3 信息報告與處置a)特別重大級和重大級突發事件發13、生后,各單位、總部相關部門要及時向地方政府或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在4小時內向工程局應急領導小組或應急工作辦公室報告。工程局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組織人員趕赴現場,同時向集團公司、四川省委、省政府相關報告。對后續處置情況也要及時報告。b)發生較大(級)突發事件后,要在及時向地方主管部門報告的同時,在2小時內向工程局應急辦公室報告。工程局在接到報告后2小時內向集團公司報告。c)發生一般(級)突發事件后,要在8小時內向工程局應急指揮中心或應急辦公室以及相對應的主管部門報告。d)事故報告程序為: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現場負責人單位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地方生產安全事故救援部門和工程局應急管14、理辦公室。e)事故信息報告格式及內容參見工傷認定及事故統計辦法(局安監xx75號)中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5 應急響應5.1 響應分級級(重、特大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由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總經理工作部)組織實施,并及時向國務院及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級(較大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各二級單位應急救援辦公室(分局、施工局安全監督管理部)決定。各二級單位根據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其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級及以下(一般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由項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項目部安全監督管理部)組織15、實施。5.2 響應程序a)先期處置突發事件發生后,各項目部相關部門在按程序和時限報告的同時,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境外發生突發事件后,項目部在控制事態的同時,及時向我國駐外領事館報告,積極爭取我國駐外機構的支持。b)應急響應對于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態的突發事件,要及時啟動相關預案,按照響應級別開展處置工作。現場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需要多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處置的突發事件,由該類突發事件的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其他部門予以協助。c)擴大應急因突發事件次生或衍生出其它突發事件,目前采取的應急救援能力不足以控制嚴峻的發展形勢,需由多家專業16、應急機構同時參與處置工作的,先期負責處置工作的應急機構應及時向上一級應急辦公室報告。上一級應急辦公室根據事態發展確定響應升級。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或者事態隱患將要波及周邊地區時,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與當地救援機構聯系,獲得資源支持,同時向上級報告,確定響應升級。5.3 應急結束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對較大及以上的突發事件要進行深入調查和評估,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情真相,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教育和責任追究等。6 信息發布為了正確把握輿論導向,總經理工作部負責對外信息的發布17、工作。各單位發生突發事件后,要及時、準確、全面、客觀地向有關方面或社會發布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形式可采用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方式進行。發布信息需經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審核。7 后期處置要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相關部門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做好有關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突發事件業務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做好對此次應急救援過程進行細致、系統的評估,必要時,對現有預案進行修訂18、和評審。8 保障措施8.1 通信與信息保障各級應急組織構成單位和人員應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公司應急工作相關人員聯系電話見附件一)。地下工程等通訊信號弱或無通信信號的施工部位,要完善通信系統,保證施工范圍內所有部位通信信號暢通。8.2 應急隊伍保障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工作部、安全監督管理部成立人力資源保障小組。人力資源部負責調度工程局內的各級、各專業的應急救援人員;總經理工作部負責與地方政府、衛生機構、公安消防、武警部隊的聯系與協調;安全監督管理部負責與地方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環保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各單位、項目部應根據生產經營規模和危險性分析,建立符合自身應急要求的兼職應急隊伍,并加強對應急救19、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建立與地方政府、衛生機構、公安消防、刑警部隊、環保部門等單位之間的聯動協調機制,發揮其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8.3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公司設備物資部為應急救援物資保障組。為確保救援工作的實效性,公司對系統內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和醫護人員實行就地、就近調用和應急狀態下優先使用的原則。各單位要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完善應急工作程序,確保應急所需物資的及時供應,并加強對物資儲備的監督管理,根據應急需要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8.4 經費保障經費保障由公司財務20、部、內部銀行負責,設置應急保障的專項經費,并保證應急資金第一時間到位。各單位應根據應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經費保障制度,安排必要的投入,為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保證。8.5基本生活保障公司總經理工作部為基本生活保障組,確保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各單位要做好受災職工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受災職工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8.6醫療衛生保障由總經理工作部負責與地方醫療衛生部門和工程局所屬醫療衛生部門的聯系與協調。設置衛生所(院)的施工項目要做好隨時開展救援的各類準備,應配備必要的醫藥和醫療救援設備。沒有設置衛生所(院)的項目要加強與地方醫療機構的聯系與協作21、,要確保施工項目具備應急救援的醫療保障基本條件。職工醫院要隨時做好及時開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防護控制等衛生應急的工作準備,確保及時為受災單位提供藥品、器械等衛生醫療設備。必要時,動員社會醫療機構參與救援工作。8.7交通運輸保障由公司設備物資部負責應急交通運輸保障。各單位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和調度,確保運輸安全暢通,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能夠及時、安全送達。8.8治安維護公司總經理工作部保衛處負責應急治安保衛工作的聯系與協調。各單位保衛部門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和設備的安全保護,嚴防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必要時,依法采取有效管治措施,控制事態,維護秩序。8.22、9人員防護公司安全監督管理部負責應急突發事件的人員防護工作。各單位、項目部要建立與人口密度、規模相適應的應急避險場所,完善緊急疏散辦法和程序,明確責任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公眾能夠得到安全有序地轉移或疏散。在救援工作中,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確保人員安全。8.10科技保障公司成立突發事件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各單位也要成立應急專家咨詢委員會,積極發揮企業技術等部門在安全領域的科技支撐作用,建立健全安全應急技術平臺,提高企業的安全科技水平。9 培訓與演練9.1 培訓將應急預案作為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23、崗位應急處置方案。應急預案的要點和應急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9.2 演練結合生產經營場所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開展以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為主的單項應急演練,如高空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和坍塌事故等;涉及氨泄漏的項目部,每年夏季前應組織以處置有毒化學品泄漏事故的整體演練;涉及高層樓宇的機關應組織開展以人員疏散為主要內容的整體演練。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演練。應急預案演練可邀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和有關主管部門相關人員和專家參加評估。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演練單位應組織有關專家、應急管理人員及參演人24、員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編制總結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包括:a)演練背景信息,包括演練目標、地點、時間、氣象條件等;b)參與演練的部門、組織和人員;c)演練計劃和方案;d)演練評估情況;e)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f)明確改進存在問題的對策措施。針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和落實完善預案、改進應急設施設備,明確整改措施負責部門、人員、工作進度和整改費用等。10獎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要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1 附則11.1應急預案備案本應急預案報送四川省安監局、四川省電監辦、四川省安委會辦公室等單位備案。公司各業務歸口部門、各單位、項目部應將本部門、本單位總體應急預案、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作好相關的預案銜接。11.2維護和更新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及演練情況,各專業歸口部門應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并組織評審,保證應急預案的可持續性。11.3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制定,并負責解釋。11.4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在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