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鎮第二初級中學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285
2022-09-02
10頁
27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中小學防火防災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1、新村鎮第二初級中學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為建立健全提高我校防范、控制、指揮、處置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能力和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堅持“以防范為主,防范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學校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順利開展,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學校各部門對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一、應急處置工作組設置及其主要職責學校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王文濤副組長:張明杰 常旭東成 員:學校各科室負責人學校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制定各種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突發事件發生后,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加強教職工和學生2、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演練。事故發生后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配合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應對處置工作。重大事故發生后,在組織救援時,應注意保護好現場,等待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和事故處理。善后階段要做好有關師生及家長的安撫慰問和心理輔導等相關工作,保持校園穩定。 組長、副組長職責組長負責對學校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組長負責指揮、組織處理學校內發生的突發性事件。 學生管理副校長負責學校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全面工作,其他各副校長負責協助學生管理副校長處理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成員職責 各成員要以學校大局為重,在組長、副組長的領導下認真做好本部門突發性事件的3、預防和處理工作。各成員負責向學校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提出責任人的處理建議。 負責突發公共性事件信息的上報并保障學校通訊系統的暢通。負責突發公共性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宣傳工作。負責制定突發公共性事件應急預案;協調做好各部門突發公共性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負責全校師生防火、滅火知識的宣傳及安全教育;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配備、檢查、維修,確保正常使用。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時用校園廣播等方式協調各系的疏散工作。負責突發性公共事件處置工作的物質保障、調配及建筑物、棚、水、電、氣的安全檢查維修工作。各班主任主任負責本系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及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的安全疏散工作。二、預防、預警和信息報送1.預防學校按照國4、家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安全工作責任;改進學校安全管理,加強學校管理者和全體教職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建設;做好應對事故災難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儲備工作,確保應急設施、設備和經費落實。2.預警學校針對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預警信息和工作要求,及時做好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儲備和安排。3.信息報送信息報送原則(1)迅速:發生事故災難類突發公共事件后,應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上報事故信息。(2)準確:信息內容要客觀詳實,全面準確,不得漏報、瞞報、謊報、延報。(3)直報:一般事故災難突發公共事件信息采取分級報送的原則。發生特別重大事件,必要時學校可越級上報。(4)續5、報:事件情況發生變化后,學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及時續報。信息報送機制(1)初次報告學校發生事故災難突發公共事件后,應在第一時間(事發2小時內)將事件初步情況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重大、特別重大事故災難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必要時學校可以越級報送。初次報告內容:事件發生時間、地點、規模、破壞程度、傷亡人數、可控程度、發展趨勢、事件的初步性質和事故可能原因等。(2)過程報告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學校應每天將事件發展情況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較大事件(級)和一般事件(級)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學校應及時將事件發展情況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過程報告內容:事件發展狀態、控制情況、傷情變化、事故6、分析、性質判斷、采取措施、下一步處置安排等。(3)結果報告事件結束后,應將事件處理結果逐級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直至教育部應急處置工作組。結果報告內容:處理結果、影響程度、責任追究、整改情況、公眾及媒體各方面的反應等。三、事故災難等級劃分根據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教育系統的實際情況,事故災難按嚴重程度,從低至高可分為級級。一般事件(級)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一般事件(級);其他則視情需要作為級事件對待。(1)造成3人以下師生死亡;(2)10人以下師生重傷;(3)學校遭受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4)對學校教學秩序產生一定影響。較大事件(級)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較大事件(級7、);其他則視情需要作為級事件對待。(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師生死亡;(2)10人以上50人以下師生重傷;(3)學校遭受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4)對學校教學秩序產生較大影響。重大事件(級)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重大事件(級);其他則視情需要作為級事件對待。(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師生死亡; (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師生重傷;(3)學校遭受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4)對本地區的教學秩序產生重大影響。特別重大事件(I級)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特別重大事件(I級);其他則視情需要作為級事件對待。(1)造成30人以上師生死亡;(2)100人以8、上師生重傷;(3)學校遭受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4)對本地區的教學秩序產生特別重大影響。 四、事故災難應急響應一般事件(級)一般事件由事發學校按照本學校應急預案進行處置,同時將情況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具體應急措施請參考“學校常見事故災難應急響應措施”。較大事件(級)在一般事件(級)響應的基礎上,較大事件由事發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按照本部門(本學校)應急預案進行處置,同時將情況逐級上報直至教育部。其它等級事件其它等級事件由上級行政部門和教育部統一指揮。五、學校常見事故災難應急響應措施學校發生各種突發事故后,在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及時做好信息上報工作的同時,還必須根據不同突發事故的特點9、采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1.火災事故報警、報告:學校一旦發生火險,應在第一時間撲救。如果火勢失控,要指派專人向119、110報警,并告知發生火災的位置、燃燒物種類、被困人員情況。立即啟動學校火災應急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報告。應對措施:(1)現場教師或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第一個發現起火的人是火災現場第一目擊者,要立即采取措施,撲滅初起火險。在火險無法撲滅且有失控趨勢時,立即撤離并以呼喊的方式向周圍的人報告火警。聽到火警后所有人員應該立即進入緊急狀態,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師生聚集場所的教師或工作人員立即組織師生進行快速有序疏散。聽到火警但未在師生聚集地的教師或工作10、人員應迅速到達通道、樓梯間、通道口等重要地點進行疏散保護。在火災現場的負責人要統一指揮,果斷命令距離火場最近的人員首先撤離,其余人員依次疏散。將全體師生疏散到室外安全地點并立即清點人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指派專人斷后清場,并確認人員全部撤出。(2)校領導主要工作 組織人員進行自救: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一部分人員(學校教職工)用滅火器、消防栓滅火;另一部分人搶搬較重要的物資和檔案、材料等。當火勢無法控制且可能威脅在場人員的安全時,要果斷決定放棄自救,命令所有人員撤離火場。指派專人迎候消防員,并告知火災位置、燃燒物種類、被困人員情況。指派專人切斷電源、氣源,關閉供油設備。如果火災發生在夜間,應11、堅持到人員全部撤離以后再切斷電源為宜。指派專人(校醫)負責現場搶救,如發現有人受傷,馬上實施常規救助,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救援。善后工作:保護現場,配合消防、行政部門開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整改方案,追查責任。對受傷人員進行撫慰。盡快組織力量修繕過火房間,重新配置教學設備。恢復教育教學正常狀態。2. 交通事故報警、報告:現場人員立即報警(122、110、119),并向急救中心求救(120),以防延誤救助時間。學校領導如在現場要迅速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如不在現場,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要迅速趕到現場。應對措施:事故現場的領導或教師要維持現場秩序、保護好事故現場,記錄肇事車輛車牌號碼,等待交管部門12、處理。有效控制肇事人,如發現肇事車輛已逃逸,可向事發現場的人員了解車輛號碼、顏色、車型等信息,以便于交管部門調查。按要求放置警示標志,防止過往車輛造成二次事故。如有傷員,應組織人員(校醫、衛生教師)對重傷員進行搶救,囑咐其他受傷人員在原地不動,等待專業人員救援,并以最快速度將全體事故人員送往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不發生漏診。學校接到事故通知后,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配合公安、急救部門進行救護。善后工作:通知家長到校(或醫院),準備好接待室,接待家長。組織教職工做好其他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成立相應工作小組,在上級部門領導下組織相關人員協助交管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13、作,做好傷亡學生家長撫慰、保險理賠等工作。3.水面冰面溺水事故報警、報告:當得知學生發生溺水的消息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學校要立刻撥打110和120,請求警務人員和醫務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救助。在組織營救或撥打求助電話的同時,第一時間將事故情況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應對措施:在現場的學校領導或教師要快速了解落水的準確地點與基本情況,迅速組織現場有經驗的成年人開展救助工作,搶救落水者。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要迅速趕赴現場,與有關部門通力配合,迅速搶救。當把溺水者打撈上岸后,應先清除口腔鼻孔里的淤泥,再進行搶救。對心跳、呼吸停止者,應及時進行心肺復蘇術,盡快恢復其正常的心跳與呼吸。進行初步的現場14、救助后,應該快速將溺水者送醫院進一步救治。善后工作:聯系出事學生家長,做好溺水死亡學生家長撫慰工作,協助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生防溺水教育。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臨近湖面水面的學校,應事先落實救援部門,配備專用救援設備。4.擁擠踩踏事故報警、報告:踩踏事故發生后,學校要立即啟動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迅速撥打120、110,搶救受傷人員。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教育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應對措施:學校要采用一切有效手段將學生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禁止無關人員滯留現場,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氣氛,避免再次發生事故。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學校應指派專人(校醫)對傷員采取必要的15、救助措施,為救治傷者贏得時間。(1)大量出血不止的處置受傷者傷及較大的動、靜脈血管,流血不止時,必須立刻采取止血措施。常見的止血方法有加壓包扎止血法和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即用干凈、消毒的厚紗布覆蓋在傷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壓,然后用繃帶、三角巾纏繞住紗布,以便持續止血。按壓止血法即用手指壓住出血傷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目的。(2) 發生骨折的處置發生骨折后,應設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發生位移。固定時應針對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綁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傷者發生骨折無大量出血,且事故發生地離醫院較近時,可讓受傷者原地不動,等待醫生救助。(3) 呼吸與心跳停止16、的處置對呼吸與心跳停止的傷者,應采取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的辦法進行搶救,但實施人工心肺復蘇救治者必須是接受過專門訓練或掌握基本技能的人員。善后工作:學校要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事故的最新情況,特別是學生傷亡的情況。清理校舍,整合學校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秩序。組織人員到醫院看望受傷學生,協助有關部門處理好治療、康復和醫療費等敏感問題。認真接待好家長,穩定家長情緒,做好傷亡者家屬的撫慰工作,協助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消除事件對學生心理的負面影響。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5.校園爆炸事故報警、報告:學校發17、生爆炸事故后,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在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的同時,立即撥打110,如有人員傷亡,應立即撥打120。應對措施:學校要在爆炸現場及時設置隔離帶,封鎖和保護現場,疏散人員,控制好現場的秩序,檢查并消除繼發性危險,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切實保護好師生安全。如果發現肇事者或直接責任者,應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在爆炸事故中應組織有救援能力的人員對受傷者進行現場救護,并撥打120或立刻以最快的方式送往醫院進行救治。善后工作:認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做好搜尋物證、排除險情,防止繼發性爆炸等。配合有關部門排查受損建筑,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18、。穩定家長情緒,組織人員到醫院看望受傷學生,協助有關部門處理好治療、康復和醫療費等敏感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消除事件對其心理的不良影響。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完善門衛制度,增強師生的防范意識和能力。6.危險物品泄漏污染事故報告: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險物品泄露,或因違反有關規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災難的,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同時設置污染區。應對措施:對有明確污染源的事故,應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對于化學危險品污染事故,程度輕微的,應啟動學校相關應急預案進行處理,情況嚴重的,要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由當地人民政府啟動相應應急預案進行處置。19、對不明污染源的事故,應配合有關專家、技術人員赴事故現場進行調查檢驗,查明危險品類型,確定主要污染物質以及產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查明情況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減輕危害的方案,立即組織人員實施。對發生有毒物質污染可能危及師生生命、學校財產安全的,學校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立即采取相應有效措施,控制污染蔓延,并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必要時應疏散或組織師生撤離。重大污染事故,學校應在1小時內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善后工作:危險或危害排除后,學校應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好后續工作。做好師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如實通報污染狀況,消除家長、社會的心理恐慌。六、善后與恢復學校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快20、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采取多種措施,盡快恢復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學校要關注師生的心理、情緒變化,積極轉化師生的心理行為問題。總結經驗教訓,調查、總結原因,找出預防、預警和處置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對管理上的薄弱環節進行整改。七、應急保障1.信息保障學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實突發事故災難類公共事件信息收集、傳遞、報送、處理等各環節運行機制,完善信息傳輸渠道,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暢通。2.物資保障學校應儲備充足物資,保障應對突發事故災難類公共事件的需求。3.資金保障應急資金納入財務預算。4.人員保障學校應組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備隊,一旦啟動預案,立即投入使用。5.培訓演練保障學校應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隊伍的技能培訓,定期進行安全演練,提高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