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綏鐵路三標工程隧道塌方處理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630
2022-09-05
11頁
42.50KB
1、隧道塌方處理應急預案(牡綏鐵路三標)審 核 人:批 準 人:隧道塌方處理應急預案(牡綏鐵路三標)本標段內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存在突水、突泥坍塌、圍巖失穩、輕微巖爆等重大地質問題或風險因素。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進行,避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針對可能發生圍巖失穩的不良地質制定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牡綏鐵路工程三標段項目經理部“隧道塌方處理應急預案”。1.可能發生的地段設計圖地質說明中列出本標段內隧道區以下地段可能發生圍巖失穩塌方。1.1紅池隧道改DK382+025至改DK382+100、改DK382+960至改DK383+325、改DK383+850至改DK384+222、0、改DK384+675至改DK384+775、改DK385+075至改DK385+175、改DK385+750至改DK385+980、改DK386+625至改DK386+950等地段。1.2轉心湖隧道隧道進出口等淺埋地段。2.塌方發生時人員、設備、裝置、材料的部署2.1人員部署成立以施工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塌方搶險及處理的組織機構,配置足夠的應急搶險人員、設備,由施工技術部門制定應急的搶險預案,做到組織得力,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2設備及材料的部署1)通訊設備:距掌子面200米處設直通工區調度有線報警電話一部;2)搶險設備:攪拌機、注漿泵、材料運輸車、CAT挖掘機、裝載機、風鉆等;3)監測3、設備:全站儀、精密水準儀、塔尺、鋼尺等;4)搶險材料:鋼管、小導管、水泥、型鋼、鋼筋、速凝劑、砂石料、木材等。3.應急響應的責任部門搶險領導組組長: 項目經理 陳巖搶險施工組組長: 項目副經理 金鐵軍后勤保障組組長: 黨工委書記 馬保民 副組長: 綜合部長 崔德富技術方案組組長: 項目總工 閆海濱 副組長: 工程部長 隋中彬事故調查組組長: 安質部長 張啟功材料供應組組長: 機物部長 閻民生活供應組組長: 綜合部長 崔德富4.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以及危害程度4.1塌方在掌子面時,無人員傷亡,危險程度小(物資受損)4.2塌方在掌子面時,有人員傷亡,危險程度大(人員受損,物資受損)4.3塌方發生在已4、經開挖未襯砌段時,無人員傷亡,危險程度小(物資受損)4.4塌方發生在已經開挖未襯砌段時,有人員傷亡,危險程度大(人員受損,物資受損)5.現場人員的安排搶險隊伍由各隊人員組成:搶險一隊(主要負責):紅池隧道進口及紅池隧道斜井。隊長:魏旭東隊員:安曉紅 劉俊 齊忠 沈付寶 唐超搶險二隊(主要負責):紅池隧道出口、轉心湖隧道進口及轉心湖斜井。隊長:趙永宏隊員:宋國巖 任豐 呂維宇 單殿春董希平 刑長有 搶險三隊(主要負責):轉心湖隧道出口。隊長:王振平隊員:馬天龍 康甜甜 熊渭平 刑計有6.發生源控制6.1量測信息所反應的圍巖變形速度和數值超過允許值。6.2噴射砼面產生縱橫向的裂紋和龜裂。6.3在洞5、頂或洞壁發現不斷掉下土塊,小石塊或在構件支撐間隙不斷漏出砂、石屑。6.4巖層的原理,節理縫或裂隙變大,張開。6.5隧道內滲水、滴水突然加劇或變渾。6.6以地面建筑物基礎底部(或地面)至爆源中心的距離為安全控制半徑,借助于經驗公式V=k(Q/R)并以質點振動速度限制作為控制標準,進行反算各部分允許的單段用藥量。公式中的k、a系數可根據工程類比,或通過實驗爆破確定。6.7根據現場的施工條件,采用全斷面一次鉆眼,分臺階分次起爆,控制爆破規模以達到控制質點振動速度的目的。6.8炮眼按淺密原則布置,控制單眼裝藥量,使有限的裝藥量均勻的分布在被爆破體中,并采用非電毫秒雷管進行微差爆破,以減小爆破的地震速度6、。6.9掏槽眼的位置盡量布置在隧道底部,以加大掏槽部爆源至地表的距離,減小掏槽爆破對建筑物的震動影響。出現以上6.16.5情況的時候值班人員應該及時匯報并加強支護并派專人看守危險地段,避免人員及物資的損失。7.應急處理的步驟及方法一旦發生坍塌事故,由掌子面領班作業人員在洞內向工區調度撥打報警電話并上報經理部調度,有人員受傷時,經理部立即與當地醫院聯系安排住院搶救事宜,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向當地安監部門報告。7.1首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7.2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步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應急指揮中心緊急調用全項目內可用于搶險的機具設備、物資、人員、資金投入搶險工作。7.3首先判斷7、是否有二次坍塌的可能,確認圍巖基本穩定后,組織人員和設備進洞搶險。7.4處理坍方方法如坍方體積較小,且坍方范圍內已進行噴錨或已架設好較為牢固的構件支撐時,可由兩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碴,隨挖隨噴射砼,隨架設臨時構件支撐支頂。如坍方體積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體堵塞無法進入坍方范圍進行支護時,則用注漿加固坍體,然后用“穿”的辦法在坍體內進行開挖、襯砌。7.5具體施工方法塌方掌子面地段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環節,需特殊處理,重點加固,根據塌方體坡面特點,坡體虛碴不易再挖,穩定碴體一但開挖,碴體內部會形成新的滑動面,造成新的坍塌,應先對塌方體和圍巖暴露面,進行噴砼封閉,厚度0.10.2m作為初期支8、護,扼止再次塌方的產生,也為監測塌方提供依據,然后對塌方影響范圍進行注漿,加設超前管棚,使開挖輪廓附近與周圍巖體形成一個整體,以抵抗碴體下滑力和開挖后圍巖產生的側向壓力。開挖輪廓線以上約5m,視為開挖影響區域,采用超前導管32注漿,輪廓線外第一層間距為0.2*0.2m,其余按0.5*0.5m梅花型布置,注漿管長度3.5M,外插角25,靠近圍巖部位布設徑向導管注漿,L=3.5M,0.5*0.5m梅花型布置,下部坍體進行開挖斷面外兩側注漿,導管布置為0.5*0.5m,L=3.5m梅花型布置。上部開挖,預留中間核心土,可以對虛碴起到固定作用,也可以為安設鋼拱架提供作業平臺,周邊碴體每掘進70cm,及9、時安設一榀鋼拱架,安設拱架前應先檢查開挖輪廓線,開挖輪廓線應符合設計要求,中線高程允許偏差為3cm,安裝之前應清除底拱腳下的虛碴及其它雜物,安裝允許偏差橫向和高程均為5cm,環向每隔1m用22拉桿連接,沿鋼架外緣每隔1m用楔子臨時楔緊。照此工序沒安設2榀鋼架沿第2鋼架內緣用YT-28風鉆鉆孔,間距20cm,L=4m,安裝32小導管,外插角=25,鋼管焊在鋼架上,與鋼架成為受力整體,同時也起到固定鋼管作用。另外,拱架上拱腳至拱腰部位,橫向焊接鋼筋或短鋼管,然后在短鋼筋下打徑向小導管注漿,導管間距1.0*1.0m,梅花型布置,圍巖薄弱地段加密,起到鎖腳導管作用,以便在拉中槽時為鋼架提供有力支撐,在10、拱腳附近至少打一排對下部碴體起預注漿作用的導管,小導管按照要求布設后,用塑料布覆蓋管口,防止噴砼在管口固結,這道工序完成后,隨即對拱架進行噴砼作業,兩側交替施作,開挖地面也需封閉,如果開挖后,地質條件不是太好應先初噴砼,導管安裝好后,在進行復噴,噴層厚度不得小于10cm,噴砼與鋼架、拉桿形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受力體系,同時也封閉塌體,防止漿液外泄。噴砼完成后,組織施工人員準備壓漿工作,壓力控制在0.6-0.8Mpa,采用水灰比為1:11:2的水泥水玻璃漿進行注漿,洞口地段是最復雜的,最穩定的地段,不確定因素比較多,暗挖開始,監控量測就必須跟上,量測內容包括凈空水平收斂量測和拱頂下沉量測。量測分11、為開挖工作面觀察和已施工區段觀察兩部分,開挖工作面觀察應在每次開挖后進行一次,在觀察中如發現地質條件惡化,應立即通知施工負責人采取緊急措施。拱頂下沉量測與凈空水平收斂量測采用相同的量測頻率,當變形速度大于10mm/d時,量測頻率采取大于2次/d,量測間距為510m,每一個斷面布設4個凈空水平收斂觀測點,布設在拱腳部位,拱頂下沉觀測點愛橫斷面上每3m布設一個,已施工區段也應根據情況實施測量。水泥漿完全凝固后,可進行下一循環開挖,當上部開挖大于7m后,即可進行中部開挖,開挖之前,應對中部邊墻進行預注漿,此工序可在開挖之前利用工序之間時間差提前完成。注漿管下端必須超過中部,防止在開挖下部時邊墻失穩,12、一側開挖完畢后,清理基底虛碴,安裝拱架,焊接拉桿,然后繼續開挖,再安裝1榀鋼架,開挖完一側施作徑向錨桿,固定拱架,另一側同時組織人員開挖,每1.4米為一開挖循環,兩側拱架完畢后,對拱架進行噴砼封閉,中間核心土噴砼完畢后清理,下次開挖次序與上次交替進行,避免變形積累,內力集中,中部開挖進行到7m左右后即可進行下部開挖。下部開挖前也應進行預注漿,重復中部開挖步驟,每次清理完3m之后,立拱架,施作二次襯砌。7.6處理坍方常用的支護形式噴錨處理.1由外向內,由上而下,逐段隨清坍碴隨向巖壁先噴射一薄層砂漿,然后再噴射砼,砼宜分層噴射,每層厚5cm左右,或按設計要求處理。.2噴射12層砼后,可隨即加設錨桿13、再噴射砼。.3坍碴清除后,隨即做好襯砌。構件支撐處理.1在坍體不太高,坍穴呈錐形,坍壁不太松散的情況下,使用人字架支撐。.2當坍體較高,但坍體兩側壁形狀較整齊,且側壓力不大時,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線的方向架設橫向排架,先將坍體頂的石碴扒平鋪上橫梁,再在其上架設排架,間距一般為12米左右,但須注意排架間用剪刀撐撐穩,下部橫梁隨坍碴清除倒換撐穩。.3坍方較大,且圍巖壓力也較大,宜在坍方范圍全部用縱向棚架支撐,先將坍碴頂部適當扒平,沿隧道中線方向平行設置縱地梁數根(地梁底預鋪橫梁),于縱地梁上按照導坑支撐的形式以1米左右間距架設箱形棚架,以后逐層向上架設至坍方頂部,用填塞木塞緊,隨坍碴的清除加設立柱,并以縱撐撐牢。.4當坍方直至地表而深度不大時(小于10米)可設置井箍,由地面向下逐步,清除坍碴,隨即架設箍架支撐。.5當坍穴較深時,則可先將井口至坍碴頂面一段箍好,不進行清理坍碴,而在洞內采用穿過塌方的施工方法。附表1:搶險領導小組聯系方式附表1:搶險領導小組聯系方法序號姓 名職 務辦公室電話移動電話宿舍電話1陳巖經理2馬保民書記3金鐵軍副經理4閏海濱總工程師5張啟功安質部長6隋中彬工程部長7閻 民物質部長8袁志安財務部長9崔德富綜合部長1 0王佳調度11魏旭東一隊隊長12趙永宏二隊隊長1 3王振平三隊隊長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