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松特種設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636
2022-09-05
11頁
39.50KB
1、上海太松特種設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一 總則1編制目的為了提升公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及事故應急救援部門,對特種設備運行使用過程中各類意外傷人和事件的處理能力,規范公司特種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及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部門的具體實施,建立健全公司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特制定預案。2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只適用于“上海太松復合塑料有限公司”特種設備事故專項應急預案。3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程度地減少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a) 積極采用先進的預測、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特種設備事2、故防范水平;不斷完善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救援裝備技術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b) 特種設備的各使用部門、 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部門對各種特種設備在日常運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可引發事故的故障類型、征兆有應對措施;c)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部門應有效地落實相應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設備維修人員、部門主管、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處理事故時的職責。 實行分工負責的原則。a)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依靠科技、快速反應、協同應對,整合資源、平戰結合”的原則,做到規范有序、結構完整、反應靈敏、運轉高效,落實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實行領導問責。b) 在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工作3、上,應當貫徹統一領導、專業救援、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方式。二 應急救援體系及職責1 成立應急領導指揮組總指揮:粟文浩、張炯佑副總指揮:盧恒杰成員:徐濤、周星、蘇祥市及若干成員2 應急救援組織指揮體系職責 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應增加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條件,根據那一類型的事故來組成;即:啟動條件,。 負責一般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 負責組織制定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并及時進行修訂完善,加強管理工作。 負責組建單位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設施、器材,組織進行應急知識的培訓及演練。 一旦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及機械傷害、火災、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時,首先啟動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組織4、應急救援。 若事故造成人員重傷以上事故,必須馬上向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 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具體實施,按照本預案及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示,開展現場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努力減少人員傷害和降低財產損失。 負責了解掌握特種設備事故現場情況,并及時向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負責組織人員對特種設備事故現場進行恢復,并落實整改措施。 起草應急救援文件、簡報,負責應急救援文書、資料歸檔。 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3 總指揮長職責 負責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確定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區域和副指揮長。對特種設備事故全權組織進行應急救援。 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后,5、在啟動單位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的同時,負責向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 在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應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等政府部門指揮下具體負責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在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負責將現場情況及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等政府部門匯報。 負責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恢復,并落實整改措施。 負責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4 副總指揮長職責 協助總指揮對無人員傷亡的特種設備事故,全權組織進行應急救援。 協助總指揮組織人員對特種設備事故現場進行恢復,并落實整改措施。 負責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方案、制定應急救援方案,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審定。 總指揮不在現場或不便履行職責時,行使總指揮6、職責。5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 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下,組織、協調各區域的工作,采取各種措施保證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負責現場組織、協調應急救援、應急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行動。 救援現場的防護。 負責在應急救援情況下,為救援、善后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資供應。 負責應急救援事故發生地點的警戒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隨意進出特種設備事故區域。 負責特種設備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負責向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報告。三 可能發生事件或事故公司現有貨運曳引式貨梯一座,貨運機動車一輛,貨運叉車兩輛,儲氣罐兩座 當發生下文敘述的事件或事故時,應按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可能發生事7、件或事故:電梯轎廂困人(例如停電,電梯沖頂,蹲底,安全鉗意外動作,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制動裝置意外動作,曳引機制動器失效等時造成困人);人員受傷;人員死亡;門區剪切;大面積停電;自然災害(地震、雷擊、暴風雨/雪等);火災;其它突發性事件。當發生貨運叉車傷人事故,貨運機動車傷人,儲氣罐爆炸,升降臺傷人等事故時可啟動應預案。四 應急裝備、物資、通訊保障1 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救援體系必須確保通信與信息的暢通,有關通信資源的使用應由現場人員單位承擔,并予以保證。應急救援組組成人員的手機24小時開機,一旦發生事故或出現異?,F象,能夠及時了解信息,及時趕赴現場,參與救援工作2 應急救援裝備和應急隊伍保障 8、公司應配備有安全防護用品、手動導鏈、鋼絲繩索、開鎖鑰匙、開閘扳手、盤車手輪、照明器具等各種專用工具 公司應建立適當的應急對應隊伍,配備足夠的人員,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崗位責任制3 交通運輸保障 盡可能采取一切可以采用的交通資源保障應急救援工作在第一時間內完成。應急救援單位應最少配備一部車輛為緊急救援專用車輛。4 醫療衛生保障 協調各相關部門與有關醫療單位及時對事件或事故的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5 治安保障 協調聯系相關部門進行現場維護秩序,疏散群眾,疏導交通等工作,使用單位應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以保證應急行動能夠正常進行。6 物資保障 本單位設備使用的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救援用物資和設備。9、應急救援隊伍應配備所需的救援物資和設備。五 啟動應急預案1 針對電梯轎廂內受困人員: 受困人員: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采取下列順序方法對外傳遞相關信息發布a) 利用電梯轎廂內的緊急警鈴裝置或個人的手機,將受困信息發送給電梯本單位的管理層或電梯維護保養單位。b) 利用自己的電話,撥打電梯轎廂內公布的救援電話,將救援信息發布給電梯本單位或電梯維護保養單位。c) 利用自己的電話,直接撥打“110”或“119”,將救援信息發布給公安、消防部門。d) 只有在無法使用上述方式實現救援信息發布時,可以通過敲打電梯的方式,發送救援信息。e) 不應拔門,應等待救援。 電梯使用單位:在接到救援信息后,應將受困10、人員的下列信息記錄,并立即將救援信息報告給本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可參照下列程序傳遞救援信息:a) 向電梯維保單位發布應急救援信息。b) 如果需要采取醫療措施,可撥打電話“120”,聯系醫療救助。c) 發生火災、建筑物受損,可以撥打電話“119”,聯系消防部門救助。d) 發生重大事故,應向當地政府、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區域應急指揮部報告。e) 需要記錄的報警信息一般包括: 報警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 受困人員所在具體位置:地址、電梯編號。 受困人員的身體狀況,是否需要醫療救助。 報警時間。 應急救援組:a) 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與受困人員取得聯系。b) 隨時將救11、援過程的信息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c) 記錄救援的過程,將應急救援記錄上報本單位存檔電梯發生困人事件后,如果電梯不具備電梯專業救援條件(如:建筑物危房、恐怖、毒氣泄漏等),救援人員無法實現救援,應請求專業部門支援2. 針對壓力容器爆炸事件3. 針對廠內機動車輛傷人事件2 針對傷員: 采取必要扶助措施。 采取必要的包扎、止血措施。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的必要的救護工作。3 防止事故的擴大發展,可以通過操作“急停按鈕”或“切斷電源”的方法,使造成事故的設備停止運行。4 建立有利于開展應急救援活動的環境,例如:滅火、關閉跑水管道的閥門、疏散現場群眾、維護應急救援現場秩序、設置警示標志12、設置警戒線、防止群眾進入應急救援現場。5 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啟動本預案時,應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調動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專用救援設備、器械和藥品等救援物資,落實處置措施,必要時,通知公安、醫療、衛生防疫機構對應急救援現場施行保護、警戒、協助搶救。六 后期處置1 善后處理發生特種設備事件或事故后,必須由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準的有資格的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對嚴重損壞、無維修價值的,使用單位應當予以報廢。2 特種設備運行事件或事故應急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特種設備事件或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單位需立即對事件或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對事件或事故的當事人進行詢13、問記錄事件和事故發生時的狀態,然后對特種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后,填寫事件或事故調查單。 事故處理后,公司應及時組織技術、生產、維修保養、科研等部門聯合攻關,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特種設備應急預案。七 培訓及演練應定期培訓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應對突發特種設備事件的知識和能力,并定期進行演練,通過演練培訓應急隊伍,落實崗位責任,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決策、協調和處置的程序,檢驗預案的 可行性和改進應急預案。八 附則1 單位內部應急組織通訊錄單位名稱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其它聯系方式應急救援指揮部熱線應急救援總指揮應急救援副總指揮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2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3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4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5協調聯絡人員醫療救助小組其他有關人員和部門2 社會救援力量聯系表單位名稱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其它聯系方式當地政府辦公室當地特種設備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消防部門醫療救助部門電梯協會特種設備檢測機構其它有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