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龍德慶縣鐵路段突發事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713
2022-09-05
11頁
41KB
1、鐵路突發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為規范堆龍德慶縣鐵路段突發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響應程序,正確、及時處理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及社會影響,結合堆龍德慶縣青藏鐵路段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突發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突發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火車與其他車輛碰撞和鐵路路外人員傷亡事故處理暫行規定、國家七部委鐵路道口管理暫行規定、鐵道部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鐵路行車事故救援規則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三、 工作原則本預案的制定和實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2、防為主、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為事故應急處理的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對事故傷亡人員的救助手段,保證事故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快速恢復鐵路運輸,提高對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四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堆龍德慶縣鐵路段發生的鐵路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對鐵路突發事故帶來的鐵路內部行車組織、事故救援、旅客疏散、貨物處理等應急處置工作,按鐵路行車事故有關應急預案相應內容執行。對鐵路行車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影響達到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規定響應條件的鐵路突發傷亡事故,同時啟動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應急處置。有關事故調查處理、道路車輛及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仍按鐵路突3、發傷亡事故處理有關規定執行。五、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一)、組織機構: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 長: 多 吉 縣委副書記、人大主任、政法委書記副組長: 巴 桑 縣政府副縣長趙 文 生 縣公安局局長成 員: 次 仁 縣護路辦主任晉美朗加 縣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王 林 芝 縣安監局局長 陳 峰 縣衛生局局長羅布次仁 縣醫院院長 馬 興 芳 縣后勤服務中心 領導小組人員通訊號碼序號姓名職務組內職責聯系電話1多吉縣委副書記組長2巴桑縣政府副縣長副組長3趙文生縣公安局局長副組長4次仁縣護路辦主任聯絡組5晉美朗加縣消防大隊大隊長應急救援6王林芝縣安監局局長協調組7陳峰縣衛生局局長救護組8羅布次仁縣醫院院長救護4、組9馬興芳縣后勤服務中心后勤保障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承擔縣鐵路段有關事故應急管理和協調指揮工作,辦公室設在縣護路辦辦公室。2、組織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由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鐵路其它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各鐵路運輸企業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應急預案組成。3、其他要求當鐵路突發傷亡事故引起其他事故災難時,要及時啟動相關專項應急預案的響應內容。4、 應急組織機構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分別下設事故救援、事故調查、醫療救護、后勤保障、治安保衛等應急協調組和現場救援指揮部,分別由辦公室、安監局、運輸局、公安局、衛生局其他相關發生地鐵路運輸企業組成。(二)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1、應急領5、導小組的主要職責:(1)統一領導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應急救援工作。(2)引發其它事故災難時,決定啟動相關應急預案。(3)協調有關鐵路運輸企業與地方人民政府應急救援工作。(4)需護路辦其它部門支援時,負責商請相關部門支援。(5)決定向國家應急領導機構報告和請求協調支援。(6)有關重大、緊急事項的決策。2、應急救援辦公室具體負責后勤保障組工作,其主要職責:(1)協調各應急協調組之間的工作。(2)負責各應急協調組的突發、通信、工作、生活的后勤保障支持。(3)協調事故現場救援人員的生活供應和物資供應工作。(4)負責傳達落實應急領導小組的指示。(5)按應急領導小組指示,具體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6)6、按應急領導小組指示,具體負責向國家應急指揮機構的請示匯報。3、運輸局具體負責事故救援組工作,其主要職責:(1)協調事故現場的行車指揮工作。(2)協調救援力量支援。4、安監局具體負責事故調查組工作,其主要職責:依據鐵路突發傷亡事故調查處理有關規定,協調對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及時正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初步提出鐵路內部定性定責意見。5、公安局具體負責應急救援、治安保衛組工作,配合事故調查組工作,其主要職責:(1)協調縣消防部門進行救援工作。(2)協調對事故現場的調查、現場錄像、照相、取證等工作。(2)協調對事故現場的保衛和人員疏散工作。(3)協調地方公安突發管理機構參與事故調查。(47、)負責協調對觸及法律和破壞性事故進行調查處置。6、勞動和衛生司具體負責醫療救護組工作,其主要職責:(1)協調指揮現場對傷亡人員的搶救、醫護和安置工作。(2)協調有關藥品、醫療器具的應急調配。上述各工作組由應急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并指定有關負責人擔任組長。(三)應急響應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的應急響應由發生地鐵路運輸企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全面負責應急處置工作,護路辦根據情況給予協調配合,必要時,請求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給予支援。(四) 應急響應標準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按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分為、四級。1、 級應急響應標準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應急響應:(1)事8、故后果已經導致30人及其以上死亡,或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2)事故后果已經或即將導致100人以上中毒(重傷); (3)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0萬元;(4)鐵路繁忙干線運輸設備遭受破壞,中斷行車,經搶修在48小時內無法恢復通車;(5)國務院決定需要啟動的級應急響應。2、級應急響應標準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應急響應:(1)事故后果已經導致10-29人死亡,或危及3050人生命安全;(2)事故后果已經或即將導致50-100人中毒(重傷);(3)直接經濟損失為5000-10000萬元;(4)鐵路繁忙干線運輸設備遭受破壞,中斷行車,經搶修24小時內無法恢復通車;(5)護路辦決定需9、要啟動的級應急響應。3、 級應急響應標準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應急響應:(1)事故后果已經導致39人死亡,或危及1030人生命安全;(2)事故后果已經或即將導致3049人中毒(重傷);(3)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為5005000萬元;(4)鐵路繁忙干線運輸設備遭受破壞,中斷行車,經搶修12小時內無法恢復通車;(5)鐵路局認為有必要啟動的級應急響應。4、 級應急響應標準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級應急響應:(1)事故后果已經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危及10人以下生命安全;(2)事故后果已經或即將導致30人以下中毒(重傷);(3)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為100500萬元;(4)鐵路繁10、忙干線運輸設備損壞,中斷行車,經搶修8小時內無法恢復通車;(5)鐵路局認為有必要啟動的級應急響應。六、應急響應行動1、級應急響應行動發生級應急響應時,護路辦在啟動本預案級應急響應的同時報請國務院,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護路辦按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規定的級應急響應程序啟動,護路辦做好相關工作,控制事態發展。2、 級應急響應行動級應急響應由護路辦負責啟動。響應程序和內容如下:(1)護路辦辦公室(主任辦公室)立即通知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前往指揮地點,并根據事故具體情況通知有關專家參加。應急指揮地點設在運輸局。(2)開通護路辦與事故發生地鐵路運輸企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各11、應急協調組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故進展情況。(3)根據專家和各應急協調組的建議,應急領導小組確定事故救援的支援和協調方案。(4)派出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5)協調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提出的支援請求。(6)根據事故具體情況,決定啟動相關事故災難預案。(7)向國務院報告有關事故情況。(8)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請求國務院啟動相應預案。3、 級和級應急響應行動級和級應急響應由鐵路局負責啟動,響應程序和內容在鐵路局突發傷亡事故應急預案中具體規定。4、通信事故發生后,按事故處理應急通信要求,設置事故現場指揮電話和圖像傳輸設備,確定現場聯系方式,確保應急指揮聯絡的暢通。512、指揮和協調事故應急響應時,建立以鐵路運輸企業為主的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根據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授權,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和決策;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事故的應急協調指揮和重大決策工作。事故發生后,鐵路運輸企業迅速組織救援力量實施救援行動,全力控制事故態勢,防止事故擴大。鐵路公安機關組織警力維護現場秩序,必要時應立即封閉現場,設置警戒線,阻止未經批準人員進入現場錄音、錄像、拍照、采訪。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提出事故現場控制行動原則和要求;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與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應急指揮工作;協調有關救援力量實施增援行動;協調有關傷員的醫療救助和醫療移送;協調有關事故調查工作。6、緊急13、處置發生鐵路突發傷亡事故需要啟動本預案時,各級應急領導小組分別按權限組織處置。根據事故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調動應急隊伍,集結專用設備、器械、物資、藥品等,落實處置措施;如需要調集公安、武警對現場施行保護、警戒和協助搶救時,由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或授權的現場救援指揮部商請地方人民政府協調處理。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請求,負責緊急調集鐵路內部救援力量、專用設備和物資,參與應急處置。7、救護和醫療事故發生地鐵路運輸企業按照本單位應急預案中確定的醫療救護網點,迅速聯系地方醫療機構,配合協助醫療部門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請求,及時協調有關醫療救護、醫療專家、特種藥品和14、特種救治裝備進行支援。8、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發生鐵路突發傷亡事故時,對進入事故現場的有關人員要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發放必要的防護裝備和用品。根據請求,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具體協調、調集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9、群眾的安全防護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由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指揮疏散現場群眾,防止發生人員傷害。10、社會力量的動員與參與事故發生后,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由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或授權的現場救援指揮部商請地方人民政府啟動相應的社會力量動員,參與應急處置。11、鐵路突發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鐵路突發傷亡事故在省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查、處理。護路辦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有關事故調查工15、作。七、保障措施1、通信保障護路辦負責組織協調通信工作,保證應急救援時通信的暢通。在啟動應急通信系統時,由運輸局電務調度通知鐵通公司啟動。2、救援裝備和應急隊伍保障護路辦、運輸部門根據鐵路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協調、檢查、促進鐵路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和完善,強化救援隊伍建設,保證應急狀態的調用。3、突發運輸保障啟動應急預案期間,根據需要,現場救援指揮部商請突發管理部門實行必要的突發管制,保障應急處置期間的突發運輸。鐵路運輸企業按管理權限調動管轄范圍內的突發工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4、醫療衛生保障縣人民政府要提供鐵路沿線醫療衛生部門和單位的聯系方式,為鐵路突發傷亡事故處置提供醫療衛生保障。護路辦和16、衛生局根據鐵路突發傷亡事故傷害特點,掌握鐵路沿線可利用醫療衛生資源信息,協調各醫療衛生資源,保證應急處置時發揮作用。各鐵路運輸企業在制訂應急預案時,應按照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承擔鐵路事故醫療衛生防疫機構名錄,明確不同地區、不同線路發生鐵路事故時醫療衛生機構地址、聯系方式,并制訂應急處置行動方案,確保應急處置及時有效。5、治安保障各級應急處置預案中,要明確事故現場的負責治安保障的公安部門負責人,安排足夠的警力做好應急期間各階段、各場所的治安保障工作。如鐵路公安機關警力不足,應及時請求地方公安機關增援。6、培訓突發運輸企業和鐵路運輸企業要對有關人員定期進行救援知識的培訓,提高救援技能。7、演習各鐵路運輸企業,要有計劃地按應急救援要求進行演習和演練,有條件的可根據需要開展國內外的工作交流,提高整體應急處置能力。8、監督檢查護路辦對預案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檢查督促,保障應急措施到位。八、預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護路辦負責管理與實施。護路辦有關司局按照預案的要求履行各自職責,并制定相應應急協調辦法。隨著應急救援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部門職責的變化,以及應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并上報國務院備案,同時抄送有關部門和單位。九、制定與解釋部門本應急預案由護路辦制定并負責解釋。十、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