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煤業基建籌備處井下透水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747
2022-09-05
12頁
26.50KB
1、四通煤業基建籌備處井下透水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目 次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1透水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1透水事故類型21.2礦井透水危害程度析3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3組織機構及職責33.1應急組織體系33.2組織機構及職責34預防與預警54.1危險源監控54.2預警行動65信息報告程序75.1.透水事故時應按照如下程序報告75.2報警電話75.3外部求援方式86應急處置86.1響應分級86.2響應程序96.3處置措施10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18 應急預案實施12為預防井下透水事故,規范井下透水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統一指揮、分2、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結合金陶公司生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1透水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透水事故類型金陶公司屬地下井工開采礦山,有四個采區,獨立提升,各采區間井下均有巷道貫通,分析原因,突發涌水主要來自地表水含水層水、斷層水,采空區形成的“人工水體”等。或者是井下供電設施或排水設備出現故障,造成水泵停轉,影響正常排水。1.2礦井透水危害程度分析1.2.1短時間內大量水涌入井下作業地點,造成井下作業人3、員被困或受到傷害。1.2.2涌水可能使大量設備被淹,沖垮巷道。1.3容易發生透水事故的季節:夏季。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2.1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研究掌握水文地質條件,查清各種水源的分布和對礦井開采的危害,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做好應對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工作準備。2.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的預防和減少透水事故災難造成人員傷亡放在首位,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手段,提高應急處置技術和水平4、。2.3統一領導,協調行動。在公司統一領導下,各采區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的透水事故應急工作,公司各部門按照職責,負責透水事故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采區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的責任,完善應急機制。2.4自救互就,安全搶救。事故發生初期,應積極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線路撤離,防止事故擴大。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嚴防救援過程中發生事故。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董事長 總經理副總指揮:各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工會主席指揮部成員:安環部、生產技術部、機電部、物資供應部、總經理辦公室、黨辦、汽車隊、勞人部、財務部、保衛部、治5、安派出所等主要負責人。 3.2 組織機構及職責1)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向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的情況。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發出緊急救援請求。負責事故調查的組織工作。負責總結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負責建立通信與警報系統,儲備搶險、救援、救護方面的裝備、物資。 負責督促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檢查工作。2)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職責: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是公司事故處理的第一指揮者,在事故現場協同事故單位第一責任者,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根據事故實際情況制訂和落實營救遇難人員及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3) 事故6、應急救援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參與制訂和落實營救遇難人員及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救援操作。4) 安環部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置工作。5) 生產技術部職責:事故發生時負責在第一時間按照事故匯報程序進行逐級匯報工作、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調度工作、負責事故發生時的技術保障工作,對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進行分頭把關。事故現場通訊聯系和對外聯系。地測部門負責做好水文地質預報工作。6) 機電管理部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保證各類設備運轉正常。7) 物資部職責: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7、供應和運輸工作。8) 總經理辦公室辦公室職責: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傷亡、中毒人員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9)黨辦:負責提供通訊設施,保障通訊暢通,以及信息的發布。10)汽車隊職責:負責事故救援所需各類車輛的調配工作。11)工會:協助事故單位做好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12)財務部: 保證搶險資金及時到位。13)勞人部部:事故發生后,做好與外界的協調工作。14) 保衛部,治安派出所職責: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針對強含水層,富含水區域和存在積水的采空區,應采取選擇合理的開拓,開采方法,減少礦井涌水量和留設防水巖柱。4.1.2.對8、承壓強含水層,可采取專項工程在地面或井下打專門鉆孔和利用專門疏水巷道進行疏放排水,以降低含水層的水位和水壓,或疏干局部區域。4.1.3.利用井下截水措施, 在井下適當地點修筑堵水建筑物,如水閘門、水閘墻等,當井下局部發生涌水時,將其截住,使其不致危及其他地區。 4.1.4.做好各中段排水工作,加強設備檢查維修工作,保證排水設備系統完好。及時清挖井下各處水倉,保證其有效容積。排水溝要加強檢查修復,保證水流暢通。 4.1.5.做好水情水害分析預測預報工作,對可能有水害威脅的采掘工作面在進行采掘工作時,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對穿越、打透或鄰近老巷、老空區時,必須做好探放水工作。探、放9、水時,必須事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4.1.6.加強水文觀測工作,定期對重點區域進行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匯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4.1.7.布置工作面時,要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要有暢通可靠的排水系統 4.1.8.加強排水系統管理,定期對排水設備檢查和維修,提高排水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4.1.9.加強培訓和學習,讓所有人員熟知透水事故的預兆,人人都有防范意識。 4.2.預警行動 公司調度室接到采區發生透水事故的信息后,必須立即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5.信息報告程序5.1.采區在發生透水事故時應按照如下程序10、進行報告:5.1.1.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匯報給采區領導,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和撤人工作。5.1.2.采區領導接到事故匯報后,立即報告調度室并匯報公司領導,同時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進行救援。5.1.3.公司主要領導和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公司各相關部門職能部門,并立即前往受災事故單位,組織搶救,同時啟動事故救援預案。5.2.報警電話:報警主要以電話為主,也可通過其他盡可能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報告。報告要按有關程序逐級上報,緊急情況時,可直接向公司應急總指揮部報告。5.3外部求援電話(1)向政府求援(2)急救中心電話 120(3)消防電話 119(4)報警11、服務 110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按照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級(特別重大事故)響應、級(重大事故)響應、級(較大事故)響應、級(一般事故)響應等。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造成 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造成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特別重大社會影響等。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 1029人死亡,或造成 50100人中毒、重傷,或造成 500010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或重大社會影響等。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 39 人死亡,或造成 3050 人中毒、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較大、或較大12、社會影響等。出現下列情況時啟動級響應:造成或可能造成 13 人死亡,或造成 3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一定社會影響等。6.2 響應程序當進行級響應行動時,公司應當按照相應的預案全力以赴組織救援,當進行、級響應行動時,公司在按照相應的預案全力以赴組織救援的同時,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上級部門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超出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外援。6.2.1應急指揮公司發生井下透水事故,總指揮部啟動并實施本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需要上級部門或地方政府應急力量支援的,通知相關部門,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全力控制事故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發生。6.2.2應急行動事發單位和應急救援隊伍13、,必須有效的實施先期處置、救助傷員、組織撤離。6.2.3資源調配總指揮部全力調動相關救援隊伍、物資。6.2.4應急避險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相應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提供緊急救護裝備、特種藥品并派專家和醫護人員進行支援。6.2.5擴大應急超出公司處置能力時,應向地方政府申請組織救援。事故發生影響周邊群眾時,應急總救援指揮部與地方政府組織群眾的撤離、疏散的安全防護。6.3.處置措施6.3.1.礦井發生透水事故,迅猛而瀉的水流可以將水流所經過巷道中的人員沖倒,沖垮淹沒巷道,造成無可挽回的重大傷亡和經濟損失,發現事故的現14、場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6.3.2.發現透水事故的人員撤離時要避開水頭壓力和水流方向向上中段或高于透水巷道的地點撤離,在斜巷行走或作業的人員聽到來自上方的水聲或看見水流應迅速就近找躲避硐室或交叉巷道,避過水頭再行撤離或者等待求援,無處躲避時應迅速靠幫壁背向來水方向抓牢風水管線等固定物,沿平巷撤退時,要用手抓住巷道兩旁的管線,防止被水沖走。6.3.3.公司調度室接到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搶救事故匯報程序。總經理及總指揮部成員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指揮搶救工作。6.3.4.迅速查明水源、涌水量、出水地點情況以及受水災影響的區域范圍,調查受災區域的人員名單,為撤離水災區域人員和處理事故提供依據。615、.3.5.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堵水,加固維修被水沖毀的巷道,引、排積水,組織力量偵察災情和搶救被水圍困的遇險人員。6.3.6.上中段涌水盡量通過本中段排水系統排水,本中段排不及時可有計劃地將水引到下一中段再排,指揮部根據災情及時做出井下撤人的地點、范圍,及時通知、組織撤人。6.3.7.清查災區人員,組織人員,組織力量搶救可能被水沖走、淤積物埋壓的遇難遇險人員。6.3.8.如果涌水短時間內無法堵住時,應積極疏通水道引導水流按人為的路線流動。如果有流砂涌出時應在適應的地點設置濾水槽。6.3.9.有毒有害氣體從老空水涌出時,應采取檢查措施。6.3.10.積極采區措施嚴防二次透水。6.3.11.根據現場情16、況在井下適當位置設井下救災指揮部。6.3.12.水災控制處理結束后,根據井下破壞情況,積極組織力量盡快恢復正常生產。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公司要求各采區配備齊全各種救災物資及裝備,潛水泵3臺,電纜500米,排水管路500米,編織袋1000個,鐵鍬20把,鐵絲100公斤。另外,在一號采區13中段安有150D-3010水泵3臺,19中段安有150D-3010水泵3臺;在二號采區七中段安有150D-3010水泵1臺,MD155-676水泵2臺,十三中段安有100D-458水泵2臺,八中段D25-303水泵2臺;三號采區五中段安有2GC67水泵1臺,七中段安有MD466水泵2臺;六號采區八中段安有D46-5010水泵1臺,MD85-676水泵2臺。另外在敖漢旗礦山救護隊250QJ50-300/15深井泵兩臺,以備急需。8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自頒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