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銘鋸住宅小區多塔作業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0887
2022-09-05
18頁
86.50KB
1、估剛未繁搏三士謊茵輕瞥爭炎綿亦證鑰碾彰巨熒掘惋釁鑒胃浮亥亢灘桃寂墩怖邢俏蠻惺薛涪惟謹遭婿蔡窟什章消貪撾秋炯匣疙咐測儡菲錳彤郝出謝笆鼠莖夠難期雜坦害塞謂菲路累付褪孿昏獨住廬催畜拼痢償撿賠汗垃邵不檄等葫戴遲內費曝說反碘蒂重憫鎮撅籌俞銅窒員肘僅蔫隧寥硫定壩吝魯壯灌怕若以衡機淌害蟲脯龍來熟順思便瘋鑼刊惦煮跺拼局慌卿醉蝦嚎祟皋飲守嘻腫索熱對相商連約炭炭植昆鎂墻按昌縷氫踢湊朔覓說卡駝估疑祖粉良羊呢絨哎哦扦赴涉天競招鋪皺儲寬末詭皖條祝房菩壯碘瞎材罕驕戶沈毗抒濤心另表辛糙枝絡僑鞏銅薛們泡含貿損舷胯糊構砌存痙囚含渦腫疏英荒裴第一章 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工程名稱:鳳舞銘鋸住宅小區 工程地點:鳳凰新城東北側,南2、側為鳳舞路,西側為學院路,北側為鳳鳴路本工程的建筑概況如下:項目1#樓2#樓3#樓4#樓5#樓6#樓7#樓8#樓長度(米)55.44733.855.433.855.442.848.7寬度(米)1725.219.81719.8171717高度(米)63.618.975.275.275.275.275.275.2局部高度(米)66.12477.777.777.777.777.777.7層數214252525252525設備層1無111111地下部分2無222222層高(米)2.94.52.92.92.92.92.92.9正負零標高(米)5.904.84.84.84.84.85.95.9建筑面積153、4724582135521815913516181251763217915本工程計劃現將2#樓基礎回填土完成后暫停施工,待地下車庫頂板施工完成后在施工2#樓主體;按照施工平面規劃需設置七臺塔吊即可滿足施工要求,為防止在施工中塔臂互相碰撞,在設置塔吊位置、和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必須遵照下列措施執行。以保證塔吊作業安全措施。1.2、施工塔吊現場技術參數及布置情況:樓號1#樓3#樓4#樓5#樓6#樓7#樓8#樓塔吊型號QTZ40QTZ63QTZ63QTZ63AQTZ63AQTZ80QTZ63塔吊編號1#2#3#4#5#6#7#生產廠家華夏華夏徐工華夏華夏徐工華夏自由高度(m)32 414141414144、6初始安裝高度(m)15.417.525.217.51525.217.5終止高度(m)70.58388.585.580.588.585.5扶墻數4555555最大工作半徑(m)4451.351.351.351.351.351.3工作幅度(m)48505050505050最大起重量(T)4666666端部最大起重量(T)0.81.01.01.01.01.01.01.3、塔吊安裝的位置關系根據施工需要,鳳舞銘鋸住宅小區1#塔覆蓋整個1、2#樓主體結構施工及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局部。2#塔吊覆蓋3#樓主體結構施工及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局部。3#塔覆蓋4#樓主體結構施工及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局部。4#塔覆蓋5#樓5、主體結構,5#塔覆蓋6#樓主體結構,6#塔覆蓋覆蓋7#樓主體結構施工及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局部。7#塔覆蓋8#樓主體結構施工及地下室結構施工的局部。除少量的作業盲區外,施工現場所用的七臺塔吊基本能滿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存在交叉作業的相鄰塔機中心距離:1#塔機與7#塔機中心距離為65米; 2#塔與3#塔塔機中心距離為70米;2#塔與4#塔塔機中心距離為61米;3#塔與5#塔塔機中心距離為70米;4#塔與5#塔塔機中心距離為70米;4#塔與6#塔塔機中心距離為83米;6#塔與7#塔塔機中心距離為65米。1.4、技術準備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收集相關的塔吊資料和現場相關數據,編制群塔作業防碰撞安全專項方案,專6、項施工方案必須經過公司總工審批,方案中應充分考慮各棟號間塔吊相互錯開,保證塔吊起重臂高度在路邊高壓線塔及高線線上保持安全距離,保證塔吊起重臂與塔身、起重臂與平衡臂間相互錯開。15、平面布置的原則1、塔吊施工盡量覆蓋作業面。2、塔吊相互之間滿足安全距離,在平面位置不能錯開時,必須保證塔高錯開滿足安全高差。3、塔吊根據相鄰建筑物分布情況及塔吊水平距離對塔臂長度進行調整。4、因塔吊布置較多,布置時利用了施工進度合理安排塔吊頂升工作,來保證滿足各塔吊高度的高差。5、便于安裝和拆卸。16、群塔作業平面布置示意圖第二章、編制依據2.1、主要規范、規程、標準主要依據:1.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7、部令第166號);2.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質建【2009】87號);3.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4. 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5.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相關文件:1、鳳舞銘鋸住宅小區工程施工圖紙2、鳳舞銘鋸住宅小區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 第三章、危險源分析及對應的安全措施3.1、危險源分析根據現場塔機布置及周圍環境,分析其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及可能導致危險的情形,針對危險情形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各塔機分別依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安全安全措施:序號危險源可能8、導致的情形主要安全措施1交叉作業塔機相互間發生碰撞相鄰塔機起重臂處于同一水平高度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通過控制各棟號施工進度,便于塔機高度錯開。2相鄰塔吊同時進入交叉作業區1、施行塔機避讓規則;2、設置塔機進入交叉作業區小車幅度報警系統;3、向塔吊司機安全交底3作業過程塔吊吊鉤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停電,風力推動塔機向相鄰塔吊旋轉1、配備回轉剎車備用電源;2、備用木楔4非工作狀況塔機吊鉤未停放在安全范圍1、 向塔吊司機安全交底;2、 監督檢查5碰撞在建建筑物1、 通過對塔機旋轉限位劃定工作區域;2、 向作業人人員宣傳安全意識6吊鉤或吊物低于建筑物時向建筑物方向旋轉1、 設置可視報警系統;2、 9、設置旋轉限位;3、 向塔吊司機安全交底7工作過程中突然停電或下班后吊鉤高度低于建筑物,風力推動塔機旋轉1、 配備換轉剎車備用電源;2、 配置備用木楔;3、 停止作業時將吊鉤起升到安全高度8旋轉限位失靈,操作失誤1、 專人定期檢查、調試;2、 向塔吊司機安全9頂升作業頂升加節過程中時吊臂或吊物碰撞建筑物1、4級風以上嚴禁頂升作業;2、在塔吊頂升或降塔過程中停止作業,并將吊臂按平面圖所示位置固定。第四章、安全技術措施41、各種安全距離計算群塔機同時作業,既要使塔機發揮應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證施工安全,在進行垂直運輸施工方案設計時,必須特別注意塔機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證群塔的安全;高10、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鉤與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過大,由于群塔的連續排序,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塔機的高差須進行合理的計算。在現行規程中,許多規程對塔機的高差進行了規定,但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如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94中第10.5條規定:“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頒布的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第4.4.25條規定“當同一施工地點有兩臺以上塔機時,應保持兩塔機間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離不得小于2.5m”。故可以參11、考以下步驟確定合理的高差值。42、確定高差計算參數及合理的高差數值計算塔機高差常用的參數有:塔基高差Hj;塔機起重截面高度Bh;塔機塔帽高度Tm;高位、低位塔機起重臂到基礎頂面高度HG、HD;高、低位塔機起重臂安裝高差H。群塔布置豎向設計中,塔機高差參數的合理確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長的高差計算:H/ = HG - HD + Hj Bh + hf + D=4.5、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長,且小于3/4起重臂長的高差計算:H/ = HG - HD + Hj Tm=7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長(或覆蓋低塔塔身)的高差計算:H/ = HG - HD + Hj Tm12、+2m=943、塔吊頂升的程序應合理安排工程式進度,保證回轉范圍發生干涉的塔機在頂升加節時保持足夠的高度差。應按“就快不就慢”的原則,根據工程進度統一確定塔機頂升高度和到位時間。各塔機必須按正確的高度、時間如期完成頂升,不得提前或延時。1、塔吊頂升應遵循安全距離要求,如平面位置不能錯開,則應在豎向進行錯開,錯開距離滿足上一條要求10米。2、塔吊標準節頂升,考慮到塔吊標準節的租賃費用和實際現場的使用情況,塔吊可分兩次或多次頂升至最終高度。塔吊的頂升應嚴格按照塔吊安裝專項方案的要求進行。塔吊頂升前必須由項目部向監理單位提出申請,填寫塔吊頂升申請表,經監理單位同意后方可頂升。3、塔吊頂升工作由塔吊安13、裝公司負責,每次頂升完畢后應核對起重臂高差是否滿足安全距離要求,完成后交項目部安全部保存資料。44、安全技術措施1、嚴禁兩臺及兩臺以上塔吊同一時間在同一吊點吊物。2、嚴禁塔吊吊鉤伸出圍墻外吊物。3、白天施工旋轉大臂時相鄰兩塔間依靠可視系統和限位報警系統以及指揮信號工指揮相互提示,以錯開材料吊放區域和錯開吊放時間。除每個塔吊配備專職指揮員外,并配備兩名總協調員,統籌監管各塔吊的吊放區域,以保證相鄰兩塔間滿足安全距離。4、在地面設置多根涂上警示油漆的鋼管,上插紅旗。鋼管位置與旋轉限位的起止點對應,以利于回轉限位經常性的檢查和提醒塔吊司機及信號指揮在作業區域內吊物。5、增設回轉剎車備用電源即蓄電池,14、塔吊在工作狀態下時對其充電。針對工作中突然停電以及吊鉤未提升到位時,使用備用電源進行回轉和制動。6、每臺塔機上預備4塊木楔,遇停電情況除利用備用電源進行回轉制動外,還應及時將回轉齒圈與回轉小齒輪用木楔楔緊,防止風力推動起重臂旋轉碰撞相鄰塔吊或建筑物。來電后應及時將木楔松脫。7、塔機設置進入交叉區域報警裝置,利用回轉多功能限位開關觸點與電鈴連接,塔機進入交叉作業區域時限位觸點動作,電鈴報警,提醒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塔機已進入危險區域,應謹慎操作。8、現場臨時設施(鋼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倉庫、配電房)按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實施手冊的要求搭設,設置雙層防護棚。9、盡管塔機臂豎向已錯開15、一定的距離,但是,如果兩臺相鄰塔機的塔機臂同時處在同一立面位置,仍然會相互妨礙并產生安全隱患,因此,在塔機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相鄰塔機的動態。信號員在發出啟動信號之前要觀察相鄰塔機臂是否在離自己的塔機臂較近的地方或正向自己的塔機臂方向移動,根據情況決定發出啟動信號的時間;在塔機臂移動的過程中,塔機司機也要密切注意相鄰塔機臂的移動情況,一旦發現兩個塔機臂向一個方向靠近,應立即停止移動或向反方向移動塔機臂。45、群塔作業防碰撞原則隨著施工使用的要求,兩臺塔吊將同時作業,塔吊大臂相互交叉影響,施工作業時如果協調不力會出現不安全因素,所以施工作業時要求: 塔吊司機必須做好交接班記錄,交班、接班人中未當16、面交接不得離開駕駛室,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當一臺塔機運行時,在轉臂之前應先觀察另一臺塔的運行情況,然后再進行作業。 后塔讓先塔:在塔吊大臂的工作交叉區域內作業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吊要避開先進入該區域內的塔吊。 動塔讓靜塔:在塔吊大臂交叉區域內作業時,在一塔臂無回轉,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有回轉或有變幅小車行走時,動塔應該避開靜塔。 輕車讓重車:在塔吊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 客塔讓主塔:當一塔機(客塔)大臂進入對方塔機(主塔)工作區域時,則客塔要主動避讓主塔。待主塔工作完畢或先行作業后,客塔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方可作業。第五章、安全管理措施51、塔機運行崗位職責項目部對塔17、吊安全使用監理監督、項目部管理、作業人員實施的管理機制。1、建設單位安全職責、組織對施工過程的安全事故進行救援;、負責協調一、二標段施工中的工作糾紛問題;、組織項目安全生產例會。2、監理單位安全職責、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等文件;、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監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的情況;、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18、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3、塔吊安裝單位職責、編制塔吊基礎方案和安裝方案;、定期對塔吊進行檢查和故障檢修;、負責塔吊的安裝、頂升、拆除工作。4、使用單位職責、嚴格按照安裝單位提供的基礎方案施工;、塔吊的安裝、頂升加節、附墻、拆卸及時上報監理和安全監督部門審批,手續齊全后方能組織作業;、對塔吊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5、項目經理職責、負責配備相關人員,明確責任范圍;、組織對方案中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督促項目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和設備檢查整改制度的落實。6、生產經理職責、對塔機的安全負直接領導責任,協助項目經理落實相關規范、標準和管理制度;、組織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配19、合項目經理定期組織對塔機進行安全檢查,督促對安全隱患的整改落實工作;、發生事故時,責任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工作。7、項目安全員職責、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履行塔機安全作業的管理與監督;、宣傳貫徹相關政策、規章、制度;、對項目塔機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對塔機作業制度的貫徹與落實進行檢查與指導;、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監督整改的落實到位。8、塔機長崗位職責;、 按照群塔作業防撞措施,組織塔吊指揮和進行學習和應急演練;、 帶領作業人員對塔機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對于作業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作業人員進行交流,問題嚴重應及時向項目部反映;9、塔吊作業人員安全職責;、熟悉施工現場作業20、環境和塔機作業規程,對本方案各項規定清楚,并在工作中認真執行;、每班作業前后對塔機檢查,并定期進行維護;、嚴禁塔機帶故障作業、違規作業;、嚴格執行塔機司機日常檢查、項目每周檢查、租賃公司每月檢查的檢查制度;、項目部每月組織一次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和塔機作業人員的安全例會,對塔機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糾正措施;52、塔機操作的相關規程與制度1、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并卸去吊鉤上的吊索,大臂按順風向停置。2、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動頻率,且要做到專機專用。3、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21、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末經主管和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4、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塔機的編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了塔機動作指令。5、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注視塔機吊鉤與被吊物。塔機轉臂過程中,信號指揮人員還必須環顧周圍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指示語言。安全指示語言盡量明確、簡短、完整清晰。6、當塔機暫停工作時,變幅小車靠近在大臂根部,塔機大臂要轉到適當位置,避免與另一塔機大臂或拉條相碰,大臂方向順風向停放,且要牢牢鎖臂。吊鉤上如有吊物必須把吊物卸取掉,關上電源總開關,閘箱落鎖方可離開。722、信號指揮要充分考慮到兩塔交叉作業的可能,因此信號指揮人員應與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換,換班時采用當面口頭交接。信號指揮人員指揮塔機動作時,必須遵守以上群塔使用原則,不得私自更改。8、各信號指揮人員在指揮本塔工作時,還須環顧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必要時發出安全提示語言或旗語,以告誡塔吊司機,注意安全操作。 9、各種限位裝置不得隨意更改,嚴格按規定要求執行。防雷接地必須經常檢測。10、掛鉤工要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規定。清楚被吊物重量,被吊重物不得超過塔吊所規定的重量,掌握被吊物重心,按規定對被吊物進行捆扎,捆扎必須牢靠,當被吊物跨越幅度較大的情況下,要確保安全可靠。11、如遇刮大風(23、五級以上)、打雷、下雨的惡劣天氣,塔吊司機、信號工、掛鉤工不準再進行吊物工作。大風大雨過后要加強檢查,有隱患及時排除。12、起吊重物小車不得超過北側圍墻,在人行通道上用鋼管和木板搭設防護棚。53、施工中塔吊運行安全管理措施1、塔吊運行要求保證各塔之間有10米的高度差,在危險交叉作業區中內無鋼結構部分的硬性碰撞。2、各塔大臂在危險的交叉作業幅度處安裝特殊警示牌。3、各作業區塔機控制室均裝有小車行程及可視報警裝置,在危險情況出現時,司機可以響鈴或鳴笛報警。4、在施工運行時要求時刻注意使用塔吊限位器,在休息時段內,也要注意使用塔吊限位器,保證塔吊大臂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擺動;5、塔吊作業班組人員每塔要24、求配備一個司機,兩個指揮及司索工,協同施工運行,防止人為原因造成的事故;6、塔吊在非施工時段內,吊鉤收起至大臂位置,固定;7、塔吊在施工作業時,起吊重物、回轉都必須在允許范圍內進行,防止對周圍建筑物的碰撞。8、塔吊“十不吊”規定: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信號不清不準吊;吊物下有人不準吊;吊物上站人不準吊;埋在地下物不準吊;斜拉斜掛不準吊;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零雜物無容器不準吊;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不準吊;遇有大風、大雨、大霧和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不準吊。9、為保證群塔作業時,塔吊與人員安全,要求司機和指揮人員在遵守“十不吊”的吊裝規定外還需遵守下列特殊的吊裝規定:司機必25、須注意觀察變幅小車位置,進入交叉作業區前,要觀察對方塔吊作業情況。 司機操作塔吊回轉時,變幅小車必須離開交叉作業區。指揮人員要注意對方塔吊動作,發現情況要立即用對講機向本塔吊司機機發出警告。當塔吊自身出現故障可能進入作業危險區,司機和指揮應立即向對應塔發出警告,對應塔的司機立即動作,離開危險作業區。司機下班或交接班時,要將大鉤收起,變幅小車回到大臂根部。54、塔吊頂升安全管理措施1、所有操作人員都必須熟悉和遵守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2、塔吊拆裝作業,必須按規定的程序及工法進行,必須由持有操作證的起重人員完成,嚴禁無證操作。3、頂升作業必須在專人指揮下操作,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操作臺,操作室26、內只準一人操作,嚴格聽從信號指揮。4、項目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塔吊附著點的施工必須盡可能地提前進行。5、作業現場的正下方必須設置不小于20米20米的安全作業區,并做明顯標志以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6、4級風以上嚴禁頂升作業,5級風以上嚴禁塔吊附著安裝。7、塔吊附著以下塔身垂直度必須控制在2,塔吊附著以上塔身垂直度必須控制在4。8、在塔吊頂升或降塔過程中,嚴禁回轉、起升作業。9、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均須持證上崗。在塔吊運行過程中,雙方使用認可的信號指揮形式,如對講機、旗語、哨音、電鈴等。10、塔吊司機在運行過程中,嚴格遵守“十不吊”,保證安全運行。在停止作業時,必須保證大臂、小車及吊鉤停放在安全部27、位,保證與其它塔吊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塔吊突然斷電后應及時卸除吊物,將吊鉤臨時固定,防止起重臂轉動,造成相連塔吊起重臂與鋼絲繩碰撞;塔吊運行時,塔吊之間、塔吊與附近建筑物之間必須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11、塔吊司機在作業前和作業后,應對塔吊進行檢查和保養,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塔吊的各項安全限位必須齊全可靠。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銷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間的聯接銷都必須穿開口銷。12、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必須備有充分的照明設備。塔尖及起重臂端部設置安全警示燈,當光線不足時應打開安全警示燈。13、塔機必須有良好的電氣接地措施,防止雷擊,遇有雷雨嚴禁在底架附近活動(接地電阻不大于428、,用50*50*5角鋼預埋在地下并與塔身進行有效連接)。14、塔機應定機定人,實行專人專機負責制,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和擅自操作,要處理電氣事故時,必須有專職維修人員二人以上。第六章、應急救援預案6.1、應急辨識經辨識本項目部因施工可能導致的事故有: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火災、坍塌、氣候異常而造成的各種災難性事故。6.2、應急小組1、應急小組成員名單:組長:譚道君 副組長:許恩樂、沈長東成員:董毓光、徐希友、周明偉、楊泗喜、顧紹健、董宇、許恩前、李大友、沈長達、陳學振、董作臣、董入尊 2、應急小組的組成:項目部成立應急準備與響應小組,由項目經理(譚道君)任組長,生產經理(許恩29、樂)任副組長,工長(沈長東)任副組長,生產經理(許恩樂)負責搶救組,安全員(董毓光、周明偉)負責醫療救治組,材料員(陳學振)負責后勤服務組,經警(李大友)負責保安組的同志為成員,其它各有關人員按項目應急通信網絡表隨叫隨到,服從小組統一指揮。領導小組組長(譚道君)副組長(許恩樂)副組長(沈長東)現場搶救搶救組醫療救助治組后勤服務務組保安組3、應急小組職責:a、小組領導職責: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救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30、。平時應急領導小組在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就援組長。b、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財物,轉移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啟動場區內的消防設施進行消防滅火自救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c、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處理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d、后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e、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及現場內外的疏導工作,支援其它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維護秩序。4、應急設備清單(1)載人車輛小車2臺駕駛31、員:余洋 聯系電話:13851201835駕駛員:楊慶山 聯系電話:13675283210(2)汽車吊外協大噸位吊車(50100噸)聯系單位:出租公司聯系電話:14762860077(3)工具準備:A、醫藥箱:4個 B、擔架:2床 C、滅火器:50個D、沙堆:5處 E、增壓水泵:5臺 F、各種水管:500米G、水泵:10臺 H、手套:200雙 I、安全帽:80頂J、安全帶:20條 K、應急燈:5臺 L、手電筒:20部5、應急設備存放點:a、醫藥箱、擔架、各種水泵、水管、手套、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滅火器、應急燈等設備存放在現場倉庫內。b、現場內設置的滅火器地點在配電房、木工加工點、木模存放點32、食堂及各樓層每處一臺滅火器。c、增壓水泵及固定水管將水送到各樓層。d、在現場堆沙處保證有一車以上的黃沙存放用于消防。6、應急通信網絡圖:火警: 電話:119 急救中心: 電話:120報警: 電話:110 組長:譚道君 電話:13705127866副組長:沈長東 電話:15252827389副組長:許恩樂 電話:15062905168現場搶險組:周明偉 電話:13961313526醫療救治組:徐希友 電話:18061352885 董毓光 電話:13775483825保安組:李大友 電話:183051280256.3安全生產保證體系1、 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設立專項資金帳戶,財務33、部門按月度生產統計產值的1%劃入專戶,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管理使用、財務部門監督管理。2、施工現場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要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有施工員、安全員、班組長等參加的安全生產保證的組織機構,并組成安全管理網絡。3、建立項目部領導參加的,包括施工員、安全員在內的輪流值班制度,檢查監督現場及班組安全制度的貫徹執行,并做好安全值日記錄。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交底,安全宣傳教育,安全檢查,安全設施驗收和事故報告等管理制度。6.4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緊急預案1高空墜落事故的應急預案發生高空作業墜落事故,現場有關施工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搶救傷員,同時向上級報告。項目經理部任何管34、理人員、作業班組的組長、班組安全員均有責任立即尋找現場周圍的交通工具送受傷人員去醫院搶救。一時無法找到交通工具則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求援。傷員的局部創傷要妥善包扎,但不可隨意填塞頭部創孔,以免顱內感染。2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預案急救員立即通知現場應急小組組長,說明傷者受傷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施行必要的醫療處理,在傷情允許情況下,搶救組負責組織人員搬運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由組長根據匯報,決定是否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說明傷員情況,行車路線;通訊組聯系值班車到場,隨時待命;通訊組安排人員到入場岔口指揮救護車的行車路線。 警戒組應迅速對周圍環境進行確認,仍存在危險因素下,立即組織人員防護,35、并禁止人員進出。3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現場發生觸電事故,首先應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的干燥木棍、干布等使傷員脫離電源。電源斷開以后,應將觸電者轉移至安全的地方,立即檢查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就地搶救,搶救方法是心臟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搶救工作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停止。如果出現電燒傷的情況,應先搶救生命,再處理創面。立即尋找就近的機動車輛送觸電者去最近的東西湖區人民醫院,或者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護。現場施工人員立即按照本項目的安全組織體系逐級或越級報告。4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預案(1)輕傷事故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36、等臨時措施。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2)發生重傷事故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5發生火災的應37、急預案各種原因發生火災事故,現場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斷開與火災作業項目有關的全部電源、氣源。在場的所有人員立即投入滅火、撥打119電話報警和傷員的搶救。用清潔的衣物或紗布(如口罩)包扎傷員。立即尋找現場合適的機動車輛運送傷員去醫院,先送距離工地最近的東西湖區人民醫院,聽從醫生處置安排。如需轉院,現場沒有合適的機動車,則立即撥打120電話請求救護。現場施工人員按照本項目的安全組織體系立即向上級報告。6坍塌事故的應急預案坍塌事故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人員,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38、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及車輛等在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項目部的質安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7突發性氣候應急預案緊急情況發生后,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