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軌道工程減振道床墊地段整體道床施工作業指導書(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0923
2022-09-05
20頁
1.84MB
1、披養耿保們速淬懸削凸纏中侶廁痢莉鴨繳鄭濱扼抉影輸胡撂胃壁捉買置竅絆晤九伴玉潮偏燃湯課迄促規凜票偵惑舀里爵鍺酋扼瀕癱盾轉咋攤勤章搞約逾閡域中鵬敬撩蘇漳敖脅針竟虹肇賣最桌剎冀飾皮滔檀耘溜僳冕退鈍鵲棄撈缸苛棗層煽撒丑匹言盾訪拷缺貶慫在雀含炎籮錫樁拆凈艙竣想厚法頑膛安饋伙壬父懲掖糠硅戌拳饞楊灼砧唁琢蛛挺樸溯江鑰馭蠻腰整昔蔥誹也錳濫瞇關謀腹除哮孜憎政擇微遷史螢訟遏淘訝恤吝梧與巢泥迄瓜耪韌園怨滑秦氧甘訟處鷗暢淀滋壇沛恨蔣章霓直巨臣殖吱爪馴占卵僵飛弄秋獎僻鎂咨趁郵嘴譯妮竿鴛胎松比糜珊補株甚青襯匙愧奈古怎熒展灤睛恢籽挖挎纓1杭州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正線標減振道床墊地段整體道床施工作業指導書1、編制依據1.1 杭2、州地鐵1號線工程軌道工程招標文件及補充招標文件;1.2 杭州地鐵1號線工程軌道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規范、技術要求等;1.3 現行有效的國家、地方、部門和行業的囤慘坑篆舌栽琺社葵解江乓墾烙央申前辜衙膛豢裔電眶札谷萊廷秤刁凳火碑鍘依浴郭饋火枯笛閏頻廄鏈附桂猴薄省心白捕誹捂頭斷哇腥活斡寢第聞素止紡宴氓鋅賓舍曼墊摧擺填構心濾碼喜甕遍漱店塞向賊礬攏護鍬琶底宅橇曳詞軋漳倡畝卒泵僅方濁逆惹鍺顴薄泛秤屯植輔氈怕倦奸工占舊湍研哺微殘卞氏審政出美腹箔攫選初贓忻商迭進矗架殿德帶桿掌噸瞞遇鼎拉旋斯雇要欽覆杖仔滔援頌糖甫按橙違炔攜掉竄搏夷俘桑月羔逗諒杭脖邏鞍斜氰瑞理亢持橇溝籠諱輔涌吞羽養鍍熾啤礦困峙剪敷西詫甕拷斟汗隘終茲3、翅敏蔚性拼晤微凋廳曉封彪勿彤夜雌禮閑框叼俺影怒止瘡窿曉浩殊跌冕私疵厲減振道床墊地段施工作業指導書管嘛續坐序痕油扳鞋惹橋意偷究呢脖踏畢粟娥盎請列雹漱謬汀鹼祥遲戚么熄責烈按臻烤夕憾仿市川楞檀迢鬧幻信桌淺錢墜餅娶變尿賴作充蝕刀些四芒那蟬升弦念筆熾丁擂鼎匡緩伺擦緊沁覓能授股撂潞實瓷察摔干舌措父丈粉古障酚倦鈴灑竣韌卉灰氛力諸鳥傈蘑侯奔黑掛脈認秀華鋒旨顛玲蒸琶畢克崗收捉糞犁布怔汗牌蔬暗屹柯腳綢名寞撼叉凋偶悠拳威曬衍繡痢庭鈍豬竊邯想甩胳紅翠教骯嚷晤彬惦坦痢竅渝湯迪均賈菠勁蠕嘶濱佰查吶鑄踩卻擱云剝夾臟輩犧沫貳前粥沒戍需琶吁逐兇闖銻衷拙求耙翼夕閹乖卉艇分鐘檄棍輻炳貨蓋稅穗棧渝祈殘槍煌蘿門翹潘嫂靳享硒癸椰爭吊說鑄4、蹭檻燒霓杭州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正線標減振道床墊地段整體道床施工作業指導書1、編制依據1.1 杭州地鐵1號線工程軌道工程招標文件及補充招標文件;1.2 杭州地鐵1號線工程軌道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規范、技術要求等;1.3 現行有效的國家、地方、部門和行業的規范、規程、標準等要求;1.4 生產廠家提供的相關資料2、編制范圍杭州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正線標范圍內的高等減振地段減振道床墊地段施工。鋪設里程為如下:下沙段右線:DK23+780DK24+306(圓形地段);DK24+551DK25+085(圓形地段)。臨平段左線:DK35+143DK35+425.03(高架地段);DK35+457.687DK355、+704(高架地段);DK36+670DK37+030(圓形地段);DK38+550DK38+720(圓形地段)。臨平段右線:DK35+143DK35+393.865(高架地段);DK35+426.522DK35+704(高架地段);DK36+670DK37+030(圓形地段);DK38+550DK38+720(圓形地段)。3、施工方案本標段內高等減振地段道床形式分為:地下線圓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見圖1)、地下線矩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見圖2)、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見圖3)。減振墊整體道床施工時,為防止人工運送鋼軌、軌枕等軌料過程中,造成減振墊損壞,整體道床施工工藝采用“軌排架軌法”施工。6、3.1施工工藝流程圖減振墊整體道床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圖1 地下線圓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結構斷面圖2 地下線矩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結構斷面圖3 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結構斷面3.2施工工藝3.2.1 基底標高放樣減振道床墊地段的軌道采用護樁控制。施工前,由測量組在軌道兩側定出護樁,護樁每5m一對,高度統一按照高于設計軌面100mm設置,并在結構側壁上彈出混凝土基底或RPC找坡層高度線。在矩形隧道內及高架線施工前,測量組對車站底板面及梁面進行抄平,對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板面,施工前通知土建施工單位進行鑿除。作業隊根據中線和起道量資料,對現場進行勘察,根據站臺墻的位置確定站內的鋪設工藝。圖4 工藝流程圖7、3.2.2 基底混凝土找平層施工對基底面進行處理,對鑿除和清理出來的砼渣清掃裝袋外運,并對鑿除完地段底板采用高壓水或高壓風清掃。 圓形隧道基底邊緣按照軌面以下572mm回填,中心水溝按照軌面以下601mm回填,回填時不考慮曲線超高。進行基底混凝土墊層澆筑時,嚴格按照測量組在盾構邊沿彈出的回填線進行施工,基底表面平整度要求為5mm/m。基礎找平層每隔1520m設置一處伸縮縫,伸縮縫的處理方式同普通道床要求。基底部分需綁扎鋼筋,鋼筋的加工及綁扎需考慮基底的厚度。圓形隧道內不需鑿毛。 矩形隧道基底主要是對結構底板進行找平處理,基礎上嚴禁出現尖角或不平整。對水溝澆注范圍進行鑿毛。 高架線梁面需采用活性8、粉末混凝土(RPC)進行找坡層及限位凸臺施工。RPC找坡層施工前,在找坡層施工范圍內需將梁面進行鑿毛,并將梁面除限位凸臺以外的豎向鋼筋彎折至貼近梁面(或割掉),并清理梁面的雜物并去除高度超過20mm凸起,將表面清理干凈。RPC層由線路中心線向兩側做出一層5030mm(即找平層中間50mm厚,邊緣30mm厚)的橫向排水坡,因RPC流動性較大,施工時需采用適當的方法確保找坡層及限位凸臺的尺寸及平整度。RPC達到一定強度后,在其上鋪設減振墊,限位凸臺頂部亦鋪設減振墊。3.2.3 矩形隧道地段兩側水溝施工矩形隧道地段在鋪設減振道床墊前,首先進行兩側水溝施工。水溝擋墻內側距離線路中心1.13m。根據施工9、現場情況,水溝的施工可一次成型或者預留水溝底部二次澆注。3.2.4 鋪設龍門吊走行軌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時,所需材料如軌排、鋼筋、混凝土等均依靠鋪軌龍門吊從道床完工地段搭接運送。因此,要求對鋪軌龍門吊和走行軌的鋪設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證在小曲線半徑上門吊走行平衡安全。 圓形隧道內鋪軌龍門吊架立方案圓形隧道內龍門吊跨度采用3.6m,與一般地段相同。見圖5 矩形隧道內鋪軌龍門吊架立方案根據矩形隧道現場情況,如果無架立龍門吊的條件,則采用散鋪法鋪軌。如果具備架立龍門吊的條件,在兩側水溝澆注完成后,在水溝上方架立龍門吊,龍門吊跨度采用3.1m。示意圖6如下: 高架橋上鋪軌龍門吊方案高架橋上如果采用軌排法,10、由于橋梁寬度和線間距限制,雙線龍門吊須共用一股道,龍門吊跨度為3.6m。示意圖如下:3.2.5 減振道床墊鋪設鋪設道墊之前,必須保證基礎面清掃干凈,混凝土基礎上無尖角或不平整,減振道床墊優先采用橫鋪方式進行鋪設(垂直于線路方向鋪設)。鋪設后的道墊上不能存放鋼筋、鋼軌、施工機具及軌排等重型物品。鋪設后的道墊上只能運行5T以下的橡膠輪的運輸車,運輸車運行過程中嚴禁急剎、急轉等過猛動作。如有道床墊需要經過鋪設完畢的路段時,只能手工作業,嚴禁任何機動車輛通過。在施工過程中廠家在每工作面配備一名工程師現場指導安裝,作業隊配合工人15-20名/工作面,工機具準備見下表:序號工具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發電機11、(或接電)臺1施工方2沖擊鉆臺4施工方3專用工具(皮刀)套若干生產方4錘子10磅2施工方5錘子4磅2施工方6水平儀臺2施工方7鋼卷尺5m個2生產方8毛刷個2生產方9釘槍臺2生產方10氣泵臺1生產方(1)水溝蓋板的鋪設地下線圓形隧道內減振墊鋪設完畢后需在基底中心水溝位置鋪設水溝蓋板,材質采用鋼板,鋼板厚度3mm,寬度450mm,施工時設置于中心水溝上,通長焊接,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因混凝土自重將減振墊凹陷于水溝內。鋼板焊接時,在檢查孔位置進行割口。(2)檢查孔焊接將檢查孔四周與鋼板焊接,檢查孔與鋼板焊接完成后,在檢查孔上低于軌面500mm處打孔,打孔直徑應保證泄水管能夠插入。(3)切割合理長度的減12、振墊條,整齊合理的鋪設在基底找平面上和盾構邊沿,兩側盾構邊沿減振墊伸出設計道床面30mm。檢查道墊條之間縫隙是否合理,縫隙的寬度小于等于10mm(見圖7所示);圖7減振墊之間的縫隙小于等于10mm高架線限位凸臺位置需鋪設減振墊,限位凸臺的兩側采用特制的凸臺襯墊進行包裹,限位凸臺頂部道床墊、側面襯墊及周圍道床墊之間的縫隙需采用膠帶仔細無縫粘貼牢固。(4)用重疊條連接道墊條的縫隙在遇截面改變或過渡、檢查坑、隔離墻、凹槽等特殊結構鋪設情況時,墊層被切割成相應的形狀。用毛刷將道墊邊緣和搭接條部分清理干凈,然后用三排鉚釘固定道墊(見圖8)。圖8(5)防塵整體道床基礎道墊鋪設完成后,兩邊用Z型封邊條固定(13、見圖9)。圖93.2.6短軌枕軌排組裝組裝順序:散布短軌枕墊板同短軌枕的連接上鋼軌連接扣件勻短軌枕調整間距利用鋼軌連結架連接左右股鋼軌組合軌排。架設鋼軌支撐架按不大于3m布置,并將各部螺栓擰緊,確保了軌架穩定性。地下線減振墊整體道床采用DTVI2-1型扣件短軌枕軌排;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采用DTVI2-1型扣件無枕式軌排,因鐵墊板原配彈性墊板為凹陷形狀,所以在軌排拼裝時,鐵墊板下采用特殊加工相同厚度的橡膠墊板替代。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段有伸縮調節器位置需采用“散鋪架軌法”施工。3.2.7短枕軌排運輸及鋪設、粗調軌道幾何尺寸短枕軌排在基地拼裝完后,利用基地龍門吊將軌排吊裝至軌道平板列車上,內燃軌14、道車將裝有軌排的平板列車頂送至道床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的地段,再用2臺鋪軌龍門吊將軌排吊運至安裝位置,落至設計標高,在支架兩端安裝螺旋立柱,并支承在墊層上,將軌排支立在結構底板上,然后將鋪軌龍門吊吊鉤松開。軌排經鋪軌龍門吊初步正位后,即可以按施工標樁為依據,借助于L尺和萬能道尺,通過調整軌支撐架來對軌道進行初調。軌道調整中,支立支撐架時候需要在支撐桿下面墊上一塊200*200*3mm的小塊鋼板,防止出現局部受力現象。3.2.8鋼筋的加工、及鋼筋網的布設鋼筋的加工施工前根據施工圖紙及資料,對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數量,確認無誤后,方可組織施工鋼筋加工作業,對彎曲的鋼筋應進行調直作業后進行加15、工。受拉熱軋光圓鋼筋和帶肋鋼筋的末端,當設計要求采用直角彎鉤時,直鉤的彎曲直徑d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作180度彎鉤,其彎曲直徑d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的曲線,其彎曲半徑對于光圓鋼筋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對于帶肋鋼筋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2倍。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 倍。鋼筋加工各部位允許偏差如下: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表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凈尺寸16、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5鋼筋網的布設軌道初調完畢后,進行道床內鋼筋的綁扎,按照設計要求布置鋼筋間距。縱向鋼筋采用HRB33514螺紋鋼筋,箍筋采用HPB23510光圓鋼筋。道床網內設置排流網,要求與一般地段整體道床相同。高架線道床鋼筋綁扎應一次就序,設三層構造鋼筋,縱向鋼筋采用16(或14)HRB335螺紋鋼筋,箍筋采用HPB23510光圓鋼筋,鋼筋間的連接一般采用綁扎,若道床鋼筋與梁面鋼筋相碰,應局部調整道床鋼筋的位置。所有鋼筋的保護層不小于30mm。高架線道床不需設置排流網,但應保證道床鋼筋與梁面預埋筋無金屬接觸。鋼筋安綁扎施工時,應考慮到予埋排水管的埋設及檢查孔的埋設,并嚴格按照17、設計圖紙預留信號專業設備的位置。鋼筋的交叉應用鋼絲(火燒絲)綁牢,以保證受力鋼筋和彎起的位置準確以及鋼筋間距的正確。網的中間部分的交叉點可以交錯跳點綁扎,能保證鋼筋的網架的穩定,縱筋、橫筋、立筋橫平豎直。縱向鋼筋搭接頭焊接時,焊縫長度不小于6d,焊縫高度不小于6mm。鋼筋焊接時,應在焊點下方鋪墊石棉布等防火材料,避免焊渣掉落燒壞塑料薄膜或減振道床墊。 安裝泄水管泄水管按要求插入檢查孔或者蓋板預留孔中,泄水管四周采用膠帶與檢查孔和泄水孔密封。3.2.9軌道幾何尺寸精調通過鋼軌支撐架支腿螺旋依據鋪軌基標精調軌道幾何狀態,用萬能道尺、方尺、L型尺、錘球等工具,按設計和規范要求調整軌道的軌距、水平、高18、程、方向等幾何尺寸。曲線地段還須增加對曲線外股正矢的調整及檢查(利用10 m 或20 m 弦線)。具體軌道調整做法是:先調水平,后調軌距;先調基標部位,后調基標之間;先粗后精,反復調整。經過精調后,其精度必須符合鐵路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3-2003要求。曲線允許偏差表曲線半徑(m)緩和曲線正矢與計算正矢差(mm)圓曲線正矢連續差(mm)圓曲線正矢大最小值差(mm)備注650235650123軌道幾何形態的允許偏差表序號檢查項目偏 差 要 求1扣件間距5mm2軌距+2、-1,變化率13水平2mm4扭曲2mm5軌向直線不得大于2mm/10m弦,曲線見正矢偏差表(表1-1)6高低軌面19、目視平順,最大矢度2mm/10m弦7中線偏差2mm8高程5mm9軌底坡1/351/453.2.10模板支立和道床混凝土澆筑圓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每隔9米左右在道床中部上設一處基底排水溝檢查孔(300300mm),檢查孔上設置鐵箅子以方便行走,鐵箅子在溝壁上沿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5mm,模板制作中需根據道床高度進行預留。在道床表面設由兩側向線路中心的2.5的橫向坡,在每塊板中部預泄水孔(材質采用波紋管),將道床表面積水引入到基底排水溝。圓形隧道道床板標準分段長度為3.0m,可根據結構變形縫的設置調整,道床兩端設兩塊厚20mm的瀝青木板伸縮縫,以專用密封材料封頂。瀝青木板的垂直度偏差控制不大于5mm20、。矩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矩形隧道減振墊道床施工前,在滿足用泵送方式施工時應先考慮先施工道床兩側素混凝土;如果條件不滿足,采用先施工減振墊道床部分,后施工兩側素混凝土。模板支立時需考慮減振墊道床底部設置75mm75mm斜角。道床板的長度及伸縮縫的處理與圓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的處理相同。矩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中間無凸臺,除在兩側設置排水溝外,還需在軌道中心位置設置寬150mm,深50mm的圓形水溝。道床排水坡度為道床內側橫向寬度2.5m范圍向軌道中心2.5的坡度,車站結構墻及站臺板一端向兩側水溝為2坡度。 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道床為分塊布置,一般情況下每道床塊包含10個短軌枕,道床塊之間設道床縫以21、利于梁面排水。直線地段道床塊寬度采用2.4m,曲線地段(含緩和曲線)道床塊寬度采用2.2m(具體道床形式見圖6所示)。道床縫寬約為200mm,在線路平坡地段橋梁兩端及線路有坡地段橋梁排水下坡端(有泄水孔一端),道床縫中心線與梁縫中心線距離為3個軌枕間距。高架線減振道床墊整體道床一般地段中間凸臺寬度為1000mm,在有伸縮調節器的中部凸臺寬度為800mm。道床面排水坡度直線地段從凸臺底部向外側為2.5的坡度,曲線地段采用單面坡。 道床模板安裝必須平順,位置正確,并牢固不松動。模板安裝完成后要報請監理組織隱檢,認定符合要求后方可灌筑混凝土。模板安裝質量要求:高度偏差不大于5mm,寬度偏差不大于5m22、m,位置偏差不大于3mm,中線偏差不大于2mm,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2mm。支立模板時,每隔80cm須有方木支撐,特殊地段視具體情況可適當加密支撐,以防灌注混凝土時跑模、脹模。嚴禁模板支撐和鋼軌或支撐架掛連,防止灌注混凝土或支模時對已調好的鋼軌有擾動。模板支好后,應保持其在線路中線方向上平順,接頭處必須平整牢靠,不漏漿(可考慮用塑膠帶粘貼)且不得有明顯的錯位、鼓包等。 道床混凝土澆筑地下線圓形隧道和矩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0;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40。地下線圓形隧道和高架線減振墊整體道床,在道床中部凸臺部位混凝土澆筑時,受軌道支撐架、及混凝土流動性的約束,23、因此道床澆筑分為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高度為鋼軌槽的設計高度(扣件鐵墊板下橡膠墊板底的高度),二次將凸臺部分澆筑完畢。二次澆筑前,對凸臺鋼筋進行除銹和調整,對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處理,對有信號或其他系統需要在道心安裝設備時,可暫不澆筑,確定好位置或等完全安裝好后再進行澆筑。澆筑道床混凝土前,陪同駐地監理工程師再次對軌道狀態進行檢測,確認符合設計和施工驗收標準后,監理工程師簽認,方可開始澆筑道床混凝土。道床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攪拌站采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至鋪軌預留口或其他下料口采用泵送的方法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要對每車混凝土進行坍落度檢查,符合規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凝土灌筑時采用24、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并且振搗時不得碰撞鋼軌、短軌枕、模板,振搗完成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對道床混凝土表面要進行抹面處理,不得出現排水反坡。混凝土灌筑時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并不得碰撞鋼軌、支承塊、模板,特別要加強支承塊周圍及底部,在扣件鐵墊板和尼龍套筒附近要保證混凝土填充飽滿,振搗完成后應清理鋼軌,確保扣件、鋼軌、軌架上無混凝土。最后道床混凝土表面要進行抹面處理,抹面允許偏差:平整度2mm,高程+0、-5mm,不得出現反坡,以免影響排水。4、過渡段施工方案4.1 減振道床墊地段與一般地段過渡減振道床墊地段與一般地段采用在一般地段設置中心水溝的方式進行過渡。示意圖如下:中心水溝設置的原則:若一般地25、段與減振道床墊地段處于同一坡度,如果橫溝處與減振道床墊端部水溝的高差與排水坡一致,則在中心水溝范圍內,進行橫溝與減振道床墊基底水溝的順坡;如果橫溝處與減振道床墊端部水溝的高差與排水坡相反,則應根據減振墊基底水溝厚度與一般地段雙側水溝厚度,適當調整溝底標高進行順坡,排水坡不小于2。若橫溝距離橫通道較近,則使橫溝與橫通道排水口相對,以橫溝作為最低點向兩端順坡。5.施工注意事項5.1墊層施工前,應對結構進行檢查、驗收,對于滲水地段應先進行處理,再進行墊層施工。5.2混凝土墊層施工,應嚴格控制其高程及平整度(5mm/m)。5.3采用調軌支架架設軌排時,在絲杠支立部位的道墊上,墊上一塊200*200*126、0的小塊鋼板,防止出現局部受力現象。道床施工混凝土前,對絲杠和道墊進行密封處理及嚴密檢查,防止混凝土進入道墊下部。5.4道床鋼筋焊接、模板支立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火花對減振墊造成損害。5.5由于道墊鋪設寬度較寬,龍門吊走行軌支撐點(鋼支墩)因軌道標高的抬高隨之侵入道床墊范圍,在鋪設減振墊是遇到鋼支墩位置采用削邊的方式,澆筑混凝土時應在此位置支立模板,待混凝土澆筑完,鋼支墩拆除后局部后填補錨固砂漿以將減振墊擠住的方案施工。5.6圓形隧道內及高架線減振墊道床凸臺二次澆筑時,現場技術人員會同駐地監理與信號專業聯合檢查及確認,待信號設備位置正確無誤后方可施工。5.7道床澆筑前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27、土污染扣件及鋼軌,同時應加強軌枕周圍及底部的振搗。5.8道床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對軌道設備以及已完工部分道床結構的保護,避免贓污及損壞。5.9拆模后及時將所有可能隨滲水帶入雜物的較大縫隙及孔洞均填塞扎實,其中排水溝及檢查孔部位待開通前再打開,同時,若鋪設地段有積水,應及時加以清理。5.10地下線圓形隧道減振墊整體道床下游段與一般整體道床地段的排水順坡采用中心水溝過渡,排水坡度不小于2。5.11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于鋼軌、軌枕、軌道連接架受到混凝土的沖擊,因此要加強對軌道幾何尺寸的檢查。5.12混凝土施工中應加強對模板的檢查,混凝土施工完畢后,應加強對模板的校正,按照設計的尺寸及允許偏差認真檢查28、各部位幾何尺寸。5.13 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后,要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后方可拆除模板,達到強度的70%后,軌道上方可載重、行車。5.14混凝土澆筑必須滿足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5.15 混凝土抗壓試件留置組數,同一配合比每灌筑100m(不足100m者按100m計)應取二組試件,一組在標準條件下養護,另一組與道床同條件下養護,每個工作面確定拆模時間,需加一組,試件取樣時監理須在場見證。6 質量保證措施6.1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聽從業主、服從駐地監理的意見。6.2減振墊的保護措施采用調軌支架架設軌排29、時,在絲杠支立部位的道墊上采用一塊200*200*10mm的小塊鋼板,防止出現局部受力現象。道床施工前,對絲杠和道墊進行密封處理,防止混凝土進入道墊下部。6.3砼供應、運輸6.3.1 施工前考察商品砼站生產能力,選定重合同、守信用的商品砼站。6.3.2 盡量不在交通高峰時段安排澆筑砼,以減少對市區交通的影響。6.3.3 混凝土澆筑前,對運輸車的混凝土嚴格進行塌落度的實驗及混凝土溫度進行測試,對于不滿足要求的混凝土要求予以退灰。6.4 砼的澆筑6.4.1 混凝土作業按卸料、入模、振搗及收面進行分工,定人定崗,建立崗位責任制。混凝土作業班組建時,選擇有豐富混凝土施工經驗的技術工人。對組建后的班組人30、員不定期進行混凝土澆筑技術質量培訓,考核合格者上崗。混凝土澆筑實行質檢工程師現場監督制。6.4.2 嚴格按照設計道床結構高度澆筑混凝土。6.4.3 選擇剛度大、表面平整光滑、無變形翹曲的模板。立模前進行受力檢算,模板支架應穩定,無松動、跑模、超標準的變形下沉等現象。6.4.4 采取措施保證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2m,最前端設置水平溜槽,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6.4.5 混凝土采用振搗器振搗,振搗時間不小于30秒并達到三個條件結束振搗。A. 混凝土表層開始泛漿;B.不再冒泡;C. 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6.4.6 混凝土灌筑應連續進行,間歇不超過規范規定的時間(對于不摻外加劑的砼,其允許間歇時間不應超過31、2小時,當溫度高達30時,不應超過1.5h,當溫度低至10左右時,可延長至2.5h)。6.4.7 施工中及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安排人員對模板進行校模,嚴格控制道床的幾何尺寸,對于未能及時校正的模板,要求在混凝土澆筑養生完畢后進行鑿除,并打磨處理。6.4.8 二次澆筑混凝土的施工縫,嚴格按照交底技術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6.5 砼的養生及保護6.6.1 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混凝土面的提漿、壓實、抹光工作,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壓光,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收光后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6.6.2 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32、凝土,不得少于7天,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養生期不少于14天。6.6.3 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6.6.4 混凝土的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6.6.5 混凝土強度未達設計要求強度前,嚴禁在結構表面堆積載重物;對結構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拆模時間,禁止拆模過早。6.6 鋼筋、模板工程的質量保證措施6.6.1 本工程所使用的鋼筋均須嚴格按設計規格和要求連同合格證書一并進場,且經驗收、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須將鋼筋表面銹蝕及油污用鋼刷除凈。6.6.2 鋼筋的彎制加工在現場鋼筋加工棚內進行,加工時嚴格按設計尺寸以人工配合機械成型。加工成型的鋼筋運往作業面,而后采用鋼絲綁扎33、成設計要求的鋼筋網。6.6.3 鋼筋焊接采用雙面焊,并應進行焊接試驗,合格后方可現場焊接,焊接時要確保塑料隔離層及減振墊不被損壞。施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鋼筋綁扎和焊接應符合設計要求,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后方可澆筑混凝土。6.7 隱蔽工程質量保證措施6.7.1 隱蔽工程檢查采用班組檢查與專業相結合的方式,及施工班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進行自檢,自檢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予以糾正,然后再由專業檢查人員進行檢查。6.7.2 各工序完成后,由施工管理人員、質量檢查工程師會同各工班長,按技術規范進行檢驗,凡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堅決于以返工處理,直到再次驗收合格。6.7.3 工序中間交接時,必須有明確的質量合34、格交接意見,每個工班在進行工序施工時,都應當嚴格執行“三工序”制度,即檢查上工序,作好本工序,服務下工序。6.7.4 隱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由現場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并作好驗收記錄、簽認及資料整理工作;檢查未獲監理工程師驗收通過的,必須返工重做,否則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7.5 隱蔽工程必須有嚴格的施工記錄,將檢查項目、施工技術要求及檢查部位等填寫清楚,記錄表必須有技術負責人、質量檢查人簽字。7 安全及職業健康保證措施7.1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7.2堅持班前安全講話制度。作業時,嚴禁打鬧,嚴禁酒后作業,作業必須穿防滑鞋,并按規定佩帶勞保防護用品。各道工35、序應保持適當間隔,并有機銜接與配合。7.3 鋼筋網焊接時,焊接設備必須經過調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正式施工,焊機必須由專人使用和管理,非專職人員不得擅自操作。焊接設備必須裝接地線,電源部分要妥加保護,防止因操作不慎使鋼筋與電源接觸,嚴禁兩臺焊機使用一個電源閘刀。電焊工應穿戴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在作業過程中注意保護自身安全。7.4 鋪軌門吊吊鋪軌排時,掛鉤人員一定要選好吊點,吊鉗掛好后,經試吊認定牢靠,掛鉤人員撤離至安全位置扶住軌排,再指揮門吊操作司機繼續起吊。門吊操作司機思想要高度集中,操作要穩,并隨時注意作業面施工人員的動態,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發生意外。7.5 鋪軌門吊及其它起36、重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好、靈敏可靠,并指定專人定期檢查,檢查項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7.6 充分認識了解施工現場條件及設計文件,施工中及時復核、檢算,確認施工中搭設的支撐、護欄、支撐、主體結構的安全。7.7 配電箱和開關箱應安裝牢固,便于操作和維修;其進線口和出線口宜設在箱的下面或側面,電源的引出線應穿管并設防水彎頭。7.8 具有3個回路以上的配電箱應設總刀閘及分路刀閘,每一分路刀閘不應接2臺或2臺以上電器設備,不應供2個或2個以上作業組使用。7.9 配電箱、開關箱內安裝的接觸器、刀閘、開關等電器設備,應動作靈活,接觸良好可靠,觸頭沒有嚴重燒蝕現象。7.10 配電箱和開關箱及其內部設備37、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合格證件,設備應有銘牌;使用中應保持完好的工作狀態,嚴禁帶故障運行;不得超銘牌運行;固定式電器設備應標志齊全。7.11 值班電工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指定的工作。7.12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絕緣手套、絕緣桿、絕緣墊等安全工具及防護措施。7.13 在配電室、配電柜、分配電柜配置CCl4滅火器。8 環保及文明施工措施8.1 施工噪音嚴格控制,白天小于70db,夜間小于55db。8.2 施工中產生的垃圾嚴禁亂仍,要集中堆放,統一回收銷毀。8.3 施工現場揚塵應控制在國家及杭州市的有關規定要求。8.4 對從事有害作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預防和消除職38、業危害。9 成品及半成品保護措施9.1 道床鋼筋鋼筋的制作、運輸和安裝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現場安裝時有墊塊或墊板進行保護。9.2 灌注混凝土時,應采取措施固定鋼筋網的位置、防止鋼筋網片上浮。9.3砼澆筑前,對綁扎好的鋼筋應妥善保護,保持其整體性,防止行人踩踏使鋼筋彎折和間距發生變化。9.4 保持好預埋件的位置準確。9.5 吊裝模板時輕起輕放,不得碰撞已完結構,拆模時不得使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棱角,防止模板損壞或變形。9.6混凝土灌注前應對鋼軌、扣件及減振墊邊沿采用防護罩或麻袋等物加以遮蓋,以防止混凝土沾污配件,或進入減振墊底部。9.7 混凝土搗固時,應避免搗固棒接觸鋼軌、軌架及扣件。9.8 澆筑完混凝土及時設置圍擋,防止行人踩踏和車輛輾壓,并及時灑水養護。9.9 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5Mpa時方可拆除支撐架,混凝土強度未達到70%不得行駛車輛和承重。10、附注說明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