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線路接地裝置及接地線施工作業指導書(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0995
2022-09-05
15頁
6.13MB
1、2013201320132013年示年示年示年示范范范范工程樣工程樣工程樣工程樣板板板板點施工作點施工作點施工作點施工作業業業業指導指導指導指導書書書書接地裝置及接地線接地裝置及接地線接地裝置及接地線接地裝置及接地線目目目目錄錄錄錄1 適用范圍.12 編寫依據.13 作業流程.1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25 作業準備.46 作業方法.47 工藝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98 成品工藝要求.129 成品展示.12第 1 頁 共 15 頁1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 35kV 及以上輸電工程電纜線路接地裝置及接地線施工。接地裝置一般采用環形、環形加放射形以及接地極的形式。2 編寫依據表 2-1 編2、寫依據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1GB50233-2005110-500kV 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2GB50169 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3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交接試驗標準4GB26859-2011電 力 線路 安 全 工作 規 程(電 力 線路部分)5DL/T5168-2002110500kV 架空送電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6Q/CSG 111052008南方電網工程施工工藝控制規范7Q/CSG 411002-201210kV500kV 輸變電及配電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標準8工程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等技術資料3 作業流程第 2 3、頁 共 13 頁圖 3 作業流程圖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4.1 電纜線路接地工程作業前,施工項目部根據該項目作業任務、施工條件,參照電網建設施工安全基準風險指南(下簡稱指南)開展針對性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形成該任務的風險分析表。4.2 按指南中與接地工程作業相關聯的電網建設安全施工作業票,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現場技術員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安全員審核施工負責人簽發。4.3 施工負責人核對風險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會上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業人員負責將安全措施落實到各作業任務和步驟中。4.4 安全施工作業票由施工負責人現場持有,工作內容、地點不變時可連續使用 4、10 天,超過 10 天須重新辦理作業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項目部保存備查。表 4.1 作業任務安全基準風險指南序號危 害 名 稱風險種類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回填,接地電阻測試連接線安裝完成質量檢驗接地極加工、安裝設接地線焊接溝槽開挖施工準備接地線敷設、彎制第 3 頁 共 13 頁1人工開挖溝槽時 2 人 間 距離過 近碰撞、打擊低風險挖接地溝槽要有專人負責,同時作業人員要保持 3m 以上距離2電源電纜破損觸電中風險1.接地線焊接時,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必須穿絕緣膠鞋、戴電焊手套,穿干爽的作業服,接地溝潮濕處要墊干燥木板,焊接點要清除殘土,保持足夠的作業空間。2.電焊機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電5、焊機裸露的導電部位和轉動部分必須裝設防護罩。焊鉗及電焊導線的絕緣必須良好。3.雨天焊接作業應有防雨措施。定期做好焊機維護檢修,保持設備性能良好。3機械傷害打擊低風險彎曲引下線時必須抓穩,避免回彈傷人4打入垂直接地體作業人員站位不正確,工具脫落打擊可接受的風險1.打錘人應站在輔助人員側面,并不得戴手套;2.打入垂直接地體前要做好錘頭緊固措施,嚴防錘頭脫落或將大錘甩出;3.打錘正前方不可有人5焊接火花、臨近有易燃物品火災、燙傷中風險1.進行焊接作業時,應有防止金屬火花飛濺傷人,或引起火災的措施,并防止灼傷。2.焊接前清理雜物,焊后檢查有無異常。3.焊接現場放置消防器材。6地網引上線的接地甩頭沒有設6、警示牌碰撞可接受的風險接地網敷設留甩頭處做平整處理,施工通道的接地甩頭設警示牌7測量措施不當觸 電低 風險1.測量用的導線應使用絕緣導線,其端部應有絕緣套。2.測量電阻時,必須將被測系統與各方斷開,并確實證明系統上無人工作方可進行,在測量中禁止他人接近。8未系安全帶的高空作業墜落中風險1.設置安全監護人員,督促高處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佩戴工具袋,衣著靈便,穿軟底鞋,防止蹬空踏滑。2.做好崗前安全技術交底,并加強安全教育9無防護罩的切割機打擊低風險嚴格執行安全規定要求,切割機裝設堅固的防護罩,無防護罩嚴禁使用10機具 外殼接地不可靠觸電中風險確保外殼接地良好,需要移動時先斷開電源。移動焊把線時,7、不許同時兩手各拿一根11無資質的人員進行特種作業設備損壞可接受的風險對特種作業人員資質進行審核,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第 4 頁 共 13 頁12氧氣瓶與乙炔氣瓶不按規定放置爆炸低風險按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應放在遠離熱源和油污的空曠地方,設置各類防曬、防潮措施和通風良好的臨時倉庫,分類擺放氣體,禁止混存。使用中相隔不小于 8 米,距明火不小于 10 米,乙炔瓶不得臥放。13漏電的電動工具觸電中風險工作前,施工負責人先檢查所有電動工具絕緣是否合格,外殼是否可靠接地,開關箱漏電保護開關參數是否滿足要求,動作是否正常,需要移動式必須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5 作業準備5.1 人員配備8、表 5.1 人員配備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焊接311安裝411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 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序號名 稱 規 格/編號單 位數 量備注1焊 接 設 備套12折彎工具把13鏟把54皮 尺把25斗 車輛16搬手把17二錘把1注: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 作業方法6.1 接地溝施工6.1.1 電纜接頭井內的接地溝開挖一般在電纜接頭井開挖完成后澆筑墊層前進行,沿接頭井壁開挖成閉合環形溝槽,在接頭井長邊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處各開挖一溝與對邊相連,開第 5 頁 共 13 頁挖深度和寬度按設計要求進9、行。6.1.2 如需引外接地,開挖前,應根據圖紙要求及現場地形條件在電纜溝附近放樣劃出接地溝開挖線,放樣的接地溝長度不得少于設計長度,接地溝一般按 0.4m 寬開挖。6.1.3 開挖接地溝時,應避開地下管道及電纜等設施。允許繞道開挖,但不得改變接地型式及接地溝長。6.1.4若因地形限制,不能按設計地形施工時,應經設計同意后根據實際地形敷設,并在施工記錄表中注明,且必須滿足下列要求:(1)兩接地體間的平行距離不應小于 5m。6.1.5 開挖接地槽溝深度宜比設計值大 50mm,不得小于設計深度,開挖時要使溝底平整。接地體的埋深應按下列規定進行:(1)旱耕 地應0.8m。(2)非耕地黏土、松砂石應010、.6m。(3)巖石應0.3m。6.2 接地極加工6.2.1 按設計圖,將熱鍍鋅角鋼(或鋼管)一端切割成 3045楔形,長度一般為 2.5m。6.2.2 在接地極另一端焊一塊 50505 鋼板,做為錘擊時受力點。6.3 接地極安裝和接地線敷設:6.3.1 接頭井內的垂直接地極沿電纜溝長度方向直線排列,極間距 5m,接地極打入地中深度按設計要求確定,頂端距電纜溝墊層下表面一般不小于 0.5m。注意避開地下管線。6.3.2 水平接地線一般采用熱鍍鋅園鋼,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6.3.3 水平接地線沿開挖溝槽敷設,形成“目”字形閉合環路。6.3 接地線的焊接6.3.1 水平接地線與接地極的連接:接地線與11、接地極的連接必須牢固,焊接前應 清除其 表面 的鐵 銹、污物等,嚴禁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及焊渣處理不干凈等現象。6.3.2接地圓鋼的搭接長度按設計要求為 6d(d 為圓鋼直徑)并必須雙面焊接,焊接的質量應符合有關的規范要求,焊接的人員應持證上崗。焊接接頭必須按設計要求做好防腐處理。第 6 頁 共 13 頁 圖 6-5 接地扁鋼與圓鋼水平接地體焊接示意圖(雙面焊)6.3.3 接地引上線的折彎:接地引上線一般引出兩根,沿電纜溝壁引出地面,其走向與電纜溝平行,并順著電纜井,引到接地箱安裝處,并留有適當長度。外露引線在各拐彎處的彎曲半徑應基本一致,做到整體順暢美觀。6.46.4 接地溝回填接地12、溝回填接地溝回填應選取未摻有石塊及其他雜物的好土,并且必須分層夯實。如果 接地槽開挖出的土壤不夠回填時,應另找土回填,但不得在接地槽邊取土。6.56.5 接地電阻測量接地電阻測量接地溝回填后,應測量接地電阻值,要求不大于 5 歐,如不滿足要求,應沿電纜溝長度方向增加接地極,并形成閉環,施工要求同前述,直到接地電阻滿足設計要求為止。然后再進行電纜溝墊層施工6.66.6 收尾工作收尾工作6.6.1 施工完畢之后,必須在施工記錄中繪制出接地裝置實際敷設簡圖,并標明 相應位置及尺寸。6.6.2 接地引下線制安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場多余的原材料和土渣,做好環境保護工作。6.76.7 接地電纜敷設接地電纜13、敷設6.7.1 接地方式有以下三種:6.7.1.1 金屬護套一端接地:電纜終端頭每相金屬護套引出的接地線,一端應通過專用接地電纜分別引到終端保護接地箱內,經保護器接地。另一端通過專用接地電纜分別引到終端接地箱內,經連接板直接接地。這種接地方式還必須安裝一條沿電纜線路平行敷設的回流線,并與中間相電纜保持 0.7S(S 為相鄰電纜軸間距離),該回流線在電纜線路長度一半處進行換位。(見圖 6-2)第 7 頁 共 13 頁6.7.1.2 金屬護套兩端接地:兩端電纜終端頭每相金屬護套引出的接地線,應通過專用接地電纜分別引到各自終端保護接地箱內,經連接片并接后直接接地。(見下圖 6-3)6.7.1.3 金14、屬護套中點接地:當采用金屬護套一端接地時,由于線路過長,感應電壓可能較高使護層絕緣擊穿,此時可采用金屬護套中點接地方式。但電纜兩端必須經保護器接地。(見下圖 6-4)第 8 頁 共 13 頁6.7.2 電纜金屬護套交叉互聯:在電纜線路長度大于 1000m 以上時,應采用電纜金屬護套交叉互聯方式。在電纜絕緣接頭處(電纜兩端金屬護套在軸向是絕緣的)金屬護套三相之間,用同軸電纜線經接線盒進行換位互聯。同一線路可以統一規定為 A 相同軸線芯線端子接 B相屏蔽線端子;B 相同軸線芯線端子接 C 相屏蔽線端子;C 相同軸線芯線端子接 A 相屏蔽線端子。(見圖 6-5)6.7.3 專用接地電纜接線端子規格應15、與電纜芯線規格一致,采用壓接方式,壓接前應清除表第 9 頁 共 13 頁面氧化層,涂摸導電膏,壓接工藝按電纜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執行。在電纜溝壁或電纜支架、終端塔上的固定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6.8 接地箱安裝:6.8.1 接地箱到貨后,應開箱檢查,按設計圖紙,核對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68.2 按設備裝箱清單,核對數量應正確,技術文件應齊全。6.8.3 接地箱外觀應無異常。6.8.4 安裝在接頭井內的接地箱,按設計圖確定的安裝位置,劃線、打孔,用膨脹螺栓固定牢固;安裝在電纜終端塔上的接地箱,具體位置視現場情況確定,其固定用螺栓隨接地箱配套供應,其接地端子應敷設專用接地線與地網可靠連接。箱體16、安裝完畢后做好標示和箱殼接地。7 工藝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 工藝、質量控制措施7.1.1 接地裝置的連接必須可靠。7.1.1.1 當采用搭接焊接時,圓鋼的搭接長度應為其直徑的 6 倍并應雙面施焊;扁鋼為其寬度的 2 倍并應四面施焊,焊接長度滿足要求,焊縫飽滿,承魚鱗狀。7.1.1.2 當圓鋼與接地極焊接時,應雙面施焊,并焊接 5 倍 D 長度的 L 形園鋼加大通流面積。7.1.2 接地線與接地箱的連接應接觸良好,并應便于斷開測量接地電阻。7.1.3 接地線彎曲制作宜采用專用的鋼筋折彎工具,制作后應無脫鋅掉漆等現象。接地體的連接處按設計要求做好防腐處理。7.1.4 接地電阻測量:應按電氣17、裝置安裝工程電氣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的要求測量接頭井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測量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7.1.4.1 測量接地電阻應選擇在晴天或氣候干燥時不得在雨天或雨后立即進行測量。7.1.4.2 接地電阻測量方法:接地電阻測量以傳統的搖表法為主,也可用新型的鉗表法。(1)搖表應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2)測量接地電阻的接線和布置如下圖:1被測接地裝置;2連線;3測量棒測量布置圖第 10 頁 共 13 頁(3)將接線端 E 與接地裝置下引線 D 點連接,距被測點 D 距離為 Y 的 A 點打測量棒,并按上圖連接銅塑線 PA,在距測點距離為 Z 的 B 點打入測量棒 B,連接 18、BC,其中 Y、Z 的距離一般為:Y2.5(L0L1),Z4(L0L1)。L0 為環形接地網的長度,L1 為放射線長度。經驗取值是僅有環形接地網的水田,取 Y 為 10m,Z 為 20m;在山區及丘陵地,取 Y 為 80m,Z為 120m。(4)測量時,先檢查 A、B 棒連接是否可靠,測流計是否指在零位;將倍流計旋紐置于最大倍率位置處,慢慢搖動搖柄,同時旋轉電阻值旋紐使檢流計指在零位;當檢流計指針接近平穩時,可加速搖動,約每分鐘 120 轉,并旋轉電阻值旋紐使指針平穩地指在零位;若電阻值讀數小于 1,則可改變倍率重新搖測;待指針平穩后將電阻值旋紐上的讀數乘以倍率旋紐處的倍數,即得接地電阻值。(19、5)測量接地電阻應選擇在晴天或氣候干燥時,不得在雨天或雨后立即進行測量。(6)所測得的接地電阻值應根據土壤干燥及潮濕情況乘以季節系數,然后才能與設計提供的最大允許工頻接地電阻相比較,以判斷其是否符合要求。季節系數依下表取:土壤較干燥,應采用表中較小值,如土壤較潮濕,應采用下表中較大值。季節系數表季節系數表埋深(m)0.50.81.0系數1.41.81.251.457.2 質量控制表單WHS 控制點序號控制點控制方式WHS1原材料檢查2接地體焊接3接地電阻測量4接地箱、互聯箱安裝7.3 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 GB50233-2005 110-500kV 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Q/CSG 4120、10022012 10kV500kV輸變電及配電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標準(第一冊 輸電線路)表1-6.5.1、表 1-6.5.2 進行,并應符合標準要求。Q/CSGQ/CSG 表表 1-6.5.11-6.5.1 表面式接地裝置安裝表面式接地裝置安裝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類別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1垂直接地體敷設材料規格符合設計對照圖紙檢查第 11 頁 共 13 頁控項目鍍鋅(銅)件表面檢查鍍鋅(銅)層表面完好觀察檢查用尺檢查接地體(頂面)埋深600接地體間距離2 倍接地體長度2水平接地體敷設接地體入地下最高點與地面距離(埋深)符合設計對照圖紙檢查接地體外緣閉合角形21、狀600用尺檢查接地體圓弧彎曲半徑圓弧形觀察檢查相鄰兩接地體間距離 1/2 均壓帶間距離用尺檢查接地體引出線的防腐措施符合設計(或 5)觀察檢查鍍鋅(銅)件時鋅(銅)層檢查刷防腐漆觀察檢查3接地裝置連接搭接長度扁鋼與扁鋼2 倍寬度,且焊接面3 面;用尺檢查圓鋼與圓鋼或圓鋼與扁鋼6 倍圓鋼直徑扁鋼與鋼管(角鋼)接觸部位兩側焊接,并焊以加固卡子觀察檢查焊接部位表面處理刷瀝青漆觀察檢查扳動檢查焊接部位檢查牢固與其他接地裝置間連接點數2(或按設計規定)觀察檢查(或對照圖紙檢查)接地電阻符合設計檢查試驗記錄一般項目1回填土回填土質無石塊、雜物觀察檢查密實度分層夯實觀察檢查Q/CSGQ/CSG 表表 1-22、6.5.21-6.5.2 接地箱、交叉互聯箱安裝接地箱、交叉互聯箱安裝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類別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箱體安裝箱體的密封良好,防水、防潮、防塵觀察檢查電纜芯線外觀檢查無損傷觀察檢查箱體接地連接牢固、導通良好扳動并導通檢查2接地、同軸電連接電纜規格按設計規定觀察檢查電纜絕緣良好檢查試驗報告交叉互聯接線方式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第 12 頁 共 13 頁線耳與線芯相符觀察檢查壓模規格與線芯相符觀察檢查一般項目1箱體規格型號按設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觀察檢查外觀檢查完好,配件齊全觀察檢查觀察檢查電纜護層保護器功能完好檢查試驗報告觀察檢查安裝位置按設23、計規定對照圖紙檢查觀察檢查安裝垂直度誤差1.5用鉛墜檢查觀察檢查相色標識正確觀察檢查觀察檢查8 成品工藝要求8.1 接地線露出地表部分順暢美觀。彎曲尺寸準確,線條平直順暢,彎角工藝美觀,線表面無鍍鋅脫落痕跡。8.2 接地線與接地箱的連接應接觸良好,接地電阻滿足設計要求。8.3 水平接地線與接地極間連接必須可靠,防腐措施滿足設計要求。8.4 接地電纜敷設應橫平豎直,轉彎半徑符合設計要求,固定牢固,掛牌標識清晰,與接地端子接觸良好。8.5 接地箱固定牢固,與地面垂直,電纜進出孔洞封堵良好,有關標志完善齊全。8.6 接地箱內連接片間應有足夠的絕緣距離。在互聯箱內張貼相序跳線示意圖。9 成品展示圖 9-1 水平接地體(圓鋼)焊接示例第 13 頁 共 13 頁圖 9-2 垂直接地極與水平接地體安裝圖 9-3 交叉互聯箱內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