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臺區地震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1229
2022-09-05
17頁
45.50KB
1、銅川市印臺區地震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保障印臺區地震應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陜西省防震減災條例、陜西省地震應急預案、銅川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銅川市地震應急預案等。1.3適用范圍銅川市印臺區內發生的地震災害事件的處置,對我區造成影響的鄰省、市、區地震災害事件的處置。1.4工作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屬地為主;資源共享,協同行動。2、組織體系地震應急組織指揮體系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現場指揮部、鎮辦抗震救災指揮部2、等構成。2.1印臺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組成總 指 揮:區長副總指揮:常務副區長 主管地震工作副區長主管民政工作副區長區人武部部長區政府辦公室主任成 員:區人武部、區委宣傳部、區政府辦、區發改局、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監察局、區民政局、區審計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住建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務局、區商務局、區文廣局、區衛生局、區食藥監局、區統計局、區安監局、區信訪局、區扶貧辦、區煤炭局、區中小企業局、區文物旅游局、區糧食局、區應急辦、區公安分局、區國土資源分局、區規劃分局、區環保局、區工商分局、市交警二大隊、區公安消防大隊、區氣象局、區信用聯社、農發行印臺區支行、農行印臺區支行、工行印臺區支3、行、建行同官路支行、中行印臺區支行、人壽保險印臺區公司、印臺王益電力局、印臺電信分局、移動印臺分公司、聯通印臺分公司。指揮部職責領導全區抗震救災工作;了解和掌握震情、災情、社情、民情及發展趨勢;指揮協調對受災人員的緊急救援;組織對傷員救治、轉運及遇難人員的善后處理;指揮協調各種搶險搶修行動;組織受災群眾安置和各類生活物資供應;組織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組織新聞發布與宣傳;組織地震應急專家組,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會商,為區抗震救災提供決策建議;執行國家、省、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其他任務。辦事機構及其職責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區政府辦主任擔任,副主任4、由區住建局局長擔任。主要職責:負責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履行地震應急值守、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職能;承擔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的日常聯絡;負責督促檢查地震應急準備方案的制定和落實;負責地震速報;承擔地震災害調查與損失評估工作。區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11個地震應急救援專業組區抗震救災指揮部 現場指揮部搶險救援組醫療衛生組交通運輸組通訊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疏散安置組基礎設施與工程搶險組次生災害工程搶險組治安保障組專家技術組宣傳報道組2.2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現場指揮部組成現場指揮部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一位副總指揮同志任總指揮,災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公安分局、區人武部和區公安消防大隊5、等負責同志任副總指揮,各工作組為成員。現場指揮部職責在區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指導、協助災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與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抗震救災指揮部以及參與救災的單位等進行溝通、聯絡和協調,傳達落實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部署,督促檢查落實情況;及時了解掌握災區抗震救災工作情況以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向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匯報并提出相關措施和建議;幫助災區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2.3鎮辦抗震救災指揮部鎮辦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協調當地抗震救災工作,落實國務院和省、市、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工作部署,了解掌握震情災情,開展地震應急工作。負責向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供當地相關數據信息,協助區抗震6、救災指揮部做好指揮協調工作,承擔臨時性任務。2.4抗震救災專業工作組搶險救援組區人武部牽頭,區公安分局、區公安消防大隊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區人武部負責協調、組織民兵預備役部隊趕赴震區搶險救助、安置傷員、協助工程搶險、抗震救災、搶險救援;區公安分局組織維護社會秩序,協助群眾轉移。區公安消防大隊負責震區壓埋人員的搶險救援工作。醫療衛生組區衛生局牽頭,區食藥監局、市婦幼保健院、區中醫院、區防疫站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區衛生局負責各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的緊急避險和疏散,開通綠色生命通道,確保各醫院正常的醫療救治;負責組建地震應急醫療救援隊,及時開赴災區開展醫療救護。區食藥監局負責組織急需藥品和醫療器械的7、調運、儲備和供應工作,確保災區食品、藥品安全。市婦幼保健院、區中醫院配合好區衛生局做好傷員救護。區防疫站進行疫情監測、控制以及飲用水源的檢測工作,為災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交通運輸組區交通運輸局牽頭,市交警二大隊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區交通運輸局負責救援物資的運輸,公路、橋梁、隧道等交通設施的搶修及安全性能評估工作,開通便捷通道,確保道路暢通。市交警二大隊負責維護交通秩序,災區及周邊道路、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和疏導。通信保障組印臺電信分局牽頭,區文廣局、移動印臺分公司、聯通印臺分公司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印臺電信分局、移動印臺分公司、聯通印臺分公司負責通訊保障,及時解決線路中斷、通訊阻塞、系統癱瘓8、等問題,保證通訊暢通。必要時開通地震現場應急移動通信網和集群電話,確保現場指揮部的通訊聯絡暢通。區文廣局負責組織搶修廣播電視設施,保障電視正常播出。后勤保障組區發改局牽頭,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商務局、區糧食局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區發改局負責應急救援物資體系建設,做好有關組織協調工作。區民政局負責救災物資儲存、發放和管理等工作,接受社會各界的救助款物,確保災民基本生活。區商務局負責生活必需品供應,確保災民基本生活、市場價格穩定。區糧食局負責糧油生產、儲備、調運和市場監測等工作。區財政局負責資金保障。疏散安置組區民政局牽頭,區文物旅游局、各保險公司、金融機構負責。主要任務:區民政局負責災民的轉9、移、安置、救助和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等。區文物旅游局負責旅游景點人員的救助、搜尋、疏散、安置等。各保險公司負責災后人員、財產的調查和理賠等。各金融機構負責災區群眾存貸款支取和發放等工作。基礎設施與工程搶險組區住建局牽頭,區水務局、區規劃分局、印臺王益電力局負責。主要任務:區住建局負責城市道路、橋梁、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排水管線和路燈的搶修恢復工作,對民用建筑物安全隱患排查與鑒定。區水務局負責水利工程設施搶險、物料儲備,大中型水庫、堤防、河道監控,水源地保護和隱患排除等工作。區規劃分局負責督促指導災區重建的規劃編制、選址工作。印臺王益電力局負責電力保障工作。次生災害工程搶險組區安監局牽頭,10、區煤炭局、區中小企業局、區國土資源分局、區環保局、區氣象局、區公安消防大隊等單位負責。主要任務:區安監局負責督促相關單位對道路、交通、礦山、建筑工地、公共場所、危險化學品、民爆物品及其它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防患于未然。區煤炭局負責組織礦山搶險救災。區中小企業局負責組織企業搶險救災。區國土資源分局負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監測處理工作。區環保局負責環境監測、污染控制及水源地監控和宏觀異常調查落實等工作。區氣象局負責災害天氣的預測預報,配合做好宏觀異常的調查落實。區公安消防大隊負責處置震后火災、易燃、易爆等災害事故。治安保障組區公安分局負責。主要任務:區公安分局負責災區的治安管理,打擊各11、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做好對首腦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重要檔案存放地點、儲備倉庫、重要文物景點、救災物品集散地和公眾聚集場所、監獄等重要部位的安全警戒。專家技術組區住建局牽頭,區科技局、區國土資源分局、區氣象局配合。主要任務:區住建局負責地震信息收集、匯總和調查工作,分析研判震情活動、趨勢研究意見,提出響應級別和可能引發衍生、次生災害防治建議,并配合省市區有關部門做好災情調查、評估、烈度評定等工作。宣傳報道組區委宣傳部牽頭,區政府辦、區文廣局、區住建局配合。主要任務:區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新聞媒體、宣傳部門和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宣傳報道工作,制定新聞報道的方案,指導抗震救災宣傳,組織開12、展知識宣教活動,確保地震災害信息發布的權威性。3、 地震應急響應級別3.1地震應急響應級別地震災害等級初 判 標 準應急響應人員死亡發生在市區地震的震級發生在鄰區地震的震級特大地震災害300人以上大于7.0級大于7.0級級重大地震災害50-300人6.5-7.0級大于7.0級級較大地震災害10-49人5.5-6.4級7.0級級一般地震災害10人以下4.5-5.4級6.5級級一般地震災害發生后,啟動級響應,由區政府領導地震應急工作,并根據災情需要請求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單位對災區進行支援;較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啟動級響應,區政府協助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地震應急工作。特大、重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區政府在13、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領導下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啟動、級響應。3.2其他地震事件處置強有感地震應急區內發生小于4.5級強有感地震事件后,區住建局向區委、區人民政府和市地震局上報震情。 震區所在鎮辦啟動應急響應,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并將應急工作情況報區人民政府。區住建局派出地震現場工作隊,指導地震應急工作。平息地震謠傳當某地出現地震謠傳時,區住建局應及時上報區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分析謠傳起因,協助當地人民政府工作。當地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做好新聞宣傳,采取措施平息地震謠傳。 特殊時期應急戒備在重大社會活動期間,區住建局要加強震情值班、震情會商、地震應急等應急戒備工作。4、地震應急準備工作主要任務414、.1預案落實、人員培訓和演練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區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和任務,落實保障措施,按照地震應急預案,抓好落實工作。要進一步做好大中型企業、生命線企業、學校、醫院和人員密集場所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工作,并制定相配套的應急疏散方案,使廣大人民群眾熟悉掌握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與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地震應急工作能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全社會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健全地震應急管理培訓制度,針對本地區特點定期組織各級應急管理人員、救援人員、志愿者進行地震應急預案、地震應急知識和技能15、培訓。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有關部門要制定演練計劃并定期組織地震應急演練。學校、醫院、社區、村委會、企事業單位等,結合實際開展經常性地震應急演練。4.2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按照陜西省關于加快推進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和建設的意見精神,各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做好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完善功能,盡快建成一批應急避難場所。4.3地震救援隊伍建設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依托相關專業單位搶險救援隊伍力量,本著“一隊多用、專兼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專業救援裝備,加強防震減災培訓和演練,保證地震災害發生后,專業地震災害救援隊16、伍2個小時能夠趕赴災區,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同時,組織動員社會公眾和民間團體,積極開展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民政部門(減災委)牽頭,在社區組建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4.4資金、物資準備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民政局、區衛生局、區商務局等相關部門利用國家、省、市、區物資儲備庫等方式形成區級各類救災物資和裝備儲備網絡,按照實際需求籌措應急救援資金,增加救災物資和裝備儲備種類,保障抗震救災急需物資。 4.5地震應急工作檢查區、鎮(辦)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要開展重點部門和重點目標的檢查。檢查各類地震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各種應急救援力量的能力、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性及救生避險設備的齊全性、應急避難場所的建17、設情況、重點目標的防護措施、應急物資儲備情況等。4.6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宣傳、科技、教育、住建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建立長效防震減災宣傳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科技宣傳周、“512”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宣傳周(月)、“728”唐山地震紀念日、國際減災日、法制宣傳日等活動,廣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進鄉鎮、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活動。各鎮辦要根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方案要求,開展創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區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繼續加強中小學生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5、應急處置5.1應急處置程序地震發生后,立即啟動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區住建局在震18、后30分鐘內,將獲取的地震參數(時間、地點、震級)報告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并通報震中所在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同時將震情、災情上報市地震局,提出應急措施和建議。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研究決定抗震救災中的重大事項:宣布進入震后應急期的范圍、起止時間;協調區人武部、區公安消防大隊參加搶險救災;立即調派醫療救護、工程搶險、通信保障等隊伍趕赴災區;部署災區飲用水和食品供給、傷員轉移、物資調運、災區內外交通保障;根據需要派出地震現場指揮部,統一指揮震區的地震應急工作。區級各部門按照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要求和銅川市印臺區地震應急預案的職責和任務,盡快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并及時抽調人員趕赴災區進行抗震救災。區住19、建局配合市地震局做好地震現場監測、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和科學考察工作。區政府根據震情、災情請求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救援。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依照有關信息公開的規定,及時公布震情、災情信息。5.2地震應急響應區政府在接到市政府發布的地震預報后,或一般地震災害發生后以及其它地震事件發生后,根據震情需要和初步判斷指標發布地震預警或啟動相應級別的地震應急響應。5.3災情收集與報送地震災區鎮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震情、災情等信息,同時抄送上一級地震、民政、衛生等部門,必要時可越級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區級有關部門及時了解、收集、匯總本行業災情信息,評估和查20、明救災需求,并及時上報區人民政府和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區應急辦、區住建局、區民政局按各自渠道采取多種方式收集、統計、調查、匯總災區受災情況,對災情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區應急辦負責及時將震情、災情以及災情分析判斷結果上報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5.4緊急救援區公安分局、區安監局根據災情,就近組織區公安消防大隊、安全生產救援隊伍趕赴災區開展生命搜救工作;區住建局通知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做好出隊準備,根據區人民政府命令迅速趕赴災區開展救援;災區人民政府發動干部群眾開展自救互救。區人武部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趕赴災區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區衛生局就近組織醫療救護隊伍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護工作。5.5人21、員安置區民政局、區發改局等向災區緊急調運救災帳篷和生活必需品。區住建局組織專家赴災區指導當地政府開展房屋地震安全鑒定工作。5.6應急通信印臺電信分局負責保障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各重點部門和單位的應急通信暢通。必要時,啟用應急機動通信系統,保證抗震救災通信暢通。5.7災害監測與防范區住建局負責密切監視震情,及時通報余震信息。區國土資源分局負責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監測,及時處理險情。區安監局、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加強對可能造成次生災害的危險化學品設施、水庫、油氣管線、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質等檢查、監測,防控次生災害發生。5.8新聞宣傳區政府辦公室負責新聞發布,區委宣傳部組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22、區委宣傳部、區應急辦、區住建局、區公安分局掌握社會輿情,平息地震謠傳。5.9損失評估區住建局和區發改局、區財政局、區民政局、區衛生局、區國土資源分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負責對受災情況進行調查和核實,快速評估地震災害損失。5.10鎮、辦事處應急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本地震情、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部署地震應急處置工作,組織力量進行自救互救,開展搶險救援,并向上級黨委、政府報告,災情特別嚴重時,可越級上報。5.11應急結束應急結束的條件是:地震災害事件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后果基本消除;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地震的可能;災區正常社會秩序基本恢復。區政府宣布震后應急23、期結束,恢復正常工作生活秩序。6、恢復重建6.1善后處置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穩妥、深入扎實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因救災需要臨時征用的房屋、運輸工具、大型機械、通信設備及其他救援設備等應當及時歸還;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或者作其他處理;做好有關損失的理賠工作。6.2調查評估區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地震發生機理、產生影響、責任分工落實、生態環境影響、人員安置等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區住建局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開展地震宏觀烈度考察、地震災害損失調查工作,提供災害損失預評估結果。6.3社會動員 由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鎮辦、社會24、團體、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實施抗震救災社會動員。及時開通志愿服務聯系電話,統一接收志愿者組織報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關服務工作;根據災區需求、交通運輸等情況,向社會公布志愿服務需求指南,引導志愿者安全有序參與。 視情開展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活動,加強救災捐贈的組織發動和款物接收、統計、分配、使用、公示反饋等各環節工作。必要時,組織非災區人民政府,通過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形式,對災區群眾生活安置、傷員救治、衛生防疫、基礎設施搶修和生產恢復等開展對口支援。6.4恢復重建工作應急期結束后,各部門應當積極履行部門職責,在區委、區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統籌規劃、科學評估、分步實施原則,編制災后恢25、復重建總體規劃;明確各項支持政策,通過政府投入、對口支援、社會募集等多渠道籌集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統一部署,逐步實施。7、預案制定和管理7.1預案制定和管理本預案由區住建局會同區級有關部門制定,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后發布并實施,同時,報市地震局備案。區級各有關部門根據本預案中職責任務,組織制定相應地震應急預案,報區應急辦和區住建局備案。7.2監督檢查與獎懲區人民政府組織區應急辦、區住建局、區民政局、區發改局、區安監局等有關部門,對銅川市印臺區地震應急預案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保障預案可操作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和陜西省防震減災條例有關規定,對本預案實施中的行為進行獎懲。8、附則8.1預案解釋本預案由區政府辦負責解釋。8.2預案的實施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