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安全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1236
2022-09-05
12頁
22KB
1、塔吊安拆安全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防止塔式起重機械安裝拆卸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提高在工程項目發生事故時快速反應能力,防止衍生事故,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搶救工作,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本預案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有關行業管理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編制。其主要依據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辦法(國2、家安監總局令第21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xxxx)1.3適用范圍此預案適用于本建筑工程塔式起重機械安裝拆卸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安全事故的應急工作。14應急預案體系根據建筑行業施工現場管理體系及行業特點,本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15應急工作原則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貫徹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的原則2、危險源與情況分析塔式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屬高危作業,面臨高空作業,機械電器操作,臨時設施多,工序環節復雜等危險,任何環節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危害人員生命的傷亡事故。3、應急3、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3.1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醫療救護組、突發事件搶救組。應急領導小組:總指揮長:祝興燕;成員:李清友董學;醫療救護組:組長:黃彬;成員:董保華栗曉東突發事件搶救組:組長:孟德閔組員:李振董科董俊李振振32下設機構及職責項目部經理任總指揮長,負責現場全面指揮。事故上報,組織調查。分析、處理等事項。并負責現場四不放過。安全員負責搞好事故發生各項記錄。醫療組組長負責急救各項工作。搶救組組長負責應對突發事件的指揮。其他人員都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負責搶救,運輸等工作。在搶救中一定注意安全,預防同類事故重復發生,使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更不準事故漫4、延擴大。4、預防預警與信息報告4.1危險源監控4.1.1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預防監控措施(1)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2)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凡在距地2m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設置有效可靠防護設施,防止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4)用的吊裝設備配備齊全有效限位裝置。在運行前,要對超高限位、制動裝置、斷繩保險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吊鉤要有保險裝置。(5)吊運工作要保證物料捆綁牢固,不能超吊。(6)禁止操作故障設備。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4.1.2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1)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制定消防保衛方案,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2)每日對工程場地進行安全巡檢5、。場地內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3)嚴格控制施工現場吸煙現象,嚴格對明火作業進行安全把關,施工前開具動火證并設專人監護。(4)作業現場配備充足的消防器材。(5)特種作業人員持上崗證。4.1.3觸電事故預防監控措施(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進行安裝架設。(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6、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6)綜合采用漏電保護系統,組成防觸電保護系統,形成防觸電二道防線。(7)雨天禁止露天電焊作業。(8)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9)堅持臨時用電定期檢查制度。4.2信息報告與處置施工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逐級上報,上報程序:施工現場發現最先人應立即報告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企業法人和主管安全的經理。報告時應如實報告,事發地點、原因、事發時間等。不得瞞報,謊報、拖延、報告生產安全事故。4.3預警行動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事故應急小組應急領導小組應急機構(各應急組)應急小組人員項目部有關部門。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根據施工7、現場事故發生的情況輕重,對事故的應急處置分為二個級別,分別是一級響應、二級響應。其中:一級事故:公司不能控制的事故,二級事故:當班人員或救援小組經緊急處理不能控制的事故。5.2響應程序項目部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警情判斷、應急啟動、控制及應急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施工現場突發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關各應急救援組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搶險救護工作。各搶險救護組接到應急領導小組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現場總指揮部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專家建議,迅速組織應急力量進行應急8、搶救,并且要與各應急救援組保持通信暢通。事故發生時,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等應急工作。各項處置方案5.4各項處置方案5.4.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現場處置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往醫院救治,并保護現場。察看事故現場周圍有無其它危險源存在。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A、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并說明傷情。B、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采取止血措施。C、骨折:注意搬運時的保護,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D、9、一般性傷情送往醫院檢查,防止破傷風。5.4.2觸電事故現場處置5.4.2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10、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5.4.3塔式起重機出現事故征兆時的應急措施塔吊基礎下沉、傾斜:A、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回轉機構鎖住,限制其轉動。B、根據情況設置地錨,控制塔吊的傾斜。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A.塔吊不能做任何動作。B.按照搶險方案,根據情況采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加固,或用連接方法將塔吊結構與其它物體聯接,防止塔吊傾翻和在拆除過程中發生意外。C.用2-3臺適量噸位起重機,一臺鎖起重臂,一臺鎖平衡臂。其中一臺在拆臂時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變化而造成傾翻。D.按搶險方案規定的順序,將起重臂或平衡臂連接件中變形的連接件取下,用氣焊割開,用起重機將臂桿取下;11、E.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將塔吊拆除,遇變形結構用汽焊割開。塔吊傾翻:A.采取焊接、連接方法,在不破壞失穩受力情況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險情發展。B.選用適量噸位起重機按照搶險方案將塔吊拆除,變形部件用氣焊割開或調整。錨固系統險情:A、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建筑物,轉臂過程要平穩并鎖住。B、將塔吊錨固系統加固。C、如需更換錨固系統部件,先將塔機降至規定高度后,再行更換部件。塔身結構變形、斷裂、開焊:A、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變形部位,轉臂過程要平穩并鎖住。B、根據情況采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變形或斷裂、開焊部位加固。5.4響應結束當社會救援趕到現場,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受災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消除導致次生、衍生12、事故隱患,經事故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后,宣布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將事故情況上報,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所需有關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6信息發布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根據應急救援類型、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嚴重程度,依據法律、法規和標準,企業必須向員工、企業外公眾及有關部門(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安全生產部門、消防公安部門、環保部門、新聞媒體等)發布或通報事故信息。事故信息由事故現場指揮部總指揮親自或授權通訊聯絡隊隊長發布。事故信息的發布必須及時準確,并注意發布的時間、地點、場合和方式。7后期處置71事故調查處理由企業負責調查處理的一般事故進行程序:(1)企業和事故車間共同組成事故調13、查組。(2)查清事故性質、發生原因、責任人以及人員傷亡、環境污染和財產損失情況,并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提出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通報事故情況。(3)事故發生24小時內,編寫完成事故調查報告,并報主管部門和區安監局。(4)救治、慰問傷員。(5)落實整改措施。由上級有關部門負責調查處理的事故,企業如實向上級部門派出的聯合調查組匯報事故發生的所有情況,積極配合聯合調查組的調查處理工作。72恢復重建(1)由分管生產的負責人負責恢復重建,成立恢復重建小組。(2)打掃、清除和處理好事故現場。(3)研究、制定重建方案,組織好重建工作,盡快恢復生產。73評估修訂在事故應急救援行動結束后認真進行總結,對搶救過程14、和應急救援能力加以評估,以驗證本預案的有效性,對預案的不足之處及時做好相應的修訂工作。8、保障措施8.1通訊與信息保障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人員通信聯系電話:值班電話24小時開機。消防:119;公安:110;醫療急救:1208.2應急物資裝備保障(1)配備專職醫護人員,能懂臨時急救方法和工作程序,穿戴好工作衣。(2)具備對傷員急救的器具、藥品、急救床、保健箱。(3)設置醫療室,經常保持清潔衛生,對器械堅持經常消毒。(4)準備搶救車輛一輛。8.3經費保障年初企業在安排年度安全投入資金計劃時安排一定數額的應急專項經費,專門用于應急救援與監控,并確保做到專款專用,一旦需實施應急救援時,經費及時到位。15、8.4其他保障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日常備用一輛應急交通運輸車輛。安全保衛組應當常備用于應急突發事故的警戒帶,在事故現場治安警戒使用。項目部衛生所應當常備醫療急救用品。安全負責人應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器材進行檢查、保養、維護。定期更換滅火器,日常維護消防設備設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擋物,保持消防器材應急使用及安全通道暢通。9責任與獎懲9.1獎勵(1)在組織機構內,當正職休假,開會等外出時,副職必須承擔起正職應當承擔的責任。(2)在搶險救災過程中,不服命令的,將給予處罰。(3)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9.2責任追究在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16、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長廠紀廠規,對有關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處罰;觸犯法律法規的,由政府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1)不及時報告事項真實情況,延誤處置時機的;(2)不服從指揮部的命令和指揮,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3)應急救援器材配備不足或失效的;(4)散布謠言,造成一定影響的;(5)有其他危害應急救援工作行為的。10附則10.1術語與定義危險源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17、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應急救援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的措施。應急預案指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計劃或方案。準備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效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所做的準備。響應指事故發生后立即采取的應急措施或救援行動。恢復指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或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多種行動。10.2預案備案本預案已經由(主要負責人)、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參加的企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并報(主管部門)備案。10.3預案維護和更新(1)本預案應根據18、各次演練結果加以評估,以確定本預案的有效性,并作相應修改。(2)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評估預案的有效性,并作相應修改。(3)關鍵應急人員發生變化時立即修訂。(4)原則上本預案每三個月核查一次,以改進和完善其應急功能完整性和實用性,注意核查易碎時間而改變的內容,如應急組織機構、聯系人、聯系方式、應急器材及放置地點等。(5)本預案的更新與修訂由企業負責,本預案內容若有修改,需經(分管負責人)批準。(6)預案修改后,需發布并告知與本預案相關的部門和人員。10.4預案存放下列人員應備有本文件:指揮部總指揮、指揮部副總指揮、各救援專業隊伍隊長10.5預案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預案編制組制訂,并負責解釋。聯系人:呂治科聯系電話:10.6預案實施時間本預案自頒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