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突發性大客流控制應急處置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1240
2022-09-05
10頁
32KB
1、突發性大客流控制應急預案目 錄1 編制目的12 適用范圍13 引用文件14 定義15 應急處置16 應急保障67 調查報告68 培訓與演練61 編制目的為提高應對地鐵運營突發大客流事件的處置能力,將突發大客流事件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地鐵安全運營,特編制本預案。2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地鐵車站發生突發性大客流控制的應急處置。3 引用文件(1) 站務應急處理規定 Q/SDYJ.0-YY.ZW.ZW.005-2010.A(2) 突發事件處理規定 Q/SDYJ.0-I-YY.025-2010.A4 定義車站大客流:通常情況下,當車站客流達到車站容納量的70%以上時,認為車站發生大客流。根據各車2、站運能,依據大客流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大小、行車中斷時間、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劃分為一般級、較大級、重大級三個等級。(1)一般級即級突發大客流,是指站臺較擁擠,地鐵運營秩序未受到較嚴重影響,通過車站及鄰站支援能夠處置的突發大客流。(2)較大級即級突發大客流,是指站臺、站廳都較為擁擠,地鐵運營秩序受到一定影響,以地鐵公司為主能夠處置的突發大客流。(3)重大級即級突發大客流,是指站臺、站廳和出入口都較為擁擠,預計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地鐵運營秩序受到嚴重影響,可能或已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后果。5 應急處置5.1 信息報告5.1.1 信息匯報內容(1)報告人單位、姓名、崗位3、;(2)事件發生時間、地點等;(3)突發大客流形成原因、規模、已采取的措施;(4)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5.1.2 信息通報流程根據應急信息報告規定中相關規定進行報告。5.2 預案啟動發生級突發性大客流時,由調度部值班主任進行協調處理,不啟動本預案。發生級或級突發性大客流時,由調度部值班主任視情況啟動該應急預案。5.3 組織機構及職責5.3.1 指揮機構及職責指揮機構總指揮:分公司總經理副總指揮:分公司副總經理成員:綜合中心主任、調度部部長、值班主任。職責:(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發布運營調整方案;(2)與屬地公安部門保持協調;(3)下達有關預案的指令;(4)對外信息的發布;(5)組織調查與4、善后處理工作。5.3.2 現場處置機構及職責現場指揮:站務中心主任 成員:站務部部長、站長職責:(1)組織人員控制現場客流;(2)匯報現場準備情況;(3)及時向指揮機構提出運營調整的建議;(4)負責現場救援方案的具體執行工作。5.3.3 臨時現場指揮與指揮權移交現場處置機構成員到達現場前,由所在車站值班站長擔任現場指揮,負責現場應急搶險指揮工作,待現場指揮或其指定人員到達現場后,臨時現場指揮將現場指揮權交接給現場指揮,并由現場指揮全權負責現場處置機構應急搶險指揮工作。5.4 先期處置5.4.1 當發生突發性大客流時,車站要及時了解清楚產生突發客流的原因、規模,可能持續的時間。5.4.2 按照應5、急信息報告規定的要求進行匯報。5.4.3 車站利用廣播系統認真做好宣傳,及時組織人員維持車站秩序,增設兌零點。5.4.4 值班站長及時組織駐站各部門員工參與控制客流,同時通知駐站公安,通知行車值班員向行車調度報告,請求組織機動人員支援。5.4.5 站臺擁擠時,值班站長立即委派人員到站臺維持候車秩序,利用廣播宣傳,先讓下車出站的乘客出站,再放乘車的乘客進入站臺,控制進站的乘客人數。注意站臺邊緣乘客的動態;向行車調度請求備用車上線,運送站臺滯留乘客。5.4.6 應急處置原則處置突發性大客流遵循“安全第一、分級控制、合理引導、及時疏散”的原則。控制客流應遵循“由下至上、從里到外”的原則。5.5 應急6、響應5.5.1 指揮機構響應級突發性大客流發生時,由調度部值班主任進行協調處理,不啟動本預案。發生級或級突發性大客流時,調度部值班主任視情況請示啟動應急預案,指揮機構和現場處置機構自然成立,成員趕赴指定崗位。5.5.2 調度響應5.5.2.1 行車調度接到車站匯報后,立即向當班值班主任報告,并通過CCTV進行客流監視。5.5.2.2 值班主任了解情況后向當值調度宣布進入車站大客流處理狀態;視情況決定調整運營。5.5.2.3 環控調度注意觀察客流情況,增加站內新風量。5.5.2.4 電力調度加強對各變電所運行情況的檢查。5.5.2.5 值班主任向分公司領導報告。5.5.2.6 客運調度員向發生大7、客流的車站了解大客流動向及車站組織方案。5.5.3 救援隊伍響應5.5.3.1 駐站公安接到車站發生突發性大客流的報告后,加強對重點部位的巡視和防范工作;與車站進行有效配合,快速、果斷地處置,確保客流得到有效控制。5.5.3.2 站務部接到車站要求增派人員支援的請求后,迅速組織支援人員立即前往該站支援。5.5.3.3 調度部接到車站要求增派人員支援的請求后,向指揮機構總指揮報告,視情況請求地鐵公安分局指揮中心警力支援。5.5.4 各級響應時間5.5.4.1 調度部接報后做好事件的前期處置,在5分鐘內通知指揮機構和現場處置機構成員及相關中心、部;視情況通報地鐵公安分局指揮中心。5.5.4.2 指8、揮機構和現場處置機構成員應立即趕赴指定崗位,組織指揮大客流控制處置工作。5.5.4.3 分公司內支援人員在接報后5分鐘內出動,趕赴突發大客流車站進行支援。5.5.5 指揮與協調5.5.5.1 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到達現場后,充分了解事發現場情況,站長/值班站長主動匯報事態發展情況,并接受現場處置機構指揮的領導。現場處置機構到達現場后應及時了解現場情況,迅速查看,確定影響范圍,根據預案的規定,開展大客流控制工作。5.5.5.2 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指揮機構緊急調集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必要時,對客流進行疏散或采取只出不進、臨時封站等措施。5.5.5.3 調度部值班主任應與現場指揮保持聯系,9、可組織備用列車上線或進行必要的運營調整。5.6 現場救援5.6.1 安全防護5.6.1.1 維護好進出站秩序,避免進、出站客流產生交叉、堵塞通道及發生踩踏事件。5.6.1.2 加強站臺巡視,做好宣傳,維護站臺乘客的安全。5.6.1.3 加強廣播宣傳,穩定乘客情緒,必要時張貼宣傳告示。5.6.2 現場救援5.6.2.1 處置程序(1)車站突發大客流時,各崗位立即按處置程序進行處置,各崗位處置程序見站務應急處理規定。(2)當客流達到級標準時,應在站廳通往站臺的連接處,按處置程序對客流進行控制,同時行車值班員應立即按程序進行匯報。(3)當客流達到級標準時,應在車站進閘機口處,按處置程序對客流進行控制10、。此外,車站應立即按匯報程序進行匯報,調度部應及時報告指揮機構和現場處置機構。(4)當客流達到級標準時,應在車站的出入口處,按處置程序對客流進行控制。此外,車站應立即按匯報程序進行匯報,調度部應及時報告指揮機構總指揮。5.6.2.2 救援措施(1)車站突發大客流后,按照突發大客流影響運營程度、發展情況、緊迫性等因素,車站應立即組織力量,在事件初期迅速出動,準確施救,控制事態,減少損失。(2)車站做好臨時導向標志、告示牌、臨時售票亭等客運設施的準備、設置工作。(3)緊急情況下各站出入口開、關,各站根據各自的客流特點安排。(4)接到車站突發大客流報告后,行車調度應對該站進行重點監控,根據實際情況適11、當延長列車在該站的停站時間,盡快疏運車站客流。(5) 調度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備用車上線投入運營,緩解車站客流壓力,備用車的加開時機和加開方案由值班主任決定。(6)客流較多,造成列車在多個車站連續出現延長停站時間的情況時,行車調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對行車進行調整,減少對乘客的影響。(7)遇突發大客流,必要時指揮機構總指揮有權下達臨時封站命令,待車站客流緩解后,站長/值班站長報行車調度員后解除臨時封站命令。(8)需要其它有關部門或單位聯合處置時,調度部應按總指揮的指令辦理。(9)在車站客流得到緩解后,行車調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列車運行,安排備用車下線恢復備用狀態,恢復按時刻表行車。512、.7 預案終止5.7.1 預案終止條件車站客流恢復到正常客流水平,現場救援工作處置完畢。5.7.2 救援完畢匯報由現場處置機構指揮向調度部匯報現場情況,值班主任有權決定應急預案終止,并按程序報總指揮。6 應急保障6.1 人員保障接到救援命令后,站務中心負責協調有關部門組織隊伍迅速前往救援。6.2 救援物資保障車站應按規定將應急所需物資放置指定位置,以便應急使用。6.3 技術保障6.3.1 站務部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應急預案學習,明確崗位職責及處置要求,確保員工掌握預案的相關處置程序及安全要求。6.3.2 站務部應加強救援技能和心理素質的訓練工作,定期組織桌面演練以及實戰演練,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13、處理能力和現場處置能力。6.4 其它保障6.4.1 通信保障突發事件處置期間,保證專用電話和無線通信系統的功能,確保調度指令、現場客流等相關信息傳輸暢通。6.4.2 通風保障當地鐵車站突發大客流時,環控調度應適時啟動通風系統,增加通風量,保證大客流情況下,車站的空氣質量良好。7 調查報告站務中心在啟動大客流預案后2日內寫出書面總結,內容應包括事件原因、規模、采取的措施、設備狀況、人員表現、不足之處、改進建議等,上交安技中心。8 培訓與演練8.1 培訓各部負責本部員工的培訓工作,做好培訓記錄,認真考核。8.2 演練由安技中心牽頭,每半年組織一次大客流控制的綜合演練。8.3 監督與檢查安技中心定期對大客流預案培訓和演練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檢查結果納入考核。勘誤聲明自四月份啟動文本編制工作以來,各部門通力合作,歷經數月鏖戰,現已圓滿完成編制工作。文本劃分為經營管理和技術管理兩大類,計258項,220萬字。因時間緊迫、經驗不足,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望分公司員工于工作中結合實際及時反饋誤、錯信息,提出意見和建議,分公司將定期組織人員對反饋信息進行核查、確認,并及時進行改進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