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大峽谷景區處置森林火災應急緊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1345
2022-09-05
11頁
9.86MB
1、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景區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一、總則(一) 編制目的為了有效、快速、科學、安全的處理景區森林火情事故,最大限度減少國家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促進地區旅游業及地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保護景區森林資源,保障景區和諧可持續發展,維護景區原生態面貌,保持景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制定本預案。(二) 指導思想以國務院森林防火條例和新疆森林火險區劃以及自治區、地區領導有關指示精神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建立健全景區森林消防制度,加強監測預防,提高景區防火監測人員素質和水平,不斷總結國內外森林防火監測的經驗和做法,建立快速撲火隊2、伍,落實各項責任制度,全面提升應對景區突發火災事故的控制能力,保護景區資源,促進地區旅游業和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三) 工作原則1、景區消防滅火實行景區領導負責制,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各級人民政府和護林防火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景區內各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景區火情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2、以人為本,安全防范。堅持以保護火災發生時游客、居民生命安全為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和景區公共設施的安全,保護森林資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災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以3、及“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和“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五) 適用范圍天山大峽谷景區森林火災的撲救指揮工作,原則上以景區指揮為主。本預案適用于全景區范圍內發生的火情及需要縣人民政府直接參與指揮協調,或縣人民政府授權,由縣水電林業局與地方政府聯合組織指揮的森林火災的撲救工作。(六)啟動運行 當發生下列情況之一、且火災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仍有繼續蔓延危險時,經景區應急指揮中心主要負責人批準,啟動本預案。1、直接威脅天山大峽谷景區游客生命安全、居民區以及重要設施安全。2、可能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發生嚴重人員傷亡。3、燃燒時間長、面積大,火場難以得到有效控制。44、需要縣人民政府直接參與協調組織指揮撲救和緊急處置。 二、組織指揮體系機構及職責 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景區滅火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景區辦公室內。景區防火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立即成立以下機構啟動運行。成立景區撲火指揮中心,具體工作是設址、組成領導機構、明確中心職責。(一)景區防火應急指揮機構1、設立防火指揮中心指揮長: 李兵副指揮長:王仲濤 成員:楊景安 周泓健 席玉祥 2、 其職責是: (1)負責落實上級指揮中心領導及上級部門的各項指標;負責向有關領導及上級部門匯報各方面的具體情況;為上級指揮中心領導及上級部門提供決策意見,及時與縣護林防火指揮部溝通情況,(2)根據火情具體情況決定向火場調集撲火力量支5、援、撲火物資裝備;負責向當地派出所、林場護林防火指揮部、安檢局、旅游局等上報火場情況報告;負責請求上級支援。(3)決定火場重大突發性事件的處理方式。(二) 防火應急指揮中心設置機構偵察組組 長:曹世勇成 員:楊少明 段輝財滅火組組 長:木巴拉克 成 員:秦培雨 也爾汗 哈德別克供水組 組 長:劉飛席成 員:楊世軍 王晶疏散救援組組 長:高建軍成 員:王建軍 彭德剛 物資保障組組 長:楊景安成 員:汪曉軍 鄭文慧 吳曉燕機動組組 長:馬維禮成 員:孟恒 秦夢 三、預警和預防機制(一)預防體系根據景區林木資源分布和林內可燃物積淀及景區交通、地形要素,在火場范圍較大且分散的情況下,可將火場劃分戰區、6、分片、分段落實撲火任務,在撲火前線總指揮部(總前指)的統一領導下,劃分撲救區域,各分區前指負責本戰區的組織指揮。第一戰區:景區入口處(游客服務中心)、大峽谷酒店游人較為集中處。第二戰區:以照壁山莊為中心點向山莊后山、柳毛湖、進山溝、臥牛崗方向擴散。該戰區林木密集、草場繁茂,游客集中停留聚集較多,牧民游走較頻繁。是景區的重點監控地段。第三戰區:進山溝至天鵝湖的游覽線路周邊區域。該戰區大型林木較多,自然水系水流量較少,牧民及游客常在該游覽線路兩旁的林地中用火或停留,監控難度較大,是景區的重點防范地帶。第四戰區:天鵝湖草場及周邊地帶。該戰區草密人多,游客多愛停留。 第五戰區:整條柳毛湖線路,該地段不7、便監控。(二)監側機構景區滅火指揮中心辦公室、景區安保環衛部、區間車隊及導游部負責日常預警工作,發現林火要立即報告景區滅火指揮中心辦公室,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撲救,實時監控。 四、應急響應景區森林火災事故的處理響應實行分級管理原則。景區范圍內發生森林火災,根據森林火災情況應按照行政區域,在縣(市)級人民政府和護林防火指揮部領導下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配合縣(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專業人員到達現場,組織制定撲救方案,提出應急處置具體措施,展開撲救工作。景區滅火指揮中心負責召集全體成員會議,對應急預案啟動進行具體部署。迅速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火災現場,檢查、督導、指揮撲救。(一) 森林火災事故的處置職8、責 火災報告原則(1)景區任何部門和個人發現森林火情,要及時向景區防火指揮部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當地派出所報告。或打森林防火報警電話12119號。(2)當地人民政府及其護林防火指揮部接到火情報告后,立即組織當地軍民進行撲救。同時逐級以文字材料形式上報。(二) 通信與信息發布經地方政府、地方護林防火指揮部確定信息發布后,要經主管領導審核后,指定專人負責新聞輿論工作,迅速擬定新聞報道方案,確定發布內容,及時采取適當方式發布新聞、組織報道。各新聞媒體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新聞報道工作。 五、應急保障 (一)景區出現火情的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時,必須按照“救人重于滅火、防范勝于救災”的原則,積極9、組織力量,快速實施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行動。 (2)火情所在部位發現人員應立即向景區滅火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偵擦組根據火情實際情況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查明火源和人員是否受到威脅。 同時向12119報警。 (3) 按預案要求,保安消防人員必須在5分鐘內趕赴現場撲救,領導小組成員進入指定位置,進行現場組織指揮,領導滅火救災工作。總指揮發布滅火救災、人員物資疏散、暫時停止經營、應急終止、恢復經營等命令及對外信息發布;各小組負責人根據職責分工,立即進入應急狀態。 (4) 滅火組和供水組協助總指揮帶領組員開展撲火工作;機動組負責現場警戒、治安保衛、道路管制、內外聯絡等。 (5)供水組負責拉斷電源,確保10、水源;物資保障組提供必要的設施、機械和人員投入火災救援行動。 (6)救護組利用廣播、喊話穩定人員情緒,維持秩序,迅速向周圍安全地帶轉移疏散游客。(7)當確認火已熄滅,立即排煙、抽水,徹底撲滅余火;布置人員值守,嚴防余火復燃。在沒有得到有關部門許可前,任何人不得擅自破壞現場。(8)詳細記錄火警發生時間、地點、火警發現者、火災種類、施救情況等。 災發生后,景區防火指揮部根據實際需要派出“前線指揮協調小組”和設立前線撲火指揮部。 (二) 前線指揮協調小組:由王仲濤任組長,高建軍任副組長。職責:該組是陪同地區及縣有關領導到發生火災前線的人員。協助發生火災的當地政府或有關單位做好撲滅森林火災的指揮工作。11、其職責是:負責領導的勤務工作,并按領導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到達火場后,要立即掌握火場情況:包括范圍、火線數、火線長度、火蔓延速度、火場地形地貌、林木立地條件;火場負責人、各火場及火線的撲火方案;勾畫火場示意圖,拍攝火場錄象照片,撰寫火場綜合情況材料;攜帶衛星電話、對講機、數碼照相機。(三) 前線撲火指揮部:前線撲火指揮部辦公室分三個調度組。其職責:隨時做好各方火場動態調度工作,準確地向前線協調小組和撲火指揮中心領導提供各火場情況。調度一組(偵查組、偵察組):負責:火場態勢:包括火場范圍、火線數、火線長度、火點數、火場蔓延方向及速度,火強度,火場地形地貌、植被主要種類和構成比例及林立地條件;火場四12、周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狀況及災情擴大導致后果預計,勾繪火場示意圖;氣象情況:包括火場及其附近區域的前期氣象背景,目前火場實況(風力、風向、溫度、降水等),未來幾天氣象變化預測預報情況;各火場制定的撲火方案情況:包括每個區域、每條火線采用滅火方法等;調度二組(滅火組、供水組):負責:各火場兵力部署情況,包括撲火人數、撲火隊伍性質及隸屬單位、隊伍位置、帶隊領導姓名及職務、火場包片負責人姓名及職務、滅火裝備品種和數量等;及時將反饋情況報告辦公室;調度三組(保障組、機動組、疏散救援組):負責:向火場調撥撲火物資裝備;協調外援兵力向火場調動和火災撲滅后撤兵運輸工作;協調隨時出現的有關事宜。工作人員食宿13、安排;公務車輛安排;其他后勤服務工作的落實。事故救援醫療小組 (四) 相關應急支持保障部門及職責任務 (1)縣醫院救護醫療隊及救護車:負責救護災情中需救助傷員。 (2) 部隊:需森林部隊和消防部隊增援時,按有關規定積極組織快速增援。 (3)電信公司:保證撲火現場通訊聯絡的暢通。(4)旅游局:負責做好各旅游區、森林旅游景點的防火安全及火災撲救工作。 (5)氣象局: 及時提供森林火險天氣預測預報工作,森林防火期間提供森林火險趨勢和火險天氣預報。(五) 撲火隊伍保障 1、撲火力量包括:武警森林部隊、專業撲火隊、地方撲火隊、民兵、城市消防隊、群眾義務撲火隊。2、消防機械包括:風力滅火機、油鋸、高壓水泵14、對講機、二號及三號工具、消防水車。 3、其他裝備:應急燈、電源、油料等。(六) 撲火力量調動原則 1、各戰區發生火災后,首先調動本戰區撲火力量的原則。2、根據火場態勢的需要,就近調動附近戰區的撲火力量支援撲火作戰。3、根據火場失控程度和其他區域的實際情況,調動全區有生力量支援撲火作戰。4、根據火場實際和氣象條件請求上級部門調動人工降雨增濕高炮或人工降雨飛機對火場區域進行人工降雨作業。5、首先調動森警部隊,其次調動其他專業半專業隊伍。6、根據火場失控程度和地區實際困難,請求自治區在撲火物資裝備給予地區支援。(七) 撲火隊伍撤離的原則森林火災完全撲滅后,火場進行嚴密看守,撲火前線指揮部檢查驗收才15、可以撤離撲火隊伍。1、先撤離群眾義務撲火隊和外援撲火人員。2、火場人員充足情況下,首先撤離武警森林部隊。3、留守清理火場力量充足情況下,首先撤離專業撲火隊。撲火隊伍: 第一梯隊:武警森林部隊指戰員; 第二梯隊:林業專業撲火隊。 六、火災后期處置 (一)火災的調查火災撲滅后,火災發生地的人民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森林防火機構)要盡快組織專業人員對火場進行全面調查:時間、地點、面積、植被損失、起火原因、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方面的情況,及時向縣林業局和相關部門匯報。(二)火災查處 1、發生火災后,統計各項損失,測算災害程度。 2、未經火場撲火指揮部的同意,不能隨意向媒體報道森林火災災害損失。3、林業公安機關接到火災信息后,要就近指定森林公安分局派人進入火場,判斷火源性質。屬人為火源所為,就要及時尋找證據,盡快鎖定火災肇事嫌疑人,查清案件,達到火滅案清。4、火災發生后做出恢復景觀規劃,盡快恢復森林面貌。5、撲滅火災后,各撲火單位要做好總結,評出先進集體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