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區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應急預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539
2022-09-05
15頁
47.54KB
1、大足區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目 錄1、總則31.1編制目的31.2編制依據31.3工作原則31.4適用范圍32、組織體系32.1應急處置指揮機構32.2有關部門和單位職責42.3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救援組織體系圖53、預警與監測63.1預警分類63.2 市政環衛設施檢查監測73.3 事故報告84、應急響應94.1 分級響應94.2 基本處置程序94.3應急結束114.4聞發布115、后期處置115.1 善后處置 115.2社會救助125.3保險理賠 125.4調查和總結126、保障措施136.1 通信與信息保障136.2 救援力量保障136.3 救援裝備及物資保障136.4 救援資金保障2、136.5責任追究137、宣傳、培訓和演習147.1 安全宣傳147.2 預案培訓147.3 演習147.4 預案更新148、附則148.1 預案制訂與解釋148.2 城市市政環衛設施定義148.3 預案公布實施159. 市政行政主管部門24小時值班電話151、總 則1.1編制目的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完善處置市政環衛安全事故,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1.2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重慶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重慶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重慶市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結合我區市政環衛設施實際,制訂3、本應急預案。1.3工作原則以人為本,重視生命;加強管理,預防為主;統一領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分級負責。1.4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對我區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和險情的應急管理和處置。2、組織體系2.1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大足區人民政府應急應急辦(以下簡稱區政府應急辦)為區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領導機構。負責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統籌協調工作;負責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區事故災難應急指揮部根據處置需要,成立大足區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現場指揮部),由區政府分管副區長任指揮長,區政府應急辦、區監察局、區安監局、區公安局、區財政局、區建委、區市政園4、林管理局、區衛生局、區人力社保局、區總工會、武警消防支隊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現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搶救組、安全保衛組、善后處理組和后勤保障組,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應急處置工作。2.2有關部門和單位職責(1)區政府應急辦:負責制訂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牽頭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負責及時報告事故有關情況,督促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組織力量趕赴事故現場,實施先期應急處置,控制事故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危害。(2)區安監局:負責提出應急救援工作建議,落實區領導的指示、批示;負責檢查應急預案啟動執行情況,組建安全生產技術專家組,組織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有關信息收集、上報;5、督促、協調鄉鎮和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3)區市政園林管理局: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專業救援隊伍,參與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牽頭組織開展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為事故搶險救援及調查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4)區公安局:參與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提供必要應急資源和技術支持,負責指揮事故現場警戒、道路交通管制,維護現場及周邊的治安,組織人員疏散。負責現場滅火、排爆和清理工作,參與事故現場搶險救援。(5)區衛生局:負責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病人員實施醫療救治。負責調配現場醫護人員、醫療器材、應急藥品,負責統計傷亡人員情況。(6)區監察局:依法對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6、機關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員實施監督,查處失職、瀆職行為。牽頭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7)區總工會:負責指揮、協調做好遇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和穩定工作,支持配合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參與事故調查工作;為受事故影響的人員提供相關權益咨詢保護。(8)區財政局:負責事故搶險救援經費保障工作。(9)區消防支隊:負責參與事故搶險救援工作。2.3 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救援組織體系圖。區人民政府組成現場指揮部 (區政府應急辦)大足區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災難救組織體系一般、較大事故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市政府應急委(市政府應急辦)綜合協調組:區安監局牽頭,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區監察局、區建委、等部門人員參加善后處理組:區政府應7、急辦牽頭,有關部門、事故單位等人員參加后勤保障組:區政府應急辦牽頭,有關部門、事故單位等人員參加安全保衛組:區公安局牽頭,事故單位等人員參加現場搶救組:區市政局牽頭,區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搶險救援隊伍、安全生產技術專家組、有關鎮街人員參加3、預警與監測3.1預警分類市政環衛安全事故分為三類:市政環衛設施爆炸、坍塌、翻沉事故;易燃、易爆物質進入市政環衛設施發生重大險情和事故;強降雨造成城市市政環衛設施阻塞或垃圾場滲濾液滿溢事故。根據市政環衛安全事故的嚴重性、緊急程度和事故傷亡情況及影響范圍,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IV級(一般)、級(較大)、級(重大)、I級(特別重大)共4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8、紅色加以標識。一般事故(藍色預警):市政環衛設施因爆炸、坍塌、翻沉等造成12人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499萬元的;城市遭遇5年一遇的降雨,造成局部地區交通癱瘓8小時以內的。較大事故(黃色預警):市政環衛設施因爆炸、坍塌、翻沉等造成39人死亡或10人以上重傷,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5000萬元的;城市遭遇10年一遇的降雨,造成局部地區交通癱瘓8小時以上的。重大事故(橙色預警):市政環衛設施因爆炸、坍塌、翻沉等造成1029人死亡,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1億元的;城市遭遇50年一遇的降雨,市政環衛設施造成大面積水災和局部地區交通癱瘓的事故,或造成9、50100人中毒(重傷),或造成緊急轉移安置5萬10萬人的。特別重大事故(紅色預警):市政環衛設施因爆炸、坍塌、翻沉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城市遭遇100年一遇的降雨,市政環衛設施造成大面積水災和大局部地區交通癱瘓的,或造成100人以上 (重傷),或造成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上述分級標準中,國務院及部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市政環衛安全事故分級標準參照預警級別分級標準確定。3.2 市政環衛設施檢查監測 市政環衛設施安全管理體系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負責全縣市政環衛設施的行業指導和監督管理,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市政設施科具體負責市政設施的養護、維修和行業管理,區環境衛生10、管理所具體負責環衛設施的行業管理。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市政設施科和區環境衛生管理所負責對全區市政環衛設施的養護進行行業指導、監督、檢查。各鎮街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市政環衛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管理。 城市排水設施、維護責任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市政設施科負責縣城區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各鎮街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市政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工作;建設小區、公(私)房住宅及單位自建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由設施產權單位負責; 集貿市場、經批準臨時占用市政道路開辦攤區市場的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由市場主辦單位負責;市政公共排水設施和自建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應當符合國家及重慶市規定的養護維修標準、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確保市政排水設施11、完好和正常運行。自建排水設施的產權單位或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接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地下排水設施安全預防體系(1)向市政排水設施排放的污水,應當符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的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2)使用市政排水設施實行許可證制度。凡直接或間接向市政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單位和個人應向縣市政園林管理局申請辦理排水許可證;(3)新自建排水設施與公共排水設施連接的需要辦理接溝許可證;(4)對堵塞、損毀、填埋、盜竊市政排水設施或擅自接、改、占(跨)、壓市政排水設施,向市政排水設施排放腐蝕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質等有損排水設施的行為,依據國家和重慶市排水設施管理辦法,由12、區市政園林局發送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按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糞便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區環境衛生管理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城市糞便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工作,并負責其他糞便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的行業指導和監督管理;建設小區、公(私)房住宅及單位自建的糞便設施的維護,由設施產權單位負責;糞便處理設施的主管單位(業主)應制訂全面的維護保養計劃,嚴格按照重慶市城市環境衛生公共設施運行維護技術規程進行管理維護,并由環境衛生監測單位確定監測采樣點、采樣周期、采樣頻率進行連續監測,確保設施安全運行。 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負責區城垃圾處理設施的維護工作。城市垃圾處理設施是城市環境衛生重要的13、工作設施,城市垃圾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應當符合并達到國家及重慶市規定的維護標準、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使垃圾處理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行。3.3 事故報告報警充分利用110、119、122、120等報警系統,對市政環衛安全事故實現聯動報警。公民、法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有報警義務。報警內容主要包括: 市政環衛安全事故可能或已經發生的時間、地點、種類; 可能或已經產生的影響、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情況; 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倡導和鼓勵公民、法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對市政環衛安全事故隱患進行舉報,并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報警準確、采取應急措施防止和減少重大、特別重大事故損失的有關部門和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14、。 信息報告事故發生單位或知情者應及時向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報告,區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及時核實后向區政府應急辦報告,并將有關情況及時通報區安監局。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或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2)事故發生地點、時間、事故設備名稱、事故類別;(3)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潛在危險、危害程度及發展趨勢的初步評估;(4)事故發生原因初步分析判斷;(5)采取的應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4、應急響應4.1 分級響應應急處置按照分級負責、分級響應的原則,一般、較大級事故由區政府應急辦統籌協調有關部門負責處置,事故發生單位和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密切配合,迅15、速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和善后工作。重大、特別重大級事故由市政府應急辦負責統籌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負責善后處理工作。4.2 基本處置程序 分級處置按照事故發生地和發生等級,實行屬地管理和分級處置。(1)發生一次死亡10人(不含10人)以下的一般、較大事故,區政府分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應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并將處理情況及時向市事故災難應急指揮部和市政府應急辦報告,同時向市政府有關部門通報情況。(2)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及時上報市人民政府,按規定開展救援處置。 現場指揮部構成發生一次死亡10人(不含10人)以下的一般、較大事故,區政府成立現16、場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由分管副區長任指揮長,區政府應急辦、區安監局、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區環保局、區衛生局、區建委、區公安局等部門、事故發生地鎮街負責人、事故單位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現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搶救組、安全保衛組、善后處理組、后勤保障組,具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各組人員構成和工作任務如下:(1)綜合協調組人員構成:由區安監局牽頭,區公安局、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區建委及有關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工作任務:落實領導同志的指示和批示,啟動有關保障應急預案,協調開展現場搶險救援,確保通信暢通,負責現場信息收集匯總和新聞發布,收集上報搶險救援進17、展情況及事故調查資料。(2)現場搶救組區人員構成: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牽頭,區衛生局、區公安局、區安監局、武警消防支隊、區建委、安全生產技術專家組、專業搶險救援隊伍、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工作任務:勘查事故現場,負責對事故現場調查取證,研究現場處置情況,提出事故或險情處置建議和搶險救援技術方案,調集搶險救援隊伍及所需器材、物資,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及時將現場事故調查物證提交事故調查領導小組。(3)安全保衛組人員構成:區公安局牽頭,武警消防支隊、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事故發生單位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工作任務:負責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的道路警戒、控制和保護,組18、織人員有序疏散,保護現場財產安全,確保道路暢通和搶險救援工作有序開展,維護現場秩序。(4)善后工作組人員構成:區應急辦牽頭,區縣財政局、區衛生局、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總工會、保險公司、事故發生單位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工作任務:負責對傷亡人員及家屬實施救治、處置和安撫,開展保險理賠工作,維護社會穩定。(5)后勤保障組人員構成:區應急辦牽頭,區財政局、區衛生局、區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工作任務:負責搶險救援及事故調查工作人員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應急搶險救援器材物資。4.3應急結束應急處置結束后,應急組提出應急狀態結束意見,報市事故災難應急指揮部批準,19、由現場指揮部宣布應急狀態結束(必要時可發布公告),現場人員、裝備等及時撤離,由區人民政府負責善后處理工作。4.4新聞發布按照及時主動、準確把握、正確引導、講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紀律、嚴格把關的原則,做好新聞發布工作。及時向媒體發布有關信息。5、后期處置5.1 善后處置 應急處置結束后,事故災難應急指揮部及時組織有關部門,指導迅速開展善后處理工作,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區政府有關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確定合理的安置和補償標準,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賠償、補償。對在應急處置中傷亡人員給予獎勵和撫恤,并做好評先、評優(烈)、晉級(職)等工作;對緊急征用的物資和調集的社會力量,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結算和補償20、。5.2社會救助政府接受捐贈辦公室、紅十字會、慈善總會負責開展各項社會救助活動,并加強對社會、個人或國際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的管理。5.3保險理賠 事故發生后,有關保險機構和企業要盡快趕赴事故現場,在現場指揮部的協調下,開展事故損失調查取證和理賠工作。5.4調查和總結發生一次死亡10人(不含10人)以下的一般、較大事故,由區人民政府或市政府有關部門調查負責。事故調查實行備案制,須經市安監局審核后方可結案,必要時可由市政府應急委負責調查(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發生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由市政府應急委負責調查。成立重大事故調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調查工作,起草事故調查報告,報市政府應急21、委批復結案。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調查組負責事故調查,市政府上報事故調查報告,報國務院批復結案。事故調查組職責(1)查明事故發生經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質(責任事故或非責任事故);(3)確定事故責任部門和個人,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措施建議;(5)起草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的基本情況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簡要經過;(2)事故調查組的組成人員情況;(3)事故調查的簡要經過;(4)人員傷亡情況和直接經濟損失;(5)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認定依據;(6)事故的性質;(22、7)事故責任者的責任、認定依據以及對責任者的處理建議;(8)主要教訓和改進工作的措施建議;(9)其他需要報告的問題;(10)事故調查組全體成員簽名。6、保障措施6.1 通信與信息保障由大足區電信分公司、大足區移動分公司、大足區聯通分公司負責,分別組建一支通信應急保障分隊,確保處置期間的信息暢通。參與應急的部門和單位應確定一名負責人和聯系人,保持24小時的通訊暢通。建立市政環衛設施重特大事故信息采集、處理制度。6.2 救援力量保障由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牽頭,組建一支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專家組和一支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分隊,為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應急保障。6.3 救23、援裝備及物資保障參加應急救援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準備應急救援的設施、設備和物資,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6.4 救援資金保障政府建立應急管理專項資金,保障應急救援工作必要的經費。6.5責任追究按照國務院關于重大特別重大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重慶市關于重大特別重大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實施細則等規定,對具有以下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依據相關規定嚴格追究責任:(1)對市政環衛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隱患信息不按照有關規定上報、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的;(2)拒不執行現場指揮部的指令,延誤應急搶救工作造成嚴重后果的;(3)在人員救助、物資調配、事故調查、現場秩序維護等方面不配合、不支持,嚴重影響和干擾應急救援工作的。724、宣傳、培訓和演習7.1 安全宣傳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向社會公眾廣泛開展市政環衛安全事故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逃生、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7.2 預案培訓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根據本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本部門、本系統的負責人以及參與事故處置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熟悉實施相關工作程序和要求,做好實施應急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7.3 演習由區事故災難應急指揮部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實戰演習,讓相關人員熟悉處置程序、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項等,為實戰打下堅實的基礎。每次應急演習結束后,各參加單位應及時總結處置工作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意見、建議,以便修訂完善本應急預案。7.4 預案更新本應急預案原則上每3年組織一次25、修訂。8、附 則8.1 預案制訂與解釋本應急預案由區政府應急辦負責制訂和解釋。8.2 城市市政環衛設施定義本應急預案所稱城市市政環衛設施是指:城市排水管網(站)、雨水、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溝渠、涵洞、出水口、進水口、窨井及其附屬設施等公共排水設施和自建排水設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場、化糞池、水上環衛作業船只。8.3 預案公布實施本應急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9、行政主管部門24小時值班電話。現場指揮部成員單位通訊錄部門值班電話負責人手機區政府應急辦莫 文區監察局歐 建區財政局歐國楓區建委胡仁舉區公安局賴明舉區民政局齊如玲區人力社保局李宗菊區市政園林局胡建偉區衛生局唐紅梅區安監局龍 俊區總工會劉長春武警消防支隊梁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