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城春天住宅樓工程防臺、防汛、防暑應急救援預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544
2022-09-05
17頁
46.04KB
1、防臺、防汛、防暑應急救援預案第一節概況一、工程簡介1、麗城春天二期10#、12#、13#、14#、15#、16#、17#、18#、19#由江蘇銘鼎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地處建設南路與團結河路交匯處南側,建筑面積為97427.84平方米,地下車庫面積為17267.7平方米,本工程為高層建筑:10#、12#、13#樓為17層,14#樓、15#樓為18層、16#、17#、18為27層,19#樓為三層商鋪組成。其中16#、17#、18#樓層最高層數最多,建筑高度為78.8米,本工程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超前新穎,布局合理,景觀洋房、絕版高層盡收眼底,交通便利、消防設施配套齊全。2、建設單位為2、:江蘇豐茂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12#江蘇廣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淮安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江蘇天園項目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為:江蘇銘鼎建設有限公司。3、建筑結構形式為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建筑結構類別為丙類,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柒度;4、防火設計的建筑分類為二類,其耐火等級為地上二級,地下一級;二、編制目的為預防施工現場員工在高溫氣候環境下作業出現中暑現象,保證項目部生產順利進行,確保員工出現中暑等緊急情況時,能迅速有效的啟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員工的身體和生命安全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安排好防臺防汛工作,確保我項目部正常生產秩序,使財產及職工生命3、不受損失,在遇到高汛期、強臺風、暴雨來臨期間,確保施工現場抗汛抗臺抗暴雨的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和確保人身生命安全。積極抓好防汛防臺工作的早落實,積極籌備抗災物資,根據宿遷市住房安全生產委員會頒發的關于切實做好夏季高溫及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頒發的關于做好建設工程汛期和夏季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及本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三、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確保員工出現中暑等緊急情況時,能迅速有效的啟動應急救援工作。堅持國家有關防臺汛相關法律法規、方針,確保項目部防高溫、臺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動,團結協作的工作局面。第4、二節應急準備與組織管理防臺風、防汛、防暑工作是我項目部春夏秋季的重點工作之一。一、制定防臺風防汛防暑預案1、在接到臺風防汛信號和高溫報警預報時,及時落實相應的防范行動;2、臺風和汛情過后,及時排除險情、發現隱患、檢查損失情況、進行反饋改進。3、做好防暑和救治的準備工作。二、成立防臺風防汛防暑領導小組工程項目部成立防臺風防汛防暑“指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生產、安全、設備、保衛等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專業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設在質安部,日常工作由質安部兼管負責。發生較大事故時,領導小組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按指揮機構組成名單排序遞補。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5、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項目經理為組長,負責事故的應急救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組長: 張家武成員: 王于華 孔建馬永江付佳孫國鋒程彩張豐孫明行張梅防臺風防汛防暑領導小組聯系電話姓 名職位聯 系 電 話張家武組 長王于華組員孔建組 員馬永組 員江付佳組 員孫國鋒組 員程彩組 員張豐組 員孫明行組 員張梅組 員三、防臺防汛防暑領導小組的職責和應急方案: 接到臺風防汛予警通知后,領導小組立即全面檢查現場的臨時高施和建筑實體等;安排現場的防臺措施,并督促檢查措施落實情況。 緊急事故發生時,必須立即組織采取應急措施處理,當事故嚴重,自身難于處理時,必須首先聯絡緊急救援或醫療單位,并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6、 當緊急事故威脅到人身安全時,必須首先確保人身安全,項目部組織人員迅速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再采取應急措施以盡可能地減少經濟損失; 緊急事故發生時應按緊急事故處理的程序進行處理;對緊急情況和緊急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保護好現場,在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按環境管理方案處理廢棄物資,防止進一步對環境的污染;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應在小時內填寫環境緊急事故處理報告報有關主管部門;并將事故情況上報公司。 緊急情況發生后,項目部應會同有關單位召集有關人員確定緊急情況發生的原因,評審確保緊急情況不再發生措施的需求,制定和實施應急救援措施。第三節防臺防汛防暑應急處理的具體措施為了保證生命與財產的安全,根據建筑施工現場特7、點,制定以下具體防臺防汛防暑措施:一、防暑應急處理預案(一)、防暑應急預案啟動以氣象、報紙刊登的當日最高氣溫為依據,連續三天最高溫在37以上或當日最高氣溫達38時自動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按應急預案執行各項工作措施。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應及時關心員工的工作狀況,調整作息時間,嚴禁加班加點的超負荷施工。(二)、防暑應急預案實施1、加強宣傳指導工作高度重視建筑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積極宣傳指導防暑降溫工作,加大對施工人員進行防暑方面的宣傳力度,注意做好防暑工作。通過板報、班前活動、教育交底等,及時向員工廣泛宣傳高溫施工的注意事項、餐飲安全、應急救援等相關知識,使員工掌握防暑降溫的基本常識,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8、意識。2、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項目部在高溫天氣期間,嚴格按照宿遷市建委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在最高氣溫達35以上(含35),采取換班輪休等方法,縮短工人連續作業時間,且不得安排加班,12時15時應停止露天作業;37以上,開工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39以上,工地停工。根據生產特點和條件,嚴格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避高溫措施,合理調整夏季高溫條件下的作息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延長午休,減輕勞動強度,嚴格限制加班加點,保證安全建房。同時,項目部安排好高溫酷暑期間安全生產值班和調度工作,加強巡查力度,防止因高溫引發的作業人員中暑及人身傷害事故。確保施工作工作進度順利開展及施工過程質量與安全保證。3、提供良好作9、業環境在建房施工作業區必須保證良好的防暑降溫條件,在施工現場提供足夠茶水、清涼飲料和治療中暑的藥品(如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盡量避免一線工人高溫時段露天作業,杜絕高空作業,嚴格控制加班加點現象,減輕勞動強度,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施工的一線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高溫作業場所(地下室等)采取有效的通風、隔熱、降溫措施,并落實專人值班。4、注重防范要求管理人員密切關注現場工人身體情況,發現中暑者,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同時,要加強對宿舍(臨時工棚)和食堂的環境衛生清潔,施工現場要采取有效的通風和降溫措施,保證空氣流通。防火安全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加強措施,嚴10、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加強對員工宿舍區、辦公區、食堂、作業場所的配電箱、用電設備、線路的檢查,配備足夠的的滅火器材。5、保健措施對高溫作業工人應進行就業前(包括新工人、臨時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肝臟疾病、腎臟病、肥胖病、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后身體衰弱、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6、組織措施(1)、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制訂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在氣溫較高的條件下,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晚工作,中午休息、盡可能白天作“涼活”,晚間作“熱活”,并適當安排工間休息制度。(2)、在炎熱季節,為保證工人11、的充分休息,減少疲勞,應注意以下幾項:調整工人集體宿舍,將同一班次的工人調在一起,避免互相干擾而影響睡眠。為保證工人充分休息,盡量做到有勞有逸,避免加班、加點。( 3)、盡可能調整勞動組織,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4)、結合除害滅病講衛生,應對高溫作業工人加強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7、項目部保證隨時預留一輛小車并配備好司機,以應付突發事件的處理需要。(三)、出現中暑情況在夏季高溫季節出現頭疼、頭昏、嘔吐、惡心等癥狀時,可判斷為中暑。(四)、中暑施救方法輕度患者:員工在正常作業時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員工12、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藥品、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員工出現中暑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應急小組立即組織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將中暑患者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上報公司。附:中暑臨床表現:輕癥中暑:臨床表現為頭昏、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升高至38.5以上。重癥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出現混合型。其中:熱射病(包13、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干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于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體溫一般正常。熱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惡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緊急事件應急處理流程:事件發生-通知項目部管理人員-安排車輛送醫院救治-處理和善后工作(五)、應急培訓、演煉小組組織工人進行高溫季節的安全教育培訓。2、應急救援小組應在預案制定后組織一14、次桌面模擬演習。3、救援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技術精、作風硬。4、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防臺防汛應急處置預案(一)、防臺、防汛應急預案啟動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為準,天氣預報如發布臺風或強降雨天氣,自動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按應急預案執行各項工作措施。臺風預警等級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臺風預警信號,以及關于臺風中心位置、強度、移動方向、速度和未來趨勢的預報,和水文等有關部門的災害預警信息進行確定,劃分為四級,級(特別嚴重)、級(嚴重)、級(較重)和級(一般)。建設系統臺風汛期等自然災害預警等級劃分標準臺風預警等15、級劃分標準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級1、氣象部門發布臺風紅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達12級以上并可能持續。2、氣象部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級1、氣象部門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信號,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 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并可能持續。2、氣象部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級1、氣象部門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受熱16、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 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并可能持續。2、氣象部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級氣象部門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 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二)、防臺、防汛指揮職責(1)搶險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張家武擔任,成員由各施工員及搶險工作工人組成。主要職責是:現場位移、下沉、變形的觀測、險情排查,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17、搶險進展情況。(2)安全保衛組:組長由項目安全員王于華擔任,成員由工地保安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并負責汛前安排人員值班、站崗、水位觀測,及時向指揮部報告險情。(3)后勤保障部:組長由施工員馬永擔任,成員由各工種施工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防汛物資的儲備、管理及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人員的食宿。(4)通信組:組長由資料員張梅擔任。主要職責是:負責收集和傳播天氣預報、水文等資料,并及時上報指揮部。汛期間各相關人員手機、對講機24小時開機,不得擅自離開。(5)醫療救護組:組長由送檢員張小青擔18、任,成員由各工種施工員組成。(6)江付佳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作。(三)、備用防臺防汛物資為了保證防洪度汛的安全,擬預備以下物資及設備。1搶救小組及物資清單(1)搶修1 支隊伍 15 人(2)搶修2 支隊伍 15 人合計 30 人2 搶救麻袋 200 只3泥漿泵8 臺4鉛絲200KG5控制箱3只6木材6立方7板鍬30 把、桿棒7根、雨布30塊8汽車 1 輛(四)、施工輔助措施1、施工期間,落實專人及時掌握氣象情況,遇有惡劣天氣,及時通知項目現場負責人,以便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高空作業、大體積混凝土澆注等更要事先了解天氣預報,確保作業安全。2、施工現場道路必須平整、堅實,兩側設置排水設19、施,主要路面鋪設礦渣、砂礫等防滑材料,重要運輸路線必須保證循環暢通。3、施工用電安全措施現場臨時用電線路要保證絕緣性良好,架空設置,電源開關箱要有防雨設施。配電箱、電纜線接頭、箱、電焊機等必須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電或設備事故。所有機械的操作運轉,都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雨季施工期間應加強教育和監督檢查。施工人員要注意防滑、防觸電,加強自我保護,確保安全生產。(五)、臺風來臨前救護和疏散應急措施臺風季節來臨之際,派專人24小時專門負責收集天氣情況,密切關注臺風走向和趨勢的發展情況。當風速達到17.2m/s時,停止室外高空作業,關閉辦公板房的門窗,對工人居住的工棚采取加固措20、施,但地面上的一般工作可以繼續。當風速可能達到20.8m/s以上時,施工現場一律停工檢查,作業人員一律停止作業,以確保安全生產,施工機械也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此時臨時房已經擋不住臺風的襲擊,要提前做好工人的安全轉移工作及轉移地點,確保工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把臺風有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對辦公板房采取加固措施,確保板房的安全。若出現人力無法抗拒的暴風或者爆雨時,保護工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重中之重,并及時通報各主管部門,將損失降到最低點。救護電話:120根據“救人重于救災”的原則和公司防災演練操作規程,首先是撥打救護電話和搶救被圍困災害的工作人員,與此同時有序疏散人員和物資至安全區域。(六)、21、培訓和演練(一)項目部組織實施防暑降溫和防臺汛期的救援演練。各組成員應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結束后由總指揮組織對演練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二)相關人員進行適當的應急培訓。(七)、安全保證措施臺風暴雨汛期到來之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在臺汛期到來之前,施工現場臨建設施、機械均進行修繕和加固,防洪、防汛器材及早準備。(2)對于開挖的基坑、承臺,在雨季施工時,作業前及時用潛水泵抽干承臺積水。(3)施工場地應平整夯實硬化處理,使排水暢通,嚴禁積水。(4)露天怕潮濕的材料、設備應搭設防雨棚。(5)雨季來臨前,應將施工完的各種排水管道(包括臨建)應進行22、檢查清理,保持排水暢通。(6)架設電源線路在金屬腳手架上架設時,應設木橫擔,碘鎢燈用木桿固定在腳手架。(7)高度在20m及以上的腳手架、起重機械等均應設置避雷針,避雷針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8)暴雨、大風、汛期后,應對臨建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電源線路、纜風繩、卷揚機地錨等進行檢查并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應立即排除險情。(9)采用潛水泵時,嚴禁任何人進入被排水的坑、池內,進入池、坑內工作時,必須切斷潛水泵的電源。第四節報警信號和通訊一、工地報警聯絡地址江蘇銘鼎建設有限麗城春天二期項目部。地處建設南路與團結河路交匯處南側。二、報警注意事項說出工地報警聯絡準確地址。講清楚傷者(事故)23、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報告事故的類型,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采取了什么措施,讓急救人員事先做好準備。如火災報警時說明燃燒或爆炸的物質、程度、人員傷亡、發生火災的樓層等。說明事故地點和電話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用電話通訊聯系。打完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若無問題時才能掛斷電話。保證有人留守電話,并應派人在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同時將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清除。報警救援及其他聯絡電話(見下表)單位或姓名電話備注火警119公安110醫療120交通122公司聯系電話第五節現場至醫院線路圖一、現場至城南醫院線路:1.工地東大門斜對面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