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縣千丈巖梯級水電站工程大壩防洪搶險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646
2022-09-05
11頁
113.54KB
1、目 錄1概述12制定大壩基坑應急預案的目的13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14工程基本情況14.1 工程形象面貌14.2 2012年度主要節點目標25防洪工況分析26緊急情況下對應的應急措施26.1 預案一:上、下圍堰發生集中滲漏險情,危及圍堰的安全運行的應急措施26.2 預案二:壩址區突降高強度特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兩岸截排水設施不能有效攔截,山洪進入基坑的應急措施26.3 預案三:壩址洪水流量超過18.6m3/s時,右岸導流洞不能完全泄洪,洪水將翻過上游圍堰過流,危及大壩基坑人員和設備安全,撤退大壩基坑內人員和設備36.4 資源儲備37指揮與救援47.1 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47.2 防洪搶險應急指揮2、部57.3 防洪搶險應急行動組68應急搶險隊伍及物資準備89應急預案執行程序及流程89.1 報警及啟動預案的流程89.2 應急資源的投入程序99.3 搶險人員保護措施99.4 信息發布910預警中發現緊急情況時的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1011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1012應急預案的演練、檢查評價及完善101概述巫山縣千丈巖梯級水電站工程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同時兼顧農田灌溉、人畜飲水和城市防洪等功能的具有綜合效益的水利水電工程。工程位于湖北省建始縣、重慶市奉節縣和巫山縣交界附近,其壩址位于巫山縣廟宇鎮紅椿鄉放馬村陰灣河上游,壩址距巫山縣城約76km,距廟宇鎮約23km,距湖北建始縣城46km。本工程3、總裝機3.67萬KW,年發電量12170萬KW.h。水庫正常庫容369萬m3,總庫容405萬 m3,巫山縣千丈巖梯級電站工程屬等小(1)型工程。千丈巖梯級水電站主體工程標段包括:大壩樞紐工程(包括常態混凝土雙曲拱壩及混凝土重力敦等)、壩后一級電站地面廠房樞紐、右壩肩引水隧洞等。其中攔河壩由擋、泄水建筑物和取水建筑物組成,擋、泄水建筑物包括擋水砼雙曲拱壩、溢流閘孔,建基面高程1668.0m,壩頂高程1733.5m,最大壩高65.5m,壩頂長度147m。施工導流方式采用一次斷流、隧洞導流的方式。導流隧洞布置在右岸,長145.28m,導流隧洞斷面為城門洞型,凈空斷面尺寸設計為1.82.32m,導流洞4、進口頂拱高程EL1678.58,出口頂拱高程EL1675.32m。導流隧洞采用5年一遇枯水時段(11月、12月3月、4月)的最大分期洪水流量為導流洪水標準,設計流量為18.6m3/s。2制定大壩基坑應急預案的目的為確保2012年汛期大壩圍堰及基坑安全度汛,特制定2012年圍堰及大壩基坑防洪搶險應急預案,以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事件管理,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3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部所承擔的大壩汛期的應急控制及救援行動,必要時可作為對上級機關、業主、監理提供防洪度汛安全管理證據。4工程5、基本情況4.1 工程形象面貌重慶巫山千丈巖梯級電站工程于2011年3月進場開工,2011年10月31日實現截流,2011年12月1日完成壩基開挖與驗收,2011年12月16日進行首倉混凝土的澆筑,截至2012年4月30日,主要完成的形象進度為:完成EL1680m以下高程的固結灌漿作業,壩體澆筑至EL1676m度汛高程。4.2 2012年度主要節點目標大壩砼工程:2012年4月30日汛前大壩砼澆筑至EL1676m;2012年9月1日汛后大壩砼澆筑至EL1690m;2012年12月31日年前大壩澆筑至EL1710m。5防洪工況分析綜合分析壩址位置,汛期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有如下三種:1、上、下圍堰發6、生集中滲漏,危及圍堰的安全運行;2、壩址區突降高強度特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兩岸截排水設施不能有效攔截,山洪進入基坑。3、壩址洪水流量超過18.6 m3/s時,右岸導流洞不能完全泄洪,剩余洪水將翻過上游圍堰過流,危及大壩基坑人員和設備安全;6緊急情況下對應的應急措施6.1 預案一:上、下圍堰發生集中滲漏險情,危及圍堰的安全運行的應急措施本工程上下游圍堰為砼過水圍堰,汛期圍堰在洪水沖刷下可能發生滲漏,為保證圍堰的安全運行,需對上述險情進行應急處理。當圍堰發生集中滲漏情況,首先盡可能在圍堰迎水側找出滲流進水口,及時堵塞,截斷漏水來源。同時,在背水側滲流出口采用反濾料壓填,降低水流流速,防止險情擴大。7、采用蓋堵法對圍堰滲漏部位進行搶護,即采用復合土工膜蓋堵,也可就地取材用蓬布蓋堵,再用土袋或石渣袋壓腳,直到完全斷流為止。6.2 預案二:壩址區突降高強度特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兩岸截排水設施不能有效攔截,山洪進入基坑的應急措施組織搶險突擊隊緊急修復左右岸壩肩不同高程上失效的截排水溝,確保兩岸排水不進入上下游圍堰之間的大壩基坑。對進入基坑的洪水加強引排,在基坑上下游部位架泵將積水引排至基坑以外的區域。上、下游共配置500m3/h的水泵,以確保兩岸排水系統失效或突降暴雨基坑進水時的應急排水之需。發生泥石流或水位上漲很快無法組織有效抽排時,基坑內人員和施工設備應快速撤離現場。處在同部位相應的易撤離設備8、和材料由該部位責任預備隊負責撤離至安全地帶,其它部位的設備和材料按領導小組指示精神進行妥善處理。同時,應在其它安全地帶做好抽水泵站的各種準備工作,在泥石流和山洪停止后,立即組織基坑恢復施工的抽排及清基工作。6.3 預案三:壩址洪水流量超過18.6m3/s時,右岸導流洞不能完全泄洪,洪水將翻過上游圍堰過流,危及大壩基坑人員和設備安全,撤退大壩基坑內人員和設備壩址洪水流量超過18.6m3/s時,右岸導流洞不能完全泄洪,洪水流量持續上升時,洪水將翻過上游圍堰過流,為確保大壩基坑人員和設備安全,須采取措施先撤離基坑內人員及設備, 6.4 資源儲備表6-1 資源配備表名 稱規 格單 位數 量備注防汛指揮9、車輛4救護車輛1自卸汽車15t輛4裝載機ZL50臺3反鏟臺2吊車25t輛1手推車部10發電機臺1粘土、砂袋袋各1000土工布、蓬布m2500彩條布卷10編制袋條1000水泵4KW臺13備用3臺抽排水管100鋼管m200100高壓波形膠管m150鐵鏟/鋤頭把各150撮簸只300方便面箱500警報器個2擴音器個5銅鑼面5口哨個20水作服套50雨衣套300救生衣套300警戒帶米500水靴雙300指揮旗面10安全帶付50安全繩卷20應急燈盞10充電電筒把200對講機部10施工及管理人員人1507指揮與救援 7.1 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為切實做好2011年圍堰及基坑防洪搶險組織領導工作,經項目部研究決定,10、成立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部2011年大壩基坑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是防洪搶險工作的指揮核心,負責圍堰及基坑發生險情預警及突發性災害、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組織和協調工作,有效處置突發性災害及安全事故。負責下達基坑施工人員及設備撤退等重大指令。基坑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項目部經理擔任,副指揮長由項目部總工和副總工擔任,成員由項目部各單位負責人擔任。指揮長:吳劍(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部項目經理)副指揮長:陳迪(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部總工)田飛(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部副總工)成 員:謝方祥(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安全部主任11、)陳剛(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技術部主任)廖天柱(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測量隊長)梅舉(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物資部主任)向國波(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合同部主任) 楊興榮(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辦公室副主任) 陳建華(水電九局有限公司千丈巖水電站大壩項目機電隊隊長)基坑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下設現場協調、物資設備供應、道路保通、技術供應、后勤保障及善后、風險評估及理賠、電力保障七個指揮領導小組,組員由項目部各單位人員組成。7.2 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表7-1 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通信錄姓名職務職責聯系電話吳劍指揮長總負責、對外發布12、信息陳迪副指揮長現場協調、設備保障田飛副指揮長現場協調、物資供應、救援謝方祥現場協調組組長現場協調、救援組織廖天柱警戒及道路保通組組長水位警戒、道路保通陳剛技術供應組組長技術支持與供應楊興榮后勤保障及善后組組長后勤保障及善后處理向國波風險評估及理賠組組長風險評估及理賠梅舉物資設備供應組組長防洪搶險物資準備與供應陳建華電力保障組組長電力保障值班電話發生險情時,以項目部指揮中心為基礎,吳劍為指揮長,項目部總工和副總工為副指揮長,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綜合辦公室(如果指揮長吳劍不在工地時,由陳迪為臨時指揮長,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通信以對講機和手機為主,使用頻道為防洪度汛專用頻道13、6頻道。7.3 防洪搶險應急行動組表7-2 防洪搶險職責和分工組別組長成員職責和分工現場協調組田 飛工程管理部人員a) 現場抗洪搶險的組織協調;b) 負責救援人員落實、組織,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指揮長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工作,及時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增援和組織處于險情現場的人員、設備撤離;警戒及道路保通組謝方祥安全部、測量隊a)負責上游水位警戒,并向指揮部匯報水位情況;b)負責施工區的安全監控;c)負責人員、設備撤退通道及救援物資通道的暢通,以及撤退設備停放場的清理。技術供應組 陳 剛技術部a) 協助制訂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14、資的儲備數量;b)根據應急反應方案,為防洪、抗洪現場提供有效的技術服務;c)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抗洪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指揮長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風險評估及理賠組向國波合同部技術部、a)險情發生時,對險情造成的危害及損失進行評估,并向指揮長進行評估通報;b)掌握防洪搶險投入的物資、設備、人員情況,并進行圖片收集,為理賠提供依據。后勤保障及善后組楊興榮綜合辦、食堂、a)按已制訂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資源數據儲備;b)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15、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c)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指揮長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搶險現場,并及時對現場進行增援,為抗洪搶險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物資設備供應組梅 舉物資部、重機隊、a) 按已制訂的應急反應物資、設備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設備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b)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設備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確保設備的完好性;c)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指揮長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搶險現場,并及時對現場進行其它的設備物資增援。電力保障組陳建華機電隊、重16、機隊a)按已制訂的應急反應物資、設備儲備計劃,檢查、落實應急電力保障、抽排水設備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b)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電力保障、抽排水設備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確保設備的完好性;c)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指揮長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電力供應及抽排水。8應急搶險隊伍及物資準備為確保圍堰及基坑應急搶險時做到“政令”統一,統一安排、統一指揮、統一布署、統一協調,上游圍堰以開挖隊為責任單位,綜合隊為輔助;下游圍堰以砼隊為責任單位。各施工隊協作共同做好大壩基坑的防洪度汛工作。施工隊防洪搶險應急隊伍、防洪責任區如下表所示:施工單位防洪責任區應急搶險17、隊伍人員綜合隊大壩上游圍堰、導流洞、壩基內所承擔工作面、左右岸壩肩50砼隊大壩下游圍堰、導流洞出口、壩基內所承擔工作面60機電隊大壩基坑排水10重機隊大壩基坑救援設備組織10搶險突擊隊由砼隊、開挖隊各抽15人組成,負責大壩區域突擊搶險309應急預案執行程序及流程9.1 報警及啟動預案的流程 報警要求及流程災情及事故發生單位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向項目部防洪度汛辦公室報告災情和事故情況。每年汛前防洪度汛辦公室均根據施工現場情況明確各施工單位防洪度汛責任區,凡屬各施工單位責任區內發生的災情及事故,均由責任區相應單位負責報告。各單位發生汛期突發性災害及安全事故時,在第一時間必須立即18、向項目 部防洪度汛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進行口頭報告,部份情況無法核實時也應及時上報,防洪度汛辦公室接報后應立即進行核實。突發性災害及安全事故處置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參建單位應將事件處置情況及時向指揮部進行報告。突發性災害及安全事故處理結束后由技術部、安全部做出專題書面報告上報上級單位。事故單位還應按國家規定向業主、監理及時報告人身死亡事故情況。 災情及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災情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及損毀情況。災情及事故的簡要經過,原因的初步判斷情況。已經采取的緊急搶險救援或救助措施以及救助要求。災情及事故報告的單位、人員和通信聯絡方法。 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在接到事故、險情報告后,由防洪度汛19、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按照事故危害程度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需啟動應急預案時,由防洪度汛領導小組下達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啟動令,防洪搶險指揮部成立并下達抗洪搶險指令,同時向監理、業主和上級單位通報險情。險情得不到控制或發生毀滅性性破壞時,由指揮長申請啟動分局防洪度汛預案,同時以書面形式向分局報告。當領導小組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命令后,防洪度汛辦公室應確定現場指揮部地點并通知相關人員立即到位,同時通知搶險突擊隊立刻進入搶險位置,隨時準備響應防洪搶險指揮部的命令,實施應急救援。 9.2 應急資源的投入程序工程管理部在汛前應根據防洪物資儲備計劃,儲備足夠的抗洪物資。當出現險情時,責任單位應馬上投入盡量20、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搶險。同時開始調運搶險物料至現場。防洪搶險物資以責任單位儲備為主,不夠時,由防洪度汛辦公室指揮調配其他單位的儲備。防洪搶險設備以責任單位設備為主,不夠時,由防洪度汛辦公室指揮調配其他單位的設備。9.3 搶險人員保護措施責任單位應為搶險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所有搶險人員必須遵守項目部安全管理規定。搶險人員、搶險措施由防洪度汛領導小組確定。非搶險人員嚴禁進入搶險區域,搶險區域的警戒由安全部負責。搶險行動啟動時,醫療救護人員至現場,隨時準備進行救護。9.4 信息發布發生突發性災害、險情的信息發布,由防洪度汛領導小組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10預警中發現緊急21、情況時的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一般無安全威脅、隱患,不可能帶來危害及風險時,由責任單位自行處理并報告防洪度汛辦公室。存在一定安全威脅、隱患,并且危害及風險有可能擴大時,責任單位檢查發現后立即以對講機或者電話報告防洪度汛辦公室,防洪度汛辦公室根據發展情況向監理單位報告。存在嚴重的危害及風險,有可能引起工程停工甚至破壞工程安全時,責任單位防洪度汛值班人員接報或發現險情時,須立即以或者對講機電話報告防洪度汛領導小組值班人員,防洪度汛領導小組值班人員須立即報告組長后,組長應立即趕赴現場查看并組織搶險,并根據危害程度確定是否啟動防洪搶險應急預案。11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終止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啟動應急預案22、條件時,由指揮長批準啟動反應預案。當項目部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確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時,應當立即向分局提出啟動一級應急反應預案的建議。 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得到清點無誤;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指揮長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由應急指揮長下達應急救援終止的命令。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工程部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的擴大,技術部制定恢復措施,各單位按照制定的恢復措施開展工作,逐項落實各種措施。 恢復施工前,必須由防洪度汛辦公室組織對現場工作面及周邊區域檢查,在確認措施到位、安全可靠后,由防洪度汛辦公室領導下達復工命令,施工人員、設備方進入工作面施工,恢復生產。12應急預案的演練、檢查評價及完善 本預案發布后6月10日前進行一次實戰演練。 本預案安全部負責檢查,并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和演練暴露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本預案將根據各階段工程特點及防洪搶險需要,由安全部適時進行修改和完善。 本預案與項目部編制的2012年防洪措施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