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防大霧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657
2022-09-05
18頁
142.54KB
1、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AQ/t-JMP001-2014防大霧專項應急預案2014-12-06發布 2014-12-06實施 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 發布頒布通知 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版經評審專家評審合格東北電監局批準通過,現予以頒布,自批準之日起生效。全公司所屬各部門應按本預案要求,認真做好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法人代表 簽名: 年 月 日批 準 頁本預案由本企業突發事件管理領導小組提出。本預案的起草部門:安監部本預案的起草人:于中偉本預案的審定人:胡曉靜本預案的批準人:李超本預案由安監部歸口并負責解釋目 錄 1 總則.1 1.12、 編制目的.1 1.2 編制依據.1 1.3 適用范圍.1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 3 危害源與風險分析.1 3.1 事件類型.1 3.2 風險分析.1 4 事件分級.2 4.1 I 級 .2 4.2 II級 .2 4.3 III級.24.4 VI 級.2 5 組織機構及職責.2 5.1 組織機構.3 5.2 職責.4 6 預防與預警.5 6.1 風險監測.5 6.2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5 6.3 預警結束.6 7 信息報告.6 7.1 應急值班電話.6 7.2 應急報告的程序、方式和時限.6 7.3 速報內容.6 8 應急響應.6 8.1 響應分級.7 8.2 響應程序.7 8.3 應急3、處置.7 8.4 應急結束.8 9 后期處置.8 10 應急保障.8 10.1 應急隊伍.8 10.2 應急物資與裝備.8 10.3 通信與信息.9 11 培訓和演練.9 12 附則.9 12.1 預案備案.9 12.2 預案修訂.9 12.3 制定與解釋.9 12.4 預案實施.9 12.5 相關應急預案名錄:.9 13 附件.9 防大霧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應對突發大霧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1.2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70號)中4、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69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9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主席令8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務院令第86號)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國務院令第570號)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發布實施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國家氣象局實施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國務院令第577號)實施 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導則(試行)(電監安全200922號)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1.3 適用范圍適用于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突發大霧天氣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2 應急5、處置基本原則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人為本”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3 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 大霧對交通安全有明顯影響。大霧易導致追尾、相撞等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滯留擁擠,甚至可能影響到運行人員的正常交接班。3.2 濃霧中由于空氣濕度大,且含有較多的污染物質,很容易在輸變電設備的表層結露,致使該設備絕緣能力迅速下降,當超過其抗污能力時,就會出現線路閃爍、微機失控、開關跳閘,從而發生停電、斷電故障。3.3 大霧對戶外作業的安全生產構成威脅。因能見度低而影響正常工作,增加事故發生機率。3.6、4 大霧使空氣污染更加嚴重,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大霧出現時,大氣停滯少動,連續霧天會導致污染物難以擴散,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甚至引起某些疾病的發生。4 事件分級大霧天氣對供電區域來說主要是引發交通事故和設備污閃事故,根據事件危害程度分為以下四級:4.1 級 特別重大災情 因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大霧災害。4.2 級 重大災情因事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大霧災害。4.3 級 較大災情因事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7、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大霧災害。4.4 級 一般災情因事故死亡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大霧災害。5 組織機構及職責5.1 應急組織體系成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六個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見下圖)。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總經理副組長:副總經理技術保障物資供應組組長:采購部經理搶險救援組:組長:生產部經理安全保衛組組長:安監部經理部部長應急資金保障工作組 組長:財務部經理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副總經理善后處置組:組長:工8、會主席交通醫療后勤保障組組長:人事行政部經理成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六個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5.1.1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總經理副組長:副總經理成 員:生產部經理、人事行政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安監部經理、采購部經理、工會主席。5.1.2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副總經理成員:生產部經理、人事行政部經理、安監部經理5.1.3應急處置工作組(1)搶險救援組 組長:生產部經理 副組長:值長 成員:生產部本部、電氣車間主任、鍋爐車間主任、汽機車間主任(2)安全保衛組 組長:安監部經理 成員:安監部主任、安監部專工、安保大隊(3)交通醫療后勤保障組: 組長:人9、事行政部經理成員:人事行政部成員、工會成員(4)應急資金保障組組長:財務部經理成員:財務部成員(5)技術保障物資供應組 組長:采購部經理 成員:采購部成員(6)善后處理組: 組長:工會主席 成員:工會成員5.2 職責5.2.1 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突發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制度,執行上級公司和政府有關部門關于突發事件處理的重大部署;(2)監督應急管理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協調各部門職責的劃分,并監督各部門、專業應急預案的編寫、學習、演練和修訂完善;(3)負責總體指揮協調突發事件的處理,負責出現大霧天氣突發事件時應急預案的啟動和應急預案的終結;(4)部署大霧天氣突發事件發生10、后的善后處理及生產、生活恢復工作;(5)及時向政府管理部門報告大霧天氣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及處理情況;(6)負責監督、指導各職能機構對各類突發事件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相關部門或人員落實考核;(7)簽發審核論證后的應急預案。5.2.2 應急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監部)(1)應急管理辦公室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常設機構,負責應急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2)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突發事件;(3)組織落實應急領導小組提出的各項措施、要求,監督各單位的落實;(4)監督檢查各單位大霧天氣突發事件的日常應急準備工作、組織演練的情況;指導、協調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5)在大霧天氣突發事件處理完畢后,認真分析突發事件11、發生原因,總結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6)指導相關部門做好善后工作。5.2.3 應急處置工作組職責5 搶險救援組:按照保人身、保設備的原則,做好大霧天氣突發事件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首先搶救受傷人員,然后按其職責開展其它救援處置工作。(1)負責現場人員受傷的第一時間救護,立即報告應急管理辦公室開展后續醫療救助;(2)災情造成機組故障時,運行人員負責事故狀態下運行方式調整和布置安全措施;(3)電氣、熱工專業人員負責保護及自動裝置、控制柜、電源系統室、電動設備故障的應急處理;(4)熱力、化學、機械專業人員負責汽水管道、閥門、轉動設備故障的應急處理;5.2.3.2 安全12、保衛組(1)維持現場秩序、現場警戒,劃定警戒區域,負責監督大霧天氣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時各項安全措施的執行,防止救援時人身事故的發生;(2)控制事故現場,無關人員不準出入現場,維持現場秩序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疏散時的人身安全,做好安全警戒裝置的設置工作;(3)負責搶險現場安全隔離措施的檢查,并督促搶險救援組執行到位;(4)負責組織實施事故處理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5)協助完成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交通醫療后勤保障組車輛管理部門負責:(1)平時加強車輛維護、檢查,確保應急搶險救援時所需車輛正常使用;(2)在大霧天氣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時,提供緊急救護車輛,提供應急物資、設13、備運送所需車輛。通訊部門負責:(1)平時維護保養好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對講機等通訊設施;(2)在大霧天氣災害事件發生時確保生產調度和現場應急通信暢通。醫療后勤部門負責:(1)接警后及時趕赴事發地,對受傷人員采取現場緊急救治;(2)及時聯系市120急救中心或市醫院,將傷員轉送醫院進行專業治療;(3)做好應對大霧天氣災害事件,所需醫療藥品和器材的維護和貯備工作。(4)做好食物、衛生、環境方面的防范工作,防止災后發生疫情,做好生活區異常情況的處理。5應急資金保障組(1)按照要求做好應急資金準備工作:(2)當需要使用應急資金時做好應急資金支付手續:(3)負責應急資金使用跟進工作、確保??顚S茫海?)負14、責應急資金使用統計匯總工作。技術保障物資供應組(1)全面提供大霧天氣災害應急救援時的技術支持;(2)掌握本公司各裝備、器材、工具等性能,負責應急物資、各種器材、設備的供給;(3)按照要求做好各類應急物資貯備和保養;(4)負責與設備制造公司家、物質供應部門進行溝通聯絡,及時做好應急物資的補給工作。善后處理組新聞對外工作(1)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決定對突發事件情況向政府新聞主管部門、上級單位進行報告;(2)負責新聞媒體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相關部門的接待工作。善后處理工作(1)負責傷亡員工家屬接待、安撫、慰問和補償等善后工作。(2)負責人員傷亡、設備、財產損失統計理賠工作。(3)負責對大霧天氣造成15、的災害調查、處理、報告填寫和上報工作。6 預防與預警6.1 風險監測6.1.1 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和人員安監部是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經理是風險信息收集的責任人,及時收大霧天氣預報等信息。6.1.2 風險監測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1)有關氣象信息,包括大霧信息等主要來自當地氣象部門和電視臺天氣預報,公司應與當地氣象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2)值長負責收集極端天氣機組運行狀況和影響機組安全運行的險情。(3)值長及生產崗位人員隨時與應急管理辦公室保持聯系。6.1.3 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1)任何部門收集到有關信息都應及時上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由應急管理辦公室統一處理并上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16、。(2)各部門在應急搶險期間應加強相互信息交流和溝通,確保應急工作的迅捷、有效。(3)天氣預報的預警信息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統一發布。6.2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6.2.1 預警分級大霧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1)級 大霧黃色預警: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霧,或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霧并將持續;(2)級 大霧橙色預警: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或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 (3)級 大霧紅色預警: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或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6.2.2 預警發布17、程序大霧預警信息統一由應急管理辦公室發布,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的氣象信息,立即將適時的大霧情況、能見度、危害范圍等信息進行發布。應急管理辦公室在第一時間安排各應急處置工作組做好大霧天氣應對工作。信息發布以電話、短信、郵件、文件等方式進行發布。6.2.3 預警發布后的應對程序和措施(1)預警信息發布后各應急處置工作組應根據本公司制定的現場處置方案進行部署,預防不安全事件的發生。(2)級黃色預警信號發布后,運行人員加強戶外變電設備的巡視檢查,必要時采用高清高倍數望遠鏡,重點檢查各絕緣子的安全狀況,發現有裂紋等缺陷應及時更換,發現絕緣子表面污穢較多時應及時匯報生產部,由生產部安排檢修人員進行停電清掃等,18、同時應做好外線路、變壓器短路跳閘的事故預想及相應的處理措施。相關措施應掛部門網頁,組織應急值班人員進行學習,明確事故搶險狀況下各應急處置工作組人員的分工。(3)級橙色預警信號發布后,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指派通訊負責人對通訊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通訊設施正??煽?。汽車班應立即組織全體司機檢查車輛的安全狀況,重點檢查值班、通勤車輛的防霧燈、剎車、動力、傳動等裝置的可靠性。明確事故搶險狀況下各值班人員的分工,必要時可抽調增援力量。(4)級紅色預警信號發布后,應急管理辦公室通知公司全體職工,不要開私家車或騎摩托車上、下班,最好選擇搭乘通勤車上、下班?;?、外委承包單位應停止一切戶外高空作業。應急領導小組全19、體成員到崗值班,各應急處置工作組及搶險救災人員持續24小時在崗待命,隨時準備展開緊急救援行動,確保發電機組正常運行。6.3 預警結束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下時,預警結束:(1)當地政府氣象部門已經解除大霧天氣消息;(2)災情的危害已經控制,人員安全,設備穩定,無次生災害發生時。(3) 經應急領導小組確定后,由應急管理辦公室發布預警結束。7 信息報告71 信息報告電話 應急管理辦公室24小時值班電話:主盤控制室電話: 7.2 信息報告時限、程序和方式7.2.1 災害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向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報告,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長報告,同時在1小時內采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20、方式向上級主管單位、所在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災情。7.2.2 災害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災情出現的時間、地點、災害類型、災害體的規模、可能引發的險情和發展趨勢等。對已造成后果的災害,速報內容還要包括傷亡和失蹤的人數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 應急響應8.1 響應分級在本應急預案中將應急響應的級別分為3級:8.1.1 級響應:應對大霧黃色預警事件已發生,且有人身輕傷或電氣設備閃絡事故。8.1.2 級響應:應對大霧橙色預警事件已發生,且有人身重傷或發電機組停運。8.1.3 級響應:應對大霧紅色預警事件已發生,且有人身死亡或全公司停電中斷供熱。8.2 響應程21、序8.2.1 啟動應急響應的條件:(1)大霧黃色級事件已發生: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大霧并將持續;(2)大霧橙色級事件已發生: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大霧并將持續 (3)大霧紅色級事件已發生: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大霧并將持續。8.2.2 響應啟動(1)級響應: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啟動應急響應。(2)級響應:由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啟動應急響應。(3)級響應:由副總經理啟動應急響應。8.2.3 響應行動當確認災情發生時,立即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指揮機構,召開應急會議,調動參與應急處置的各相關部門人員和應急處置隊伍趕赴現場,按照“統一指揮、分工22、負責、專業處置”的要求和預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協作,有效地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8.3 應急處置8.3.1 先期處置(1)密切監測霧情變化,加強與有關部門信息溝通和危急情況分析。落實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安全防范措施。(2)各應急處置工作組加強值守,及時掌握災情,加強與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管理辦公室的信息通報,避免搶險救災可能導致的二次人員傷亡。(3)加大對安全生產監管,督促、檢查停止戶外施工作業。8.3.2 應急處置8.3.2.1 防空氣污染應急措施(1)關閉門窗。(2)減少外出(特別是年令大、體弱多病員工),必須外出時戴好口罩。8.3.2.2 防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通勤班車打開車23、輛前、后霧燈,必要時開啟大燈,另外打開雙閃警示燈,行駛速度不大于10公里/小時。轉彎時要鳴喇叭,打轉向燈,前后車輛距離保持在20米以上。8.3.2.3 防污閃事故應急措施(1)大霧天氣造成公司戶外變電設備閃絡,并有進一步惡化趨勢時,當值值長立即向應急管理辦公室匯報,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應急響應,由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主持現場搶險救援行動,盡快恢復故障設備投運。(2)各應急處置工作組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組人員各就各位執行響應程序,各應急專業處置工作組依據分工緊張有序搶險作業。8.3.3 擴大應急響應(1)因大霧發生交通事故時,啟動交通事故應急預案。(2)大霧造成污閃事故導致設備24、損壞的,啟動設備損壞應急預案。(3)應急領導小組應隨時跟蹤事態的進展情況,一旦發現事故進一步擴大,有可能超出控制能力,請求市內供電局、交警大隊支援避免災情蔓延。8.4 應急響應結束8.4.1 應急結束終止條件(1)災害現場得到控制,大霧天氣已經消除;(2)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徹底消除,無次生、衍生事故隱患繼發可能;(3)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4)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5)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8.4.2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由應急響應啟動責任人宣布應急響應結束?,F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8.4.3 突發事件結束后,善25、后處理組要向上級主管單位上報突發事件報告,造成事故的,在事故結束后上報電力突發事件報告單。9 后期處置9.1 氣象部門宣布大霧消失,由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決定發布應急響應結束,轉入常態管理。9.2 咨詢當地氣象部門,及時對未來幾小時到幾天的能見度情況作出預測。9.3 因搶險救災需要,臨時調用單位和個人的物資、設備,險情、災害應急期結束后應當及時歸還;無法歸還或者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9.4 應急處置結束后,應急管理辦公室應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估,財務處按評估情況辦理保險和理賠事宜。9.5 大霧污閃導至機組解列事故的,事態基本平穩后由生產部組織各檢修專業專工、26、運行人員召開事故分析會,并按上級主管單位有關要求形成事故調查報告書和統計報表,經應急管理辦公室審核后,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批準上級主管單位。9.6 大霧造成交通事故的,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有關流程開展事故調查和統計上報工作。9.7 總結本次應急工作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要求和建議,必要時修改本預案。10 應急保障10.1 應急隊伍專業應急隊伍由運行、保衛、消防、維修人員組成,兼職應急隊伍由各部門管理人員組成。應急管理辦公室每年三月底之前應根據公司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本年度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急工作組組長名單和聯系方式,并報領導小組批準后發布。10.2 應急物資與裝備每年庫房負責清點救災物資庫存27、情況,提出下年度所需物資、材料計劃,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報應急管理辦公室核準后采購補充到位。各部門應按有關規定安排物資及時領用、保管、維護,并建立專門的管理臺帳。大霧應急處置工具由各單位自行準備,主要準備防霧強光燈,電動瓷瓶清掃器等工具,同時應檢查強光燈的可靠性,必須按規定定期充電正常備用,電動瓷瓶清掃器還需按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絕緣檢測。10.3 通信與信息應急預案啟動期間通訊班要安排專人值班,加強網絡維護工作,確保網絡安全,保障信息能在網絡及時發布。通訊負責人要切實做好通訊線路和設施的檢查維護工作,保證通訊系統無異常,在應急情況時確保調度電話暢通,確保值長崗位直撥電話暢通。10.4 經費本預案28、所需應急物資不多、金額也不大,由各部門從耗材費用中列支。10.5 其他人事行政部負責救災車輛的調配工作,優先保證搶險人員和救災物資的運輸。各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組織搶險作業、安全保障、治安保障、醫療衛生保障、后勤保障措施的落實。11 培訓和演練11.1 培訓11.1.1 將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納入年度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應急救援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要求生產一線人員100%經過心肺復蘇法培訓,100%經過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訓,電氣人員100%經過觸電急救培訓。11.1.2 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程序、應急29、資源保障情況和針對大霧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11.2預案演練評估和總結應急預案的演練方式可以選擇實戰演練、桌面演練,每年年初制定演練計劃,臺風、汛情實戰演練方式不少于1次,相關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不少于一次。演練結束后,應組織進行評估和總結,及時發現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和改進。12 附則12.1 術語和定義霧: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由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加達到飽和時形成,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但以冬半年(10月至次年5月)為多。12.2 預案備案本預案經外部專家評審通過后,總經理正式簽發頒布,下發實施。并上報東北能源監管局龍江辦登記備案,抄報佳木斯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政府30、相關部門備案。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時修訂,修訂后按照報備程序重新備案:(一)公司生產規模發生較大變化或進行重大調整;(二)公司隸屬關系發生變化;(三)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重大危險源;(四)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變化;(五)應急預案評估報告提出整改要求;(六)上級有關部門提出要求。12.3 預案修訂本預案應適時由安全環保處組織修訂,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修訂后按照程序重新備案,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應修訂:(1)公司生產規模發生較大變化或進行重大調整;(2)公司隸屬關系發生變化;(3) 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重大危險源;(4) 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變化;(5)31、 應急預案評估報告提出整改要求。12.4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安監部制定、歸口并負責解釋。12.5 預案實施本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相關預案同時廢止。13 附件13.1 有關流程13.1.1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流程現場人員情況緊急時主盤當值值長應急處置工作組長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領導小組當地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13.1.2應急處置流程事故單位應急管理辦公室地方政府電監局公安消防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關閉預案善后處理組技術保障物資供應組應急資金保障組交通醫療后勤保障組安全保衛組危險源控制 搶險救援組外部救援恢復生產后期處置13.2 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和聯系方式 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和聯系方式 序號崗位姓32、名辦公電話手機備注1總經理李超2副總經理姜博3總工程師趙俊敏4工會主席邱曉軍5人事行政部經理胡曉靜6安監部經理于中偉7生產部經理錢林林8采購部經理安風權9財務部經理趙寶忠13.3 外部應急人員和聯系方式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搶險救援機構聯系方式單位聯系方式備注市應急管理委員會市急救中心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市氣象局消防支隊13.4 電力突發事件報告單 內容序號報告內容1報告類型 事故報告 事件報告2填報時間及方式第1次報告 后續報告 第1次報告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3企業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企業詳細名稱企業詳細地址企業聯系電話上級主管單位名稱在建項目建設單位名稱施工單位名稱設計單位名稱監理單位名稱4事故33、或事件經過發生時間地點(區域)事故(或事件)類型初判事故等級簡要經過5損失情況人身傷亡情況死亡人數失蹤人數重傷人數電力設備、設施損壞情況停運的發電(供熱)機組數量、電網減供負荷或者發公司減少出力的數值、停電(停熱)范圍,停電用戶數量等其他不良社會影響6原因及處置恢復情況原因初步判斷事故或事件發生后采取的措施、電網運行方式、發電機組運行狀況以及事故或事件的控制或恢復情況等7填報單位填報人填報人聯系方式13.5 應急物質清單物 資 名 稱數 量存放地點負責人負責人電話安全帽30個庫房庫房保管員鐵鍬100把庫房庫房保管員鐵鎬30把庫房庫房保管員安全繩/帶30條庫房庫房保管員手電筒10個庫房庫房保管員組合工具10套庫房庫房保管員對講機6組主控室值長0454-8855504急救箱2個主控室值長0454-8855504消防栓6套庫房庫房保管員消防帶6盤庫房庫房保管員滅火器73庫房庫房保管員移動抽水機2臺庫房庫房保管員編制袋5000條庫房庫房保管員防霧強光燈6臺主控室值長電動瓷瓶清掃器2臺電氣維護班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