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原煤生產系統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680
2022-09-05
14頁
25.04KB
1、地面原煤生產系統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地面原煤生產系統包括原煤的篩分、破碎、揀選、地面運輸、洗選加工、煤泥水處理及產品的儲、裝、運等環節,由于生產崗點多,設備復雜,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危險、有害因素,導致的事故類型主要由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火災、高處墜落、坍塌、煤塵瓦斯爆炸及其它傷害。1、機械傷害機械傷害主要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機械傷害是煤礦地面生產系統中最常見的傷害之一,易造成機械傷害的主要設備有皮帶和刮板運輸設備、破碎設備、排水設備及其它傳動設備。機械傷害事故可造成2、人體肢體傷殘,甚至死亡。2、起重傷害地面生產系統的車間,廠房存在大量的超重設備,其傷害因素主要表現為牽引鏈斷裂或滑動件滑脫、碰撞、突然停車等,引發的事故后果有毀壞設備,人員死亡等。3、觸電傷害(1)、地點:觸電傷害主要發生在配電室、配電線路、電器設備等。(2)、傷害方式:由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對人體造成局部傷害,甚至出現死亡。(3)、傷害途徑:直接傷害、間接傷害和電流灼傷。(4)、觸電產生的原因:帶負荷特別是感應負荷拉開裸露的閘刀開關,誤操作引起短路,近距離靠近高壓帶電體作業,人體過于接近帶電體等。4、火害(1)、地面火災易發生的地點:帶式輸送機,易燃易爆物品材料庫,電氣設備集中區3、等。(2)、火災可能發生的環節和造成的危害輸送帶負荷過大,皮帶打滑摩擦、燒焊作業防護不當等原因有可能引起火災,輕者造成設備毀壞,重者造成人員燒傷或窒息死亡。易燃易爆物品儲罐泄露,遇明火易引起火災或爆炸,可能造成毀壞設備,建筑物坍塌和人員傷亡。電氣設備失爆,電纜不阻燃、老化、短路或電火花等可引起電氣火災。可能造成電氣設備毀壞或人員傷亡。儲煤場由于煤堆堆放不合理,煤炭存放時間長、煤炭風化、氧化嚴重、天氣高溫干燥可引起煤炭自燃或其它外因因素引起煤炭發火造成火災。5、蓄水池、沉淀池地點易發生淹溺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6、高處墜落事故高空作業時由于操作不當,防護不當引發的人員或物件墜落事故。7、坍4、塌坍塌事故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儲煤場煤堆過高遇暴雨,引發煤堆坍塌,都可能造成人員傷亡。8、瓦斯地面原煤生產系統中的儲煤倉等地易形成瓦斯積聚,如預防不當,可能引起瓦斯爆炸和窒息事故。9、煤塵在原煤的篩分、破碎、運輸機轉載點,干燥車間作業場所會產生大量的煤塵。如降塵裝置不起作用或無降塵裝置形成煤塵大量積聚,遇著明火引起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設施破壞。人員吸入大量媒塵容易得矽肺病10、其它傷害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壓力容器爆炸,放射性輻射、車輛事故、噪音、振動、高溫、腐蝕、雷擊、地震、采光、照明不良等危險危害因素,都可能對人體、設備造成危害。5、2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如附表10所示。地面生產系統應急組織體系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公司應急救指揮部辦公室以及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主要由機電、技術、安監等部門及總工程師組成。2.2 指揮機構及職責2.2.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發生地面生產系統事故時,現場帶班干部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同時立即向調度室和機電科、安監處匯報。調度室接到報告后,要逐級上報,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和其它有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總經理是負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總經理未到之前,值班副經理負責指揮。總 指 揮: 曾德文(總經理)常務副總指揮: 黨玉明6、(總工程師) 副 總 指 揮: 溫 煥(安全副總經理) 馬建軍(機電副總經理) 賈勃海(生產副總經理)成 員: 尹斌廷(調度主任) 郭文龍(安監科長) 王治清(技術科長) 韻陽清(一通三防科長) 王 武(機電科長) 職 責:負責搶險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應急救援方案,發布搶險救援命令。根據搶險需要合理配置人、材、物資源,組織搶險救援工作。核實遇難、遇險人員,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向上級救援機構發出救援請求。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傷亡人員的善后和安撫工作。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組織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準確信息。2.2.2、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下7、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事務工作。辦公室設在調度室。主 任:尹斌廷成 員:米憲、喬彥禹、喬志雄、裴學文職 責:1、負責礦山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2、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聯系,傳達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命令。3、調動公司應急救援力量,調配公司應急救援資源。4、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公司應急救援技術組參與救援工作,協調公司醫療救護工作。5、調用公司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6、頂板事故災難擴大或專業領域救援力量,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救援力量及設備增援。7、完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2.2.3、現8、場應急指揮部及職責根據頂板事故的實際情況,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五個小組:1、現場搶救組副組長:郭文龍 電話:成 員:古 林、任守權、張好寶、尹進勝、趙平和、劉海、劉朋軍、吳萬錄、馮喜文職 責:按照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緊急調用搶險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根據事故情況、有危及周邊工作地點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負責記錄保存救援過程資料,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參與和配合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工作。2、現場保衛警戒組副組長:王 啟 成 員:龐爾勇、溫守旺、喬法、趙海忠、喬軍軍、鄭利軍職 責:維護礦區和居民生活區的治安,做好事故發生后的人員疏散、封閉相關場所,維護9、交通秩序。杜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救援現場,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進行,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3、生活與后勤物資保障組組 長:蔣 青 電 話:副組長:石應章 電 話:成 員:曹美琴、丁祥仁、韓文冠、尹世峰職 責:負責組織搶險救援所需各種物資裝備、器材、人員和資金的調集和籌備。保障有關搶險救援人員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證礦區和正常秩序。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4、通訊供電主扇組組 長:馬建軍 電話:成 員:喬成、王林海、殷建忠、馮福官職 責:熟悉井下各條供電線路,并繪制各采區變電所供電系統圖。確保井下通訊暢通迅速搶修損壞的線路,一旦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時,能保持正常聯系。根據總經理命令,必要時對10、主扇進行反風。5、技術專家組組 長:張 榮 電話:成 員:于守富、尹世杰職 責:提供救援技術支持,參與搶險方案擬定。搜集整理救援過程中的技術資料,為指揮部提出建議意見及相關依據,參與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2.2.4、搶險救援人員崗位責任制1、總指揮根據事故發生情況,統一組織實施搶險救援工作。執行經救援指揮部研究批準的應急救援方案,負責具體的應急處理措施的審定。聯系救援相關事宜,爭取社會支援,下達搶險救援命令。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工作,檢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3、副總經理根據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所需人員及時調集救援所需物資裝備,控制入井人員,協助實施搶險救援方案。4、調度11、室主任做好應急救援指揮部現場辦公室的各項應急工作,準確、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確下達接警后的初次反響調度命令,組織災區人員撤離進行自救和互救及避災。按照報告程序,快速報告事故信息。不斷收集和處理事故災情信息,通知相關單位統計遇險職工人數,通知相關人員在調度室結集待命。轉達指揮部的各項救援命令,完成各項救援協調工作。5、公司救護隊負責人參與制定搶險救援方案,負責制定公司救援隊行動和處置措施。具體指揮公司救援隊和輔助救援隊執行救援行動,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完成指揮部下達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務。6、調度室和值班人員及時準確地上報事故情況,傳達總指揮部命令,了解并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災難情況和救援情況12、。整理搶險救援命令,工程(工作)進度等有關救援信息、核實和統計災區人數、組織災區人員撤離。召集有關人員在調度室待命和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完成總指揮部賦予的其它工作任務。7、事故區(隊)、班(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區隊長、班(組)長是本單位(區、組)應急管理的負責人,對本單位所有作業和作業人員的應急管理承擔責任。負責本單位應急組織工作和應急責任制的制定,承擔應急管理教育和宣傳培訓任務。、發生災難,現場跟班的區隊長或班(組)長是自救和互救負責人,是避災的現場指揮者。、現場跟班的區隊長和班(組)長和所有現場人員承擔向調度室匯報災情的義務,要注意觀察災情的變化、查清災區人員情況,組織災區人員避災和撤離13、。向指揮部匯報災區情況和事故前的相關現場作業情況。、現場的瓦檢員或其他現場的安全檢查人員要協助現場跟班的區隊長或班(組長)查清災情、判斷情況、定期檢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濃度。8、保衛部門負責人組織人員維護事故礦井的秩序和治安,積極與當地公安部門溝通信息,協助公安部門對事故直接責任人實施監護和控制,協助追捕逃逸人員等。9、安全監察部門負責人協調并參與事故的應急救援,參與應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與實施,監督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與執行情況。協助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10、物資供應部門負責人積極準備救援裝備和器材,并運送到指定地點。11、機電、安裝部門負責人根據指揮部命令,組織實施通風機,供配電應急安裝工程14、,保證礦井主要電氣設備正常運轉,及時搶修安裝搶險救災機電設備。12、技術部門負責人參與事故災害初步評估、信息分析、提出應急處置措施的初步意見,參與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相關圖紙、資料,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13、醫療救治單位負責人負責提供相關醫療救治。組織醫療救治隊伍,調集藥品和醫療器材,實施現場傷員救治,參與相關事故調查工作。14、通信信息部門負責人確保現場應急救援通信和電子信息采集,傳輸工作。15、工會和勞資部門負責人負責事故善后處理工作。3、地面生產系統事故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隊長、跟班干部要指揮現場人員立即停止原煤生產系統設備運轉,切斷電源。2、第一時間向礦調度室、事故單位值班員報15、告事故地點情況。3、如發生爆炸事故,現場人員要用濕布蓋住口鼻,迅速撤至新鮮風流處。4、如條件容許,要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對受困人員施救。5、在原煤運輸系統輸送帶、或其他設備火災事故發生初期要積級進行現場撲救。6、當災難進一步擴大時,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撤離現場,等待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7、對于觸電傷害事故要第一時間斷開電源,使觸電者與帶電體脫離接觸,如傷者停止呼吸,要進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醫院救治。8、對于煤倉或沉淀池坍塌埋人傷人事故,要積極進行現場搶救。要首先清除受傷人員口鼻部的堵塞物,清除胸部擠壓物,使傷者呼吸暢通。在搶救時要有人觀察坍塌動態,要注意防止二次坍塌。9、對于從操作平臺、橋、走廊、廠房房頂等地方的高空墜落事故,要積極搜救墜落人員,并進行救治。在搶救時要有人觀察事故區動態,要注意防止二次垮落。要設置明顯警戒標示,嚴禁其他人員通行。4、注意事項1、如地面生產系統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壓力容器爆炸和有毒有害氣體事故時,救援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個人防護器具。2、如發生放射性輻射事故必須制定專門措施,經總工程師簽批,報救援指揮部批準后執行。在執行中必須設置警戒標示,指專人進行現場監督和檢查。救援人員要穿戴防輻射服裝,佩戴專門的儀表,進行現場監督。3、地面嚴重的火災原則上應由專門消防隊處理,公司要做好協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