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724
2022-09-05
11頁
21.54KB
1、道路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為認真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交通部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一、主要任務和基本原則(一)主要任務1、協助搶救受災人員和群眾撤離危險區的道路運輸保障。2、協助轉移物資、設備的道路運輸保障。3、協助調查分析事故原因。(二)基本原則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二、適用范圍及工作原則(一)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范圍為我縣境內發生的需要實施救援和處置的2、道路運輸事故和道路運輸事故險情。(二)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在處置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交通運輸局、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照處置重大道路運輸事故中的職責分工和權限,分級負責,協調有序地開展搶救、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三)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洽理”的方針,堅持事故處置與預防工作相結合,落實預防道路運輸事故的各項措施,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四)快速反應,處置得當建立應對重大道路運輸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快速反應,快速得當處置。(五)依法行政3、,合法處置在實施道路運輸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中,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辦事,啟動干預措施,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六)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征集、調用相關物資、車輛時,各相關鄉鎮和單位應服從統一指揮,保障救援供給。三、組織機構和職責(一)道路運輸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縣交通運輸局成立道路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交通運輸局分管運政的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局黨委班子成員、運管所所長、路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安監所所長、辦公室主任、財務股長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道路運輸管理所,由運管所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工4、作人員由道路運輸管理所全體工作人員組成。(二)領導小組職責。統一領導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制定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預案演練,負責參加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搶救和調查,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道路運輸事故發生后,領導小組組長或其他成員帶領工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和協調進場施救。(三)現場救援指揮部。道路運輸事故發生后,根據道路運輸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和應急救援行動的需要,設立現場救援指揮部。現場應急處理指揮部負責災情現場應急行動的具體部署和執行,應急隊員的任務分配,應急物資的調用。現場應急處理指揮部包括以下成員:總指揮一名、副總指揮一名、聯絡5、員一名、后勤調度員一名。(四)現場救援指揮部職責1、負責現場評估、報告,組織實施救援;建立與局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的聯絡,貫徹執行局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的指令,如有需求,提供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要求的信息。2、協調和控制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3、應急行動結束后,進行事故現場應急救援行動總結并向上級部門遞交書面報告。四、事故分級根據道路運輸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等,劃分為:特別重大道路運輸事故(I級)重大道路運輸事故(級)較大道路運輸事故(級)一般道路運輸事故(級)并依次采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來加以表示。(一)特別重大道路運輸事故(I級)1、I級甲類:一次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經濟損6、失500萬元以上的道路運輸事故。2、I級乙類: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傷50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二)重大道路運輸事故(級)1、級甲類:指一次死亡5人以上,死傷25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2、級乙類: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死傷20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萬元以下。(三)較大道路運輸事故(級)指一次死亡2人,及死傷10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雖未達到I級、級及前述內容,但已使客車遇險,造成較大影響的各類險情。(四)一般道路運輸事故(級)四級指一次事故死亡1人及死傷5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下。五、事故報告(一)報告內容1、7、基本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的單位或車輛牌號(設施名稱)、所有人及經營人、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2、簡要經過。事故及險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車輛毀壞情況;3、經濟估計。事故及險情的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4、原因判斷。事故及險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5、控制情況。事故及險情發生后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處置以及事故控制情況;6、相關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問題,如車型、車況、核定人(噸)數、實載人(噸)數、經營線路,或貨物名稱等;7、報告聯系。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報告時間及聯系方式。(二)報告程序及要求1、特別重大、重大道路運輸事故(、級)。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報警,有關人員必須采取措施搶救傷員,并迅速8、向車輛所屬道路運輸企業報告。所屬道路運輸企業在接到事故報告后2小時內向當地運輸管理機構報告,按所屬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逐級向上報告。2、較大、一般道路運輸事故(、級)。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報警,有關人員必須及時采取措施搶救傷員,并迅速向車輛所屬道路運輸企業報告;所屬道路運輸企業在接到事故報告后6小時內向所屬地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報告,運輸管理機構逐級向上報告。六、應急響應(一)駕駛員、乘務人員應急處理方案現場處置方法:1、立即停車。凡發生道路運輸事故,都要立即停車。2、立即搶救。停車后應首先檢查有無傷亡人員,如有受傷人員,應立即施救并攔截過往車輛,送就近醫院搶救;如傷員身體某部位被壓或卡住,應立即設法9、將傷員救出,同時應標出事故現場位置。3、現場保護。保護現場的主要內容:肇事車的停位、傷亡人員的倒位、各種碰撞碾壓的痕跡、剎車拖痕、血跡及其他散落物。4、保護方法。尋找現場周圍石灰、粉筆、磚石、樹枝、木桿、繩索等便利器材,采取措施,積極施救。因搶救傷員需要搬動現場物品的,應如實記錄并標明位置。設置保護圈,阻止勸導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或繞道通行。5、及時報案。在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及時直接或委托他人向當地公安部門或交通主管部門報案,然后向本企業領導或有關部門報告。(二)分級響應機制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應急響應,按屬地管理原則,由事發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全面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大道路運輸10、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三)指揮與協調1、啟動預案。特別重大(I級)、重大(級)、較大道路運輸事故(級)發生后,突發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立即核實和確認,研究部署應急處置工作或視情聯絡相關部門啟動應急救援預案。2、趕赴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其他成員,立即帶領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與現場指揮和處置工作。3、通信聯系。開通與現場救援指揮部、各應急行動組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故應急處置進展情況。4、保障措施。根據事態發展和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落實搶救人員、搶救設備、設施,確保搶救工作有效進行。5、協調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組成指揮部時,相互協調,服從指揮部統一領導。(四)現11、場施救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快速、果斷地進行現場施救,全力控制事故態勢,防止事故擴大。1、傷員搶救。在醫療部門人員到達現場之前,先到的應急救援人員應進行對傷員止血、包扎等臨時救護,醫療人員到達現場后,由急救、醫療人員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必要時可征用過往車輛。2、現場保護。應急救援人員要注意保護現場痕跡物證,固定相關證據,因搶救傷員需要搬動現場物品的必須如實記錄并標明位置。3、動用儲備應急運力,對受災人員、物質、設備進行轉移。七、應急救援結束處置(一)事故調查1、一般道路運輸事故(級)和較大道路運輸事故(級)由市、縣(區)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參與當地政府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2、I級乙類和級事故12、由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參與省政府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3、I級甲類事故按規定,由國務院派出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省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相關市、縣(區)政府和有關部門配合調查。(二)調查要求。事故調查組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進行調查、處理,依據有關標準對事故損失作出評估,對責任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建議。(三)提出整改。對道路運輸事故中暴露出來的有關問題,事發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提出整改措施,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和相關單位盡快消除隱患,修改完善各級預案,防止事故重復發生。八、應急保障體系(一)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完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管理機制,落實應急處置專業人員,并加強13、對應急處置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教育培訓。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在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決策咨詢、專業救援、事件評估等方面的作用。(二)完善物資、裝備、技術保障有關部門要建立應急保障所需的物資、運力、檢修設備的儲備等動態數據庫,建立健全應急狀態下的資源征集、調用工作機制,做好應急處置所必需的重要物資等資源的合理儲備工作。(三)建立健全應急資金保障制度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和落實應急處置專項預備金制度,將應急機制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支持應急機制建設和保障應急處置工作。(四)加強通訊信息報告加強信息發布制度建設,公布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事機構搶救人員電話,保證準確、及時報送信息,不得瞞報、14、緩報和謊報。信息的發布要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五)治安維護突發事應急救援組織要及時聯絡公安、交警按照有關規定,爭取他們參與應急處置和治安維護工作。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和設備的安全保護,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必要時,可向當地相關部門要求,動員民兵預備役人員參與控制事態,維護社會秩序。九、預案演練突發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應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演練要從實戰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深入發動和依靠職工群眾,普及運輸安全知識和技能。十、獎勵與責任(一)表彰獎勵對在實施道路運輸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中反應迅速、表現突出、處置果斷、決策正確的單位和個人,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二)責任追究因玩忽職守、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十一、應急救援聯絡運政96520公安110、122消防119醫院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