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張常鐵路觸電事故應急演練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755
2022-09-05
11頁
23.54KB
1、中鐵五局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三分部觸電事故應急演練方案編制:審核:中鐵五局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三分部二O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觸電事故應急演練方案中鐵五局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三分部為了增強全體員工的防觸電安全意識,有效提高觸電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確保我分部用電安全,根據業主、局、局經理部、公司有關要求,特制定本分部觸電事故應急演練方案。一、演練時間:2015年8月29日11:00。二、演練地點:三分部8#鋼加工廠三、應急指揮:三隊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三隊隊長潘源飛任組長,總體負責演練的指揮工作。三隊書記譚義根、鋼加工中心主任楊旭云、8#鋼加工廠廠長鄢德祥、三隊副隊長鄧經權為副組長,統一開展本次應急2、演練工作。搶險組組長:鄢德祥(8#鋼加工廠廠長)。組建一支應急救援小組,負責電源切斷和配電系統整改工作。共5人,包括電工2人。救護組組長:楊旭云(鋼加工廠廠長)。負責將受傷人員抬出,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共7人,包括汽車司機1人,車一輛。警戒保衛組組長:鄧經權(三隊副隊長)。組織好施工現場的安全警戒和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啟動交通管制,并派專人在交叉路口指引。共5人。后勤保障組組長:譚義根(三隊書記),負責與搶救醫院和受傷人員家屬保持溝通聯系,安排受傷人員及其家屬的生活和住宿等。四、參演人員有:項目部相關人員、三隊管理人員、8#鋼加工廠管理人員和作業班組人員。策劃人:鄒凱。記錄人員:三隊安全員3、楊勇、安質部長唐亮。整體評價:監理站安全總監周洪亮。 五、背景設置2015年8月29日11時03分,8#鋼加工廠電焊作業人員某某 在焊接作業時,電焊機二次側漏電, 觸電受傷,三隊及8#鋼加工廠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并上報分部。六、演練任務1、8月29日11點00分,各組人員集結在8#鋼加工廠前,三隊隊長潘源飛宣布演練開始。技術員劉宏輝在現場指導,鄢德祥和電工2人到鋼加工廠內巡視,其他作業人員將各組牌子搬走后回到各自崗位工作,楊旭云、譚義根、鄧經權各自回辦公室。2、11時03分,電焊作業人員某某因電焊機二次側漏電觸電倒地,鄢德祥安排電工譚義權立即關掉開關箱和總電源。3、11時04分,技術員劉宏輝跑步4、向楊旭云匯報:“楊主任,電焊工某某因觸電受傷,電源已切斷,請指示”。4、楊旭云:“你立即向潘隊長匯報,我立即去車間。”5、劉宏輝跑步去向潘源飛匯報,楊旭云跑步去車間。6、11:05,劉宏輝向潘源飛匯報:“潘隊長,電焊工某某因觸電受傷,電源已切斷,楊主任已去車間,請指示。”潘源飛:“你立即叫譚書記過來。”劉宏輝跑步去找譚義根。潘源飛到鄧經權辦公室,對鄧經權說:“8#鋼加工廠發生觸電事故,某某受傷,你安排車輛準備送人到醫院。”鄧經權:“是。”鄧經權去安排車輛。7、11:05, 楊旭云跑步到車間內事故現場,鄢德祥和幾位工人圍在受傷人員周圍查看傷情,發現傷員昏迷不醒,無呼吸及脈搏。楊旭云安排人員立即受5、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8、11:06,劉宏輝、譚義根跑步到潘源飛處。潘源飛對譚義根說:“你立即與醫院聯系,要求救護車過來,我已安排鄧經權安排車輛往醫院送,路上碰到救護車就轉到救護車上。”譚義根:“是。”譚義根撥打120電話與醫院聯系,并與潘源飛一起去車間。9、11:08, 潘源飛、譚義根到達車間外,潘源飛查看傷員情況后,做出安排: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10、11:10,皮卡車到達車間外,潘源車安排人員將傷員抬上車,并說:“譚義根,你負責將傷員送往醫院,在路上要不間斷的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直到傷員恢復呼吸和心跳。路上碰到救護車就轉到救護車上。”潘源車打電話向分部經理曹振興匯報:6、“曹經理,8#鋼加工廠工人某某于11點03分在電焊作業時,發生觸電,人員昏迷,正在進行人工呼吸,已報120,并安排車輛往醫院送。”潘源飛安排電工對所有電線路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整改。11、11:15,譚義根打電話給潘源飛:“潘隊長,傷員已恢復呼吸和心跳,并已轉到救護車上,前往醫院。”12、潘源飛通過電話向曹振興匯報傷員情況,并宣布:“傷員已恢復呼吸和心跳,并前往醫院,無生命危險。應急演練結束。” 中鐵五局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三分部 2015年8月28日附件:觸電應急救援的方法 1、發現有人觸電時,現場人員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并采取相應方法進行救助,若傷勢嚴重撥打“120”求助,同時上報應急7、小組救護人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觸電的人,防止發生救護人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如下: 1)低壓觸電脫離方法: 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果開關或按鈕距離觸電地點很近,應迅速拉開開關,切斷電源;并應準備充足照明,以便進行搶救。如果開關距離觸電地點很遠,可用絕緣手鉗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鐵鍬等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或把電線切斷。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電者脫離導電體,最好用一只手進行。如果觸電人的衣服是干燥的,8、而且不是緊纏在身上時,救護人員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圍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嚴格絕緣包裹,然后用這一只手拉觸電人的衣服,把他拉離帶電體。 如果人在較高處觸電,解脫電源后,可能會造成高處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防止切斷電源后觸電人從高處摔下。 注意:應切斷電源側(即來電側)的電線,且切斷的電線不可觸及人體。千萬不能使用任何金屬棒或濕的東西去挑電線,以免救護人觸電。 2)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 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后,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桿或其它帶有絕緣柄(手握絕9、緣柄)工具,迅速將電線挑開。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 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 2、發現者應即時向單位領導和調度匯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調度應根據現場匯報情況,決定停電范圍,下達停電指令。 3、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4、搶救方法如下: 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10、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 5、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1)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2)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11、止。 3)心肺復蘇法 觸電傷員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 A、通暢氣道; B、對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應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并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12、壓時心臟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在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秒5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進行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 吹氣時,要將傷員觜唇緊閉,防止漏氣。 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13、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如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抬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如下: 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cm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按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14、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 按壓必須有效,其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到頸動脈搏動。 操作頻率如下: 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 6、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1)按壓吹氣1分鐘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 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2)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15、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7、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1)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2)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蘇法搶救。 3)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溫度降低,爭取心腦完全復蘇。 8、傷員好轉后的處理 1)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2)初期恢復后,傷員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3)現場搶救用藥:現場觸電搶救,對采用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應持慎重態度。如沒有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條件及足夠的把握,不得亂用。在醫院內搶救觸電者時,由醫務人員經醫療儀器設備診斷后,根據診斷結果再決定是否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