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肇高速公路大王頂隧道爆破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769
2022-09-05
11頁
64.54KB
1、江肇高速公路G7合同段爆破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生產方針,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并能在事故/事件發生后采取訊速有效措施控制處理,及時調動相關組織機構、人員及社會力量開展救援活動,最大限度減少對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及環境破壞。1.2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的管理條例;(4)爆破安全規程;(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6)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7)廣東省長大公司OSH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8)長大公司安全2、生產、環境事故應急預案;(9)廣東省長大三分公司安全生產、環境事故應急預案。2、應急事故/事件分析2.1工程概況大王頂隧道位于大王頂隧道位于佛山高明區楊和鎮。隧道左、右線分離。大王頂左線隧道進口樁號K41+700,出口樁號K43+900,隧道長2200m;大王頂右線隧道進口樁號K41+725,出口樁號K43+884,隧道長2159m。均屬長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198.77m。預測最大涌水量:右線隧道為4373.88m3/d;左線隧道為4153.68m3/d。隧道平曲線進口R=3800m、出口直線,進口R=4150m、出口直線,縱面設計左線縱坡(%)/坡長(m)1.03/2210、-2.39/63、70,右線1.03/2270、-2.88/760。2、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經常進行鉆孔裝藥爆破通風出渣的開挖作業,還需要建立小型的爆破器材專用倉庫,施工條件差,危險因素多。多年來,爆破作業傷亡事故時有發生,這種事情對社會影響較大,事故一經發生往往后果比較嚴重。為避免發生爆破傷亡事故,除加強監控管理外,制定嚴密的應急預案以備不時之需,危急時刻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有效的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3、應急組織機構的設置和職責3.1應急機構的設置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指揮部、搶險救援組、事故調查組、善后工作小組組成。事故應急救援系統實行行政責任替補原則,當指揮部負責人及組成人員因故不4、能履行職責的,由行政副職替補,確保隨時到位,實施指揮。組織機構.1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江肇高速公路G7合同段項目經理謝書良兼任;副組長:由江肇高速公路G7合同段項目書記(安全副經理)呂恬,項目總工羅含友,項目副經理劉奕輝兼任;組員:由項目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2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環境、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室。電話:0757-88855678,有關人員移動電話如下:謝書良:羅含友: 劉奕輝:陳偉旗: 黃 進:張海濤: 吳建輝:3.2職責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職責(1)負責組織制定和修訂應急預案。(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指定應急指揮人員,組織實施和演練。(3)5、組織、指揮和協調應急事故/事件實施救援行動。(4)組織應急事故/事件所需人力、物力、財力資源。(5)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6)發生重大事故/事件時,啟動應急預案,針對相關的應急事故/事件進行決策,并下達指令,采取應急行動,包括組織自救、互救行動及啟用相關的設備/設施。(7)組織事故調查和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職責(1)協助總指揮、坐陣指揮應急現場,實施應急預案。(2)負責搜集應急事故/事件的信息搜集并予以核實、整理、匯總,報告總指揮。(3)執行總指揮的指令,及時提出應急反應行動意見或建議。(4)負責應急現場交通管制、維護良好的應急6、交通秩序。(5)負責應急事故/事件現場的清場、撤離以及組織調動/協調和善后處理工作。(6)負責處理應急新聞發布。(7)負責應急事故/事件發生后,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對應急預案評估、修訂和評審工作。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職責(1)審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及其相關制度、計劃,負責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工作;(2)決定啟動和終止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警狀態和應急救援行動;(3)根據需要,協助相關部門,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事故的聯合行動方案,并配合其實施;(4)進行相應的應急指導或協調行動;(5)審定本單位應急經費預算;(6)其他相關重大事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1)組織起草、修訂本單位安全生7、產事故應急預案;(2)指導施工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實施;(3)指導、檢查和監督施工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的宣傳、培訓、演習;(4)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過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傳遞等;(5)建立與保持項目部內部和外部有關機構的通信聯絡,負責正常上班時間的安全生產事故的接警值班工作,節假日期間的接警值班工作由公布的節假日值班人員負責。(6)協助調查和處理應急失職人員;(7)組織開展事故災害的損失評估,做好事故災害資料的整理、匯總上報及歸檔;(8)其他有關工作。中隊、專業隊、班組負責人的職責(1)執行應急指揮人員的指令。(2)協同搶險、進行應急的協調控制與應急處理。(3)指揮班組人員正確人員進8、行安全防護、正確使用應急器材(如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通訊工具、救援設施)。(4)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應急情況。4、應急預防4.1應急物資根據已制定的應急預案,提供應急響應資源(應急設備、物資、資金)。各施工處常備急救藥品及設施(按實際情況充分配置)(1)常備藥品(急救箱)及器材品 名適應癥品 名適應癥內服藥紫藥水消毒防腐創可貼小創傷出血萬花油燒燙傷京萬紅軟膏燒燙傷風油精蟲咬碘酊(2%)局部消毒清涼油驅暑醒腦防治蟲咬酒精(70%)局部消毒棉墊、崩帶外傷出血紅藥水清毒止血云南白藥散瘀、止痛、止血醫用固定夾板骨折時使用止血膠帶止血擔架抬傷員用輸液器具急救(2)備用急救設施:交通工具(車輛、船舶)和通訊設9、施(手機、對講機、廣播器)。(3)救護人員裝備:安全帽、安全帶、絕緣手套、絕緣鞋、帆布手套、雨具、膠鞋等,按施工處實際情況進行配置。(4)消防器材: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帶、消防桶等,按施工處實際情況進行配置。(5)應急物資:鋼絲繩、三色布、卡環、手拉葫蘆、高壓絕緣棒、手提喇叭、救生衣、救生圈、麻繩、手電筒、應急照明燈、絕緣膠鉗等,按施工處實際情況進行配置。4.2 應急響應機構及應急聯系方式單位電話單位電話高明區人民政府高明區公安分局高明區安監局高明區海事處高明區人民醫院楊和鎮派出所高明區消防大隊楊和鎮人民醫院江肇高速公路籌建處J1總監辦火警119;報警110;醫療急救1210、0;氣象:12121;交通事故122;水上搜救:123955、應急響應的目標和原則5.1應急響應的目標盡可能降低人員傷亡的規模;盡可能控制事故/事件后果的擴大化。5.2 應急響應遵循的原則以人道主義精神全力救助遇險或受傷人員,保護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總體協調,分級負責,各司其職,指導自救,及時正確施救。5.3 發生事故/事件的報告原則一旦發生應急事故/事件,目擊者應立即將事發現場的地點與人員傷亡情況、現場人員的安危狀況、事故發展態勢、現場可采取救援的能力(或措施)狀況,第一時間報告項目部領導或管理人員。江肇高速公路G7合同段項目部安全生產、環境事故報告程序框圖見下圖事故發生現場工作人員項目部啟11、動應急預案長大公司發生地相關部門(交通、安監、交警、消防等)分公司業主、總監辦6、應急信息來源及處理6.1應急信息的來源事發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現場相關方等目擊者。6.2應急信息處理當接到事故/事件應急報告時,接收人應立即聯系項目部負責人或安全、環境負責人,盡可能報告事發現場的詳細情況。接到應急事故/事件的報告后,項目部負責人或安全、環境負責人應立即將相關信息、應急響應要求傳達到相關的人員或部門,開展緊急救援活動。7、應急指揮部的響應7.1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項目部負責人必須迅速作出反應,根據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立即向上一級單位和有關部門報告,請示擬采取的行動,并在第一時12、間組織力量對事故災害現場進行先期處置,迅速控制危險源,疏散現場無關人員,組織自救互救,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2 當相關人員接到應急命令后,應立即趕赴現場或工作地點,按照應急響應方案的要求,執行應急任務。7.3應急總指揮根據事故/事件后果嚴重程度,作出進一步的了解與評估、考慮是否動用當地的救援機構或政府部門的支援。7.4 應急總指揮應密切關注事態的變化,當應急現場反饋應急處理措施不力或效果不佳時,應組織相關人員及時調整應急反應措施。事故發生現場先期緊急處置救援行動組織建立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判斷響應級別參照現場緊急措施指引若事故災害擴大,可能超出內部急救援能力,立即請求外部救援恢復與重13、建結束火災事故報119中毒事故報120 盜警事故報110各級指揮中心根據情況判斷,并及時報告上級指揮中心辦公室及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急救援應急保障協同處置改進措施事故處理事故調查現場清理善后處理終止應急狀態現場控制事故救援人員救助7.5 應急響應流程8、爆破事故應急預防措施8.1 嚴格按照爆破操作規程進行施工,爆破作業人員必須由經過爆破專業培訓并取得爆破從業資格的人員實施。根據爆破前編制的爆破施工組織設計上確定的具體爆破方法、爆破順序、裝藥量、點火或連線方法、警戒安全措施等組織方案實施爆破。在爆破過程中,必須撤離與爆破無關的人員,嚴格遵守爆破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細則。8.2 裝藥、充填,裝14、藥前必須對炮孔進行清理和驗收。使用竹、木棍裝藥,禁止用鐵棍裝藥。在裝藥時,禁止煙火、禁止明火照明。在擴壺爆破時,每次擴壺裝藥的時間間隔必須大于15分鐘,預防炮眼溫度太高導致早爆。除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須進行藥室充填,堵塞前應對裝藥質量進行檢查,并用木槽、竹筒或其他材料保護電爆纜線,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網路和線路。隧道內各工種交叉作業,施工機械較多,故放炮次數宜盡量減少,放炮時間應有明確規定,為減少爆破藥包受潮引起“盲炮”,放炮距裝藥時間不宜過長。8.3 設立警戒線。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聲響和視覺信號,使危險區內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在重要地段爆破時,應在危險區的邊界設置崗哨,撤走危15、險區內所有人、畜;孔樁爆破時,應在爆破孔樁口用竹笆或模板覆蓋,并加壓沙袋,以防止爆破飛石飛出地面。8.4 點火、連線、起爆。 采用導火索起爆,應不少于二人進行,而且必須用導火索或專用點火器材點火,嚴禁明火點炮。單個點火時,一個人連續點火的根數不得超過5根,導火索的長度應保證點完導火索后,人員能撤至安全地點,但不得短于1.2m.如一人點炮超過5根或多人點炮時,應先點燃計時導火索,計時導火索的長度不得超過該次被點導火索中最短導火索長度的1/3,當計時導火索燃燒完畢,無論導火索點完與否,所有爆破工作人員必須撤離工作里。 為防止點炮時發生照明中斷,爆破工應隨身攜帶手電筒,嚴禁用明火照明。 用點雷管起爆16、時,電雷管必須逐個導通,用于同一爆破網絡的電雷管應為同廠同型號。爆破主線與爆破電源連接之前必須測全線路的總電阻值,總電阻值與實際計算值的誤差必須小于5%,否則,禁止連接。大型爆破必須采用復式起爆線路。 采用電雷管爆破時,必須按國家現行爆破安全規程(GB6722-86)的有關規定進行,并加強洞內電源的管理,防止漏電引爆。裝藥時可用投光燈、礦燈照明;起爆主導線宜懸空架設,距各種導電體的間距必須大于1m,雷雨天氣應停止爆破作業。8.5 爆破檢查。爆破后必須經過15分鐘通風排煙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再確認爆破地點安全與否,檢查有無“盲炮”及可疑現象;有無殘余炸藥或雷管;頂板兩幫有無松動石塊;支護17、有無損壞與變形。在妥善處理并確認無誤后,經爆破指揮班長同意,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后,其他工作人員方可進入爆破地點工作。8.6 盲炮處理。盲炮包括瞎炮和殘炮,發現盲炮和懷疑有盲炮,應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嚴禁打殘眼。盲炮處理,應由原施工人員參加處理。處理主要有下列方法: 經檢查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和漏接、漏點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進行起爆。 打平行眼裝藥起爆。對于淺眼爆破,平行眼距盲炮炮孔不得小于0.6m外另行打眼爆破(當炮眼不深時,也可用裸露藥包爆破),深孔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10倍炮孔直徑。 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發火18、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孔內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藥包誘爆。 若所用炸藥為非抗水硝銨類炸藥,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內灌水,使炸藥失效。 對于大爆破,應找出線頭接上電源重新起爆或者沿導洞小心掏取堵塞物,取出起爆體,用水灌浸藥室,使炸藥失效,然后清除。8.7爆破器材儲存要符合下列規定: 建立出入庫檢查、登記制度,收存和發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須進行登記,做到賬目清楚,賬物相符;8.7.2 儲存的民用爆炸物品數量不得超過儲存設計容量,對性質相抵觸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須分庫儲存,嚴禁在庫房內存放其他物品;8.7.3 專用倉庫應當指定專人管理、看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倉庫區內,嚴禁在倉庫區內吸煙和用火,嚴禁把19、其他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帶入倉庫區內,嚴禁在庫房內住宿和進行其他活動;8.7.4民用爆炸物品丟失、被盜、被搶,應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機關。8.7.5 在爆破作業現場臨時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應當具備臨時存放民用爆炸物品的條件,并設專人管理、看護,不得在不具備安全存放條件的場所存放民用爆炸物品。 8.7.6 民用爆炸物品變質和過期失效的,應當及時清理出庫,并予以銷毀。銷毀前應當登記造冊,提出銷毀實施方案,報當地公安機關組織監督銷毀。9、急預案的培訓、演練、評審和修訂9.1應急演練總則 根據本項目部施工作業的特點、針對施工作業過程容易出現的應急事故類型、嚴重程度以及施工處資金狀況,確定應急演練項目20、演練時間、演練地點、參與人員、演練頻次。 根據施工生產進度要求、施工生產安排、施工作業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施工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實況,制定應急演練計劃。 應急演練計劃應提早一周,向相關部門發放應急演練計劃、演練要求、參與人員/部門、演練設備/設施等演練文件及演練實施流程。 應急演練的項目或演練內容應與施工作業環境變化、施工作業狀況相結合(如臺風多發季節前,進行防臺應急預案的演練)。9.2應急預案相關人員的培訓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內容:A、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B、對待各種事故如何處理;C、自救與互相救護的能力。對義務消防隊員、應急小分隊成員的培訓內容A、各種消防器材、工具的技能與知識21、;B、任務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務;C、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對員工的培訓內容A、具有哪些危險隱患;進行危害辨識與控制方法、措施;B、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C、各種信號的含義;D、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9.3應急演練方案 在進行演練前,應針對項目部的實際需要,確定應急演練項目;由安保辦與同相關部門制定應急演練方案。 應急演練方案應包括:A、演練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支援物質(包括演練物資、演練車輛、交通船舶或其他急救設施與器具等)。B、演練參與的部門及人員。C、演練時間及演練行動計劃。D、演練指揮者、分項管理者、演練參與人員。E、演練要求及相關的注意事項。9.4應急演練評審 應22、急演練結束后,由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對應急演練進行評審。 由項目部管理層組織評審小組的成員,針對演練過程實況、演練效果及相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提出演練需要改進或資源投入等,并形成應急演練評審報告。 應急演練報告應公布,并為應急預案的修改提供依據。 按照記錄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對應急演練報告予以保存及管理。9.5應急預案的評價 根據應急演練報告中反映的改進意見或建議,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評價現有的應急預備是否需要改進相關的條款或項目。在應急事故/事件結束后,應對應急預案的實施情況予以調查、驗證,協同項目部相關管理人員及事故發生部門,針對事故發生與處理的情況,修訂應急預案。9.6應急預案的修改需要糾正或改善的應急預案條款,應按照文件和資料管理程序文件的相關要求,予以修改、發放、回收、記錄等管理。附件: 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現場緊急處置措施事故類別爆炸適用范圍爆破施工作業過程中,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或安全防范不到位等原因,可能導致的爆炸事故應急流程應急措施備注收集信息事發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現場相關方等目擊者報告發現后立即報告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主管單位處置現場人員第一時間報警,通知單位,并實行自救疏散爆炸及可能受影響區域的人員轉移易燃易爆物品配合消防專業隊伍營救清點人員,清理現場特別處置若可能或已經造成人員傷亡,提請上級主管單位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