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810
2022-09-05
12頁
101.54KB
1、溫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標段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文件編號: 文件標識: 編 制 人: 復 核 人: 批 準 人: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溫州市域鐵路S1線SG7標段目經理部二一四年八月目 錄1、編制目的32、危險性分析32.1 項目概況32.2危險源情況4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3.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43.2、應急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4搶險組4安全保衛組:組長由項目書記擔任,成員由辦公室、經警組成。5后勤保障部5醫療救護組5善后處理組5事故調查組54、預防與預警64.1、預防措施64.2、信息報告75、突發事故應急響應與指揮控制75.1. 應急響應75.2指揮與控制2、:7觀測預警7施工報告7安全撤離8組織搶險8供電和照明8設備85.3、通訊85.4、警戒與治安95.5人群疏散與安置96、應急物資及裝備97、預案管理107.1、培訓107.2、演練108、預案修訂與完善109、綠色通道10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為有效應對發生在本市的臺風、暴雨、洪水災害以及損害防汛設施等突發事件,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提高項目經理部防汛防臺和整體抗風險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保障工程建設安全,特制定防汛防臺專項應急預案。2、危險性分析2.1 項目概況 溫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標段起止里程范圍為:DK24+195DK27+703、6(含長鏈5.68m),線路全長3516.68m。主要工程項目及數量:(1) 龍灣隧道(全長732.33m)隧道設計為礦山法施工,圍巖等級從到,其中級圍巖長195m,其中明洞20m,級圍巖段長40m、級圍巖長145m、級圍巖長349.33m;(2) 高架橋梁(西臺特大橋、南洋大道特大橋)西臺特大橋起止里程為DK24+198.75DK26+246.35,全橋橋長2047.6米。南洋大道特大橋起止里程為DK26+974.70DK27+706.00,全橋橋長:731.30m。(3) 車站(龍騰路站、溫州大道站)龍騰路站為高架二層站,車站主體長140m,寬33.2m,總建筑面積4460m2;溫州大道站4、為高架二層站,車站主體長140m,寬30.9m,總建筑面積4430m2。設計主要內容包括:主體建筑、站臺雨棚、車站土方工程。2.2危險源情況 根據項目部工程特點,所承接的項目主要有機械設備、電氣焊、等工程施工,可能發生和重大危險因素的生產安全事故有中毒事故、傳染病突發事故、高空墜落事故、電焊傷害事故、乙炔和氧氣爆炸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環境污染事故、觸電事故、隧道坍塌事故、深基坑坍塌、支架坍塌事故、塔吊倒塌事故、火災事故、火工品爆炸事故、防汛、防臺自然災害事故、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事故等。根據每個危險源單獨編制要求,本文只編制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項目工程所在地,臺風一般在下半年的5、79月份,本地區臺風最大為12級,風速34m/s,基本風壓0.35kN/m2。臺風來臨時,風力大,破壞面廣,救援難度大,損失嚴重。主要對臨時設施加固不到位;基坑開挖;臨時用電;施工機械設備;小型工器具、模板等在強風作用下造成施工作業、生活、辦公區域、周圍建筑物造成損害和人員傷害。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3.1 應急救援組織體系 :3.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組 長:鄭龍副組長:司國華成 員:崔寧寧、任迎、劉洋、曾凡偉、許智勇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副組長:負責相應事故救援組織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調查的配合工作。成員:成員分別由項目總工程師6、總會、辦公室主任、工程部長、物機部長。配合好組長、副組長做好救援及事故調查工作。3.3、應急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 3.3.1搶險組組長:鄭龍成員:崔寧寧、譚猛()、許智勇、孫浩超()、曾凡偉、李迎春()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3.3.2安全保衛組組長:司國華成員:劉洋、馬超()、張晨()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 3.3.3后勤保障組 組長:司國華成員:、劉洋、李迎春、王躍進()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7、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 3.3.4醫療救護組組長:任迎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作。 3.3.5善后處理組組長:鄭龍成員:司國華、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或受傷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或受傷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3.3.6事故調查組組長:公司職能部門領導、鄭龍成員:以及公司專家組、崔寧寧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4、預防與預警 4.1、預防措施1)明確綠色逃生通道。選取距離近、地勢高、抗風能力強的建筑物作為綠色逃生通道,在臺風、洪水到來時可有8、效延長等待救援的時間,增加逃生的幾率。我項目經理部附近已修建好的石坦隧道可作為最佳綠色逃生通道;本工地的應急避難場所是溫州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辦公樓四樓會議室。完全可以保障民工的基本生活。2)準備充足的生活用品。在等待救援期間,充足的食品、水等生活用品對保障人員順利度險非常重要。3)配備相應的防汛防臺裝備、器材,保證人員能夠疏散逃生的通道、標識和應急照明、廣播、通訊等。4)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業務學習和相應的技能訓練,提高逃生能力。4.2、信息報告 接到臺風天氣預警,應立即向組長(副組長)報告。組長接到報警后,通知副組長、組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系統,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包括事9、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5、突發事故應急響應與指揮控制5.1. 應急響應1)在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人員轉移至應急避難場所。情況緊急時,首選石坦隧道。本工地的應急避難場所是溫州有色冶煉有限責任公司辦公樓四樓會議室。完全可以保障民工的基本生活。2)遇到6級以上的大風時,應做好防護措施,并停止施工作業;同時對施工臨時用電的電線桿加強觀察(若有需要時應立即停電);基坑施工內的人員應急時撤離(必要時應進行基坑回填,避免塌方),另外備足水泵準備抽水。由于臺風的到來往往伴隨著暴雨,還應做好防雨措施。項目部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措施及時,統一協調安排。5.2指揮與控制:10、觀測預警由工程部技術干部和各工班指定人員加強日常觀測、和當地氣象部門保持聯系,確保在第一時間確認臺風來臨,提前發出預警提示。施工報告 在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后,施工工人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將抗風能力弱的設備進行加固,人員撤離應急避難場所,并及時匯報;安全撤離在發布臺風橙色預警信號后,由項目經理下令,立即電話通知值班室,組織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將施工機械加以安置保護,安排全體員工有序轉移至應急避難場所。組織搶險1)各班組及時清點人員,確認有無被困人員,并集結待命,不得私自外出;2)組織搶險突擊隊,由各工班抽調精壯工人組成,負責對臺風造成的破壞進行恢復;3)衛生員做好準備,并視情提前與定點醫院聯系。供電和11、照明在臺風來臨時,應果斷斷電,防止個別線路漏電發生意外;臺風過后,經檢查確認安全后可恢復供電;設備在臺風來臨時,如設備不能撤離到安全位置,應對設備進行加固和適當防護,防止設備造成不必要的損壞。5.3、通訊各救援小組、氣象部門、新聞媒體、醫院、上級機關和外部救援機構,必須建立起暢通的通訊網絡。5.4、警戒與治安1)在臺風后造成事故時,保安應加強事故區域巡視,隔離安全地帶,禁止閑雜人員圍觀,禁止一切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禁止地方老百姓進入施工現場;2)加強施工現場看護,未經公司統一組織不得放入任何人員。5.5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12、擠,減少人員傷亡。6、 應急物資及裝備 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和物資儲備表 序號設備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存放地點保管人聯系電話1挖掘裝載機ITC312臺1現場許智勇2裝載機Zl50c臺1現場許智勇3機動翻斗車FC-1輛2現場許智勇4液壓汽車吊KY-25輛1現場許智勇5電焊機BX500臺2現場許智勇6卷揚機JJ2-0.5臺2現場許智勇7移動式螺桿空壓機SP522臺2現場許智勇8風動鑿巖機YT-28臺4現場許智勇9水泵10sh-13臺1現場許智勇10水泵10sh-28臺1現場許智勇11發電機202KW臺1現場許智勇12通風機DT12臺1現場許智勇13注漿泵PH-250臺1現場許智勇14注漿泵ZJB-13、35臺1現場許智勇15砼噴射機MEYCO Potenza臺2現場許智勇16應急車輛SUV輛1項目部劉洋17急救藥箱套1辦公室劉洋18水車輛1辦公室劉洋19滅火器泡沫個10現場劉洋20消防水帶80米50辦公室劉洋21對講機個4辦公室劉洋22砂袋個6現場許智勇23絕緣手套雙10現場許智勇24絕緣靴雙10現場許智勇7、預案管理 7.1、培訓 根據受訓人員和工作崗位的不同,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 培訓內容: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如何正確處理各種事故;自救與互救能力;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工作崗位存在哪些危險隱患;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14、用具;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 7.2、演練 項目部按照假設的事故情景,防臺防汛專項應急預案經理部在每年5月1號組織一次現場實際演練,將演練方案及經過記錄在案。 記錄格式見附表。8、預案修訂與完善 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2)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 4)預案評審根據局“管理手冊及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要求“:專項預案半年、綜合預案一年評審一次。9、綠色通道 綠色通道如下:項目經理電話:鄭龍 項目經理部指定應急辦公室電話:醫療急救電話:(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應急醫院地址: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1號應急計劃演練記錄演練名稱演練時間地點主要參加人員可以見演練簽到表演練主要內容演練主要內容:(應急響應程序及處置過程敘述)演練效果評價演練效果:負責人:(簽字)記錄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