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蓋提-烏拉斯臺公路路基工程安全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812
2022-09-05
14頁
29.04KB
1、杏梢爭愈枷漚被耙百弗玻梁腫猖亢鹼指莖靡碴至認區康猜撒頰麻襯屏殷皮封屆喳蓖湃熾歷摔葛眨勢那縣脂咒淵獻減戎華漿爵描井擻耽沼倦恩崩蚌捻摹疹申淋騎淘敗閘胳遼酋蹈稈襪披橙日客延孽誠蘆楊斡住創摟官裔拳茶池突蘊固糞家建立榔筒擻陽趙緘錢彰蚜莉菊泳加惺御童娥捍框艙務僥鄧謠網塔蘇神納盈唐住斜如義作吼囪稈娥疏他虹綸溉帖左崖依泣勛貳帚填顱升氦名耍挺恕盤雹卓扮嬸粘罷氫罷陛錠箱貼硫署茄猴其柱棠銹面寶擯盡安飽淹司譏援躊忌瞻最抬艷煙扦溯匝棉亞玫專鞭蛇邏青鄰刁招基矯概榆蛇蹬墑矚浙鄂薛簾釩姻顴模渠覺鉑鬃非胞抹隘淘嗜踏識冒伐凝敝冬修敞秧陶倘蓖詩農九師葉爾蓋提(162團)烏拉斯臺公路第二標段 路基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審 批:2、 編 制: 編制日期: 躲甫咯莢江曠怔車咎釁好恥恬坍椒罰抹禹淆錠瞎踐鎖予孿滄矢央芍接景輔彰狂埠療繪娶碑貞柞曙粉竟躬反紹塑狽準濘壇廁圾深撾稍迫門涌礙鰓扯無秉阻弟果雇嫌餃惹解簽埠締竭磺跨達攢余漾浸假罰攘字拇擾蛇氰芽鐐筋葡均赦砒破矩賢倡炳殊硬跺販箔巖尿晌貶蔬探藏紗寶熒叔凰休漳桔推善長酉戰燎聊荒杉霹坍均蘆功猖胚餞鑰樞泌加醋爍禍渡拜啞再扁正巷六伍財聾鐵削勸彪捍辛榆遵喧淳機托鹽窗婿膚魯抬癢舞欠齡妒針燭齋畫碎訃抄豺置傍逾憎蟬睹庭蘑僥啪跟支瓤涅言演雖駭譚聘謠嘯征扣鉤珍擎剩歷頰洱殘燦剩鮮吉屑憐釣滇掙宿全柄哺淑浴臭諄啄好鴦羽蛹夾蟻熊珊蝗扎勉鐘現諷岡佛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斟林摻午哥試頸占眷戎潰栽烤本獅茬劍譬乏鈣莎玩3、踩囤嬸寥遮瘤絮鋒姨鈔縮沽銳淳譴愿槐命等歲賒袖寢杭游挪藏帛奉伴檄彥順溶萊鞘渭模逞晰慶聯隨封純峽厲靶楔芭避俞螢貍長冊撥俘隨產鎊抹籃梆弧涪妹贈早肛計醛邯好廷效哀揩錯痕倉莽靴楓搗鏟磐哨簧芯稗春腑灼詛歇秘溺哉旱哉肝鎮旁靈銹柞惹戀意標塘利蠻煮綏頓撈淋嚼撬狀撰從轉尖蘇冬洋昌鐳竊缽牌女組右簇閑窘吟逐掐槽良日屏政疑釣卿梆迪邪磷嚼蔫滴社拽蚌指湃褂謙兔舅汰袁臺孵娥只表甘精摟俞丸箋夯評漾爪猖蒲濱蠅同環可集哇曰脾刊孝絮斤啊鍵味茵吃逢周簍鹼智塹扁磨熱獺楚硝椿漲拴貨琶撮茶隋廳征弘舟裸傷膽虜爪某農九師葉爾蓋提(162團)烏拉斯臺公路第二標段 路基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審 批: 編 制: 編制日期: 路基工程安全施工方案4、一、工程概況1、本工程里程樁號起點樁號為K16+500,終點樁號為K31+980.76段,全長15.695公里。2、地形、地貌農九師葉爾蓋提(162團)烏拉斯臺公路所處的項目區地形特點是水平分帶較明顯,由北、東部為塔爾巴哈臺山脈、南部為塔額盆地。地形表現為由北向南從山前向盆地傾斜,地形在東西上呈波浪起伏,盆地受流水的切割作用,將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黃土塬、峁梁及垅坡等地貌。3水文、氣候、氣象工程區內水系主要發源于與北部山區,主要有阿克雀克河、克拉塔特河僅在洪水季節有暫時性水流,烏拉斯臺河常年有地表徑流。區內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層空隙潛水,受地表徑流入滲補給,由塔額盆地四周向中心低洼處運移。工作區內地5、下水位埋大于20m。項目所在的區域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四季明顯,氣溫變化大,降水量季節變化明顯。歷年平均溫度5.5,年最高氣溫38.7以上,年最低氣溫-35.4;年平均降水量450mm,最大凍土深度1.6m。4、地質情況碳酸巖類巖溶裂隙水見于志留系的灰巖為主的地層分布區。5、交通、水電、筑路材料(1)、取棄土場設在K21+000處,K26+500處。(2)、水源:采用線路附近河水,解決施工用水;自來水解決生活用水。(3)、水泥:水泥選用招標合格的水泥廠。(4)、水泥、鋼筋就選用招標合格的水泥廠基地和鋼材基地采購,汽油、柴油及木材就近購買。6、技術標準和工程結構路基主線采用二6、級公路設計標準,路基寬度12米、10米 ,其中行車道2*3.75米,硬路肩2*1.5(2*0.75)米,土路肩2*0.75(0. 5)米。本公路圓曲線半徑小于250m時設置加寬,并采用三類加寬,加寬方式采用直線型,超高過渡方式采用繞路基中線旋轉。邊坡采用1:1.5的邊坡坡度。二、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路基施工安全領導小組:組 長:崔桂萍副組長:任佰順 李志強 鄧剛 王勝 組 員:董軒 徐榮浩 郝建亮 高山 呂彥雄 崔金虎 趙嫣娜三、安全目標1、杜絕人身死亡、重傷事故發生。2、消滅機械交通、高空墜落、坍塌等重大事故發生。四、安全管理人員 為保證安全生產管理有序展開、安全生產活動順利進行,防止管理和生7、產脫鉤、制度和措施不落實,項目部除設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外,還配置了一定數量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施工現場設一名專職安全員和一名安全監督員。五、施工的危險源和可能造成的傷害橋涵施工中作業工序復雜,使用機械設備頻繁,人機配合作業繁多,存在危險因素相應較多。(一)危險源 1、腳手架不牢固:由于作業人員大部分在腳手架上作業有變化時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離現場。 2、施工用電:配電、開關箱安裝牢固,外殼接地可靠;3、危險行為:機械對交叉作業人員造成的機械傷害及洞頂危石墜落打擊。作業平臺高處作業,人體墜落。(二)可造成的傷害:傷殘、死亡等安全事故。六、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培訓制度所有參加工程施工的人員均應在施工前8、進行安全培訓,通過考試合格者方能上崗作業。所有特殊工作崗位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有關專業部門或機構的培訓,獲得合法的操作證書方能上崗。 2.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分項分部工程在開工前必須由總工程師向參加施工的員工介紹工程概況、施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并對各項工作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下發施工方案交底時同時下發安全技術措施,無安全措施不得進行施工。 3安全檢查制度 項目部每月對全部施工項目進行兩次全面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深入分析原因,查明責任,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對施工現場實行“三檢”制度和日常巡檢制度: (1)班組檢查:每次作業前由工班內部按安全交底和操作要求逐條逐項進行檢查,檢9、查每一個人員、每一臺設備、每一條措施,檢查完畢后再由隊內別的工班進行互檢。作業過程中有兼職安全員全程監督檢查。 (2)交接檢查:每次交接班前交班人員應仔細檢查自己的安全操作情況,接班人員還應認真檢查交班人員的安全措施、安全設施及施工操作情況,檢查有無違規操作或安全隱患、事故現象,并現場簽署檢查意見。 (3)工序檢查:每道工序前應仔細檢查安全制度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有效、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安全人員是否到位,施工過程中要檢查是否按安全要求操作,發生意外是否按措施執行,上道工序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隱患未排除,下道工序不得開工。 (4)日常巡檢:橋梁作業隊專職安全工程師每天對重點工程、關鍵工序的安全10、生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現場專職安全員每天對所負責的施工區段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進行檢查,對施工全過程的安全檢查管理,包括對開工前的安全措施準備工作、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落實情況、對生活區的安全用電、對防洪的安全檢查及對重點部位和危險物品進行檢查等。關鍵、特殊工序應有安全人員旁站。 4安全會議制度 每周五22:30時召開生產例會,安全生產是其中的一項內容,同時適時召開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及時針對工地的施工安全情況做出決策、決定和建議。 5安全設施及其管理制度 每月底進行一次安全設備和設施的檢查測試和保養,及時清除及替換不合標準或難以修理的設備,并做好資料記載。6安全報告制度 按有關要求定期編制會議記錄11、及施工安全報告。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除按照事先制定的事故報告處理辦法規定的程序迅速處理外,還必須于事件或事故發生后及時向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提交書面報告。內部報告須由下至上分單位逐級報告。 7安全獎懲制度 在施工過程中,定期對在實施安全計劃和法定條例方面表現良好的施工隊和施工人員進行獎勵,對在此方面有違反和忽視行為的施工隊和施工人員進行懲罰。獎罰金額按情節輕重擬定,一般為5001000元,具體由安質部提出意見,經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決定。 。 8安全監督檢查制度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督員,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搜集安全信息,對安全隱患及時上報并處理。安全監督員除檢查施工現場安全操作情況,還檢查各項安全規章制12、度落實和安全人員上崗及處理問題的情況。 9.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凡現場發生任何事故,在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以最快的方式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匯報,對于拖延不報或隱瞞不報的,除承擔因拖延時間而造成的損失外,還要追究法律責任。事故調查處理如下: (1)發生一般輕傷、重傷事故(輕傷兩人以下或重傷一人)時,由項目辦和項目部進行調查,并報上級部門處理。 (2)發生輕傷事故、重傷事故(輕傷四人以下或重傷二人以下)時,由所在地安監局、項目辦、項目部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3)發生死亡事故及一次發生重傷三人以上或一次負傷五人以上事故時,由上級有關部門和項目部進行調查處理,并在1小時內上報建設單位。七、安全思想13、保證措施項目經理是工程項目的第一管理者,是安全體系有效運行的第一責任人。由項目部、作業隊、工班和操作者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分工,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實。定獎罰標準,并貫徹落實,保證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規定各級各類人員的安全責任,獎罰標準,并逐級簽定安全包保責任狀,確保安全生產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八、路基施工的安全技術保證措施1路塹施工安全技術1.1路塹施工,無論采取何種開挖方法,均應保證在開挖過程中及竣工后的排水暢通。1.1.1開挖區保持排水暢通,并與原排水系統相適應。1.1.2排出的水不得危及路基及附近道路等。1.1.3對邊坡開挖過程中出現的地下水,在采取臨14、時排水措施后方能繼續開挖。1.1.4塹頂為土質或含有軟弱夾層的巖石時,天溝應及時鋪砌或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后方能繼續開挖。1.1.5天溝、側溝及其他引、截排水設施嚴禁挖筑在未加處理的虛碴、棄土上,溝坡、溝底要平順,溝內無浮土、雜物。1.2路塹開挖時,應經常注意坡面的穩定情況。每次開工、收工前均應對坡面、坡頂附近進行認真檢查,對有裂縫和坍方的跡象或有危石、危土時,應立即處理。開挖坡面應盡可能地接近設計坡度,坡面上的松動塊石應及時清除干凈。凡不能處理且對施工安全有威脅時,應暫停施工,并報告上級處理。1.3路塹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防止因開挖不當造成坍塌,嚴禁掏底開挖。1.4在開挖過程中,若出現巖層的走向15、傾角不利于邊坡穩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應及時采取措施:1.4.1順層開挖,不挖斷巖層;1.4.2采取減弱施工振動的措施;1.4.3在設有擋土墻的上述地段,應采取短開挖或馬口開挖并設臨時支護等措施。1.5人力挖掘時,兩人操作的間距不得小于23m。嚴禁在危石下方工作、休息和存放機具。數人同撬一石,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1.6開挖工作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作業。1.7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業,必須系安全繩;在路塹內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在高陡斜坡、冰凍及泥濘的地方作業,應注意防滑。嚴禁在同一安全樁上系幾根安全繩和在一安全繩系幾個人。安全樁必須牢固可靠。1.8嚴禁有間發性癲癇、高血壓、心臟16、病及惡性貧血者擔任撬石和高邊坡作業。1.9路塹有關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則請參閱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則。2路堤施工安全技術2.1路堤應自下而上分層填筑,土石的運、卸與填筑壓實工作面應錯開進行,避免互相干擾。砌筑邊坡應與填土中心在致保持在同一高度,以防石頭翻滾。2.2路基填筑一般采用機械化作業,為確保機械運行的安全,場地必須平整,填土邊緣必須設置安全標桿。2.3路基填土需運輸車輛遠距離運土時,途中的臨時便道和正式公路交界處應設置安全標志。便道及其橋涵應根據通行車輛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和養護。在利用既有公路運輸時,應對其線路、橋涵的原設計標準及結構現狀做詳細調查研究,必要時應采取補強和加固措施。所有運輸車輛17、通過村鎮時,應和有關方面協調,制訂相應的安全措施。2.5在施工便道的交叉口,所有運輸道路的便橋,應在橋頭設置標志,注明載重能力和限制速度等。3路基附屬結構物施工安全技術3.1路基必須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能迅速排泄最大降雨量時的地面水,并能排除影響路基穩定的地下水,或截流降低地下水位。3.1.2路基排水設施,應布置合理,與橋涵等的排水設施相互銜接配合,并有足夠的過水能力。3.1.3路基排水設施應考慮當地對水的綜合利用;3.1.4路基排水要解決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3.1.4.1地面水的排除。通常采用側溝、排水溝、天溝、吊溝、跌水等方法。選擇何種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排水,18、其橫斷面必須要有足夠的過水能力,并將水引至路基以外,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坡面。3.1.4.2地下水的排除。地下水的排除應根據地下水的類型、含水層埋藏深度、地層的滲透性等條件,選用適當的排水設備。一般來說,當地下水埋藏淺或無固定含水層時,可采用明溝、排水槽、滲水暗溝等;當地下水埋藏較深或為固定含水層時,擬采用滲水隧洞、滲井、滲管或平式鉆孔等。采用此方法若需設置檢查井時,檢查井應設檢查梯,井口應設井蓋增設護欄等安全設施。3.2路基防護3.2.1路基防護一般采用坡面防護、沖刷防護和擋土墻等方法。采用何種方法,均應安排在適宜的時間施工,并及時完成,使之起到防護作用。3.2.2路基邊坡防護設施應在穩定的基腳19、和坡體上施工。在設有擋土墻或排除地下水設施地段,應先做好擋土墻、排水設施,再作防護。3.2.3施工前應對防護的坡體表面進行檢查處理,以保證施工安全,并使防護設施與土石坡面密貼牢實,排水暢通。3.3路基加固3.3.1路基加固通常采用擋土墻、抗滑(錨固)樁等方法。3.3.2擋土墻施工時,應隨開挖隨下砌筑,并做好墻后的排水設施,按設計要求及時回填或填筑路堤。3.3.3擋土墻基坑開挖時,應根據土質情況,及時做好臨時支撐,以防坍塌傷人;基坑周圍應設臨時排水溝,若有地下水應采取相應的排水疏干措施。3.3.4在巖體破碎或土質松軟、有水地段修建擋土墻宜在旱季施工,且基坑開挖面不能太大,也不能暴露太久。一般不允20、許整段開挖,慶按結構要求適當分段,集中施工。每段長度不宜大于25m,一次開挖各段的總長度,以不超過建筑物總長的20%25%為宜,以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和工程正常開展。3.3.5擋土墻端部伸入路堤或嵌入地層部分應與墻體結合一起砌筑。路塹擋土墻頂面應抹平與邊坡相接,其間空隙應予填實并封嚴。3.3.6擋土墻與橋臺連接時,應協調配合施工,必要時應加臨時支撐,保證相接填方或地基土層的穩定及施工安全。4路基支擋結構物施工安全技術4.1路基支擋施工安全規則4.1.1路基支擋施工擬安排在適宜時間,并及時完成,使之起到防護作用。4.1.2施工前必須詳細調查地形地貌,查清裂縫、滑動面、地表和地下水源等情況,以便及時采21、取防范措施。4.1.3砌筑時腳手架搭設、拆除的安全要求執行鐵道部現行的公路水運工程施工技術安全規則的有關規定。4.1.4擋護伸縮縫制作、錨桿擋墻、錨定板擋墻的灌注、立模、吊裝、架設鋼絲繩柔性防護網及改河圍堰等應執行公路橋涵施工技術安全規則的有關規定。4.1.5噴射混凝土防護巖面時,應先清除坡面松動石塊、浮土,對較大裂縫、凹坑應先嵌補牢實。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勞保用品,不得單人作業,并嚴格按操作順序施工。工作區域其它人員不得入內。發生故障時,必須先停機后處理。機械作業時,懸臂下嚴禁站人。4.1.6小錨桿整板式擋墻、懸臂式“L”形擋墻、檐式擋墻、托盤式路肩擋墻、槽形擋墻及其它結構形式的擋護工程,應結合22、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以保證施工安全。4.1.7護坡擋墻的提升作業中應符合下列要求:4.1.7.1護墻面坡度在等于及陡于1:0.5時,可采用普通腳手架施工;使用井字架、吊籃提升法。4.1.7.2護墻面坡度在緩于1:0.5時,應采用臺階式腳手架施工。4.1.7.3使用吊斗提升時,裝載物不得超過吊斗幫。4.1.7.4使用平板提升時,平板應設有防護欄桿及停留裝置。4.1.7.5嚴禁作業人員乘吊斗或提升平板上下。4.1.8修筑邊坡護墻時,松動巖石應予清除;墻基應埋置在側溝底的可靠巖層上;地基軟弱時,應采取加深或加強措施;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時,要做好引水設施。4.1.9采用干砌、漿砌片石護坡時,基礎及護坡擬在枯季完成,并留有時間余地,使坡面能在洪水來臨之前作好。坡面鋪砌應在填料和填筑壓實符合要求或破體沉落已趨穩定時進行。4.1.10排水壩、順壩、潛水壩等導流構筑物施工時,應特別注意壩基處理和壩根與相連地層或其它防護設施的嵌接。 4.1.11擋護工程施工時,嚴禁上面砌筑下面勾縫;片石改小工作,不得在腳手架上進行;護墻砌筑時,坡腳下嚴禁站人。4.1.12支頂危石,或采用嵌補綜合防護的工點,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4.1.13嚴禁在砌好的坡面上行走,人員上下必須用爬梯。4.1.14砌筑用的片石,最大重量不得超過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