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MW風電場工程集電線路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817
2022-09-05
15頁
167.54KB
1、國電電力雷州東里49.5MW風電場 工程集電線路施工方案批 準: 審 核: 編 寫: 王 興 邦 廣東雷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2012.1目 錄1. 工程概況 12. 編寫依據 13. 作業流程 33.1電纜施工(工序)流程圖 43.2光纜展放與接續作業(工序)流程圖 44. 作業準備 44.1 人員配備 44.2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 45. 作業方法 55.1土建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55.2電纜、光纜敷設 85.3光纜直埋敷設的工藝流程和一般要求 126. 環境保護控制措施 15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 158. 施工方案及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審批表.161 工程概況1.1 35kV集電線路2、國電電力雷州東里風電場工程建設規模為49.5MW,共33臺,風電機組單機容量1500kW。集電線路起于東里風電場110kV升壓站35kV出線開關柜,止于風電場33臺風電機組的35kV風電機組升壓變壓器高壓側。集電線路分為二個回路,其中第一回路帶風機16臺,第二回路帶風機17臺;整個集電線路包括33臺風機的光纜敷設施工。1.2 路徑概述本工程33臺風機,線路布置為二條回路,均由主干線及分支線組成。線路路徑盡量沿風場道路設置。路徑詳細敘述如下:第一回路主干線由升壓站向#14風機止,第一條支線路向北依次連接#14至#1號風電機組和第二條支線路依次連接#15至#17號風電機組。線路從升壓站至#13風機3、段采用YJFQ23-26/35kV-3300型號電纜;#13風機至#07風機段采用YJFQ23-26/35kV-3185型號電纜;#07風機至#01風機段采用YJFQ23-26/35kV-370型號電纜;第二條支線采用YJFQ23-26/35kV-370型號電纜,與主回路在#14號風機箱變內連接。第二回路主干線由升壓站向#17風機止,繼續向南依次連接#18至#33號風電機組,其中從升壓站至#21風機段采用YJFQ23-26/35kV-3300型號電纜;#21風機至#27風機段采用YJFQ23-26/35kV-3185型號電纜;#27風機至#33風機段采用YJFQ23-26/35kV-370型號4、電纜;2. 編寫依據引用標準及規范名稱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頒發機構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Q/CSG 1 0007-2004中國南方電網公司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 第5部分 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DL/T 5161.15161.17-2002)中國南方電網公司5電力電纜運行規程中國電力部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6)中國南方電網公司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 505、217-94)中國南方電網公司8DL/5344-2006 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9Q/GD-100-001-2005 電力通信光纜工程施工規范廣東電網公司10DL/T-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11施工圖紙河北電力設計院12電纜頭廠家安裝說明書及技術資料廠家3. 作業流程3.1 電纜施工(工序)流程圖電纜土建作業? 現場勘察、放線? 電纜坑開挖、埋管? 電纜過馬路頂管? 風機箱變基礎? 中間接頭井? 地網安裝? 中間驗收電纜敷設作業? 線路走廊復測? 電纜盤吊運? 布置放線機具? 電纜敷設? 電纜外護層測試? 電纜坑落沙蓋板附件安裝6、作業? 附件材料清點? 電纜相位核對? 中間接頭安裝? 終端頭安裝圖3-1 作業流程圖3.2 光纜展放與接續作業(工序)流程圖否 否4. 作業準備4.1 技術資料 施工設計圖紙 施工方案 施工技術交底 電纜及附件訂貨技術文件 電纜附件廠家安裝工藝 4.2 人員配備工序名稱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備注路徑復測31落實安全措施全員11工具儀表和材料31光纜盤測311要求業主、監理項目負責人在場展放光纜、電纜場地選擇及施工機具設備布置 411擺放電纜滑車31展放牽引繩61退扭裝置安裝及連接光纜211電纜敷設、展放光纜及光纜余長控制1513光纜接續安裝311電纜頭制作63電纜、光纜總體檢測、驗收2217、4.3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4-3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表配置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電纜放線架(20T千斤頂)套2帶鋼管軸2滑輪托架(電纜滑車)個20帶轉角3對講機臺44鋼鋸把45液壓鉗240mm套16電工常用工具批27電纜剪把38兆歐表1000V、2500V臺各19電風筒2000W臺310數字萬用表MF500臺111鋼卷尺50m把112界刀把若干13鋼絲繩14米55014鋼絲套3300條1015旋轉連接器3t只416電纜網套300個217機動絞磨5t臺218旋轉連接器OPGW專用(3t)個119蛇皮套OPGW專用個120防扭鞭OPGW專用條121耐壓試驗設備套122光纖熔接機臺1238、光纖切割刀把124光纖接續專用工具套125(OTDR)光反射儀臺226光源、光功率套127光電話機對128光纖專用零星材料批15. 作業方法5.1 土建主要分項工程施工方法5.1.1、施工測量A、測量準備工作施工測量控制工作將由一名測量工程師負責主持。在本工程施工測量放線之前,除了檢查好所有使用的測量儀器及工具外,還將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熟悉和核對設計圖中的各部位尺寸關系;2、制定各細部的放樣方案;3、準備好放樣數據。B、測量放線方案根據現場施工總平面與各方面的協調。選好點位,防止事后相互干擾,以保證控制網中主要點位能長期穩定地保留。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部署,制定切實可靠的測量放線方案。1、根9、據場地情況、設計與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控制全面又能長期保留的原則,測設場地平面控制網與標高控制制網。2、驗線工作:各分項工程的測量放線后,應由測量工程師及專職質檢員驗線以保證精度、防止錯誤。5.1.2、工作井支護與土方工程由于本工程所處地段地下水豐富,基坑深度約2.5m左右,因此基坑施工時應采取合理的、安全可靠的支護措施。同時應做好降水措施。5.1.3、工作井支護與土方施工1)、工作井底排水溝工作井底面四周均設置排水溝,及時排除坑內積水、雨水。排水溝距離緊靠工作井底邊噴錨護坡設置,坑底排水溝寬300mm,水溝最淺處100mm,縱向坡度0.15%,排向集水井。2)、集水井工作井在及工作井底和工作10、井面分別沿縱向每隔約30m設一個集水井,從溝底向下設置,700(寬)1000(長)7000mm(深),240mm厚灰砂磚墻,M5水泥砂漿砌筑,內側與頂面批1:2.5水泥砂漿25厚;所有水均抽到工作井面排水溝,經沉淀后再排入。5.1.4、工作井變形觀測A、平面軸網測量 1、基本要求1)、遵守先整體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程程序。2)、要有嚴格審核制。3)、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經自檢、互檢合格后,方可申請主管部門驗收的工作制度。4)、開工前先制定施測方案、儀器配備、人員分工,并經項目部總工程師論證可行后方可實施。2、平面控制1)、建立局部直角坐標系統。根據設計圖紙上各點的坐標,從規劃局的定11、位基點引測,建立軸線控制網。2)、各個控制網的距離誤差要求3mm,測角誤差5”。3)、控制軸網建立完成后,再以此為基準劃分軸線,從軸線放出電纜溝外邊線。4)、為了能使軸線網點永久保存,并利于以后的檢驗和基線引測工作,將軸線網點投測到基坑周邊不受影響的建(構)筑物上和基坑四周地面上,并設立控制樁(點),并經常進行復核,以確保軸線控制網的正確性。B、工作井支護的穩定性觀測1、邊坡垂直度控制考慮工作井底需要設置排水溝,因此對工作井、電纜溝開挖的邊坡垂直度要求較嚴,本工程設計工作井邊坡為垂直支護,施工中放坡不可超過150mm,以免影響坑底水溝。2、土方開挖工作井、電纜溝開挖在施工中,對現場的阻礙(如魚12、塘)應繞道開挖,防止與當地居民的糾紛,對本工程應有一套完整的(包括工作井、電纜溝開挖的周邊建筑物和市政管線)體系,以利于對工程進行信息化管理,具體做法如下:、開挖作業的密切配合。為保證工作井、電纜溝邊坡安全,、開工前,加強對鄰近建筑物的資料分析和現場勘察;對公路已有的裂縫等應事先設置標記和備案,施工過程中應定時觀測原有裂縫的發展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工作井、電纜溝邊坡頂上,各周邊間隔約1530米,設置一垂直位移監測點;沿基坑四周坡頂及坡腰處分別設置一排觀測點(間隔約1530米),監測工作井、電纜溝的水平位移。及時整理分析、反饋數據,指導開挖和支護作業。當誤差較大時,應及時采取措施,13、確保工作井、電纜溝邊坡穩定和周邊建筑物的安全。5.1.5、砌筑工程A、施工準備1、裝卸砌塊時,應堆放整齊,嚴禁傾卸丟擲。2、砌塊堆放應符合要求:(1)現場砌塊應按不同規格和標號分別整齊堆放。堆垛上應設明顯標志。堆放場地必須平整,并應有排水措施。(2)砌塊的堆置高度不宜超過1.6m,垛與垛之間應留有適當的通道。3、砌體施工前,應先將砌筑面抄平,然后按圖紙放出軸線。4、不得使用齡期不足28d的砌塊進行砌筑。B、施工要點1、應盡量采用規格砌塊。砌筑時應清除砌塊表面污物和砌塊孔洞的底部毛邊。砌塊應底面朝上砌筑。2、從轉角定位處開始砌筑,內外墻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接。3、墻體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 度不應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如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砌成直槎,但必須采用拉結網片或其它措施,以保證連結牢靠。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2-17
1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