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玉公路路面底基層、基層專項施工技術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1887
2022-09-05
15頁
65.54KB
1、路面底基層、基層專項施工技術方案一、施工準備工作(一)路基交驗1. 路基交驗程序路基交驗時由項目辦、項目辦中心試驗室、監理單位、施工 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必須同時參加。復測過程中發現問題,應按規 范要求處理到位。2. 路基交驗內容及要求路基交驗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挖方和填方路基的交驗, 第二部分為路面墊層的交驗。 線形和外形尺寸:線形控制應根據設計提供的導線點,在 加密后用全站儀檢測路基中樁是否偏位;對主線及主線漸變段、 互通區匝道按每10m 處檢測幾何尺寸是否合格。 縱面高程:嚴格控制路基頂面高程,水準點高程應閉合, 精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單幅路基每20m檢測一個斷面,每個斷 面每5m檢測一處2、,主線漸變段、互通區匝道高程檢測頻率應加密。 平整度、橫坡:平整度用三米直尺按規范要求逐段檢測; 對填方路基、主線彎道路段、互通區匝道的橫坡及邊坡坡率應重 點檢測。 彎沉值:彎沉檢測前,應對全線路基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彈簧”路段必須進行換填。凡是路基彎沉值超標的路段,必須 由路基施工單位進行處理,經重新檢測合格后方可交驗。 壓實度:路面施工單位在檢測路基壓實度之前,要求獨立 做標準密度試驗,并按規范及設計要求進行壓實度檢測。對壓實 度達不到要求的路段,要求路基施工單位進一步碾壓,直至達到 要求。質監機構在對路基進行交工檢測時,也應獨立做標準密度 試驗,以切實加強對路基壓實度的控制。 路基排水:3、要對路基排水系統設置情況進行檢查,特別是 對挖方路段邊溝深度、超高路段橫向排水及中央分隔帶排水情況 進行重點檢查,確保排水通暢。 橋臺臺背填筑:臺背填筑應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填筑與 碾壓要求同上路床,對于缺少透水性材料、壓實困難的臺背應采 用固化結合料進行填筑、碾壓。在填挖路基交驗完成后,要對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銜接進 行檢查,并提出建議,確保路面層間水順利排除。3施工設備配備足夠的拌和、運輸、攤鋪、壓實等施工設備和配件,開 工前做好保養、試機工作,盡量避免在施工期間發生有礙施工進 度和質量的故障。水泥穩定碎石和水泥碎石基層、底基層施工的 主要機械設備配備要求如下: 拌和樓:應配置符合合同要求4、的拌和樓,并與實際攤鋪能 力相匹配。為使混合料拌和均勻,拌缸要滿足一定長度。至少要 有五個進料斗,料斗上口必須安裝鋼筋網蓋,篩除超出粒徑規格 的集料及雜物。拌和樓的用水應配有大容量的儲水箱。料斗、水 箱、罐倉都要求裝配高精度電子動態計量器,電子動態計量器應 經有資質的計量部門進行計量標定后方可使用。 攤鋪機:應根據路面底基層、基層的寬度、厚度,選用合 適的攤鋪機械。施工時應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要求兩臺攤 鋪機功能一致,以保證路面基層厚度一致,完整無縫,平整度好。 壓路機:壓路機的噸位和臺數必須與拌和樓及攤鋪機生產 能力相匹配,至少應配備12-151壓路機12臺、18-201的穩 壓用壓路機5、23臺和輪胎壓路機12臺,使從加水拌和到碾壓 終了的時間不超過2h,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自卸汽車、裝載機、灑水車:數量應與拌和設備、攤鋪設 備、壓路機相匹配。 水泥鋼制罐倉:由拌和樓生產能力決定其容量,罐倉內應 配有水泥破拱器,以免水泥起拱停流。以上設備數量至少應滿足每個工點、每日連續正常生產及工 期要求。開工前要求加強對拌和樓、檢測儀器等設備的標定工作,監 理、建設單位必須對標定情況進行檢查、核驗,確保拌和及檢測 數據真實可靠。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拌和樓、檢測儀器等設備的 檢修、維護,以便能及時發現設備出現的問題。對拌和樓篩網應 經常進行檢查,發現堵塞和破損現象應及時清理和更換,以便更 好地控6、制配合比。基層集料加工場的石料破碎機必須配備振動預 篩喂料裝置(篩網長度不小于2m),以減少集料中的泥土含量。4.拌和場地 施工總體布置合理,拌和場要選在空曠、干燥、交通便利, 并遠離居民區及畜牧業集中的區域,避免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 活和居住環境帶來不利影響,拌合站場地及便道按照青海省共和 至玉樹公路建設指揮部下發的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設) 的要求進行硬化。 拌和場地的面積要根據項目工程量、拌和設備的型號、施工 工期、材料供應速度經過計算確定,拌和場占地面積應滿足施工 需要,并將生活區及工作區分開。 拌和場地要有良好排水、防水措施。分隔倉內應縱向每隔 510m,橫向每隔1520m設盲溝7、,坡度不小于0. 5%,盲溝應與 場地排水明溝相連,在堆料倉前后應設置排水明溝,保持排水通 暢,場地內不允許積水。 要求對基層堆料場地用水穩結合料進行硬化(厚度不小于 20cm)o杜絕產生彈簧、翻漿現象。要求設專人每天對拌和場、場 區道路等及時進行灑水清掃,減少灰塵對集料的二次污染。 拌和場地內應設有安全防護措施,配備消防設備。 拌和場地施工標牌按有關原材料及混合料報驗制度的規定 設立原材料品標識牌,注明材料品名、用途、規格、產地、檢驗 時間、檢驗結果;在拌和設備前設混合料配合比標牌,并嚴格按 施工配合比施工。5混合料組成設計水泥穩定碎石a. 水泥穩定碎石應滿足下表的技術要求(基層試件要求采用8、 振動成型)。水泥穩定碎石技術要求項目設計強度(MPa)水泥劑量()設計底基層N2.04.0基層$3.55.0b. 取工地實際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碎石,分別進行水洗篩分, 按顆粒組成進行計算,確定各種碎石的組成比例和合成級配,建 議基層與底基層的級配要求范圍如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級配范圍要求篩孔尺寸(mm)31. 526. 5199. 54. 752. 360.60. 075通過 率上限10010086643728155下限100956844261780水泥穩定碎(礫)石底基層級配范圍要求17 m m zl 寸 rk 7LJ 篩531.56291X59.754.632.60.艮 nHP 上00 9、_ 亠00168643728155nb 下00 亠5986442678OC.取工地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的水泥和確定的合成級配碎 石,按不同水泥劑量(按設計要求,分別選取45個劑量),用重 型擊實法分別確定各劑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 以不同水泥劑量,分別根據重型擊實法確定的最佳含水量 和98%的最大干密度,拌制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并制備規定數量 試件,在標準條件下養生6d,浸水24h后取出,測定不同水泥劑 量下混合料的無側限抗壓強度。e. 水泥穩定碎石7d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代表值R代不小于設 計值。f. 取符合強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為水泥穩定碎石的生產配 合比,經監理審批進行試驗路10、段鋪筑。g. 配合比設計注意事項:(1)為減少基層裂縫,應做到三個限制:在滿足設計強度的 基礎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合成級配滿足要求的同時限制細料、粉 料用量(合成級配中小于0. 075mm顆粒含量宜不大于3. 5%);根 據施工時氣候條件限制含水量。(2)在規定的水泥劑量范圍內,強度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應采 取調整級配和更換料源等措施,不得單純采用提高水泥劑量的方 式。(3) 生產配合比調試時,應根據施工時的氣候條件,通過試驗 確定混合料拌制用水量。水泥穩定碎石a. 水泥穩定碎石應滿足設計技術要求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現場實測強度宜不大于設計強度的 150%。b. 取工地實際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滿足上11、述要求水泥穩定碎 石混合料,按不同的配合比制備至少五組混合料,確定各自的最 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確定同一齡期和同一壓實度試件的抗壓 強度,選用強度最大時的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比例。c. 取工地實際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碎石,分別進行水洗篩分, 按顆粒組成進行計算,確定各種碎石的組成比例和合成級配。d. 根據確定的集料合成級配,按不同集料用量比例(選取45 個比例),用重型擊實法分別確定各比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 大干密度。e. 以不同集料用量,分別根據重型擊實法確定的最佳含水量 和98%的最大干密度,拌制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并制備試件,在 標準條件下養生6d,浸水24h后取出,測定不同集料用量下12、混合 料的無側限抗壓強度。f. 水泥穩定碎石7d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代表值R代不小于設 計值。g. 取符合強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為水泥穩定碎石的生產配 合比,經監理審批后進行試驗路段鋪筑。h. 配合比設計注意事項:(1) 為減少基層裂縫,應做到三個限制:在滿足設計強度的 基礎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合成級配滿足要求的同時限制細料、粉 料用量(合成級配中小于0. 075mm顆粒含量宜不大于3.5%);根 據施工時氣候條件限制含水量。(2) 在規定的水泥用量范圍內,強度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應采 取調整級配和更換料源等措滋。(3) 生產配合比調試時,應根據施工時的氣候條件,通過試驗 確定混合料拌制用水量。當集13、料中總的含水量超過或接近按最佳 含水量計算所得的混合料總用水量時,不得進行生產配合比調試, 應通過晾曬或換料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中的含水量,直至拌和時能 準確穩定地加入拌和用水為止。二、基層(底基層)施工(一) 試驗段施工試驗段應選擇在經驗收合格的路基(底基層)上進行,其長 度為300m600m左右,拌和樓拌和,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一次 碾壓密實。拌和、攤鋪、碾壓各道工序的要求按現行路面基層施 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進行。試驗路段主要明確以下工作內容:1驗證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a. 調試拌和樓,分別稱出拌缸中不同規格的碎石、水泥、水 的重量,測量其計量的準確性;b. 調整拌和時間,14、保證混合料均勻性;c. 檢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級配、水泥(水泥)劑量、7d無 側限抗壓強度。2. 確定鋪筑的松鋪厚度和松鋪系數。3. 確定標準施工方法。a. 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b. 混合料攤鋪方法和適用機具(包括攤鋪機的行進速度、攤鋪 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隊作業時攤鋪機的間隔距離);c. 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d. 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至少 應選擇兩種確保能達到壓實標準的碾壓方案;e. 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f. 確定每一碾壓作業段的合適長度(一般建議50m-80m)。&嚴密組織拌和、運輸、碾壓等工藝流程,縮短拌和到碾壓 完成時間。h. 質量檢驗15、內容、檢驗頻率及檢驗方法。4. 試鋪路面質量檢驗結果。檢驗標準按規范及設計文件執行,其中試驗路段的檢驗頻率 應是標準中規定生產路面的23倍。當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 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及試驗路段各檢驗項目的檢測結果都符合規 定,可按以上內容編寫試驗路段總結報告(報告中應明確混合 料試件7d無側限抗壓強度的上下限、水泥用量上下限),經監理 審批后即可作為申報正式路面施工開工的依據。試驗路段總結報 告經批準后,混合料級配、水泥劑量不得進行改變,因特殊原 因要調整時,應重新進行混合料組成設計和試驗路段驗證,并報 經監理單位審批。(二)施工準備1拌和機的校定:拌和機在使用前應進行校定,即根據試驗 配合16、比的比例確定各種規格的碎石在單位時間內的出料量。各料 倉出料速率調整好后,即可進行混合料試拌,試拌后及時進行篩 分和含灰量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正式生產。2底基層施工前,應進行路基質量檢查。每一層基層施工前, 應檢查下一結構層施工質量(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度、 平整度、反射裂縫、壓實度、月沉降速率等),外觀檢查中,有松 散、嚴重離析等路段,應進行返工處理。對于裂縫應作相應封閉 處理,裂縫嚴重路段應作返工處理。3清除下一結構層表面的浮土、積水等,將作業面表面灑水 濕潤。4. 開始攤鋪的前一天要進行測量放樣,按攤鋪機寬度與傳感 器間距,一般在直線上間隔為10m,在平曲線上為5m,做出標記, 并17、打設好厚度控制線支架,根據松鋪系數算出松鋪厚度,決定控 制線高度,掛好控制線。用于攤鋪機攤鋪厚度控制線鋼絲的拉力 應不小于800No5. 下層半剛性基層施工結束至少7d并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 進行上層半剛性基層的施工。兩層基層施工間隔不宜長于30do6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計劃,同一路段左右幅施 工時間盡可能錯開,避免養生期間通車現象的發生。養生完成的 路段也應對施工車輛的通行進行控制。7.正常路段的底基層、基層每天應連續施工,盡量減少施工 接縫,橋頭施工要求一次成型。(三)混合料的拌和1. 開始拌和前,拌和場的備料應至少能滿足57d的攤鋪用 料。2. 每天開始攪拌前,應檢查場內各處集料18、的含水量,計算當 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與天然含水量的總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 高。同時,在充分估計施工富余強度時要從縮小施工偏差入手, 不得以提高水泥(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層強度。3每天開始攪拌之后,按規定取混合料試樣檢查級配和水泥 (水泥)劑量;隨時在線檢查配比、含水量是否變化。高溫作業 時,早晚與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區別,要按溫度變化及時調整。4.拌和樓出料不允許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裝載機裝 料運輸的辦法。一定要配備帶活門漏斗的料倉,成品混合料先裝 入料倉內,由漏斗出料裝車運輸,裝車時車輛應前后移動,分三 次裝料,避免混合料離析。5. 底基層表面高出設計標高部分應予刮除并將刮下的穩定19、碎 石掃出路外;局部低于設計標高之處,不能進行貼補,必須將其 挖除重鋪。(四)混合料的運輸1. 運輸車輛在每天開工前,要檢驗其完好情況,裝料前應將 車廂清洗干凈。運輸車輛數量一定要滿足拌和出料與攤鋪需要, 并略有富余。2. 應盡快將拌成的混合料運送到鋪筑現場。車上的混合料應 覆蓋,減少水分損失。如運輸車輛中途出現故障,必須立即以最 短時間排除;當車內水泥穩定混合料不能在水泥初凝時間內運到 工地攤鋪壓實,必須予以廢棄。拌和好的水泥混合料不得過夜, 應當天碾壓成型。(五)混合料的攤鋪1. 攤鋪前應將下結構層表面灑水濕潤。2. 攤鋪前應檢查攤鋪機各部分運轉情況,而且每天堅持重復 此項工作。3. 調整20、好傳感器臂與控制線的關系,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 程。基層(或底基層)壓實厚度大于25cm時,要求分二層攤鋪, 且需對下一結構層表面的浮塵、積水進行處理后才允許施工,并 保證路拱橫坡度滿足設計要求。4攤鋪機宜連續攤鋪。如拌和樓生產能力較小,應采用最低 速度攤鋪,禁止攤鋪機停機待料。攤鋪機的攤鋪速度一般宜在lm / min左右。5基層混合料攤鋪應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應保證其速 度一致、攤鋪厚度一致、松鋪系數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攤鋪平 整度一致、振動頻率一致等,兩機攤鋪接縫平整。6. 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7攤鋪機在安裝、操作時應采取混合料防離析措施,如降低 布料器前擋板的21、離地高度。在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離析現象, 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六)混合料的碾壓1每臺攤鋪機后面,應緊跟雙鋼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和輪 胎壓路機進行碾壓,一次碾壓長度一般為50 m80 m。碾壓段落 必須層次分明,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有專人指揮,并有監理旁 站。2.碾壓程序和碾壓遍數并不是唯一的,應通過試驗路段確定。 碾壓應遵循試驗路段確定的程序與工藝,驅動輪朝向攤鋪機方向, 由路邊向路中、先輕后重、先下部密實后上部密實、低速行駛碾 壓的原則,避免出現推移、起皮和漏壓的現象。壓實時,遵循初 壓(遍數適中,壓實度達到90%)-輕振動碾壓一重振動碾壓一穩 壓的程序,壓至22、無輪跡為止。注意初壓要充分,振壓不起浪、不 推移。碾壓過程中,可用核子儀初查壓實度,不合格時,重復再 壓(注意檢測壓實時間)。碾壓完成后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3. 壓路機碾壓時應重疊1 / 3輪寬。4. 壓路機倒車應自然停車,無特殊情況,不許剎車;換擋要 輕且平順,不要拉動基層。在第一遍初步穩壓時,倒車后應原路 返回,換擋位置應在已壓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壓的一頭換擋倒車 位置錯開,要成齒狀,出現個別擁包時,應進行鏟平處理。5壓路機碾壓時的速度,第12遍為1.51. 7km/h,以后 各遍應為1.82. 2km/ho壓路機須增設限速裝置。6壓路機停車要錯開,相隔間距不小于3m,應停在已碾壓好 的路段23、上。7. 嚴禁壓路機在剛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 車。8碾壓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達到 要求的壓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9為保證水泥(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邊緣壓實度,要求在基 層邊緣進行方木或型鋼模板支撐,且應有一定超寬(碾壓到邊緣 30cm范圍,以10cm/次向外推進)。(七)橫縫設置1. 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攤鋪時,應連續作業,如因故中斷時 間超過2h,則應設橫縫;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開工的接頭斷面 也要設置橫縫;要特別注意橋頭搭板前水泥穩定碎石的碾壓質量。2. 橫縫應與路面車道中心線垂直設置,接縫斷面應是豎向平面。其設置方法:a. 壓路機碾壓完畢,沿端頭斜面開24、到下承層上停機過夜。b. 第二天將壓路機沿斜面開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層上,用三米 直尺縱向放在接縫處,定出基層面離開三米直尺的點作為接縫位 置,沿橫向斷面垂直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凈后,攤鋪機 從接縫處起步攤鋪。c. 壓路機沿接縫橫向碾壓,由前一天壓實層上逐漸推向新鋪 層,碾壓完畢再縱向正常碾壓。d. 碾壓完畢,接縫處縱向平整度應符合規范規定。(A)養生及交通管制1每一段碾壓完成以后應立即進行質量檢查,并開始養生。2養生方法:應將透水無紡土工布濕潤,然后人工覆蓋在碾 壓完成的基層頂面。覆蓋2h后,再用灑水車灑水。在養生期內應 保持基層處于濕潤狀態。養生結束后,應將覆蓋物清除干凈。3用灑水車灑水25、養生時,灑水車的噴頭要用噴霧式,不得用 高壓式噴管,以免破壞基層結構,每天灑水次數應視氣候而定, 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基層表面濕潤。4半剛性基層(底基層)養生期不應少于7d。5在養生期間應采取硬隔離措施封閉交通,嚴格禁止施工車 輛通行。6養護完成的半剛性基層(底基層)上禁止一切超載車輛通 行,同時應采取措施避免車輛集中快速行使,以保護基層(底基 層)骨料不受破壞。三、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1. 中心試驗室將對各種原材料進行抽樣、送檢試驗(按規范 標準),現場施工要及時、認真準確、完整做好原始施工記錄,質 檢人員要按部頒標準對各工序進行檢查。2. 水穩碎石基層水泥劑量的測定用料應在拌和樓拌和后取 樣,并立即(一般規定小于lOmin)送到工地試驗室進行滴定試驗。3. 水泥用量每天應進行總量控制檢測。記錄每天的實際水泥 用量、碎石用量和實際工程量,對比計算水泥劑量的一致性。4. 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的質量應滿足規范及設計文件要求。 要注重對基層表面裂縫的檢查,掌握裂縫的位置、數量和長度, 并按要求進行處理。青海省興利公路橋梁工程公司 共玉公路B1標項目部 201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