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園小區落地式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2191
2022-09-06
11頁
155.04KB
1、晨曦園小區2#、4#、6#樓工程落地式雙排腳手架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材料準備如下3三、縱向水平桿3四、橫向水平桿3五、腳手板4六、立桿4七、連墻件5八、門洞處構造6九、剪刀撐與橫向斜撐6十、斜道7十一、地基與基礎7十二、腳手架拆除7十三、腳手架施工圖8十四、腳手架計算11本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主要參考以下規范和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7-200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中國2、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晨曦園小區2#、4#、6#住宅樓 地址:蒙陰縣新城路以南、文昌路以西 結構類型:磚混 計劃工期: 施工面積: 3610m23 總高度:20.3m 層數:6+1層 標準層高:2.8m二、材料準備如下(1)鋼管選用國標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質量符合國標碳素結構鋼(GB/T700)Q235-A級鋼要求。鋼管上打孔的嚴禁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鋼管不得采用。(2)扣件采用可鍛鑄性材料制作,其材質符合國家標3、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使用前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扣件應做防銹處理,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扣件主要有三種形式,直角扣件用于連接扣緊兩根垂直相交桿件;回轉扣件用于連接兩根呈任意角度相交的桿件;對接扣件,用于連接兩根桿件的對接接長。 (3)腳手板采用木腳手板。三、縱向水平桿 (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能大于 0.504、m; (3)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四、橫向水平桿 (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內排腳手架的外伸長度 300mm; (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1/2; (3)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五、腳手板 (1)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 (2)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5、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采用對接平鋪,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六、立桿 (1)每根立桿底部設置底座或墊板; (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6、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小于500mm; (3)腳手架底層步距不大于2m; (4) 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布置方式為2步3跨 (5)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在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長度不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小于100mm。 (6)立桿頂端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 扣件式7、雙管的高度 6000mm,鋼管長度6000mm;七、連墻件 圖1 連墻件的布置圖 圖2 窗洞口剛性連接 (1)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0mm; (2)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大于4m。 (5) 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6)連墻件的構造要求: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8、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斜連接; (7) 連墻件的構造要求: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采用拉筋必須配用頂撐,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結構部位。拉筋應采用兩根以上直徑4mm的鋼絲擰成一股,使用時不應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徑不小于6mm的鋼筋; (8)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9)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八、門洞處構造 (1)門洞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斜桿與地面的9、傾角在45度60之間。門洞桁架的型式采用B型 ;(2)雙排腳手架門洞處的空間桁架,除下弦平面外,應在其余5個平面內的圖示節間設置一根斜腹桿(圖中的1-1,2-2,3-3剖面);斜腹桿宜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宜在相交的縱向水平桿處增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使用時,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 (3)門洞桁架下的兩側立桿應為雙管立桿,副立桿高度應高于門洞口12步;(4)門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桿的桿件端頭,均應增設一個防滑扣件,該扣件宜緊10、靠主節點處的扣件。九、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1)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 6,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 (2) 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應小于100mm; (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5)橫向斜撐的設置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斜撐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11、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當斜撐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宜在相交的縱向水平桿處增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將斜撐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撐采用通長桿件,接長使用時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 (6) 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十、斜道 (1) 腳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 (2)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3)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 (4)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2、180mm; (5)運料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均設置連墻件;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 (6)斜道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接頭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 (7)3 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十一、地基與基礎根據本工程腳手架搭設高度和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對腳手架基礎按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架基采用三七灰土回填,考慮到外架的牢固、穩定、安全、必須對基上土分層13、夯實,平整,再澆C15砼墊層10cm厚抹平,腳手架底座面標高應高于自然地平50mm,四周做返水溝作有序排水,防止架基浸水下沉,影響安全,基礎驗收合格后應準確放樣定位。十二、腳手架拆除 (1)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 (2)應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3)應由施工負責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拆除作業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 (5)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拆連墻件整層或數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層拆除,高度不應大于2步,如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6)當拆至最后一根立桿高度時,應在適當位置加臨時拋撐后再拆除連墻件;(7)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十三、腳手架施工圖 圖3 縱向立面圖 圖4 橫向立面圖 圖5 腳手架入口圖 圖6 人行馬道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