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地下車站附屬結構圍護結構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2212
2022-09-06
18頁
2.27MB
1、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11.1 編制依據11.2 適用范圍21.3 編制原則2第二章 工程概況2第三章 施工進度計劃53.1 施工進度計劃53.2 資源配備5第四章 總體施工方案74.1施工具體安排74.2 施工工藝流程84.3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方法84.3.4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鋼筋綁扎9第五章 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45.1質量控制標準145.2混凝土支撐測點165.3質量保證證措施17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8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1) 天津地鐵1號線東延至國家會展中心項目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圖紙;(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2002)(2011年版)(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4)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 2003年版)(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6)類似工程的施工實踐經驗。1.2 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天津地鐵1號線洪泥河橋站地下車站附屬結構圍護結構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1.3 編制原則(1)確保技術方案針對性強、操作性強;施工方案經濟、合理。堅持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濟適用性與實事求是相結合。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周邊環境及工期要求等條件選擇最具實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機具設備。(2)技術可靠性原則根據本標段工程特3、點,依據天津及其周邊地區類似工程施工經驗,選擇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強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3)經濟合理性原則針對工程的實際情況,本著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施工方案,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從而使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達到既經濟又優質的目的。(4)環保原則施工前充分調查了解工程周邊環境情況,緊密結合環境保護進行施工。施工中認真作好文明施工,減少空氣、噪音污染。施工過程實施ISO14000標準,建設“綠色工地”,實施“環保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況站設計起點里程為CK35+24.575,車站設計終點里程為DK35+251.075,本站線路平面為直線,線路縱向由小里程向大里程為2下坡。車站共設4個出4、入口(A、B、C、D號出入口),2座風道,其中1號風道與B號出入口結合修建。附屬結構基坑圍護結構采用SMW工法樁,其中A、C、D出入口采用兩道鋼支撐支護+一道倒撐,1、2號風亭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撐及一道鋼支撐+一道倒撐。鋼支撐采用60912mm,風亭采用一道混凝土系梁及一道鋼系梁。附屬結構冠梁采用C35P8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鋼筋混凝土支撐采用C30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30mm。2-1 冠梁及混凝土支撐斷面圖 2-2 冠梁及混凝土支撐平面布置斷面圖第三章 施工進度計劃3.1 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工程投標總體施工工期,計劃工期為2014年10月25日2014年11月25日,共計日歷天325、天。具體如下:表3-1 工期計劃部位計劃開工計劃完工工期(天)材料進場2014年10月25日2014年10月30日5冠梁底上部土方開挖、鑿除工法樁樁頂浮漿2014年11月10日2014年11月14日5冠梁鋼筋及混凝土支撐鋼筋綁扎2014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20日6安裝冠梁及混凝土支撐模板2014年11月21日2014年11月24日4澆筑冠梁及混凝土支撐混凝土2014年11月25日2014年11月25日1注:本工期計劃未考慮雨雪等自然因素對施工的影響。3.2 資源配備3.2.1材料準備鋼筋混凝土冠梁(10001000),鋼筋混凝土支撐(800800)及聯系梁(600600)均采用C306、混凝土。3.2.2施工用電、用水基坑小里程側設置1臺300KVA的變壓器,電纜線順圍墻布置,設置二級分配箱,提供施工用電。施工現場用水聯系津南區自來水公司協調施工,接入點為欣桃園。施工現場布置DN90mm給水管道。嚴禁使用地溝水或污水。3.2.3人員配備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由安全員1名,質檢員1名,現場總負責人1名組成。現場施工人員: 現場施工人員表序號工種人數主要工作內容1技術人員1施工技術指導、質量記錄2鋼筋工6負責鋼筋加工及安裝3模板工及砼工12負責模板安裝及拆除、砼澆注作業其它輔助工作等4測量工3負責測量放線,高程控制5電工1負責施工中用電作業3.2.4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7、撐的施工機具和設備由:挖掘機、鋼筋切割機、鋼筋彎曲機、電焊機、空氣壓縮機、振動棒等。表3.3 機械設備配備序號機具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數量用途1挖掘機1臺土方清運、挖裝2鋼筋切割機GQ501臺鋼筋加工3鋼筋彎曲機GW401臺鋼筋加工4電焊機BX3-500、AX-3003臺鋼筋加工5空氣壓縮機2臺浮漿鑿除6振動棒3臺混凝土澆注7振動錘1臺 浮漿鑿除第四章 總體施工方案4.1施工具體安排明挖區間冠梁施工與基底攪拌樁施工交叉作業,現場由一臺鉆機進行攪拌樁施工,攪拌樁沿基底以抽條形式布置,在抽條完成3個區域加固后,開始在已完成加固區后方進行冠梁施工,冠梁施工自南向北順序施工。砼支撐與冠梁施工同步進行,保8、證支撐效果。冠梁、砼支撐施工順序 圖4-1 基底抽條加固 冠梁高度為1m,寬度為1m,沿基坑SMW工法樁圍護結構封閉布置,冠梁將H型鋼包裹,用1cm2cm泡沫板將H型鋼與砼隔離,H型鋼從冠梁頂高出50cm。砼支撐分為直撐、斜撐與角撐,支撐結構與冠梁相連接。冠梁與砼對撐冠梁與砼斜撐圖4-2 冠梁與砼支撐4.2 施工工藝流程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3。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定位出鋼筋混凝土支撐的中心位置開挖至冠梁及鋼筋砼支撐底破除工法樁頂部浮漿冠梁及混凝土支撐鋼筋綁扎安裝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模板澆筑冠梁及鋼筋砼支撐混凝土鋼筋下料加工循環施工拆模及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砼養護圖4-3冠梁及9、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工藝流程圖4.3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方法測量放線(1)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坐標計算出每道鋼筋混凝土支撐中線與冠梁交點處坐標。定位出每道鋼筋混凝土支撐的中線。(2)圍護結構內土體開挖至鋼筋混凝土支撐底部后,立即將中心線引入坑內,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確保鋼筋混凝土支撐中心線的正確無誤。(3)在鋼筋混凝土支撐混凝土澆注前,將其頂面標高放樣于模板面上,以控制鋼筋混凝土支撐頂面標高。冠梁頂標高為1.8m。4.3.2開挖至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底鋼筋混凝土支撐底面標高為0.8m。先開挖基坑內表層土體至1.8m標高,然后在鋼筋混凝土支撐范圍內采用人工進行清理并進行整平,鋼筋混凝土支撐底部10、按照下圖4-4所示,素土夯實后澆筑5cm厚C15砼墊層,上部墊5mm木板后進行結構施工。開挖時用水準儀跟測支撐底面標高,人工配合機械開挖以防止超挖。圖4-4 砼支撐下部結構圖4.3.3鑿除工法樁頂部浮漿 待基坑內表層土體開挖完成后,先用破碎錘破除工法樁頂部浮漿至冠梁底面標高以上20cm,然后采用風鎬人工鑿除至冠梁底面標高,以確保冠梁底面平整。鑿除時注意保護預先下插的測斜管,不能將其鑿斷。如測斜管發生斷裂,應及時用布將其封堵、覆蓋,嚴禁讓泥土落入管中。工法樁頂浮漿鑿除完成后,人工清理干凈型鋼表面水泥漿,并用泡沫板將型鋼與冠梁混凝土進行隔離,以確保待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型鋼能順利拔出。預埋管的保護:11、(1)鑿除前確定預埋管的實際位置。(2)預埋管位置位于H型鋼之上,在此處人工使用鋼釬,對預埋管周圍20cm內的水泥土輕輕鑿除。嚴禁風鎬或小型機具破除,造成管道破損。(3)待測斜管完全裸露后,使用木膠板制作的1010cm的方形盒子,將預埋管包裹,并使棉絮將管道上口封閉。 4.3.4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鋼筋綁扎 鋼筋在鋼筋棚集中加工,加工前由實驗室對鋼筋原材進行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鋼筋主筋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箍筋采用常規綁扎,鋼筋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加工。加工好的鋼筋按規格、長度、編號堆放整齊,并注意防雨防銹。 鋼筋安裝:先安裝骨架筋,再安裝框架筋,最后安裝箍筋。施工中必須確保鋼筋定位準確,在鋼筋綁12、扎前先在底模彈上底層鋼筋的定位線,并依據定位線進行鋼筋的綁扎。 鋼筋的交叉點必須綁扎牢固,不得出現變形和松脫現象;鋼筋單面焊接接頭長度不少于10d;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不少于35d,搭接處的中心及兩端須分別用鋼絲扎牢,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在綁扎鋼筋接頭時,一定要把接頭先行綁好,然后再和其他鋼筋綁扎;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鋼筋綁扎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鋼筋綁扎必須牢固穩定,不得變形松脫。鋼筋綁扎完成后先由項目部質檢人員進行自檢,在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冠梁、連系梁及砼支撐主筋采用單面焊接,主筋分別為C 28、 C13、22和 C20,水平筋采用綁扎搭接方式。 4-5冠梁配筋圖 4-6 鋼筋混凝土支撐配筋圖 4-7 混凝土連系梁配筋圖表4-2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表項 目允許偏差(mm)箍筋間距20主筋間距列間距10層間距5模板支立 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側模采用0.9m1.5m鋼模板,底模采用2cm厚竹膠板,模板加固采用上下兩排拉桿進行雙向對拉,相鄰拉桿間距為1m。模板支立之前進行打磨除銹,并涂刷隔離劑,以確保模板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清潔、平整、光滑。模板在支立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當混凝土支撐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進行整平、復測標高,保證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 (2)模板安裝必須正確控制軸線位置及截面尺寸。為保14、證模板接縫寬度符合標準要求,施工中應加強對模板的使用、維修、管理。(3)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漏漿,在側模內側底端應加設海綿條,保證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撐結構及施工的各項荷載。 (4)模板支撐安裝必須平整、牢固、接縫嚴密不漏漿,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 (5)模板制作及安裝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圖4-8 冠梁模板加固示意圖表4-3 模板制作及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儀具軸線位置5鋼尺截面內部尺寸4,5鋼尺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表面平整度5靠尺 (6)模板拆除應根據設計和規范規定的強度要求統一進行,側模待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拆除,底模須等混凝土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4.3.5混凝土澆15、筑 根據圖紙中關于混凝土強度的設計要求,鋼筋混凝土支撐采用C30混凝土,冠梁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方式采用混凝土泵車泵送至模板內,砼澆搗前施工現場應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混凝土振動棒等應事先檢查,保證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內的垃圾和雜物要清理干凈。混凝土攪拌車進場后,應嚴把砼質量關。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160范圍之內,每車混凝土須進行坍落度檢查,塌落度過大或過小進行退貨處理。振動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砼振搗應分點振搗,宜先振搗料口處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進行全面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間距、插入深度。砼澆筑界面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間距約為50cm,以混凝土表16、面泛漿,無大量汽泡產生為止,嚴防混凝土振搗不足或在一處過振而發生跑模現象。冠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節點同時施工,分段澆筑,接頭處新老混凝土接合面按施工縫要求鑿毛處理,并將澆筑完預留鋼筋上的殘留混凝土及時清理干凈,且其接頭位置留在冠梁上。本工程冠梁與砼支撐為不同標號砼,因此在澆筑時,先澆筑高標號冠梁砼C35,在澆筑完成冠梁砼后,進入砼支撐50cm后,再開始澆筑砼支撐C30標號。4.3.6拆模、養護 底模拆除須等混凝土達到100%設計強度時,方可進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時,需按程序進行,禁止用大錘敲擊,防止混凝土面出現裂紋。應在澆筑完畢后的7天內對混凝土進行灑水養護,灑水前用土工布對混凝土進行覆蓋,以確17、保延長混凝土表面保濕時間。混凝土強度達到1.2N/前,不得在其上踩踏。第五章 冠梁及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質量保證措施5.1質量控制標準 冠梁及混凝土支撐施工質量控制標準見下表:表5-1 鋼筋工程(原材料、加工、連接、安裝)質量控制標準 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主控項目1縱向受力筋連接及防雜散電流的連接檢驗方法:觀察2鋼筋接頭質量鋼筋焊接接頭,應按批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和設計要求。3鋼筋品種、級別、規格、數量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一般項目1鋼筋接頭位置、數量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2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主筋層間距5主筋列間距10分布18、鋼筋間距20箍筋間距10彎起點位移10骨架長度+5,-10寬度高度5網片長度10寬度網格尺寸對角線10保護層厚度墩臺、基礎10梁、柱、樁5板、墻3表5-2 模板工程質量控制標準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主控項目1模板及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安裝上層模板及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一般項目1模板接縫不應漏漿,與砼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前,模板內雜物應清理干凈。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應平整光潔,不得采用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尺寸(mm)+10, 019、4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軸線位置(mm)5高程(mm)墊層+10,-20板+10,0截面內部尺寸(mm)+4,-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5側模拆除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表5-3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標準 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主主控項目1外觀質量檢驗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蜂窩麻面等)2過大尺寸偏差處理及驗收檢驗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尺量(結構尺寸)一一般項目1外觀質量一般缺陷檢驗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蜂窩麻面等)2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坐標位置203不同平面的標高0,-204平面外形尺寸205凸20、臺上平面外形尺寸0,-206凹穴尺寸+20,07平面水平度每米5全長108垂直度每米5全高105.2混凝土支撐測點雙林李樓站明挖區間部分首撐為混凝土支撐,按照明挖區間監測方案布設2處監測點,其測點元件采用鋼筋計,在預監測的混凝土支撐鋼筋綁扎期間,在支撐主筋上安裝4個鋼筋計,監測截面布置在鋼筋混凝土支撐長度的1/3 部位,4個鋼筋計在斷面上均勻布置(分別布置在支撐四個面中部的鋼筋上)。鋼筋計與鋼筋的連接采用直螺紋套管連接方式。鋼筋計和鋼筋同軸同心相連,提高監測的精度。主筋直徑28mm,選用套筒長度70mm,鋼筋絲頭按照規范進行加工,保證接頭質量。鋼筋計,直螺紋連接5.3質量保證證措施(1)人員組21、織與安排 項目經理部成立質量管理小組,項目經理及總工程師任正、副組長,成員由質量、施工、技術、物資、試驗等部門負責人及各作業班長組成,組織質量管理工作。基層施工人員配備熟練的技術工人,并按工序組織工班,選擇有豐富施工經驗及一定管理組織才能的人員擔任施工員及班組長。專業工種人員作到持證上崗。新工人、變換工種工人上崗前對其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建立健全崗位質量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質量責任,作到每道工序的質量都專人負責,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將質量與經濟效益掛鉤。 (2)施工技術保證措施施工前,詳細審核施工圖紙,發現問題,及時與監理工程師、設計人員聯系,盡快處理解決。嚴格技術交底制度。工程開22、工前,項目經理部技術部門根據設計文件、圖紙及規范,向施工人員進行工程內容交底,使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藝要求、工程內容、技術標準、施工程序、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數,施工有據;施工階段由經理部技術人員對該分項工程進行工程結構、工藝標準、技術標準及安全措施的交底;現場技術交底由作業層技術人員向領工員、工班長交底。施工技術交底,以書面交底為主,包括結構圖、表和文字說明。交底資料必須詳細準確、直觀、符合施工規范和工藝細則要求,并經第二人復核確認無誤后交付使用,交底資料妥善保存備查。關鍵工序實施前要編制詳細的工藝細則及作業指導書,并有明確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 項目部定期組織23、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工班長、領工員等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找出在施工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改正。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鋼筋棚區鋼筋按規格堆碼,原材、半成品、成品分區碼放,并標識清楚。方木、竹膠板等材料堆放整齊。2、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管理,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及時發現、處理安全隱患。3、加強安全用電管理,現場禁止使用裸線,不得私架電線,加強用電線路和電焊機使用的檢查,尤其是要在大風雨后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防止漏電等現象發生。4、 施工時注意對監測裝置的成品保護。5、焊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焊機必須采用接地和漏電保護裝置,以保證操作人員安全。6、完成基坑臨邊圍護,預留排水溝,做好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在冠梁施工過程中,做好欄桿埋件。7、加強明排水工作,保持現場的清潔衛生。8、作業人員進入現場施工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