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谷安置區工程高壓防護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2246
2022-09-06
14頁
1.77MB
1、黃金谷(白谷堆)安置區一期工程高壓防護方案一、編制依據1.1施工組織設計名 稱日期黃金谷(白谷堆)安置區一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013.121.2施工圖圖 紙 名 稱編號出圖日期結構施工圖1-17#住宅樓2014.101-4#車庫及配套車庫2014.101-5#公建2014.10建筑施工圖1-17#住宅樓2014.101-4#車庫及配套車庫2014.101-5#公建2014.101.3主要施工規程、規范、標準名稱編號類別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國家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2、80-91行業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4其他名稱編號總公司施工組織設計管理方法2002年總技質字第194號總公司施工現場文明安全管理規定內部文件建筑安全文明施工圖集濟南市建設委員會二、工程概況2.1.工程簡介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濟南高新區黃金谷(白谷堆)安置區一期工程2地理位置3建設單位4勘察單位5設計單位6監理單位7質量監督單位8施工總承包單位9合同承包范圍 施工圖圖示的全部項目,包括建筑工程、裝飾工程、給排水工程、通風、空調管道安裝工程,電氣工程。10建筑分類二類高層建筑11建筑面積264329.2812建筑高度57.10m13建筑層數地上十八層、地下兩層14結構3、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15抗震設防烈度6度2.2.工程概述本工程為濟南高新區黃金谷安置區一期工程,建設地點位于濟南市高新區巨野河辦事處白谷堆村西側、經十東路北側,規劃35號路東側,現場比較寬闊,擬建建筑較密集。本工程共包括17棟18層住宅樓、四個單層地下車庫及其它配套設施。施工現場西側圍墻外存在一條10KV高壓線路,場區內14#樓、15#樓、16#樓、17#樓共計四臺塔吊工作半徑可覆蓋此條高壓線路。根據施工現場場地條件、結構形式、后臺加工場地位置、施工部署、群塔安全作業條件以及塔吊安拆條件等;以不打塔身(滿足安全距離)、滿足大臂交錯安全高度(兩個標準節5.6m)、同時立塔滿足獨立頂升高度(獨立頂4、升高度39m)、減少一塔覆蓋多樓、不穿越車庫主梁、避開車庫獨立基礎、大臂覆蓋施工作業面滿足施工需要為原則,進行綜合考慮并經過研討后確定本工程群塔施工方案。以上四臺塔吊如要避免覆蓋西側高壓線路,只能采取向東移動以及縮短臂長的方式,但根據現場實際條件無法實現。各塔吊布置詳述如下:13#樓北側結構邊線距紅線僅5.5m且不滿足附著距離無法安裝塔吊,如塔吊布置于南側,則與14#塔無法滿足大臂與塔身的安全距離;14#樓西側為可用的后臺加工場地,故14#塔吊需要對13#樓及14號樓同時供料,此塔臂長為50m方可滿足使用,如向東移動則根據車庫軸線、獨立基礎、主梁位置關系,必須移動不小于一跨即8.4m,則此塔同5、時覆蓋9#樓、13#樓以及14#樓,且同時與3臺塔吊大臂產生交錯關系,將會在后續施工中因主體結構施工進度不一,造成塔吊無法及時頂升從而使施工進度較快的棟號進入停工狀態;15#塔吊為最小臂長38m,無法再進行縮短,如向東移動8.4m,則東側附臂與附著點呈90不滿足安裝條件,無法進行附著頂升;16#樓周圍無加工場地,需借用17#塔吊進行倒料,16#塔吊最短臂長為44米方可滿足施工材料運輸需求,如向東移動8.4m,則此塔同時覆蓋15#樓以及16#樓,且同時與5臺塔吊大臂產生交錯關系,根據施工部署及施工進度16#塔必須最低,其獨立頂升高度為28m,將會在主體結構施工時因塔吊無法及時頂升而使15#樓進入6、停工狀態 ;17#塔吊臂長38m,無法再進行縮短,若要滿足與高壓線路的安全施工距離則需要向東移動不小于4m,移動后無法進行附著頂升。因此為保證高壓線路安全及施工生產安全,塔吊在使用前必須對高壓線進行防護,搭設防護絕緣腳手架,以防止吊裝作業時物體碰撞高壓線。防護裝置分段進行設置,防護范圍為各臺塔吊覆蓋高壓線范圍外延兩米,14#樓位置防護長度約39m、15#樓位置防護長度約47m、16#樓位置防護長度約35m、17#樓位置防護長度約24m,總長度約145m,高度約為18m。三、工程目標3.1 文明施工目標:確保“濟南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工地”。3.2 安全目標:貫徹OHSAS18000國際職業安全衛7、生管理體系標準;確保本工程施工期間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杜絕傷亡事故,輕傷事故控制在3 以內。四、施工部署4.1人員準備4.1.1成立安全領導小組負責:組長張勇(現場總指揮);副組長徐鵬(負責現場檢查、管理);安全員、技術員負責現場安全防護及技術交底;勞務腳手架班組負責具體的實施。現場總指揮現場安全負責人現場技術負責人物資供應負責人現場巡查負責人現場臨電負責人現場急救負責人搭設作業班組長4.1.2要求參與施工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4.1.3崗位職責張勇(現場總指揮):負責高壓線防護架子搭、拆施工現場總體策劃、組織、指揮與協調工作。徐鵬(現場安全負責人):對施工操作人8、員進行安全教育工作,并在操作過程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王尚雪(現場技術負責人):參與編制高壓線防護架子搭、拆施工專項安全方案,負責編制高壓線防護架子搭、拆施工專項安全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負責為高壓線防護架子的搭、拆施工提供技術支持。郭群良(物資供應負責人):根據高壓線防護架子搭、拆施工專項安全方案,做好物資準備,并在護線架子搭設過程中了解現場各項物資的需求情況,保證物資充足。杜飛(現場巡查負責人):負責對施工現場進行巡視檢查,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確保高壓線防護架子搭、拆施工專項安全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能落實到位。曹平平(現場臨電負責人):負責臨時用電的接線工作,處理在高壓電9、附近施工所涉及到的各類問題。李小樂(現場急救負責人):負責對施工現場有可能發生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事故等傷員患者的現場急救及向外界社會呼救等方面事宜。搭設作業班組長:負責操作人員勞動力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協助監督,確保安全生產。4.2技術準備搭設防護架之前,勘察作業現場,全面熟悉現場情況,做好防護架子搭設的安全施工方案;防護架作業人員經過相應安全、技術培訓,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格貫徹執行防護架支搭工藝標準及操作規程,確保防護架安全。對操作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確保安全施工。4.3現場準備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除、平整,提前對現場各種材料、管線進行轉移,同時對操作工人進行安全教育,重10、點講解杉木架子搭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為防護架搭設做好充分準備。 4.4物資準備4.4.1杉木(1)選用質堅、肉厚、生產期為3年以上的老杉木,凡彎曲不直、松脆、白麻、蟲蛀的杉木不得使用。 (2)使用過一次以上的杉木,應挑選質地堅韌,表皮為青色或老黃色的杉木桿。腐爛、枯脆、蟲蛀以及裂紋連通二節以上的杉木桿,不得使用。(3)立桿、大橫桿、剪刀撐、拋撐等斜桿,小頭的有效直徑不得小于80mm,小橫桿小頭的有效直徑不得小于90mm(7090 mm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根加密使用)。4.4.2 鍍鋅鐵絲本方案杉木腳手架使用的的綁扎材料主要采用8號鍍鋅鐵絲,直徑為3.5mm,抗拉強度為1000N/mm2;鍍11、鋅鐵絲不得使用已使用過回收的、次品和銹蝕嚴重的材料。4.4.3附件安全網及操作人員勞保用品等均應有出廠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等,嚴禁使用損壞或腐朽的安全網。警告標示牌按標準規范采取現場制作或購買成品。4.5施工工期安排 防護架搭設必須在所影響的塔吊使用前搭設并驗收完畢,可根據施工進度及塔吊使用的先后順序進行分段搭設。五、搭設、拆除防護架的施工方法 為了保證施工及輸電線路的安全,需要對高壓線采取隔離防護措施,鑒于高壓線高度(15米)及安全、生產考慮,決定選擇防護架搭設高度為18.0米(以實際搭設高度為準),采用衫木沙桿腳手架,腳手架立桿共四排,高壓線兩側各兩排(詳附圖)總寬度6.8m,立桿縱距1.12、5m,橫距1.2m,水平桿步距1.8m;為了抗風壓,必須在排架內側橫向立桿間設置剪刀撐,每隔5米設置一道(由下至上連續設置),并加設斜撐,防護架兩側面必須設剪刀撐。5.1搭設防護架子施工程序基礎準備工作確定立桿位置、安放墊板、底座豎立桿并同時設掃地桿大橫桿小橫桿扶手欄桿剪刀撐鋪木腳手板掛設安全網組織驗收。5.1.1 本防護架共設4排立桿,立桿底部使用電鉆打眼,埋設C25鋼筋,埋深600mm,外露地面高度1200mm。立桿與預埋鋼筋綁扎連接,綁扎不少于3道。5.1.2 在砼墊層上按上述的間距尺寸進行定位放樣,當放到端部(最邊緣一跨)時,應根據該部位的尺寸適當縮小立桿間距,但應滿足1.3米至1.513、米的間距。5.1.3內、外立桿支承在堅實平整土壤或人行道上,掃地桿距離地面300mm,外立桿距高壓線邊線1.7m。5.1.4立桿應大頭朝下,上下垂直,立桿桿身垂直偏差不得超過架高度的1/1000,且不得大于100mm。不得向兩邊偏斜。最后一根立桿應大頭朝上,為使立桿頂端齊平,可將高出的立桿向下錯動。立桿豎好后,應縱成行,橫成方,桿身垂直。立桿彎曲時,其彎曲面應順縱向方向,以保證大橫桿能與立桿接觸良好。立桿必須按規定進行接長,相鄰立桿的接頭至少應錯開一步架,接頭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m。為使接長后的立桿位于同一平面內,上下立桿的接頭應沿縱向錯開。立桿時必須23人配合操作。按要求豎立桿并做好立桿14、根部處理后,即可在立桿底部加綁掃地桿。小橫桿綁在大橫桿下,大頭朝里。小橫桿綁在立桿上,等距離均勻布置,上下相鄰的兩排小橫桿應綁在立桿的不同側面。小橫桿伸出立桿部分長度不得小于300mm。防護架兩端大橫桿的大頭應朝外伸出立桿200300mm。綁扎第一步架的大橫桿時,應檢查立桿是否埋正、埋牢。同一步架的大橫桿大頭朝向應一致,上下相鄰兩步架的大橫桿大頭朝向應相反,以增強防護架的整體穩定。大橫桿綁扎在立桿內側,沿縱向平放。大橫桿必須按規定進行接長,接頭應置于立桿處,并使小頭壓在大頭上,搭接長度不小于1.5m。上下相鄰大橫桿的接頭應錯開一個立桿。5.1.5剪刀撐連續設置跨度為4跨(6米),從底部至頂部連15、續設置,與地面成4560角,從下至上與防護架其它桿件同步搭設,桿件的端部應交于立桿與大橫桿的結點處,并與立桿和大橫桿綁牢,剪刀撐本身與立桿、大橫桿相交處應綁牢。5.1.6為確保防護架的穩固,防護架搭設完成后,在防護架長度方向,水平方向每隔5米在四排架內部設置剪刀撐,由下至上連續搭設;外部設置斜撐,西側利用人行到的樹坑進行底部固定,東側施工現場內埋設鋼管進行斜撐固定(鋼管埋設深度為1m),斜撐每隔5米設置一道。5.1.7 防護架的頂部用50mm厚木板滿鋪,并鋪設絕緣膠皮,向下間隔600mm高再使用毛竹片防護一層,即可作為防砸加強層又降低風阻,全部用16號鉛絲在四角同大橫桿扎牢。鋪設應不留空隙,嚴16、禁鋪設探頭板。高壓線防護架東側里面全長用大眼安全網防護,14#、15#塔吊覆蓋范圍內存在加工場地,因此在安全網外側增加毛竹片(間隔100mm)進行加強防護,以防物體碰撞。5.1.8 組織驗收: 防護腳手架搭設完畢并掛設安全網及警告標示后,由施工負責人召集技術、安全、搭設班組三方人員,進行外觀和實測檢驗。檢驗合格后,報驗監理甲方及相關方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5.2拆除杉木防護架安全操作要點 5.2.1拆除架子時,作業區周圍及進出口處,必須派有專人看護,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并且要注意高壓線等電路設施,嚴禁碰觸。 5.2.2嚴格遵循由上而下按層按步的拆除,后綁者先拆,先綁者后拆,先拆欄桿17、,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除大橫桿、小橫桿、斜支撐等。 5.2.3拆桿和放桿時,必須由2-3人協同操作,拆桿時應由站在中間的人將桿轉向將大頭順下,握住小頭盡量下遞,等上方人員接到下方人員接住的通知后再放手。嚴禁向下拋物。5.2.4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及安全帽,拆除的全部過程中應指定一個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擔任指揮,并負責拆除、撒料和看護全部操作人員的安全作業,拆除過程中注意架子的缺扣、崩扣,避免踩在滑動的桿件上發生事故。 5.2.5拆除連接件須注意,上一層立桿、水平桿未拆除時,禁止拆除下層連接件,連接件須隨末層桿件一同拆除。 六、腳手架搭設安全措施6.1嚴格控制荷載,荷載不得集中。6.2對18、架體綁扎進行嚴格檢查,達到安全標準。6.3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戴好安全帽,絕緣手套,系安全帶,穿絕緣鞋,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的木桿和其他容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失等不安全作業,作業人員在架上的最大作業高度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現場操作時由安全員以及施工員指揮監督。6.4在施工現場采取搭設防護架,材料使用木制絕緣性材料,防護架邊距線路邊線不小于1.7m,操作時,人員不允許接觸高壓線,防護架距作業較近時,用硬制絕緣材料封嚴。6.5架空線路在塔吊等起重機的作業半徑范圍內,線路上方塔設防護,塔設成門形,其頂部設置雙層防護,上層防護采用5cm木板再鋪1.5cm厚膠皮蓋嚴,下層防護采用毛竹片蓋嚴,為警示起重機作業,在放護架上部間斷設置小彩旗,夜間施工用的紅色燈泡,其電源電壓為36伏。6.6雨、雪、霧及五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施工,加強架體使用階段檢查及保修,特別大風、大雨后檢查地基、底座、立桿等。七、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