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措施(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2445
2022-09-06
13頁
25.23KB
1、*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突發事件的應急防范措施 為構建*預防各種突發事件發生的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將防患和處置工作納入法制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在市縣安監部門的領導下,*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應急處置體系,最大限度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維護和確保*的安全生產的穩定運行,特制訂*突發事件的應急防范措施。一、編制原則:突發事件是指發生在生產內外由員工實施或以其為侵害對象的涉及破壞社會和生產安全秩序并造成人身財產嚴重損害的突發公共事件,具有難以預見、處置緊迫、危害嚴重和廣泛影響的特點。突發事件包括人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發性,對人身安全、工作和生活秩序2、社會穩定等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影響或嚴重危害的各類緊急情況,二、指導思想和組織領導(1)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中央和省委關于“改革、發展、穩定”的戰略方針,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牢固樹立“強化紅線意識”的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主動、扎實、認真地做好預防和處置生產范圍內突發事件的工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2)*成立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負責指揮、協調和組織*重大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對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作出決策,協調解決預防和處置工3、作中的重要問題;督促生產單位按預防和處置預定措施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檢查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落實情況。值班電話:3029*(3)*成立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由總經理親自負責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負責組織、承辦生產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的具體工作。(4)日常的安全生產應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的作用,監測預警要做到“防患先于救治”,監測預警是防患的重要手段。各生產單位要對突發事件的發生、影響因素等進行有計劃、系統地長期觀察,細心積累并掌握第一手資料,認真研究隨時出現的新情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系統分工責任。三、應急處置工作原則1、事故報告原則事故發生4、后,應立即向公司調度室匯報,公司調度室根據事故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向上級安監部門及縣、市政府部門匯報。2、統一指揮原則*成立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充分調動各方面的救援力量,落實責任,科學組織,保證搶險工作及時、快速、有序的進行。3、救人優先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切實把員工生命安全作為事故處置的首要任務,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擴大,千方百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4、及時搶險原則(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自救、互救工作。(2)事故發生后,礦主要負責人要按照相關規定,迅速組織搶險。(3)實施快速應急響應和快速搶險,組織有關單位、救援機構必須第一時間到5、達事故發生地,響應的救援搶險設備也必須迅速到達。5、分級處置原則根據事故發生的級別,實行分級處置。6、妥善處理善后原則按照相關規定,在事故搶險救援的同時,應盡快開展善后處理工作,要根據有關政策和法規,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一對一”的包戶安撫等措施,積極妥善處理善后事宜,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四、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防范措施(1)機械傷害現場處置措施1、發現有人受傷后,必須立即停止運轉的機械,向周圍人員呼救,進行包扎、止血后,送醫院治療;2、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周圍放在6、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3、肢體卷入設備內,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同傷者送醫院搶救,無法拆除時撥打當地119求救。4、發生頭皮撕裂傷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時,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醫務人員對傷肢進、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送醫院治療。5、受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重。6、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壓或人工呼吸。(2)車輛傷害現場處置措施1、發7、生事故,應立即采取措施、調用現場設備將人員脫離危險區域,撥打急救電話“120”尋求醫療救護。2、現場受傷人員搶救: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左右,盡快送就近醫院進行搶救治療。3、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4、撥打122報告交警大隊,協助事故現場的清理。(3)起重傷害現場處置措施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根據事故發生的實8、際情況針對性采取措施,如有人要受傷時,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并大聲呼喊臨近崗位人員進行幫助。2、如一般機械事故,無人員受傷,起重司機應保持冷靜,立即停止起重作業,如重物懸空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落下重物,停掉電源,立即向上級匯報。3、應急小組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如遇人員受傷應立即實施現場處置工作,對受傷人員,及時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醫院治療。立即組織人員封鎖事故現場,做好警示標識,等待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處理。4、人員被壓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開重物或使用起重工具吊起重物等措施,將受傷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進行搶救。5、發生觸電時,應立即想辦法切斷起重機機械電源,然后在搶救觸電人員。6、9、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7、起重機械的修復應由具有相關資質的人員或單位進行維修,檢查正常后,可恢復使用。(4)物體打擊現場處置措施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2、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3、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10、院進行搶救治療。4、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5、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6、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11、。(5)高處墜落現場處置措施1、當發生人員輕傷時,現場人員應采取防止受傷人員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緊急救護措施,并將受傷人員脫離危險地段,撥打120醫療急救電話,并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2、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3、如果受害者處于昏迷狀態但呼吸心跳未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維持呼吸道通暢,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4、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5、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12、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6、以上救護過程在120醫療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結束,工作人員應配合120醫療急救人員進行救治。7、現場救護措施完成后,如120救護車沒有到,應立即將傷者用擔架抬上現場面包車送醫院救治。(6)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措施1、設置警示線、警示標志,撤離危險區域人員。2、立即切斷電源,預防觸電連鎖事故發生。3、立即撥打“119”火災急救電話,請求支援。4、人員撤離或逃生時,衣服用水浸濕,并用浸濕的毛巾捂住鼻孔迅速撤離。救援人員要位于上風口。5、電器火災要使用正確的滅火器滅火;廠房、庫房類火災滅火,首先切斷電源,采用消防管道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管道或其它一切滅火法滅火。6、13、事故處理完畢,經過檢查、檢測,確認隱患已消除、符合安全條件,可以恢復生產。7、救護員攜帶應急包應立即趕赴火災爆炸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組織人員進行滅火自救。并報告企業負責人或應急指揮部,做好現場應處置工作。8、發生事故后,嚴禁非專業救護人員進入火災爆炸事故現場,總指揮召請專業救護隊進行救護,以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9、火情已被撲滅,應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待有關部門了解情況調查火情或爆炸事故完畢后,經同意做好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7)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措施脫離電源:1、低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立即拉掉開關、拔出插xx,切斷電源。如電源開關距離太遠,用有絕緣把的鉗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斷開電源線。用木板等絕緣物插14、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流經人體的電流。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橋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及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2、高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拋擲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屬線使線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現場急救:1、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對癥救護。2、觸電者傷勢不重,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3、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時,要速請醫生15、救治或送往醫院。4、觸電者呼吸困難、稀少,或發生痙攣,應準備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5、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及心臟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8)坍塌現場處置措施1、當施工現場的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等發現邊坡、排土場有裂縫或發出異常聲響時,應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并遠離危險區域,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如不能處理,需將人員設備撤離至安全地帶,并設置警戒線及警戒標志。2、當塌方事故發生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3、當少部分土方坍塌16、時,現場搶救組專業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當較大土方坍塌,造成較大安全事故時,由現場最高級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4、當發現有人受傷時,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9)中毒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措施1、佩戴,使用個人防護用器具前,應先檢查器具是否完好,有無破損、過期、失效情況。使用時,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佩戴。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時,應了解器材上的注意事項,并嚴格按照安全教育培訓時所17、規定的使用規范進行操作,不得違章操作。3、事故發生后,應服從領導小組的指揮,在事故現場布置警戒線,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4、現場自救時,應嚴格按照安全教育培訓時所學到的自救知識進行自救。在不確定救助方法正確的情況下,不得向傷員實施救助,在確保受傷人員不會受到二次傷害的情況下,等待救援人員到來。5、在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要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及時上報上級領導。6、救援結束后,應清理事故現場并立即進行排查,確保再無事故隱患。7、救援過程中,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在遇到火災,有毒氣體的情況下,救援人員要站在上風口。8、發生事故后,嚴禁非專業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總指揮召請專業救18、護隊進行救護,以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10)環境污染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分為水污事故、大氣污染事故、固體廢物污染事故等。1、在排除現場沒有爆炸氣體及使用手機或電話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拔打12369、119、110或當地環保部門電話,說明事發詳細地點、區域和污染現象、聯系人電話。2、視污染事故現場情況,及時穩妥安置好污染事故影響地區老、弱、病、殘和中毒人員。3、不要在現場圍觀、不要驚慌失措、不要傳播謠言。4、發現有毒氣體時,居民盡量向上風向轉移,發現中毒者應立即移至空氣新鮮處,及時向當地醫療急救中心和有關部門報告。5、發現有毒化學品時,及時將中毒者轉移至安全地帶或送醫院搶救。當苯、甲苯等液體類有19、毒化學品大量泄漏時嚴禁使用自來水沖洗,應使用沙土、泥塊或適合的吸附劑予以吸附,防止污染蔓延。6、發現腐蝕性污染物時,應采用中和的辦法,如鹽酸、硫酸可用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同時,處置人員需穿戴好防護用品。一般堿性腐蝕污染物用乙酸進行處理。(11)特殊傷害危險化學品事故:危險化學品是指:強酸、強堿。1、呼吸防護:在確認發生毒氣泄漏或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馬上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隨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頭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濕。最好能及時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2、撤離:判斷毒源與風向,沿上風或側上風路線,朝著遠離毒源的方向迅速撤離現場。3、洗消:到達安全地點后,要及時脫去被污染的衣服20、,用流水沖洗身體,特別是曾經裸露的部分。4、救治:迅速拔打“120”,將中毒人員及早送醫院救治。中毒者在等待救援時應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致使病情惡化。特別說明:1、皮膚防護:盡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單、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膚。如已備有防化服等防護裝備,要及時穿戴。2、眼睛防護:盡可能戴上各種防毒眼鏡、防護鏡或游泳用的護目鏡等。3、食品檢測:污染區及周邊地區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隨便動用,須經檢測無害后方可食用。(12)地震:地震災害傷亡主要由建筑倒塌造成。1、廠房內員工遭到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廠房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堅固的設備防護設施部位,并用身體21、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2、盡快關閉設備電源,保證無漏電部位,防止發生觸電事故。3、正在工作等場所無法逃出廠房時,應迅速抱頭、閉眼,在堅固且空間相對狹窄部位躲避。4、正在廠房內時,應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下;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天車,遠離高壓電線等工廠或設施。5、正在礦區進行穿孔活動時,應盡量避開邊坡角,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滑坡,要朝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6、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物體,盡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系,不要大聲呼救,注意保存體力;設法用石塊等支撐上方不穩的重物,保護自已的生存空間。7、參加震后搜救時,應注意搜尋被困22、人員的呼喊、呻吟和敲擊器物的聲音;不可使用利器刨挖,以免傷人;找到被埋壓者時,要及時清除其口鼻內的塵土,使其呼吸暢通;已發現幸存者但解救困難時,首先應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辦法救援。(13)雷電:雷雨天氣常常會產生強烈的放電現象,如果放電擊中人員、建筑物或各種設備,常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1、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設備等金屬物體。2、雷雨天氣采區停止供電、停止穿孔作業;針對個人要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3、在室外時,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在野外無處躲避時,應盡量尋找低洼處(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的高度。4、遠離23、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等。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6、如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擠靠,以防被雷擊中后電流互相傳導。7、雷雨天盡量少電氣設備,太陰能熱水器用戶切忌用其洗澡。(1)在戶外不要使用手機。(2)對被雷電擊中人員,應立即采用心肺復蘇法搶救。(3)雷雨天盡量少洗澡,太陰能熱水器用戶切忌用其洗澡。(14)xx災害: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水庫潰壩等引起危及財產和人身安全的迅猛水量的現象。1、突然遭到洪水襲擊時,要沉著冷靜,并以最快速度轉移。安全轉移先人員后財產,切不可心存僥幸或救撈財物而貽誤避災時機,造成不應有的人員傷亡。2、被洪水圍困時,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24、具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要設法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同時要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等采取自救。3、當周圍建筑物遭受洪水淹沒或圍困時,應迅速向建筑物屋頂轉移,并想辦法發出呼救信號,條件允許時,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轉移到安全的地方。4、發現高壓線鐵搭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觸電。5、對于因嗆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導致的受傷人員,應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內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體內污水。對昏迷傷員,應將其平臥,頭后仰,將舌頭牽出,盡量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有外傷應采取止血、抱扎、固定等方法處理,然后轉送醫院急救。25、(15)炸藥發生重大爆炸事故時采取以下應急處理措施。1、發生事故的庫區,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的原點和原因,以自救為主。如事故不能控制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具體的處理措施。2、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佩戴好個體防護器具,首先明確現場有無受傷人員,以最快速度將傷者送離事故現場,交醫療救護隊處理。3、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災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后,應請求支援。4、生產技術處、安全處到達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的單位,視其事故能否控制,做出局部或全部撤離的決定,若需緊急撤離,有關單位必須立即執行。5、安保人員到達現場后,擔負治安與交通指26、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6、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或專業救護隊配合,應立即救護傷員,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7、安全處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查明事故情況,并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危險區內人員撤離或指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8、搶險搶修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搶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9、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小組:1)在安全副總指揮下,組成由安全處、人事行政處和生產技術處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2)在機電設備副總和生產副總指揮下,組成由機電設備處、采區(選廠)和生產技術處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正常情況。突發事件應急防范措施組織機構成員名單職務總指揮副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24小時0314-3029*值班電話姓名電話行政職務總經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安全處長采區主任選廠廠長選廠廠長人事行政處長財企處長供銷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