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運營期應急救援方案(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72480
2022-09-06
20頁
138.48KB
1、.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崇陽(污水廠運營期)應急救援綜合方案審批:審核:編制: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六日.目錄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1 應急小組職責-1 應急小組成員分工-3 事故應急救援準備-4 發生火險、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方案-4 停電造成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工作應急救援方案-5 企業危險化學品泄露應急救援方案-6 設備故障應急救援方案-7 出水水質超標應急救援方案-8 暴雨和洪澇應急方案-10 溺水突發事件應急方案-11 防雷應急方案-12 防高處墜落應急方案-14 事故的處理原則-14 保障措施-15 預案演戲與維護-16.摘要事故應急組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及應急小組結構圖應急小組職責及程序流程應急小2、組各成員分工事故應急救援準備、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救援措施發生火險、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措施,應急物資準備,救援流程及應對方法。計劃停電事故應急預案和臨時停電應采應急預案企業危險化學品泄漏引發的環境事故的應急措施包括:鹽酸泄漏的應急處置、漂白粉泄漏的應急處置、氯酸鈉泄漏的應急處置。設備故障的應對流程、現場處置及恢復生產前的各項工作進水水質超標、沉淀池異常狀況、污泥膨脹或解體、絲狀菌性污泥膨脹臨時應急措施等暴雨和洪澇應急措施和情況處置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及事故現場清理、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巡查、通信與信息保障和組織落實、人員培訓應急預案的演練演習與總結.安 全 事 3、故 應 急 救 援 綜 合 預 案為了加強對突發事件的管控能力,全面預防突發事件,提高事故的應急能力,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處理事故,控制事故擴大,減少事故損失等,結合污水廠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一、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應急小組組成組長:廠長副 組 長:副廠長組員:污水廠全體成員緊急情況事故發生 1 小時內應急小組結構圖副廠長廠長行政部專職安全員主管部門兼職安全員保衛值班室當班班組(1)輪班班組當班班組(2)政府主管部門.二、應急小組職責(1)當污水廠發生各類事故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向污水廠廠長報告,應急預案開始啟動;(2)應急小組組長應組織應急小組進行撲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4、財物損失;(3)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進行現場應急處置,疏散人員,搶救傷員,轉移貴重財物;(4)協助上級有關部門撲救各類事故;(5)劃定警戒范圍,維持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6)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公司有關部門調查事故原因;(7)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三、應急小組成員分工(1)組長職責全面負責應急小組領導工作;組織指揮應急小組撲救各類事故;向公司領導、公司有關主管部門匯報各類事故情況;參加公司、有關主管部門召集的搶險工作會;協助上級有關部門撲救各類事故;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公司有關部門調查事故原因。事故原因調查完畢后,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大檢查,做好復工前準備工作5、。(2)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組織指揮應急小組撲救各類事故;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公司有關部門調查各類事故原因。(3)組員職責負責檢查消防設施配置情況和化學危險物品的保管工作;協助組織應急組員疏散員工,搶救傷員,轉移貴重財物和化學.危險物品;協助組織應急組員維持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事故原因調查完畢后,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大檢查,做好善后工作。四、事故應急救援準備事故應急救援施工現場必要的基本條件(1)、污水處理廠廠長必須駐場,各級責任人員職責范圍清楚、落實。(2)、組建急救隊伍,培訓急救人員;必須設立有效的醫療急救藥箱,藥箱內備足常用急救藥品。(3)、現場按消防規定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定6、期更換滅火藥物。消防水源必須充足,連接方便,符合規定。(4)、現場必須具備可行的通訊工具,在規定時間內將事故情況層級上報。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救援措施(1)、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當班負責人,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受傷害者,根據傷情需要,協助醫務人員送傷者到醫院。(2)、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持鎮靜及冷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3)、第一時間進行“救死扶傷”,采取措施救護受傷人員,對必須在現場進行緊急搶救的,應采取應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進行施救。否則必須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出租車將傷者送到7、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事故蔓延及擴大。(4)、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及處理善后工作。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并劃出保護區禁止閑人進入。.(5)、因搶救受傷人員,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記、拍照、錄像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五、發生火險、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方案(1)、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積極搶救燒傷者及使用施工現場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工作。(2)、迅速準確地撥打119報警。在撥打 119 時,做到鎮靜撥號,說清火災單位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等。(3)、報警后8、,派專人到約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隊。(4)、在消防隊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使用滅火用具。(5)、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撲救人員撤退,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六、停電造成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工作應急方案(1)計劃停電事故應急預案得知停電計劃后,班組負責人立即向污水廠項目負責人報告,污水廠項目負責人及時進行電力協調及現場考察,由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應急指揮長根據事態發展的情況,部署具體安排。具體的應急過程為:應急小組應保持停電信息與各污水泵站進行溝通,停電前,開啟排水設備將管道內污水降至最低水平,以充分利用管網容積9、儲水,送電后,立即開啟水泵,通知泵站進水,恢復生產,同時,根據停電時間的長短、管網情況確定能夠容納停電期間入廠得污水,如不能,及時通知當地環保部門,提高排水污水廠項目的排污標準,實現達標排放。(2)臨時停電應采取以下措施.當現場人員發現電力故障造成停電,發現人員應:立即上報:現場發現人員立即向當班負責人報告,當班負責人根據停電維修嚴重程度和波及范圍在15 分鐘內向污水廠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組長根據事態發展情況,決定是否上報當地政府?,F場處置:積極組織力量維修,啟動備用發電機組,并立即與電力部門取得聯系。環境監測人員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監測污水廠出水水質情況,并詳細記錄好監測數據,以備應急領導小組10、參考。事故排除后,環境監測人員持續監測出水環境狀況,機械設備搶修人員負責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維修保養,確保環境與設備全部安全后方可恢復生產;善后處理負責進行事故原因調查和全面的設備安全檢查,詢問事故發現人有關情況,包括電力設備運行情況、故障部位等。七、企業危險化學品泄漏引發的環境事故的應急方案(1)鹽酸泄漏的應急處置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應急處理人員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或金屬粉末接觸。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污水處理系統。(2)漂白粉泄漏的應急處置應急處理:泄漏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11、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或金屬粉末接觸。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然后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3)氯酸鈉泄漏的應急處置一般環境事件:由于管道或儲罐老化銹蝕,出現密封不嚴或縫隙.而使氯酸鈉少量泄漏。事故發現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揚塵,將泄漏物用潔凈的鏟子輕輕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然后通知當班負責人,在其指揮下,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后,用堵漏材料進行堵漏或更換閥門。氯酸鈉泄漏量較大,事故發現人要立即告知可能受到傷害的崗位人員做好個12、人防護,并在第一時間上報當班負責人,當班負責人在 5 分鐘之內上報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應急組長啟動應急預案,應急小組依據各自職能展開救援,必要時加藥設備立即停止工作,應急小組到達現場要首先關閉進口閥門,切斷氯酸鈉事故源。并清除現場附近所有易燃可燃物質、有機物質,防止火災爆炸。同時調用大量水洗或砂土進行處理吸收,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用堵漏材料進行堵漏或進行倒罐處理。待應急結束之后將處理后的廢渣裝入密閉容器中,作無害化處理。重大環境事件:主要是大量氯酸鈉泄漏與明火或有機物、酸性物質接觸發生爆炸,在此情況下,應急組長應及時向政府報告事故情況,并撥打 119 消防救援。污水廠應急小組組員各司其職,在消13、防隊到來之前,應急小組要調動所有滅火器及沙袋對火勢進行抑制,對敏感區居民立即進行必要的疏散、隔離工作;對中毒受傷人員進行及時的治療;對周圍空氣質量加強監測。消防隊到達之后,積極協助其做好救援,在事故控制之后,要迅速用堵漏材料進行堵漏或更換閥門,最后將收集消防廢水經漂白粉氧化處理后通過導流渠或污水泵抽到調節池中,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并立即通知當地環保部門對河流水質進行監測。八、設備故障應急救援方案當現場人員發現設備故障而無備用設備或備用設備無法啟用等情況時,要及時與應急小組聯系:(1)立即上報:現場發現人員立即向事故所在當班負責人報告,.當班負責人根據設備故障嚴重程度在5 分鐘內向污水處理廠應14、急小組報告,由應急組長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根據事態發展情況,決定是否上報政府。(2)現場處置:積極組織力量維修,采取相關措施在大修期間存放污水,防止外排。在調節池與外排渠道間設置閘板,故障時及時關閉閘板,污水臨時存放在調節池內,待事故排除后,再將污水重新提升至污水處理廠。同時,根據大修時間的長短、管網情況確定能否容納大修期間入場的污水,如若不能則及時通知環保部門,提高排入污水處理廠企業的排放標準,確保達標排放。(3)環境監測人員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監測污水廠出水水質情況,并監測下游河流控制斷面水質,并詳細記錄好監測數據,以備應急領導小組參考。(4)事故排除后,環境監測人員持續監測出水環境狀況,機15、械設備搶修人員負責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維修保養,確保環境與設備全部安全后方可恢復生產;應急負責進行事故原因調查和全面的設備安全檢查,詢問事故發現人有關情況,包括電力設備運行情況、故障部位等。九、進、出水水質超標應急方案(1)進水水質超標本污水廠收納的污水主要是鄉鎮污水以及極少量的企業預處理后的工業廢水,如果排入的工業廢水沒有經預處理或者其他企業廢水進入本污水廠,將導致本污水廠進水水質中COD 超標,最終導致出水不達標,會污染河流,嚴重時影響下游生態環境。當有關人員發現進水水質出現異常時,應立即上報。打開溢流管,從溢流管排出超標水質?;蚺晒に嚬こ處煹竭M水口和工藝處理環節仔細觀察,分析原由并分析水質水16、樣送環保部門檢.測,做好現場記錄及照片影像資料的保留,并向廠長報告。若確實進水水質異常,對工藝設備產生影響或出水水質產生影響,工藝工程師則根據現有工藝設備,組織各工段對工藝設備參數進行修改。(2)沉淀池異常狀況沉淀池在運行過程中,處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旦發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出水水質,如果發現以下幾種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以免發生更嚴重的問題。出水帶有細小懸浮物顆粒,沉淀池局部沉淀效果不好。原因:水力負荷沖擊或長期超負荷;減少了停留時間,以至絮體在沉淀前即流出出水堰;進水中增加了某些難沉淀污染顆粒。調整進水、出水設施的不均勻,減輕沖擊負荷的影響;適量調節投加的絮凝劑藥量,改善某些難沉淀懸浮顆粒的沉17、降性能,如膠體或乳化油顆粒的絮凝。污泥上浮原因:污泥停留時間過長,有機質腐敗;解決辦法:保證正常的貯存和排泥時間;檢查排泥設備故障;浮渣溢流原因:浮渣去嚴格控制浮渣的產生量,減少其他構筑物腐敗污泥或高濃度上清液的進入,克服污泥的上浮或藻類的過量生長。氣泡原因:沉淀池中的污泥停留時間太長。解決辦法:加大出泥;重新回流。(3)污泥膨脹或解體污泥膨脹可分為兩大類,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和非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前者是活性污泥絮體中的絲狀菌過量繁殖導致的膨脹;后者主要在污水水溫較低、污泥負荷較高的條件下,細菌攝取了大量營養物,由于溫度低,代謝速度慢,積累大量高粘性多糖類物質,污泥中結合水異常增多,比重減輕,SV18、I 值很高,壓縮性能惡化而引起膨脹。污.泥膨脹不僅影響出水水質,增大污泥的處理費用,而且極易引起大量污泥流失,嚴重時可導致整個處理工藝失敗。污泥解體是指活性污泥生物營養的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且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縮小質密,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淀的羽毛狀污泥,處理水質混濁,SVI 值降低等。污泥解散后將無法處理污水,嚴重時也會導致整個處理工藝失敗。產生原因主要有工藝參數不當或有毒物質流入。絲狀菌性污泥膨脹臨時應急措施作為應急措施,臨時控制措施在未確定污泥膨脹的原因時采用,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污泥膨脹問題,并不是完全有效,并且該方法運行費用較高,停止加藥后污泥膨脹又會反復。按投加試劑19、的類型可分為:混凝劑和化學藥劑。通過投加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鐵,氫氧化鐵,硫酸鐵,硫酸鋁,聚丙烯酰胺等無機或有機高分子混凝劑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來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化學藥劑的投加可殺滅或抑止絲狀菌,從而達到控制污泥膨脹的目的,常用的化學藥劑有ClO2、O3、Cl2、H2O2 和漂白粉等。本污水廠主要使用漂白粉。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工藝運行控制措施本污水處理廠,經過長期生產實踐逐漸找到一些控制方法:控制適宜的污泥負荷、回流比、污泥齡,調節污水的PH 值、水溫、溶解氧等。一般做以下工作:在日常維護管理過程中,定期測定碳、氮、磷濃度,檢驗其比例是否合理;比例不當,可適當補充營養元素;改變污水的進水方式,將連續20、進水改為間歇進水可控制浮游球衣細菌引起的污泥膨脹;沉淀池及時排泥,以避免污水的早期消化,對已產生消化的污水進行預曝氣等;投加一些填料,主要作為載體來吸附、凝聚絲狀菌和污染物,增加比重,從而提高分離速率。十、暴雨和洪澇應急方案.如果天氣異常,發現暴雨即將來臨,中控室值班人員應高度重視,隨時觀察洪水水位,緊急情況下要組織泄洪。由于進水管網關系著鄉鎮的防洪和排澇,水位超過預警水位1 米時立即向公司和環保部門匯報,加大進水量,若進水水位仍然上漲,超過極限水位1 米時,關閉進水口,并進行相應的工藝調整。當班人員即時與領導聯系,并取水樣化驗 COD。馬上向公司請示同時向環保部門反應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工21、藝調整。(1)根據天氣預報預先對閘門等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完好。(2)隨時觀察集水池的水位并向領導匯報。(3)外出巡視,必須注意個人安全,注意防滑,必須兩人或兩個以上一起巡視,嚴禁在污水處理建筑物上行走。(4)工藝控制:提升泵房滿負荷生產,但不超過設計負荷的變化系數。粗、細格柵現場連續開啟,并及時清除柵渣。暴雨初期污水處理系統曝氣設備全開,注意監控生化系統運行參數(DO、pH、MLSS 等),及時調整工藝。加大氧化溝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總出水的抽檢頻次。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隨著暴雨的持續,生化系統DO上升,系統氨氮較低,可考慮減少曝氣設備的開啟臺數及開啟頻率。連續暴雨時,值班人員需加強進水。造成22、電力中斷工藝不能正常運行時,值班員應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并且堅守在崗位上,聽候領導的指示。暴雨、洪水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有關的搶救工作。十一、溺水突發事件應急方案由于污水廠內池面積大、水深,存在溺水突發事件的可能。溺水.人淹沒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雜草等雜質堵塞或喉頭、氣管發生反射性痙攣,引起窒息和缺氧,稱為淹溺,也稱溺水。由此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者稱為淹死。人淹沒于水中以后,本能地出現反應性屏氣,避免水進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堅持屏氣。淹溺還可引起反射性喉、氣管、支氣管痙攣;水中污染雜草堵塞呼吸道可發生窒息。跌入糞池23、污水和化學品貯槽內,糞池和污水池中的硫化氫和化學品貯槽中的化學物可刺激皮膚黏膜并引起全身性中毒。全廠人員要遵守安生生產守則,對廠區安全防護欄進行定期檢查,對加蓋除臭的檢查窗口進行關閉,對可能產生人員落水的位臵定放好救生圈等設施。平時在每個池壁上設置救生圈,遇到緊急落水情況,馬上通知控制室關閉設備,由應急人員放下救生圈救人。淹溺時的急救(1)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水草等雜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2)排除呼吸道及腹腔內污液和水。(3)迅速將溺水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向下,隨即按壓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一般肺內水分已被吸收,殘留不多,因此倒水時間不宜過長,要24、分秒必爭,以免耽誤復蘇時間。(4)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盡快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5)注意事項:在行心肺復蘇術的同時,高聲呼救,并立即將溺水者送到醫院繼續救護(急救中心電話:120)。切忌將溺水者一救出水面,不做任何檢查和處理,只顧往醫院送,其結果大多是喪失了搶救時機。十二、防雷安全應急方案.(1)本廠應急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擔負應急小組相應職責。(2)根據雷電預警預報和本單位當時實際情況,及時啟動、適時終止本預案的實施。防雷應急處置獲取雷電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即將發生雷暴時:(1)向本單位相關人員,以電話、短信方式轉發雷電預報預警信息,啟動防雷應急預案,做好防雷25、前期準備工作;(2)停止戶外活動,召集所有室外人員回到有完善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內,防范直接雷的危害;(3)關好門窗,防止雷擊電磁脈沖或球形雷(滾雷)的危害。雷暴發生時:(1)盡可能不接、打電話和手機;(2)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切斷所有電子電器設備的信號、電源線路開關,拔去線路插頭,防范雷電波侵入;(3)不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金屬管道、門窗、各種導線等容易導電部位;(4)在室外來不及尋找防雷安全庇護處時,應停止一切運動、活動,遠離高大樹木、高大建筑物,遠離鐵塔和金屬設施,雙腳并攏低頭抱膝,蹲在塑料雨披等絕緣物之上,躲避雷電打擊。雷災發生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在最短時間內趕赴事故現場:(1)安全責任26、人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或廠長報告;(2)有人員被雷擊傷害,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安排車輛送醫院急救;有雷擊休克的人員,立即進行現場人工呼吸;有火災發生,立即通知“119”消防大隊,同時組織現場人員滅火;(3)雷擊未造成人員傷害或引起火災,組織人員保護事故現場,配合應急小組對事故現場的勘察、對目擊人員的調查、對現場痕跡的.取證。遭受雷災后,及時統計受損情況,詳盡描述具體災情,明確雷災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防雷安全隱患,提出相應解決方案,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十三、防高處墜落應急方案防墜落的安全管理(1)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及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使安全生產的各項27、措施落實到人。(2)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公司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等。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的主要是: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剖析、安全紀律和崗位講評等。從而增強工人的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3)堅持班前安全活動,針對班組專業特點和作業條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要將高處作業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項講明,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安全。(4)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檢查。廠部和專兼職安全員,要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和職責分工,嚴格執行定期28、安全檢查制度,并經常進行不定期的、隨機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和事故隱患,要按照“定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進行及時整改,并按時復查,消除事故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5)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上崗,有心臟病等不適宜高空作業的人不得從事高處作業。(6)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項目部應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新崗位的安全教育。.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措施(1)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2)保持呼吸通道暢通,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其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3)有效止血,包扎傷口。(29、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布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7)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受傷的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9)立即撥打 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10)廠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十四、事故的處理原則(1)廠長是事故現場負責人,帶30、領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應對事故處理正確、迅速、負責。(2)凡發生重大特大事故或傷亡事故,必須執行“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員工沒受教育不放過)原則,及時分析,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燃。.(3)對發生工傷事故,除立即組織搶救外,必須保護好現場,并立即按規定逐級匯報。(4)對發生工傷事故或重大特大事故須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防范措施,結果以書面于15日之內上報。(5)對事故責任者應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認識態度,提出處理意見。(6)對因工負傷的職工家屬,要全力關懷,給予慰問,并按國家規定,做好善后處理工作31、。(7)事故處理時,不得進行交接班,如在交班時仍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在交班班長要求下協助處理,告一段落后方可繼續交接班。(8)不論發生任何事故,在處理告一段落后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匯報。后期處理(1)事故現場清理事故發生地的后期現場清理,由廠長組織專業隊伍實施,事故影響范圍較大、程度較嚴重的,由上級單位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指導。(2)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由廠長組織有關人員,會同事公司職能部門進行內部過程評價和總結。主要包括:事故等級的判定是否正確;采取的重要處理措施與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保護公眾、保護環境的要求;各部組員完成情況;出動應急隊伍的規模、儀器裝備的使用是32、否與任務相適應;發布的公告及公眾信息的內容是否真實,時機是否得當,對公眾心理產生了何種影響;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是否需要修訂事故應急處理方案;其他結論等。.十五、巡查保障措施(1)巡查、通信與信息保障值 班 保 衛 人 員 要 加 強 責 任 心,加 強 巡 視,認 真 做 好值 班 巡 視 記 錄,遇 節 假 日 時 要 增 加 巡 查 次 數,遇 重 大 事件 及 時 向 領 導 和 有 關 部 門 匯 報 處 理。日 常 檢 查 要 求 各 班 組 每 天 進 行 一 次 崗 位 檢 查,發 現問 題,及 時 匯 報 并 采 取 措 施,妥 善 解 決 并實行 24 小時工作值班,隨時33、做好處理突發事故的準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2)組織落實、人員培訓應急救援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便于搶修”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要根據人員崗位變化隨時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污水廠常年實行24 小時值班值崗制度,故其全體值班值崗人員為各類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突擊隊,做好事故現場的初期搶險搶修處臵。組織應急訓練和培訓。各級應急救援組織要按照專業分工每年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訓練和演習,不斷提高組織、指揮和救援能力。十六、預案演習與維護為了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實施事故搶險搶修,盡量減少由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定期組織預案演習。應急救援人員按職責和專業分工每年進行 12 次的事故模擬演練,對全廠職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援常識教育,使大家具備自救、逃生和互助的能力。不斷提高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和應急救援組織的整體能力,主要提高以下幾種能力:(1)檢查通信系統是否暢通無阻;(2)演習搶險現場人員是否能快捷實施搶險;.(3)有關的搶險人員、器材能不能準確到位;(4)能否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