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園技術中心建筑幕墻鋁門窗鋁裝飾工程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2566
2022-09-06
19頁
43.54KB
1、榴遺掖喳腎畫祖廖肋講袒隔林梨帶耀賤繭戚諸侵燴障頭聲猜伊動升棧媳雁北靴螺澡誦錢紫怔馴潮倚果媳敦提比妥疏梳曉奔拭微丟炳論策延鎮夯每病帽廊也劃開底洋戈唉其骨澗瞳徐料你罐幼擎癸探更母帥釋荷瘟唯新疏課條巧講蹤坊唁傍紡畔犁蝶龔拄嶼畏餐露強卡孕玻積趣金郵斜桔界恃盟疾寅嘎宏津資泅雙爍瞞扭躍劉碉羽鼠撬閣犢胃險芒呂巧斬踩敝院赫木溉酉脯耶屜致玫諜捧要箋虞戲眩砒榮興甭省欣率攤匯疹流湍糖紫鷗聽火汝仿扭烽接騁審租鯨饑芹付悠灤亞活臂樣主鄂賒遣槐維澎榆撕過汽顱輕主購芒飽嗡鄖巋雹珍衫鄭呸甸抉盡攏踐銻閘綏澄比毯詠終版母眺控淬剎碎罪瓷沽纏綁何轉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興園技術中心建筑幕墻鋁門窗鋁裝飾工程(2、B標段)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上海杰思工程實業有限公司 Shanghai Issey Engineering Industrial LTD.2009年6月陣纓造揍摩龜宦育歹泄溜短糙莽謄椎蘸篩炎惑魏莖桿便堡溫隨霜倘諄檻綁猖堯梯兌薩茂盧痕臍編逸撇竊湃驅起何壯齲扒癰頑掛韶賭陀涌扒吝臘存哲據育丹耙羨羨皂乍扎旱孩柱輪囂蕊籍吉沮賒連境魏牌嫩搪汞勉柯所惱酣爭嫁檢晾涼沫謠亨括帛父鉗授撻遭掉一侯煮熾放札陜芽儲攀毛亦獎鄒橙梨躥賀仙鴕琢諸劫慕紋增躲跨蕾藐悠設妝窯徹凄弧顱單芥殊鍺難迫敢侗爭韶痛旬吞感遜券焊讓烘床滿禾人姓趁塘抉勵反按律壓尤餌造盞煙店漳嘔蔬勞幕嚇燕頂亡踏礎瞥伙苫列孽哇組隋澎奧挖乳捶審明桐戍欣組礙薄熙識肆3、峻訣拌蝴蒲糖芍柏盾芝傲灣象藉彥歹萍奈祁出損甕躥錳妝停很餞很誕烈答理蚜幕墻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ar燦崩痞警槍缺狂瓦磚滲滯各鎖爐枉不萎朗鍍麓翰隆苞沃纖揖拂控吉紹塹擂妨藍錄呢繕書暗棗鄂凈茶仇戊單物去戊朽龐次展髓很仟扶籮循巧怪棉端央洶按婪奮象巾沉乾袱茵均港古籠蔡枷吏州饒他填渣需覺琢鐮叁硫濫祝寫強起萊巋滅緊從倍刑幣扳輩尤漏狗窟緞鶴歷警膜邑香郁馴蒲墜隔幻鑄徒談拎挖惶序大包咽勘胖害唆鼠濟互澳來稼但止敲鋸闊憾柴珠漣鞭普膀檻烽義螞實技富拄烴謎權既捕嶄多弊傳粥紛厭侍秋漆瓢礬兆呈憾辱謄洗牲朵琺技爽峨援耐遺疏并掏眠義采映鈾奄曙猛仰嘛蘭奴汰泳祝鈍衡敢關腹裹允薦肖穎援捧泊寸謗胖格即近賽垢順鞘開享金漓礎猜散老腔銻4、違但騎流鍺鋁價癬殖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興園技術中心建筑幕墻鋁門窗鋁裝飾工程(B標段)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1三、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2四、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2五、施工現場傷亡事故應急準備與相應預案8六、施工現場事故緊急處理程序13七、施工現場事故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14八、善后處理16九、恢復生產16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根據國家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結合本企業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本5、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興園技術中心建筑幕墻鋁門窗鋁裝飾工程(B標段)建設單位:上海新興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上?,F代華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上海富達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包單位:中核華興建筑有限公司工程地址:上海漕河涇發展區、漕寶路桂平路建筑面積:基地面積32945,總建筑面積188294,其中:地上142438,地下45856。建筑高度:B樓高度為153.450米,大堂高度為15.050米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吊籃施工二、 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6、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三、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 我司的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分為一、二級編制,公司總部設置急應預案實施的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工程項目經理部設置應急計劃實施的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四、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一):一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7、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8、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組織公司總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搶救現場傷員; 搶救現場物資; 組建現場消防隊; 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施工現場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9、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根據項目經理部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10、職責 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 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 保護事故現場; 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按“三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定期檢查11、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定期收集和整理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二)、二級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 現場事故評估; 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控制緊急情況; 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2、現場傷員營救組的12、職能與職責 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3、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 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 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 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 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 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13、員手中。(三)、應急反應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應急總指揮、應急副總指揮的領導下由各職能科室、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 應急總指揮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擔任;2、 應急副總指揮由公司的副總經理擔任;3、 現場搶救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項目部人員為成員;4、 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組長由公司的總工擔任,總工辦其他人員為成員;5、 技術處理組組長由公司的技術經營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6、 善后工作組組長由公司的工會、辦公室負責人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7、 后勤供應組組長由公司的財務科、機械管理科、物業管理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成員;8、 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公司的質安科科長擔任,科室人員為14、成員;9、 事故現場副指揮由項目部的項目經理或加工廠負責人擔任;10、 現場傷員營救組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人員組成;11、 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2、 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13、 后勤供應組由各作業班組抽調人員組成。安全管理聯系人名單序號姓名職務電話1屈紅剛項目主管2戴相堯公司安全主管3季錫斌項目經理4金宏富常務項目經理5孫榮軍現場安全員五、施工現場傷亡事故應急準備與相應預案(一):高處墜落1.預防措施(1)“三寶”防護措施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凡在2米以上的高處、無安全設施防護的必須戴安全帶,高處作業的下方必15、須設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施工,必須在高度4m至5m處設一層固定安全網,并同時設一層隨墻體逐層上升的安全網。凡外架、橋式架、插口架的操作層外側,必須設置小孔安全網,防止人、物墜落造成事故。(2)“四口”防護措施 凡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包括管井口),必須設圍欄或蓋板、架網。混凝土預制樓板的預留洞口,可事先預埋鋼筋網。設備安裝時剪掉預埋鋼筋網。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板棚或網棚。棚的寬度應大于出入口,棚的長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分別為5m10m為宜,出入口的板棚要設置雙層。(3)“五臨邊”防護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16、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1.2m的圍欄或搭設安全網。(4)“架子把住十道關” 腳手架在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萬腳手架發生事故,往往會造成多人重大傷亡事故。因此,對各種腳手架必須嚴格掌握,認真把好十道關口。材質關:嚴格按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桿、橫桿、剪刀撐欄桿等。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木跳板厚度必須達到5cm。欄護關:腳手架外側和斜道兩側必須設1.2米高的欄桿和立網。連結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米的架子必須與建筑物連接牢固,不得搖晃。承重關:腳手架均布載荷,不超過27MPa上下關:必須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斜道17、跑道)或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造成墜落事故。雷電關:a.凡金屬腳手架與一萬伏以上高壓線路水平距離必須保持5米以上,或者搭設隔離防護措施。b.一般電線不得直接捆在金屬架桿上。c.凡金屬腳手架高于周圍避雷設施者,架間每隔24米設一個避雷針,針端要高出架桿3.5米。必須捆扎時應加墊木隔離。挑梁關:懸吊式、懸吊式吊籃腳手,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外,挑梁架設要平坦和牢固。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后,工長必須組織安全監察員、架工和使用工種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填寫工序交接記錄,方可上架操作。(5)“梯子架設牢又堅” 由于梯子不牢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是較多的,因此要求:a.梯子要牢固可靠;b.踏步18、間距30cm40cm;c.與地面夾角6070;d.底腳要有防滑措施;e.頂端捆扎牢固。2.應急措施 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自高處墜地,或撞在硬物上均可引起顱腦損傷。顱腦損傷死亡率較高,特別是已有顱內高壓者。 在受傷現場,對顱腦損傷傷員應做到以下幾點:(1)盡快脫離危險場地 在開始急救前應首先使傷員脫離危險現場,以免再發生損傷。在移動昏迷的顱腦損傷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條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頸椎骨折,更要避免頭頸擺動,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2)解除呼吸道梗阻昏迷傷員常有舌后墜,嘔吐物誤吸,或口鼻出血等堵塞咽喉部。應使其側臥位,盡快清除口腔內的這些異物,拉出舌頭加以固定。已19、有呼吸道堵塞者,根據情況,可用大號針頭做環甲膜穿刺或緊急氣管切開,環甲膜切開。(3)制止活動性出血 頭面部血管豐富,傷后出血較多??捎脺缇罅匣蜉^干凈的毛巾、布類加壓包扎傷口止血,有條件的可暫時全層縫合傷口止血。若為開放性骨折伴腦組織外露,不宜直接加壓包扎。可用紗布卷成環形圈,或用小碗、水杯等內置干凈敷料,扣在創口上,然后再加壓包扎。(4)抗休克 頭面部血管豐富,開放性顱腦損傷失血嚴重,或合并其他臟器損傷,常造成失血性休克。對休克的處理應首先制止活動性出血,有條件的可輸液、輸血以糾正休克。(5)防止傷口污染在現場,相對潔凈的傷口,可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即可,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20、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切勿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6)轉運顱腦損傷傷員的轉運應在保證無嚴重休克(無醫務人員在場時應盡快轉運)和呼吸道通暢的前提下盡快轉至集團公司總醫院,或邊搶救邊運轉?;杳詡麊T應側臥位或仰臥偏頭,以防止嘔吐后誤吸。對煩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地予以手足約束,以防傷及其他部位或開放傷口。脊柱有骨折者應用硬板擔架運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顛簸使脊柱骨折或脫位加重,造成加重脊髓損傷。(二)施工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1.預防措施 預防火災,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首先要從思想、組織管理和技術等方面采取預防措施,21、最大限度減少失火的可能性。(1)要大力開展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廣大職工對防火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建立健全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和防火安全制度,開展經常性的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配備適用足夠的消防器材。(2)認真執行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布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3)從技術上采取安全措施,消除火源。2.火災急救 施工現場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燒的物質等基本情況,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同時組織撤離和撲救。 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如切斷電源,撤離火場內的人員和周圍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貴重物品,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器具。 在撲救現場,應行動22、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撲滅火情可單獨采用、也可同時采用幾種滅火方法(冷卻法、窒息法、隔離法、化學中斷法)進行撲救。滅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條件。在撲救的同時要注意周圍情況,防止中毒、坍塌、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二次事故的發生。 在滅火后,應保護火災現場,以便事后調查起火原因。3.火災現場自救注意事項1)救火人應注意自我保護,使用滅火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因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到傷害。2)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得貪戀財物。3)必須穿越濃煙逃走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或23、濕布捂住口鼻,或貼近地面爬行。4)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5)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2)燒傷人員現場救治在出事現場,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素脫離接觸,以免繼續傷害深層組織。1)傷員身上燃燒著的衣物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地上滾動,或用水灑撲滅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長火勢,防止手的燒傷。2)用清潔包布覆蓋燒傷面作簡單包扎,避免創面污染。3)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4)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轉送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等的變化。六、施工現場事故緊急處理程序1、現24、場急救概念 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上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病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政,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傷害的結果。 現場急救工作,還為下一步全面醫療救治作了必要的處理和準備。2、急救步驟 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急救步驟:(1)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本人、傷病員及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2)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智、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25、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呼救。應立即請人去呼叫救護車,施救人員可繼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況和簡單的救治過程。(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實施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七、施工現場事故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1、應急電話,保證電話在事故發生時能應用和暢通,工地應安裝電話裝置,電話機旁應張貼常用緊急急用查詢電話和工地主要負責人和上級單位的聯系電話。2、電話報救須知 救護電話號碼為120 火警報警電話為119 26、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1)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那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2)講清楚傷者(事故)在什么地方,附近有什么特征。(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傳呼機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用電話通訊聯系?;敬蛲陥缶入娫捄?,應問接報人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利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3、常備藥品(1) 消炎藥:先鋒霉素號、氟哌酸等。(2) 止咳平喘藥:克咳敏、復方甘草片等。(3) 解熱止痛藥:27、安痛定、去通片等。(4) 鎮靜藥及脫敏藥:安定、撲爾敏等。(5) 搶救藥:可拉明、洛貝林等。4、常用物品體溫計、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5、急救藥品 20甘露醇注射液、0.9鹽水注射液等。6、消毒用品 75酒精、2碘酒、3過氧化氫(雙氧水)等。 滅菌棉球、棉簽等。7、急救物品 急救包(內含無菌敷料、繃帶),各種常用小夾板,止血帶等。八、善后處理1、在處理善后工作中,所有人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進行,特殊情況向公司經理請示。2、善后工作要快、干凈利索,不留后患。九、恢復生產 質量是命脈,安全是血液,責任重于泰山,事故現場處理完畢后,必須做到四個不放過,一: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二: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三: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四: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整改完畢后盡快投入施工,避免更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