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中銀鐵路工程橋梁工程墩臺帽石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72765
2022-09-06
10頁
38.04KB
1、太中銀鐵路工程ZQ-V標(DK627+450DK662+650)橋梁工程墩臺帽石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編制日期:2008年5月28日編制單位:中建總公司太中銀鐵路工程第九項目部太中銀鐵路工程ZQ-V標(DK627+450DK662+650)橋梁工程墩臺帽石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太原至中衛(銀川)線DK627+450DK662650段橋梁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紅溝窯至紅寺堡境內,橋梁總長為5235.74m,其中特大橋2座、大橋15座、中橋4座。上部結構采用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梁跨徑主要有16m跨、20m跨、24m跨、32m跨四種類型。下部結構根據橋位處的地質情況,采用鉆孔灌注摩2、擦樁基礎、鉆孔灌注樁端承基礎、明挖基礎。全部橋梁共有橋臺42個,橋墩134個,每個橋臺設墊石二處,橋墩設墊石二處,混凝土標號為C40。二、施工準備1、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有關規范、規程和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J286-2004),對特殊工種、機械操作人員等進行培訓和技能考核,提高每位操作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并堅持持證上崗。2、所用材料必須符合有關技術標準規定,使用前必須嚴格審核所選用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并送往試驗室進行驗證,合格材料才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場。3、機械設備混凝土吊裝設備(吊車)、拼裝模板3套、混凝土攪拌輸送罐車、插入式振動器,加固3、設備、提升設備若干。4、勞動力安排配備技術員3人,負責技術、質量管理(輪班作業,必須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做技術指導);配備管理人員2人,全面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工作(輪班作業,必須做到有人施工就有人管理);施工全面展開時,實行流水作業。5、施工工期計劃安排托全部橋墩臺盤頂帽軸線標高復測計劃于2008年6月15日前完成。橋墩臺帽石施工計劃于2008年8月15日前完成。由于橋墩未全部完工,余下橋墩帽石計劃于2008年9月15日前完成。三、橋墩臺帽石施工3.1施工工藝流程帽石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施工準備測量放線清理混凝土面綁扎、校正鋼筋安裝模板澆注混凝土拆模養生。3.2施工準備橋墩臺托盤頂帽施工完成后,即可4、進行橋墩臺帽石的施工準備工作。首先平整和清理施工場地,搭載安全圍護攔或防護欄,方法是利用橋墩臺托盤帽石頂的圍攔或護欄預留孔,施工前將鋼筋按孔間距加工好鋼筋圍護網,然后施工時將鋼筋圍護網插入圍攔或護欄預留孔內,使鋼筋圍護網有穩定的基礎,施工過程中保證安全生產。對模板表面進行必要的修整、除銹工作,保證接縫嚴密不漏漿。3.3測量放線施工準備做好后,在橋墩臺頂面測量放線定出帽石中心線,依據中心線確定立模輪廓線。在帽石施工過程中,為確保帽石預留孔的縱向和橫向中線位置,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帽石細部尺寸復測一次。3.4清理混凝土面帽石混凝土與托盤頂帽混凝土分二次進行澆筑,澆注帽石混凝土前加強施工縫的清理以保證5、結構的整體性。施工縫的處理采用人工鑿毛,即在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2.5MPa以上時,人工用鋼釬、扒釘鑿除混凝土表面乳皮和砂漿,使得處理后的縫面無水泥漿和乳皮,使混凝土表面鑿成毛面,并用鋼絲刷刷除石子表面水泥漿,然后用壓力水將表面水泥漿及浮渣沖洗干凈,同時在新澆混凝土施工前還應均勻鋪設2cm的水泥砂漿,以利新老混凝土的結合,保證混凝土整體質量。3.5校正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前整修好帽石鋼筋,鋼筋無灰塵、無有害的銹蝕,無分散銹皮、油漆、油脂或其它雜質。對鋼筋受損表面其截面積的減少不大于%,微彎鋼筋采用機械和人工進行調直,對輕微浮銹要進行除銹處理,每處帽石鋼筋都必須檢查驗收合格,經監理批準后方可澆筑混6、凝土。3.6帽石模板的安裝帽石的模板采用自制生產的定型鋼模,預先在地面上根據帽石需要澆筑的高度拼裝模板,采用吊車分塊起吊,人工拼裝。在模板縫內貼雙層海綿雙面膠,必須縱向對直,模板內側除銹后涂刷脫模劑。根據測設的帽石中心,立好帽石模板,帽石模板的左右、上下連接采用螺栓,設墊塊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在模板四周設鋼筋箍固定,確保帽石混凝土澆筑時不移位。3.7帽石混凝土澆筑 澆注準備 經常檢查現場攪拌設備中的攪拌機、運輸車、振動器等設備不要發生故障,為防偶然故障須備用機械和動力,保證帽石混凝土連續澆注。 修好澆筑墩身附近場地和便道,保證混凝土輸送車的正常運轉。 澆注前的各項檢查 檢查模板按規定尺寸制作7、是否密貼,并保證拼裝后模板不產生由于下料或振搗混凝土側壓力而引起變形部位螺栓連接的松勁。 檢查鋼筋是否按設計圖規定的截面位置布置,并確保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變位。 檢查模板是否涂抹了脫模劑,如底模掉落有木片、鋼筋頭、焊渣等異物,或積水用壓風機的高壓風吹掃干凈。 檢查帽石對應的標高、尺寸。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由攪拌運輸車從拌合站運送到墩位,采用吊車提升,通過料斗入模,料斗底部離澆筑面高度為0.40.6米,以防混凝土下落時發生離析或濺出模外。混凝土澆注帽石混凝土的施工根據具體情況,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在澆筑到圓柱面鋼支座下23cm,最后安裝圓柱面鋼支座時鋪M50干硬性砂漿至設計標高。混凝土的入倉,在混8、凝土運至澆筑現場后,利用吊車提升入模攤鋪,模內混凝土厚度一次裝滿。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嚴禁將生水倒入倉內和在混凝土拌合物內加入生水。混凝土的澆筑應視澆筑倉面的大小和混凝土澆筑量的大小,合理地安排澆筑順序和鋪筑方法,嚴格按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澆筑施工,帽石混凝土應整體澆筑,以免出現冷縫。混凝土應連續不斷地進行澆筑,如無法一次澆筑完成時,施工縫的位置應留在剪力較小處,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設專人隨時檢查模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混凝土面應壓實、抹光,初凝前和初凝后要進行二次收光,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帽石混凝土全部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輸送,配備數量足夠的50型插入式振搗器,使其9、振搗能力大于混凝土灌注能力。混凝土澆灌時,由專人統一指揮振動搗固,配23名熟練振搗工。振搗作業中應注意的事項: 混凝土澆筑時振動器搗固混凝土的層厚,采用2030cm為宜。使用插入式振動棒振動,移動間距不得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0mm100mm的距離;插入混凝土內150mm250mm,使混凝土內部密實,與基面結合牢固。 混凝土振搗時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沉落且無氣泡上冒為準,嚴防出現蜂窩麻面現象。插入時宜稍快,提出時略慢并邊提邊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 混凝土振搗時采用平行式或梅花式,但是不得漏振、欠振、過振;混凝土澆筑后,應立即進行振搗,振搗時間要合適,10、一般可控制在25s40s為宜;振動器不能直接觸到布置在模板內的鋼筋上;現場有備用振動器,萬一出現故障,可以迅速更換。 混凝土振搗完成時的要求:1 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顯著;2 振搗不在出現顯著氣泡,或振動器周圍無氣泡冒出;3 混凝土表面呈現平坦、浮漿;4 混凝土已將模板邊角部位填滿充實。3.8、帽石混凝土的養護、拆模混凝土澆注完后,監控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混凝土的保養。對墩頂混凝土外露面,待表面收漿,凝固后即用塑料薄膜或水泥袋覆蓋,并定人經常在模板及塑料薄膜或水泥袋上灑水,在常溫下不少于14晝夜。拆模后,梁體外露表面,立即裹塑料薄膜以養護混凝土。帽石施工時應預留上部支座的預留孔洞;帽石11、施工完畢,及時對中線、標高等進行測量,用墨線劃出墩臺頂帽石的中心線、梁端線等。四、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4.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橋墩臺帽石施工管理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牽頭,技術負責人、主管副經理具體負責,有關業務人員參加,形成內外貫通、縱橫到位的質量控制組織體系,詳見橋墩臺帽石施工組織機構圖。4.2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措施針對本段橋墩臺帽石實際情況,考慮的具體質量措施有:采用全站儀等先進儀器進行全標段的定位控制測量;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輸送泵及輸送車運輸,結構砼施工全部使用廠制全鋼組合模板,確保結構物表面質量。為確保本段帽石施工質量,還將采取以下主要保證措施:強化質量教育,增強全員創優12、意識利用樣板開路,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加強組織建設,嚴格質量管理制度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質量創優領導小組,專業施工隊也設相應的質量管理機構;作業班組設質檢員,形成自上而下的質量管理網絡。質量管理過程中,項目部將嚴格執行八項制度,即工程測量雙檢復核制度;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質量責任掛牌制度;質量評定獎罰制度;質量定期檢查制度;質量報告制度;竣工質量簽證制度;重點工程把關制度。項目部每周一次組織定期工程質量檢查;對每次檢查的工程質量情況及時總結通報,獎優罰劣。質檢人員堅持做好經常性質量檢查監督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預防質量通病,杜絕質量事故,使工程質量13、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堅持標準化管理,嚴格控制質量施工中推行全方位的標準化管理,依據國家和鐵道部現行質量檢驗的有關規定,制定崗位的工作和作業標準。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標準,事事依標準;規范施工,對標檢查,按標獎罰,用標準規范作業行為。把好技術交底關,實行書面技術交底,做到按設計圖紙、規范、規程和標準施工。把好材料驗收關,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各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須有合格證、出廠證明書或檢驗合格報告單,并進行規定的抽樣試驗,否則不準進場使用。把好操作程序和工序交接關,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工序交接檢查要按標準進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準施工。把好質量評定關,質量檢查評定達不到標14、準的工程,堅決推倒重來,直到達標為止。4.3保證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合理選擇混凝土所用材料,對水泥的強度、細度、安定性、凝結時間,細集料的篩分、細度模數、含泥量,粗集料的級配、壓碎指標及水質等進行試驗,滿足規范要求后,方可采購使用。混凝土的拌合采用有自動計量裝置的拌合塔,所用各項材料嚴格按重量投料,攪拌時間不少于1.5min。混凝土遠距離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車,保證混凝土不發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結構混凝土全部采用定型鋼模板,以保證混凝土外觀質量。認真執行質量例會、質量會診制度五、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5.1 安全保證體系強化項目安全管理,設備質量、人員素質達標,形成橫向到邊,15、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工程實施中,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和總工程師為副組長,有關業務部門領導為委員的安全生產委員會;作業隊相應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形成安全管理組織體系。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為首要職責,層層簽訂安全保證責任狀,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5.2實現安全目標的保證措施1、組織保證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本著“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鐵道部制定的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及現行的有關安全技術規程、標準,嚴格安全獎懲規定,做到有章必循,有令必止,確保施工安全16、。加強領導,健全體系。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制定嚴格的安全作業措施,定期分析安全生產形勢,充分發揮各級安檢人員的監督作用,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和解決事故隱患。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安全教育要經常化、制度化。開工前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施工中開展“三工”教育。開工前和半年安全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堅持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制度。項目經理部對重點和危險性較大的工程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的主要內容要突出重點,明確標準,提出要求,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施工。嚴格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要組織定期檢查17、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閉合管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強班組建設。選好班長、安全員,認真執行“三工”、“三檢”安全制度。全面推行安全標準化管理,強化激勵約束機制。依據上級機關和鐵路部門制定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建設實施細則”,扎扎實實地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建設,推行標準化管理,文明施工。根據工程特點,分別制定單項、工種、工序安全作業標準,規范指揮和操作行為,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加大獎罰力度。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可靠的防護設施上。5.3、安全技術保證措施施工用腳手架、模板等承重結構進行設計驗算,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安全系數。預拼組合鋼模板整體吊裝應注意以下要點:1.拼裝完畢的整體模板,吊裝前按照設計規定的吊點位置,先進行試吊,確認無誤后,再正式吊運安裝。2.使用吊裝機械安裝整體模板時,必須在模板就位并連接牢靠后,再脫鉤,并嚴格遵守吊裝機械使用安全規定。高空作業,設置防護網及防護欄,施工人員系好安全繩、穿防滑鞋。使用吊斗澆筑混凝土時,先通知作業點作業人員避讓,不依靠欄桿推動吊斗,嚴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腳手架。作業前對機械作詳細檢查,如方向、制動、輪胎、水、油等,嚴禁機械帶病作業,嚴禁機械超荷載作業;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設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有專人指揮。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5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