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公路第3標段橋墩蓋梁安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167
2022-09-06
17頁
155.54KB
1、 目 錄1.工程概況- 3 -1.1工程概況- 3 -1.2地質情況- 3 -1.3施工隊伍部署和任務分工- 3 -1.4施工安全、質量控制重點、難點- 3 -2、穿杠方案總體概況- 4 -2.1編制依據- 4 -2.2方案總體概況- 4 -3、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 6 -3.1施工工藝流程圖- 6 -3.2施工方法- 7 -3.2.1孔洞預留- 7 -3.2.2穿棒施工- 7 -3.2.3對拉工字鋼- 8 -3.2.4鋪設槽鋼- 9 -3.2.5鋪設底模- 9 -3.2.6鋼筋工程- 10 -3.2.7混凝土工程- 10 -3.2.8預留孔封堵- 11 -4、施工技術、安全、質量注意事項- 2、12 -4.1質量注意事項- 12 -4.2安全注意事項- 13 -5、材料計劃- 14 -6、施工機械設備配置- 15 -7、施工人員配備計劃- 15 -8、環保水保、文明施工- 15 -墩柱蓋梁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民小公路第3標段施工區段內共有大橋6座,均為跨越湟水河而設計,6座大橋設計共有橋墩蓋梁57個;橋臺蓋梁11個。橋墩蓋梁計劃使用穿杠施工,橋臺蓋梁在臺后填土完成后施工。最重蓋梁澆筑混凝土數量為23.73m。1.2地質情況橋位區地貌為峽谷地區,地勢險要,兩壁陡峭,谷窄而深。橋梁主要跨越湟水河,湟水河是黃河上游支流,發源于海晏縣包呼圖山,東南流經西寧市,到甘肅省蘭州市西面3、的達家川入黃河。老鴉峽長達17km,兩壁陡峭,谷窄而深。湟水河流于峽谷與盆地間,形成串珠狀河谷。湟水河各大橋的設計流量為Q1%=1700m/S。1.3施工隊伍部署和任務分工本變短內大橋計劃采用2支施工隊伍施工,每支隊伍分為3個作業班組:鋼筋班組、模板班組、混凝土班組。鋼筋班組負責鋼筋加工、運輸、安裝;模板班組負責模板加工、運輸、安裝、加固、維護、穿杠施工;混凝土班組負責混凝土澆筑、養生。1.4施工安全、質量控制重點、難點施工難點是:湟水河中墩柱、系梁、蓋梁均在河中筑島圍堰施工,防洪、防汛是本工程的難點。安全控制重點是:蓋梁施工均為高空作業,腳手架按標準施工的監控是本工程的重點。人身安全、材料吊4、裝安全防護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質量控制重點是:預埋穿杠的位置及蓋梁標高控制、混凝土的質量通病預防。2、穿杠方案總體概況2.1編制依據2.1.1現場實地踏勘調查資料2.1.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2.1.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2.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2.1.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2.1.6本標段各大橋相關圖集、設計文件2.2方案總體概況蓋梁混凝土的澆筑支架采用穿杠施工方法,穿杠法施工蓋梁是靠穿在墩柱預留孔內的實心圓鋼作為蓋梁模型、蓋梁混凝土實體等的主要承載構件。澆筑墩柱時在每5、個墩柱計算高度的縱橋向預留內徑為110mm的厚壁PVC管作為預留孔洞,待墩柱施工完畢后,在預留孔內穿實心圓鋼,外套支承鐵塊并用螺絲帽扣緊。支撐鐵上放置20t的機械千斤頂作為可調支座,千金頂上橫橋向在墩柱兩側各設工字鋼兩根45B作為承重梁,工字鋼上布設12槽鋼方作為分配梁,以支承模型體系。3、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3.1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抄平定點預留孔穿實心圓鋼套支撐鐵安裝工字鋼、槽鋼混凝土攪拌扣緊螺栓混凝土運輸支撐鐵制作鋪設底模調整標高安裝鋼筋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混凝土等強鋼筋制作、運輸拆除模板拆除支撐結構封堵預留孔3.2施工方法3.2.1孔洞預留墩柱澆筑時將直徑為110mm的PVC管裝沙并進行6、封口,沿順橋向預先埋入混凝土。其預埋位置應根據蓋梁支承系統結構高度確定,即:預埋管中心位置=墩柱蓋梁底設計標高蓋梁底模高度橫梁槽鋼高度工字鋼高度千斤頂高度支承鐵中心至其頂面高度。在確定預埋管位置時應至少考慮 1020 mm千斤頂可調高度,根據以上計算得出橋墩蓋梁底距鋼棒中心1022mm(86+53+450+350+83mm),在蓋梁混凝土達到強度拆除模型時微調千斤頂,以此作為卸模的空間。埋入混凝土中的鋼管常會因振搗混凝土而浮起或傾斜改變位置,因此在預埋時除將管口用泡沫等物堵塞,膠帶裹封外,還應該用鐵絲將預埋管端部與墩柱鋼筋綁扎牢固,同時應注意將預埋管置于兩根主筋之間用墊塊將其擠緊。當混凝土澆筑7、至預埋管位置時,應減少傾倒沖擊力,避免振搗棒碰撞預埋管,確保其位置準確。3.2.2穿棒施工墩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達到設計強度,拆除墩身模板,清理預留孔內砂子、泡沫等,使用吊車人工配合將100mm(長2.2m)的實心圓鋼穿入預留孔,使鋼棒在墩身兩側預留長度相等。鋼棒橫穿完成后吊裝支撐鐵從鋼棒兩端套入調整頂面至水平,實心圓鋼露出墩柱部分套好支承鐵后緊扣對頂螺絲,使支承鐵與墩柱及鋼棒間緊密貼合,以免支撐鐵竄動影響整體支撐結構;其次是支承鐵與墩柱貼合越緊密對實心圓鋼受力越有利,即在沒有空隙的情況下,實心鋼所承受彎曲應力接近于零。支承鐵與墩柱相貼面宜加工成弧形,弧形接觸面不僅不易損傷墩柱。3.2.3對拉工8、字鋼支撐鐵固定完成后頂面放置20t機械式千斤頂,千斤頂應放置平穩,底座和支撐鐵臨時進行點焊固定,千斤頂頂端粘貼5mm厚(1010cm)的橡膠墊,然后吊裝12m長45B工字鋼擱置在千斤頂上,每側一根,工字鋼擱置前應提前在工字鋼上千斤頂位置制作記號,使工字鋼縱梁擱置在兩個千斤頂上的位置準確,工字鋼吊裝完成后進行對拉固定,若不對拉固定,不僅施工安全沒有保障,而且形不成整體受力結構。因此,對于兩片工字鋼縱梁,采用20的拉桿對兩片工字鋼之間進行對拉固定。拉桿的布置間距為墩柱間設3根,懸臂段設2根,拉桿每頭安裝雙螺帽。墩柱與縱梁間加2mm橡膠襯墊,以保護相接柱面。3.2.4鋪設槽鋼在工字鋼縱梁安裝對拉完成9、后鋪設12槽鋼作為橫梁,槽鋼長度為4m,倒扣在工字鋼上,間距0.4m進行布置,槽鋼伸出工字鋼兩端懸空位置長度應相等,蓋梁墩模位置下使用1010cm、47cm的方木支墊牢固、平穩,方木之間使用鋼釘裝釘牢固。3.2.5鋪設底模a、底模支撐底模為廠家定型鋼模板,鋼模面板厚度為6mm;背楞為10槽鋼,間距30cm布設。模板尺寸根據蓋梁的結構尺寸進行定制,底模下支撐結構為型鋼支撐結構。b、側模與端模支撐 側模為廠家定型鋼模板,鋼模面板厚度為6mm;背楞為10槽鋼,間距30cm布設,在側模外側采用間距為80cm的 10槽鋼豎帶,拉桿為20mm拉筋,縱向間距為0.7m,橫向間距為0.8m。端模為廠家定型鋼模10、板,鋼模面板厚度為6mm;背楞為10槽鋼,間距30cm布設。端模外側斜邊下使用8的槽鋼制作支撐架。3.2.6鋼筋工程蓋梁鋼筋在鋼筋加工場集中加工制作。蓋梁鋼筋在加工廠綁扎成型,使用炮車運至施工現場進行整體吊裝。蓋梁鋼筋吊裝完成后,注意將柱頂伸出的鋼筋按照施工圖設計的尺寸,擴大為一喇叭口形,蓋梁的鋼筋籠綁扎要將擋塊和墊石的鋼筋一起綁扎完畢,鋼筋安裝過程中注意綁扎保護層墊塊。蓋梁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安裝側模,側模板安裝前先刷涂脫模劑,側模安裝時一定要加固好模板,杜絕跑模現象,側模板安裝完畢以后,對模板的上口的位置和高程進行重新校核。墩柱兩側側模支撐采用型鋼結構上支墊方木進行支撐,其他位置采用型使用底11、模作為支撐。3.2.7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澆筑前,清除模板內雜物和浮漿及松動部分,沖洗干凈,并整修連接鋼筋。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輸送車運輸,采用泵車泵送入模,分層澆筑,連續進行,使用30插入式振搗器搗固。澆筑時在蓋梁整個平截面內對稱水平分層進行,澆筑層厚控制在30cm以內,保證混凝土密實和表面光滑整齊,無墊塊痕跡。混凝土澆至支座墊石底面時注意清除浮漿,在澆筑后3-4小時后對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混凝土澆筑期間設專人看護模板,觀察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發現松動、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施工,及時進行加固處理。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拆除模板,拆模時要輕敲輕打,以免損傷主體混凝土的棱12、角或在混凝土表面造成傷痕。混凝土養護采用覆蓋灑水養生,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塑料薄膜覆蓋,其上覆蓋無紡土工布,使用人工澆水養護,灑水時間根據施工氣溫決定,養護時間不少于7d后,拆除養生毯,再用塑料薄膜緊密覆蓋,保濕養護14d 以上。養護期間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定強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75,且芯部混凝土與表層混凝土之間的溫差、表層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均15時,方可拆模。3.2.8預留孔封堵蓋梁施工完成后,拆除底模、工字鋼、圓鋼等后,對預留孔道封堵,封堵孔工作宜成批逐段進行,不宜逐個進行。直徑110mm預留孔對墩柱的受力幾乎沒有影響,但從確保墩柱鋼筋使用壽命(若預埋管與墩柱鋼筋13、比較接近出現漏筋,則鋼筋易受腐蝕),保證結構外觀質量而言,預留孔的封堵工作也相當重要。采用人工壓入塑性水泥漿封堵孔,要求水泥漿必須經過試驗配制,保證其終凝后的顏色必須與墩柱顏色一致。4、施工技術、安全、質量注意事項4.1質量注意事項4.1.1定型鋼模板進場必須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驗收,檢查焊縫有無開裂、破損,面板有無變形,拼裝是否有錯臺,出現以上問題及時聯系廠家進行整修處理;4.1.2所有承重結構型鋼必須使用正規廠家材料,出場需附帶質量合格證明;4.1.3穿杠的位置必須卡控準確,和砼面預留高度嚴格控制,和施工蓋梁水平投影必須垂直。4.1.4支撐鐵結構之間焊接必須牢固,焊縫達到規范要求。4.1.5支14、撐結構間距及位置布設嚴格按照本方案執行,如施工時出現不可操作性及時和技術人員聯系解決。4.1.6模板安裝嚴格按照模板編號進行,出現錯臺及時休整,模板接縫處必須使用止水雙面膠粘貼牢固。模板安裝尺寸符合圖紙結構尺寸。4.1.7混凝土施工時派專人對支撐結構及模板的變形及位移進行觀測,出現變形及位移較大時,立即停止施工,進行整修。4.1.8混凝土施工嚴格控制進行分層澆筑,分層高度為30cm,澆筑順序從兩邊向中間進行。4.1.8對拉拉桿必須使用安裝牢固,外漏絲扣全部配墊板和雙螺帽。4.2安全注意事項4.2.1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教育,認真遵守安全施工規定,嚴禁酒后上班、疲勞上班,袖口、褲15、口系緊,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4.2.2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的下顎帶必須扣在顎下,并系牢), 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高處作業時在支撐架兩側設防護欄桿,并布設安全平網、立網、防護網,操作人員需正確佩戴安全帶(高掛低用)。4.2.3高處作業物料要堆放平穩,不可放置在臨邊、臨口附近、凡有墜落可能的,要及時撤出或固定以防跌落傷人。隨身所帶的作業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以防滑落傷人。4.2.4過重材料嚴禁放置在橫梁外側懸空部位,防止支撐結構偏心發生傾覆。4.2.5每班組設置班內安全員,隨時檢查班內作業人員的防護用具佩戴情況,檢查工作環境安全動態,防止隱患的出現。4.216、.6支撐架吊裝過程中必須設專人統一指揮吊車,吊車司機選定有經驗的司機進行吊裝,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4.2.7吊裝施工前對吊車進行檢查,必須檢查鋼絲繩有無損壞;吊車支腿是否平穩、牢固。4.2.8吊裝過程中吊臂及吊勾下嚴禁站人。4.2.9吊裝作業“十不吊”安全要求(1)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時不吊。(2)指揮信號不明確時不吊。(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動時不吊。(4)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時不吊。(5)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時不吊。(7)歪拉斜吊重物時不吊。(8)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時不吊。(9)重物棱角處與捆綁鋼絲繩之間17、未加襯墊時不吊。(10)六級以上強風時不吊。4.2.10出現大風、雨、雪天氣禁止高空作業施工。5、材料計劃(一)每片蓋梁施工材料數量表序號工程項目規格單位數量145B工字鋼12m根22機械式千斤頂20t個4310#槽鋼4m根204支撐鐵個45100mm實心鋼棒2.2m長根265mm厚膠墊17定型鋼模板套1820對拉螺桿1.8m根5920對拉螺桿2.4m根3010方木1010cm米1211方木47cm米246、施工機械設備配置每片蓋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或規格單位數量1吊車25t臺12炮車自制臺13電焊機臺24振搗棒30臺35混凝土泵車臺17、施工人員配備計劃序號工程項目現場技術員質18、檢工程師專職安全員施工人員1支撐架架設施工1人1人1人8人2鋼筋班組6人3混凝土班組6人4電焊工4人5普工4人合計1人1人1人28人8、環保水保、文明施工8.1施工場地設置醒目標識牌,標識牌采用全線統一制作;現場施工人員進入工地佩證上崗;人機料物合理組合;有詳細的施工方案,做好技術、安全、質量交底;做到工完料凈。8.3機械停放場地平整堅實、不積水;機械設備性能良好,無跑冒滴漏現象;滅火器材、避雷裝置齊全;機械設備有專人管理、操作。8.3合理使用場地,保證現場道路、水、電和排水系統暢通,與既有公路及河道較近的施工現場,進行圍擋封閉。8.4嚴禁生活垃圾及施工垃圾直接排入河流及灌溉水渠,污染河道。8.5進入工區的機動車輛消音排煙凈化系統一定要完好。施工工區內和G109國道銜接位置每天要不定時打掃,適時進行灑水,特殊范圍內的工作人員要戴防塵面罩,控制煙塵與粉塵污染。運輸車輛配備兩邊和尾部擋板,對易飛揚的物料用篷布履蓋嚴,且裝料適中,不得超限。8.6高空吊裝施工嚴格注意保護架空的光、電纜等。確保地方通訊和供電的良好秩序。8.7施工過程中嚴禁破壞周邊河道、山體、農田。影響當地地容。17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3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