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鐵路第二雙線LXSQZ-1標徐家莊隧道爆破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203
2022-09-06
15頁
113.04KB
1、1工程概況1.1 工程地理位置及概況隧道地處低中山區,進口位于王家莊村西南方向的山坡上,坡度較緩,隧道出口位于小峽水庫東南方G109旁一陡壁上。沖溝發育,洞身地形呈波狀起伏,進口地表自然坡度3040,出口為一近于垂直的陡壁。分布有眾多“V”型侵蝕谷,且延伸變化較快,溝內基本無水,多覆蓋著黃土。洞身最大埋深154m,洞身穿越的各溝埋深最淺約23.9米。隧道起點DK177+604,終點DK179+968,全長2364米。全隧道除進口端376.16m位于直線上以外,其余均位于R-7000m的曲線上。縱坡為4.5端的單面上坡。1.2 工程地質概況隧道工程區主要為閃長巖、砂巖、泥巖,山坡坡面及沖溝內分布2、有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砂質黃土,沖積卵石土等。1.3 地面建筑及管線狀況隧道進出口附近均無建構筑物及管線,施工場地開闊,施工條件較好。2總體方案設計2.1 爆破特點及要求(1)屬于山嶺隧道,爆破條件較好。(2)隧道地質除洞口段外巖石堅硬,完整,整體性好。(3)隧道斷面大,要求對爆破方法選擇合理,便于實施。炮眼利用率在90%以上;光面爆破炮眼殘痕率在85%以上;平均線性超挖不大于7cm,最大不超過10cm,相鄰兩循環炮眼臺階不大于10cm,局部欠挖小于0.1m2;最大欠挖小于5cm。2.2 鉆爆設計原則根據工程實際、設計程要求、地質地形條件,確定設計原則為:(1)確保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要嚴格按照3、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進行設計和施工,要有具體的安全施工措施。(2)嚴格控制掏槽爆破、光面爆破、預裂爆破的單段起爆藥量,盡可能多的創造爆破臨空面,盡可能減小爆破振動對圍巖的擾動深度。(3)根據隧道洞口段所處圍巖比較破碎、整體性及自穩性差的特點,采用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對軟弱巖層采用縮短臺階距離,及時支護等手段,保證頂板安全。(4)對設計確定的鉆爆參數進行現場爆破試驗,以取得合理的爆破參數。爆破參數應根據地質地形條件及相應的爆破效果,適時調整、動態管理。考慮以上設計原則,該工程應按總體施工組織分期實施。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施工方法。本設計主要針對適合采用鉆爆法施工的主洞級圍巖地4、段進行爆破設計。2.3 爆破施工方案比較與選擇隧道施工方法應根據施工條件、圍巖類別、埋置深度、斷面大小以及環境條件等,并考慮安全、經濟、工期等要求選擇。選擇施工方法時,應以安全為前提,綜合考慮上述條件。當隧道施工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時,應把環境條件作為選擇施工方法的重要因素。同時應考慮圍巖變化時施工方法的適應性及其變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誤和增加不必要的投資。隧道施工方法有很多,但依據設計要求本隧道采用的方法有全斷面法、臺階法、短臺階預留核心法、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和CRD法。2.3.1 全斷面法全斷面法用在級硬巖中,利于組織大型機械化作業,提高施工速度。該法可采用深孔爆破。該法控制重點是:5、常規布孔,孔內按常規布設微差毫秒雷管,孔外采用毫秒導爆管雷管串聯技術,此法可以大大減小爆破振動。2.3.2 臺階法臺階法分2步開挖,級圍巖上臺階高度約7m,下臺階高度約3.4m,臺階長度3050m;下臺階施工可分左右幅開挖,交替進行,以保證上臺階施工車輛通行。2.3.3 短臺階預留核心土法。隧道進洞采用上下臺階法,上臺階預留核心土施工,開挖后及時進行初期支護封閉巖面。開挖支護過程中重點進行隧道的周邊位移、拱頂下沉等量側項目的工作,根據量測數據,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必要時上半斷面設臨時仰拱。上半斷面開挖約1520m后,開挖下部。2.3.4 三臺階臨時仰拱法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分3步開挖,第一步挖上臺階6、,上臺階分左右開挖,安設18鋼架橫撐;第二步挖中臺階,安設18鋼架橫撐;第三步滯后一段距離開挖下臺階。2.3.5 爆破施工方案選擇將幾種常用施工方法列于表2-1中。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具體的施工方案按圍巖級別及相應的施工工法分別進行設計,共分4個方案,級圍巖三臺階臨時仰拱法、級圍巖短臺階預留核心土法、級圍巖臺階法、級圍巖全斷面法。表2-1 施工方法基本條件比較條件全斷面臺階法單側壁法雙側壁法隧道斷面單、雙、多線單、雙、多線雙、多線雙、多線圍巖條件,土質、松軟地層土質、松軟地層安全性一般一般較安全最安全施工機械大型大型或中型中型或小型小型施工工序及工期工序簡單、工期快工序簡單、工期較快工序較多、工7、期較慢工序復雜、工期慢造價低低較高高圍巖變化時施工方法的適應性圍巖向低類變化較難適應,向高類適應圍巖向低類及高類變化均能適應各種適應性不強圍巖向低類變化適應地應力場中主應力方向由豎直向水平轉移時雙、多線洞室穩定性增加,單線洞室穩定性降低洞室穩定性增加最明顯洞室穩定性降低洞室穩定性降低施工管線布置很方便方便較方便不方便配合輔助支護措施不容易很容易一般一般對關鍵部位支護的時效性一般好較好較好3鉆爆設計采用理論計算、工程類比與現場試爆相結合的方法確定爆破參數。計算依據如下: 炸藥與巖石的匹配炸藥與巖石的匹配實際是根據波阻抗理論而來,當炸藥的波阻抗VrPr與巖石的波阻抗VePe相等時,爆炸波能量完全傳8、入巖體內,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的破碎巖石。、級圍巖需爆破段一般巖石抗壓強度在Rc20MPa,巖石堅固性系數fRc/10=3。巖石縱波速度Ve2000m/s,巖石密度Pe2000kg/m3,巖石波阻抗VePe4*106kg/m2.s,2#巖石硝銨炸藥爆速Vr3600 m/s,炸藥密度Pr1000kg/m3, VrPr(3.64)*106kg/m2.s,巖石與炸藥匹配系數Ker=VePe /VrPr1,根據f及K值判定級圍巖巖石可爆性好,巖石能夠得到充分破碎。、級圍巖Ker=VePe /VrPr2,巖石可爆性差,應當用高密度、高爆速炸藥,同時加大裝藥密度,加強堵塞質量。標準拋擲爆破單位耗藥量K( kg9、/m3)根據巖石容重用經驗公式K=1.3+0.7(/1000-2)2計算, 級圍巖巖石2000 kg/m3,計算得K1.3 kg/m3。級圍巖巖石2300 kg/m3,計算得K1.36 kg/m3。級圍巖巖石2600 kg/m3,計算得K1.55 kg/m3。級圍巖巖石2700 kg/m3,計算得K1.64 kg/m3。爆破作用指數我國普遍采用鮑列斯科夫公式,f(n)=0.4+0.6n3當n=1時為標準拋擲爆破當n1為加強拋擲爆破0.75n1為加強松動爆破n0.75為松動爆破根據各部位炮眼所承擔的任務不同,爆破作用指數也不相同。具體為:掏槽眼采用加強拋擲爆破,崩落眼采用松動爆破,內圈眼采用弱松10、動爆破,底板眼采用加強松動爆破。3.1級圍巖開挖3.1.1 炮眼深度與循環進尺炮眼深度是指炮眼眼底至開挖面的垂直距離。炮眼深度一般根據圍巖的穩定性、鑿巖機的鉆鑿能力和掘進循環安排。根據現場考察和以往工程經驗,取循環進尺為1m,炮眼深度1.2m。3.1.2 炮眼直徑本設計選用手持式風動鑿巖機,常規土巖爆破鉆頭直徑為3842mm,為減小鉆孔數量,提高掘進速度,炮眼直徑取d=42mm。3.1.3 炮眼布置(1)掏槽眼掏槽眼爆破時在圍巖中形成空腔,為后續炮孔爆破創造良好的臨空面,一般為強拋擲爆破,本工程一律采用復式楔形掏槽,優點是鉆眼工作量小,容易形成較好的臨空面,級圍巖段掏槽眼開口寬度為3m,排距011、.6m。(2)周邊眼周邊眼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布置。具體的炮孔間距根據經驗公式和工程類比確定。根據經驗,炮眼間距E與炮眼直徑d之間的關系為E=(1018)d。取d=42mm,則E=420756mm。考慮到洞口段巖石相對比較軟,對于光面爆破取E=50cm周邊眼的炮眼密集系數m與最小抵抗線W之間的關系為m=E/W。一般EW,結合洞口段爆破一般不易形成大塊的特點,m取較小值, m=0.625,則對于光面爆破取W=80cm。周邊眼采用導爆索將藥卷串聯間隔裝藥結構,使炮孔內炸藥爆炸圍巖受力均勻,可以減小對圍巖的擾動深度。周邊眼同段起爆規模不易過大,如周邊眼數量大,易采用孔內或孔外微差爆破技術將齊爆孔數控制在12、810個左右。(3) 內圈眼內圈眼的間距a、排距b應大于或等于周邊眼的最小抵抗線W,而且a、b的取值與炮眼的單孔裝藥量有關。本設計取a=100cm、b=80cm。(4) 崩落眼崩落眼間距a=120cm、排距b=100cm。炮眼布置及裝藥量見附表1。3.1.4 單孔裝藥量(1) 掏槽眼掏槽眼在滿足填塞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多裝藥,以保證良好的掏槽效果。據此確定、級掏槽眼的單孔裝藥量分別為1.2kg,0.82kg。折算單耗為1.95kg/m3。(2) 周邊眼周邊眼的裝藥量主要根據炮眼間距、最小抵抗線和裝藥集中度確定。本設計取光面爆破裝藥集中度為0.1kg/m。對于2m長的光面爆破炮孔,單孔裝藥量為13、0.2kg。(3)內圈眼內圈眼以弱松動爆破控制,內圈眼的裝藥量與圍巖的堅硬程度、炸藥單耗、炮眼長度及內圈眼的炮眼數量及間排距等參數有關。內圈眼的單孔裝藥量按下式計算: (3-1)式中 內圈眼的單孔裝藥量,kg; 裝藥系數。根據炮孔間排距及圍巖性質,取=0.4; 每米藥卷的炸藥質量,kg/m.。對于直徑為32mm的乳化炸藥,=0.8kg/m。 炮眼長度,m。對于炮眼長度為2m的內圈眼,計算得=0.40.82= 0.64kg(3) 崩落眼崩落眼以松動爆破控制,裝藥單耗適當加大,有助于減小爆破塊體。=21.210.55= 1.32kg。(4)炮眼填塞炮眼填塞的目的是保證炸藥充分反應,使之產生最大熱量14、,防止炸藥不完全爆轟;防止高溫高壓的爆轟氣體過早地從炮眼或導洞中逸出,使爆炸產生的能量更多地轉換成破碎巖體的機械功,提高炸藥能量的有效利用率。填塞材料采用炮泥,炮泥由砂子和黏土混合配置而成,其重量比為3:1,再加上20%的水。填塞應采用分層搗實法進行,不得有空隙或間斷。各炮眼應填塞足夠長度的炮泥,除周邊眼根據光面爆破,其他各炮眼填塞炮泥的長度不得小于40cm。(5)爆破器材的選擇炸藥:采用2號巖石乳化炸藥,規格為32mm200mm,每卷200g。雷管:雷管選用第一系列毫秒導爆管雷管。起爆選用普通瞬發電雷管或導爆管激發針起爆。(6)裝藥結構掏槽眼采用正向起爆。光面爆破炮眼采用空氣間隔不偶合裝藥結15、構(圖3-1)。為保證炮孔內各間隔藥卷同時起爆,所有空氣間隔裝藥均使用導爆索連接各藥卷。(7)網路聯結見級圍巖炮孔布置及網路聯結圖。3.2級圍巖開挖3.2.1 炮眼深度與循環進尺循環進尺為2m,炮眼深度2.5m。3.2.2 炮眼直徑炮眼直徑d=42mm。3.2.3 炮眼布置(1)掏槽眼采用復式楔形掏槽。掏槽眼開口寬度為4m,排距0.6m。(2)周邊眼周邊眼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布置。炮孔間距E=500mmm=E/W, m=0.625,則對于光面爆破取W=80cm。周邊眼采用導爆索將藥卷串聯間隔裝藥結構。周邊眼同段起爆規模不易過大,如周邊眼數量大,易采用孔內或孔外位差爆破技術將奇爆孔數控制在810個左16、右。(3) 內圈眼內圈眼的間距a、排距b應大于或等于周邊眼的最小抵抗線W,而且a、b的取值與炮眼的單孔裝藥量有關。本設計取a=100cm、b=80cm。(3) 崩落眼崩落眼的布置方式與內圈眼的布置方式相同,環向間距120cm,排距100cm。其余炮眼布置及裝藥量見附表2。3.2.4 單孔裝藥量(1) 掏槽眼、級掏槽眼的單孔裝藥量分別為1.53kg,1.26kg。折算單耗為2.04kg/m3。(2) 周邊眼光面爆破裝藥集中度為0.15kg/m。對于2.5m長的光面爆破炮孔,單孔裝藥量為0.375kg。(3)內圈眼內圈眼的裝藥量計算得=2.510.80.5= 1.0kg(3) 崩落眼崩落眼的裝藥量17、。=2.51.210.6= 1.8kg。(4)炮眼填塞填塞應采用分層搗實法進行,不得有空隙或間斷。各炮眼應填塞足夠長度的炮泥,除周邊眼根據光面爆破,其他各炮眼填塞炮泥的長度不得小于40cm。(5)裝藥結構與級圍巖裝藥結構相同。(7)網路聯結見級圍巖炮孔布置及網路聯結圖。3.3級圍巖開挖3.3.1 炮眼深度與循環進尺炮眼深度3.5m,循環進尺為3m。3.3.2 炮眼直徑本設計選用手持式風動鑿巖機,炮眼直徑d=42mm。3.3.3 炮眼布置(1)掏槽眼全斷面法施工由于斷面大,一次起爆炮眼數量多,網路聯結較為繁瑣,為增加臨空面,采用上掏槽和下掏槽,掏槽孔炮孔開口寬度均為3m,掏槽排距0.6m。(2)18、周邊眼周邊眼沿隧道開挖輪廓線布置。炮孔間距E=55cm根據m=E/W,m=0.688,則對于光面爆破取W=60cm。周邊眼同段起爆規模不易過大,如周邊眼數量大,易采用孔內或孔外位差爆破技術將奇爆孔數控制在1015個左右。(3) 內圈眼內圈眼本設計取a=80cm、b=80cm。(3) 崩落眼崩落眼環向間距100cm,排距80cm。3.3.4 單孔裝藥量(1) 掏槽眼見附圖。(2) 周邊眼周邊眼的裝藥量主要根據炮眼間距、最小抵抗線和裝藥集中度確定。本設計取光面爆破裝藥集中度為0.20kg/m,單孔裝藥量為0.8kg。(3)內圈眼內圈眼的裝藥量=40.80.80.67= 1.72kg(3) 崩落眼崩19、落眼的裝藥單耗適當加大,有助于減小爆破塊體。=410.80.7= 2.24kg。(4)炮眼填塞填塞應采用分層搗實法進行,不得有空隙或間斷。各炮眼應填塞足夠長度的炮泥,除周邊眼根據光面爆破,其他各炮眼填塞炮泥的長度不得小于40cm。(5)裝藥結構除光爆孔其余均為連續裝藥結構。(6)網路聯結見級圍巖炮孔布置及網路聯結圖。級圍巖爆破孔位布置與級圍巖相同,藥量增加20%30%。3.5爆破振動強度的控制措施根據圍巖圍巖地質及施工超挖情況,及時調整爆破振動,降低圍巖的擾動深度,達到控制超挖及保證圍巖穩定的目的,常采取以下措施:(1)調整周邊眼的裝藥結構,盡量采取分段間隔裝藥。(2)控制周邊眼炮孔齊爆個數,20、齊爆個數控制在810個為宜。(3)利用孔內外微差控制其余炮孔的齊爆藥量。3.6 鉆爆質量的控制(1)人員的配備光面爆破與預裂爆破炮眼的鉆鑿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因此,應注意對鉆爆人員的合理調配。固定技術好的鉆工進行光爆孔和預裂孔的鉆鑿作業。從布眼、鉆孔、裝藥到爆破網絡聯接層層把關,責任到人。(2)鉆孔機具的配備周邊眼分布在隧道輪廓的不同部位,高度、角度各不相同。配備合適的多功能簡易鉆孔臺架非常關鍵。根據斷面尺寸,利用鋼管、網片制成簡易拼裝鉆孔臺架,可以快速拆卸,便于施工。(3)炮眼深度及裝填藥量的控制 炮眼深度。根據鉆爆設計,鉆眼深度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鉆。 清孔裝藥。裝藥前將炮孔內的石屑、雜21、物用水沖凈。 裝藥連線。嚴格按照裝藥結構圖進行裝藥,藥量應嚴格按照設計裝填,炮泥填塞應分層搗實,填塞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預裂孔、光面孔應按設計圖紙鉆鑿在一個布孔面上,鉆孔偏斜誤差不超過1。 驗孔、裝藥等應在現場爆破工程技術人員指導監督下由熟練爆破員操作。 起爆網路。起爆網路連接應由專人負責。對于孔外延期部分的連線,應特別注意對孔外雷管及滯后起爆網路的保護,防止先爆雷管產生的飛片炸壞滯后起爆的網路,以及先行起爆產生的飛石損壞之后起爆的網路。 爆破。裝藥、連線結束后,經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撤離人員和機械設備,最后引爆。4爆破作業安全措施爆破工程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空氣沖擊波、爆破有害氣體、爆破飛22、石、爆破振動、早爆、盲炮以及塌方、冒頂等。每種不安全因素有其特點、影響范圍和影響強度,均應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4.1 空氣沖擊波、爆破有害氣體與爆破飛石隧道爆破產生的空氣沖擊波沿隧道傳播時,比沿地面半無限空間的傳播衰減要慢,故要求的安全距離也更大。爆破產生的有害氣體也必須通過通風管道或隧道才能排出。爆破飛石的飛行方向無法準確預測,飛行距離難以準確計算,會給爆區附近的人員及設備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二次破碎爆破造成的事故更多,因此應加以嚴格控制和防范。爆破產生個別飛石的距離與爆破參數、填塞質量等因素有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隧道爆破時,人員應在地面避炮。(2)進洞階段,沿洞口向23、外的爆破沖擊波和飛石強度較大。應特別注意對洞口附近人員、建筑物和設施的防護,可在洞內懸掛膠簾,洞外布置防護擋墻。(3) 爆破后,應進行充分通風,保持爆破作業場所通風良好。(4) 采取控制爆破技術縮小危險區,合理確定爆破參數,特別注意最小抵抗線的實際長度和方向,避免出現大的施工誤差。(5) 將可移動設備撤出飛石影響區域。4.2 早 爆爆炸材料(雷管或裝藥)比預期時間提前發生爆炸的現象稱為早爆。對于本工程應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早爆事故。(1)使用電雷管起爆時,爆破主線、區域線、聯接線,不應與金屬管物接觸,不應靠近電纜、電線、信號線、鐵軌等。(2)電雷管在接入網路前,腳線應短接。(3)裝藥、連線人員應穿24、不產生靜電的工作服。(4)在距電雷管15m范圍內,禁止使用無限通訊工具。(5)工作面所用炸藥、雷管應分別存放在加鎖的專用爆破器材箱內,不應亂扔亂放。爆破器材箱應放在頂板穩定、支架完整、無機械電器設備的地點。每次起爆時都應將爆破器材箱放置于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6)必須所有人員撤出警戒區域后,方能在爆破作業領導人的指示下,將爆破母線與發爆器相聯接。4.3 盲炮處理盲炮是指預期發生爆炸的炸藥未發生爆炸的現象。對于本工程項目中出現的盲炮,應遵循以下原則和方法來處理。(1)處理盲炮前應由爆破領導人定出警戒范圍,并在該區域邊界設置警戒。處理盲炮時無關人員不準許進入警戒區。(2)應派有經驗的爆破員處理盲25、炮。(3)電力起爆發生盲炮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及時將盲炮電路短路。(4)導爆索和導爆管起爆網路發生盲炮時,應首先檢查導爆管是否有破損或斷裂,發現有破損或斷裂的應修復后重新起爆。(5)不應拉出或掏出炮孔中的起爆藥包。(6)可打平行孔裝藥爆破,平行孔距盲炮不應小于0.3m。為確定平行炮孔的方向,可從盲炮孔口掏出部分填塞物。(7)盲炮應在當班處理,當班不能處理或未處理完畢,應將盲炮情況(盲炮數目、炮孔方向、裝藥數量和起爆藥包位置,處理方法和處理意見)在現場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繼續處理。(8)盲炮處理后,應仔細檢查爆堆,將殘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銷毀。在不能確認爆堆無殘留的爆破器材之前,應采取預防措施。(26、9)盲炮處理后應由處理者填寫登記卡片或提交報告,說明產生盲炮的原因、處理的方法和結果、預防措施。4.4 敷設導爆管爆破網路時應注意的問題(1)導爆管一旦被截斷,端頭一定要密封,以防止受潮、進水及其它小顆粒堵塞管腔。可用火柴燒熔導爆管端頭,然后用手捏緊即可。再使用時,把端頭剪去約10cm,以防止端頭密封不嚴受潮失效。(2) 導爆管、導爆管雷管在使用前必須進行認真的外觀檢查。發現導爆管破裂、折斷、壓扁、變形或管腔存留異物,均應剪斷去掉,然后用套管對接。如果導爆管雷管的卡口塞處導爆管松動,則會造成起爆不可靠,延時時間不準確,應將其作為廢品處理。(3) 導爆管網路中不應有死結,炮孔內不得有接頭,孔外相27、鄰傳爆雷管之間應留有足夠的距離。(4) 為了防止雷管聚能穴產生的高速聚能射流提前切斷尚未傳爆的導爆管,應將起爆雷管或傳爆雷管反向布置,即將雷管聚能穴指向與導爆管的傳爆方向相反的方向。雷管應捆綁在距導爆管端頭大于15cm的位置,導爆管應均勻地敷設在雷管周圍,并用膠布等捆扎牢固。對于孔外延時起爆的雷管必須采取防止聚能穴炸斷導爆管的有效措施。(5) 安裝傳爆雷管和起爆雷管之前,應停止爆破區域一切與網路敷設無關的施工作業,無關人員必須撤離爆破區域,以防止意外觸發起爆雷管或傳爆雷管引起早爆。(6)注意對孔外延期導爆管雷管的防護。對于秒延期雷管,應采取措施防止延期導火索或噴氣孔噴出的火焰將導爆管熔斷或破壞28、。(7) 用導爆索起爆導爆管時,宜采用垂直聯接。4.5 敷設導爆索爆破網路時應注意的問題(1) 切割導爆索應使用鋒利刀具,不應用剪刀剪斷導爆索。(2) 聯接導爆索中間不應出現打結或打圈;交叉敷設時,應在兩根交叉導爆索之間設置厚度不小于10cm的木質墊塊。(3) 起爆導爆索的雷管與導爆索捆扎端端頭的距離應不小于15cm,雷管的聚能穴應朝向導爆索的傳爆方向。4.6 敷設電爆網路時應注意的問題電力起爆的綜合安全性高于火雷管起爆,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安全生產的要求,本設計選用電雷管或導爆管激發針起爆導爆管網路。當使用導爆管激發針起爆網路時,電力起爆系統不受靜電、雜散電流、射頻電流的影響。敷設電爆網路時29、應注意以下問題。(1) 電爆網路不應使用裸露導線,不得利用鐵軌、鋼管、鋼絲作爆破線路,爆破網路應與大地絕緣。 (2)電爆網路的導通和電阻值檢查,應使用專用導通器和爆破電橋,專用爆破電橋的工作電流應小于30mA。爆破電橋等電氣儀表,應每月檢查一次。(3) 爆破作業場地的雜散電流值大于30mA時,禁止采用普通電雷管。 (4)起爆網路的聯接,應在工作面的全部炮孔(或藥室)裝填完畢,無關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之后,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進行。(5)爆破主線與起爆電源或發爆器聯接之前,必須測全線路的總電阻值。總電阻值應與實際計算值符合(允許誤差5%)。若不符合,禁止聯接。(6)如果發爆器限時電路發生故障,發爆器放電不徹底,則在發爆器與電爆網路聯接瞬間極易發生早爆事故。國內已發生過多起此類事故。因此,在將發爆器與電爆網路聯接之前,應使用金屬導線將發爆器的兩個接線端子短接,將發爆器內殘余電荷釋放掉。(7)發爆器的鑰匙在整個爆破作業時間里,必須由爆破工作領導人或由他指定的爆破員嚴加保管,不得交給他人。(8)各種發爆器和用于檢測電雷管及爆破網路電阻的爆破專用電表等電氣儀表,每月以及大爆破前均應檢查一次,電容式發爆器至少每月賦能一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