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永項目起重吊裝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223
2022-09-06
17頁
129.54KB
1、雙永項目起重吊裝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目錄一、適用范圍3二、工程概況3三、編制依據3四、安全技術設計41、一般規定和要求42、構造要求43、設計計算4五、施工要求81、施工計劃82、施工工藝技術8六、安全管理101、組織保證措施102、塔吊安裝、拆卸的安全注意事項113、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14、危險源及相關措施135、應急預案16一、適用范圍本起重吊裝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適用于合同段內的:(1) 輪胎式起重機;(2) 塔式起重機;(3) 卷揚機;(4)龍門吊起重機;二、工程概況本合同段設計橋梁3547米/8座(A匝道橋、C匝道橋、跨線橋、沿前大橋、增瑞1號橋、增瑞2號橋、增瑞3號橋、荷花大橋),2、孔樁399根,墩柱271根,預制梁803片。基礎及下部施工會使用卷揚機、輪胎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預制梁場會使用龍門吊起重機。沿線主要公路為縣道X606,通往工地的道路多為自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該合同段多以粉砂巖石、泥質粉砂巖、炭質粉砂巖、細砂巖及部分砂礫巖石的軟質巖為主,隧道穿越區大部分為軟質巖,對隧道建設不利。地下水多為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及構造裂隙水,水量較為豐富;地表水水系較發育,受降雨量影響明顯。年降雨日為160-175天,3-4月為春雨季,占23-24%,5-6月份為梅雨季,雨量約占全年36-37%,7-9月份為臺風、雷雨季約點全年降雨量20%;10月-次年2月為少雨期。工程用水沿線較3、為豐富。各個結構物布置情況見附圖1三、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4)起重機使用說明書;(5)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 88);(6)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 5144);(7)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ZBJ 80012);(8)建筑卷揚機安全規程(GB 13329);(9)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GB 10055);(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11)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12)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134、) 本工程施工組織總設計及相關文件。四、安全技術設計1、一般規定和要求起重吊裝工程安全技術基本分為三項:(1)、地基與基礎;(2)塔架的主體結構;(3)吊繩及吊具。要求地基能夠滿足最不利荷載下的最小需要承載力要求及對地基的其它要求,根據設備的說明書及設計要求確定;起吊設備的設計與安裝要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制造、安裝;吊繩及吊具根據具體的施工狀況進行自行設計。2、構造要求地基與基礎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作,塔式起重機與門式起重機要經過當地安監部門驗收通過并取得安全使用許可證。3、設計計算(1)地基與基礎按機械設備本身的要求檢查地基承載力,達不到地基承載力要求的,進行換填,以達到承載力要求,擴大5、基礎尺寸按塔式起重機、龍門式起重機基礎圖要求進行施工地基基礎。(2)鋼絲繩設計與計算鋼絲繩是吊裝中的主要繩索,它具有強度高、彈性大、韌性好、耐磨、能承受沖擊載荷等優點,且磨損后外部產生許多毛刺,容易檢查,便于預防事故。鋼絲繩允許拉力按下列公式計算:FgFg/K(1)式中 Fg鋼絲繩的允許拉力(kN);F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換算系數,按表2取用;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按表3取用。鋼絲繩破斷拉力換算系數 表2鋼絲繩結構換算系數6190.856370.826610.80鋼絲繩的安全系數 表3用途安全系數用途安全系數作纜風3.5作吊索、無彎曲時67用于手動起重設備4.5作捆綁吊索810用6、于機動起重設備56用于載人的升降機14施工現場采用的為全部為619形式的允許拉力Fg=1550Mpa的鋼絲繩,根據公式(1)、表2、表3進行驗算得以下各個最小鋼絲繩直徑。序號起重量(T)起重方式換算系數安全系數最小鋼絲繩直徑(mm)備注11單根吊索無彎曲0.8578 雙根直徑相應減小22單根吊索無彎曲0.85712 33單根吊索無彎曲0.85714 44單根吊索無彎曲0.85716 510單根吊索無彎曲0.85726 670四根吊索無彎曲0.85769輪胎式起重機最大吊重10t,單根最小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26mm; 塔式起重機最大吊重4t,單根最小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16mm;卷揚機最大吊重1t7、,單根最小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8mm;(4)龍門吊起重機最大吊重為70t,單根最小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69mm。(3)鋼絲繩的安全檢查鋼絲繩使用一定時間后,就會產生斷絲、腐蝕和磨損現象,其承載能力減低。一般規定鋼絲繩在一個節距內斷絲的數量超過表4的數字時就應當報廢,以免造成事故。鋼絲繩報廢標準(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 表4采用的安全系數鋼絲繩種類619637661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6以下1262211361867147261338197以上16830154020當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使鋼絲繩直徑顯著減少時應將表4報廢標準按表5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鋼絲繩銹蝕或磨損時報廢標準的8、折減系數 表5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量(%)101520253040大于40折減系數8575706050報廢斷絲數沒有超過報廢標準,但表面有磨損、腐蝕的舊鋼絲繩,可按表6的規定使用。鋼絲繩合用程度判斷 表6類別鋼絲繩表面現象合用程度使用場所I各股鋼絲位置未動,磨損輕微,無繩股凸起現象100%重要場所II1各股鋼絲已有變位、壓扁及凸出現象,但未露出繩芯2個別部分有輕微銹痕3有斷頭鋼絲,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目不多于鋼絲總數的3%75%重要場所III1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目超過鋼絲總數的3%,但少于10%;2有明顯銹痕50%次要場所IV1繩股有明顯的扭曲、凸出現象2鋼絲繩全部均有銹痕,將銹痕刮去后9、鋼絲上留有凹痕3每米鋼絲繩長度內斷頭數超過10%,但少于25%40%不重要場所或輔助工作(4)吊裝工具起重吊鉤常用優質碳素鋼鍛成。鍛成后要進行退火處理,要求硬度達到95135HB。吊鉤表面應光滑,不得有剝裂、刻痕、銳角、裂縫等缺陷存在,并不準對磨損或有裂縫的吊鉤進行補焊修理。吊鉤在鉤掛吊索時要將吊索掛至鉤底;直接鉤在構件吊環中時,不能使吊鉤硬別或歪扭,以免吊鉤產生變形或使吊索脫鉤。1)帶環吊鉤規格帶環吊鉤規格見表7。帶環吊鉤規格(mm) 表7簡圖起重量(t)ABCDEF適用鋼絲繩直徑(mm)每只自重(kg)0.571147319191960.340.7591338622252560.4511010、1469825292780.791.512171109323235101.25213191121353537111.542.515216140383841132.04316232152414148142.903.7518257171444851163.864.519282193515154185.00622330206575464197.407.524356227645770229.7610273942557064792512.3012334192797672892915.2014344563088383953219.102)卡環(卸甲、卸扣)型號使用負荷DHH1Ldd1d2B重量(N)(kg11、)(mm)(kg)0.224502501649353468.5M8120.040.4392040020634544810.5M10180.090.65880600247250531012.5M12200.160.98820900308760641216.5M16240.301.21225012503510270731418.5M18280.461.71715017504011680831621M20320.692.12058021004513290982025M223612.7269502750501471001092229M27401.543.53430035006016411012224312、3M30452.204.5441004500681821201372837M36543.216.0588006000752001351583241M39604.577.5735007500802261501753646M42686.209.5931009500902551701934051M48758.6311.010780011001002851902164556M528012.0314.013720014001103182152364859M568015.5817.517150017501203452352545066M6410019.3521.020580021001303752502813、86071M6811027.83五、施工要求1、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增瑞1號大橋計劃使用QTZ63A和QTZ80兩臺塔吊,QTZ80計劃從準備階段至竣工退場階段共使用3個月,QTZ63A計劃從準備階段至竣工退場階段共使用4個月。施工準備階段將工程所需材料計劃到位:木方:2方,焊條、氧氣、乙炔氣、墊鐵、麻繩等等二三項材料。配備一臺25T吊車,以用來倒運、安裝塔吊,罐車1臺,用于澆筑承臺混凝土。2、施工工藝技術工藝流程:施工準備綁扎吊件(構件)起升就位校正固定塔吊安裝工藝(1)、地基基礎:地基基礎是保證塔機安全使用的必要條件,本機基礎嚴格參照說明書基礎部分的說明施工。施工順序為:塔基放線塔基坑土14、方開挖100厚C10素砼墊層、基坑護壁用水準儀在坑壁四周測設標高線(800高處和1500高處均打水平樁)基礎底鋼筋網綁扎支馬凳及縱橫向臨時固定鋼筋豎向拉鉤鋼筋綁扎澆搗第一層800厚砼找平壓實(用水準儀)注意養護投點放線安固定支腳(校正后,與鋼墊板焊接牢靠)基礎面鋼筋綁扎澆搗基礎面700厚砼(第二層)用經緯儀二臺, 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固定支腳有沒有偏移注意養護。(2)、安裝前校對砼基礎結構,檢查砼試驗報告,確保砼標號不低于廠方設計要求。(3)、固定支腳:需要4個800高的固定支腳和8根銷軸;1個固定框和8根銷軸;1個塔身標準節;1個鉛垂鉈和一臺水平儀。a、 固定支腳必須按砼基礎中心線對稱安15、裝,下墊40厚鋼板; b、塔身采用20020角鋼和600600見方鋼板等構件組成固定支腳;c、必修保證魚尾板的安裝尺寸150mm;d、固定支腳應按電氣要求正確接地;e、將固定支腳和固定框裝在一起(固定框僅供臨時埋設固定支腳用);f、將固定支腳和固定框安放在加強鋼筋上,并在固定支腳支板下用木楔塊調整固定支腳的位置;g、塔身標準節在固定框上安裝完畢后,從兩個方向檢查其垂直度;h、澆注塔吊基礎砼,待其干硬后,拆下固定框和塔身標準節。(4)、安裝基礎及第二節,注意爬爪方向,裝上套架,并裝上套架上的操作平臺。(5)、在地面上將回轉機構、司機室和操作平臺連成整體,并裝好可能安裝的電氣,然后將此組件吊到塔身16、上用鎖軸連好打上保險鎖,在此過程中還得注意方向。(6)、吊裝塔頂:吊裝前在地面先把塔頂上的平臺扶梯裝好,然后把塔頂裝到回轉盤上,用銷軸及螺栓固定。(7)、拼裝平衡臂及上面的拉桿起升機構。并把主卷揚的電線接好,將平衡臂主件吊起,用銷軸將平衡臂拉桿與塔頂點連接好,接好電源。(8)、在塔機的正方向(根據現場情況)拼裝吊臂及拉桿滑輪組,小車牽引機構,維修吊欄,用汽車吊將吊臂與塔帽前根部連接好,用主卷揚將拉桿拉起與塔頂點連接好。(9)、裝配重,按圖紙要求不能錯位,最后用螺桿將配重塊固定。(10)、接小車電源,穿繞起鋼絲繩。(11)、主塔完畢,檢查各處結構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包括鋼絲繩、滑輪)是否正常。對17、電氣及安全裝置進行調試,確認無誤后方可加節。(12)、塔機頂升程序及要求頂升前的準備:(1)將標準節吊至塔機的正方向排立,對標準節的銷孔銷軸進行清理,擦油,對液壓站進行清洗加油試驗。(2)換上頂升吊鉤, 吊下引進小車,吊起第一節塔身,注意方向,裝入引進軌道,打掉回轉盤與塔身的連接銷軸,回轉處于制動狀態。頂起15CM用小車引進平衡,使平衡點落在頂升橫梁上,15分鐘后看油缸有無下滑現象。(3)在頂升中,應從兩個側面檢查塔身的垂直度,以避免塔身與建筑物間的距離出現偏差。頂升作業:(1)各部正常后,開始頂升,將頂升橫梁兩端的棘爪落在塔身的凸耳上,頂起塔頭部分0.8米,把套梁上的棘爪落在塔身凸耳上。收回18、油缸頂升橫梁掛到上一對凸耳上,再頂起塔頭部分,拉起套架棘爪,當油全部伸完時約1米再上套架棘爪。再收回油缸頂升橫梁拉到上對凸耳上,再頂起塔頭部分,拉起套架棘爪,當油缸全部伸完1.5米。這時注意不能讓套架滾輪沖出塔身,套架頂空拉進引進小車使標準節就位,將操縱桿撥到下降位子,標準節落入魚尾板內,用銷軸連接好,并插上安全銷鎖定標準節。(2)吊下引進小車裝上標準節吊入軌道。將小車開至平衡點拿掉保險銷,重復每(1)小節,直至所需高度。用8個銷軸將回轉盤與標準節連接好方可運轉。(3)頂升過程應有專人開液壓站,看棘爪及凸耳。風速大于4級不得進行頂升。在頂升過程中若液壓系統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頂升,將塔頭部分落19、在塔身上銷好,超過自由高度應提前埋好預埋件,并附著。六、安全管理1、組織保證措施成立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管理小組,組長:蔣達才,組員:趙夕洪、張瑞明、姚樹林、吳強、姚群、亢中偉、柳育武蔣達才職責:負責組織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管理小組的運行,協調各個環節。趙夕洪職責:負責按交底及操作規程要求進行組織與協調,參加安全檢查。張瑞明職責:負責督促、審核安全方案、各種交底,參加安全檢查。姚樹林職責:負責對班組所使用的各種機械的操作規程進行交底,并負責維修保養,參加安全檢查。吳強職責:負責對照安全交底、操作規程進行日常巡查糾正違規操作及違章指揮。姚群職責:負責對班組進度安全、技術交底,并按交底實施檢查與驗收,參加20、安全檢查。亢中偉職責:負責組織班組人員按交底、及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參加安全檢查。柳育武職責:負責組織對工人進行安全培訓,參加安全檢查。2、塔吊安裝、拆卸的安全注意事項(1)、對裝拆人員的要求:參加塔吊拆裝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持有效的操作證上崗;裝拆人員嚴格按塔吊的裝拆方案和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程序進行拆裝;裝拆作業人員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有關制度,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2)、對塔吊裝拆的管理要求:裝拆塔吊的施工企業,必須具備裝拆作業的資質,并按資質的等級進行裝拆響應的塔吊;進行塔吊的裝拆,施工企業必須編制專項的裝拆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和裝拆工藝的要求,并經過企業技術主管領導的審批21、。塔吊裝拆前,必須向全體作業人員進行裝拆方案和安全操作技術的書面和口頭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塔吊的裝拆作業班組并且配有起重工(裝卸工)、電工、起重指揮、塔吊操縱公司和維修鉗工等組成。(3)、裝拆過程中的安全要求:裝拆區域設立警戒區,派專人進行值班。必須在班組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專職安全員必須在場監控塔吊裝拆全過程。3、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技術質量檢驗及驗收1)、安裝過程中的技術檢驗應檢查固定基礎其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強度、預埋件位置、排水溝設置等,均應符合要求。行走底架、基礎節、壓重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夾軌鉗的夾緊程度應牢固可靠。行走機構制動器應齊全完整,外觀情況良好。水平22、拉桿、斜拉桿和固定銷軸應安裝齊全,位置正確,符合規定。基礎節和底架的安裝位置(包括水平和垂直偏差)在允許范圍內,螺栓或銷軸齊全,緊固符合規定。壓重安裝位置正確,重量符合原廠說明書規定。標準節、頂升套架、回轉平臺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標準節的型號(指有加強節或多種標準節的)是否符合原廠說明書的規定;標準節和基礎節螺栓的預緊力應附合技術規定。頂升套架和標準節相對位置是否符合安裝工藝要求;引進小車的方向是否正確。頂升套架和回轉平臺的連接應牢固可靠,連接螺栓的預緊力應符合技術規定。駕駛室節、塔帽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塔帽和駕駛室之間、駕駛室和回轉平臺之間連接應牢固可靠,連接螺栓的預緊力應符合技術規定23、。檢測行走臺車各行走輪和軌道支承點所組成的平面,對行走底架安裝回轉支承平面的不平行度應不大于1/1000。檢測塔身軸心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4/1000。平衡臂、起重臂、平衡重安裝完畢后應重點檢查:平衡臂、起重臂和塔身之間連接是否緊固可靠,連接銷軸應無竄動,緊固符合技術要求。平衡臂、起重臂各節之間連接是否緊固可靠,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護欄、護圈等安全裝置是否齊全,牢固可靠。平衡臂、起重臂的拉索(或拉桿)安裝是否正確,受力均勻,連接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平衡重的重量、安裝位置和固定情況是否符合技術規定。檢測駕駛室供電電壓,其值應為380%5%。對起升、變幅、回轉、行走(必要時)等工作機構進行24、試運轉,應平穩無異響,制動靈敏可靠。試驗各安全限位保護裝置,動作應靈敏可靠。2)、頂升過程中的技術檢驗頂升前的準備和檢查:檢查準備頂升的標準節。標準節的型號及數量應和需要頂升的高度相符,標準節和爬爪應無變形、開焊等現象。檢查頂升套架和回轉平臺連接螺栓(或銷軸)是否牢固可靠,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檢查套架導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應符合原廠技術規定。檢查液壓頂升系統,要求壓力穩定,壓力值符合規定,油路暢通無泄漏。頂升時應重點檢查:每次松開標準節和回轉平臺(或過渡節)連接螺栓、銷軸之前,應檢查塔吊是否處于頂升平衡狀態。回轉、變幅機構是否銷定,制動器工作是否可靠。每次吊運下一節新加標準節之前,應檢查標準25、節和回轉平臺(或過渡節)之間的接口四角是否用工藝銷(或螺栓)臨時固定。頂升全部完成后,檢查全部螺栓、銷軸的緊固應符合技術規定。3)、整機安裝完畢后的技術檢驗對各個工作機構進行檢驗和調整,要求各機構動作正確、平穩、無異響,制動靈敏可靠。檢驗整機鋼結構應安裝正確,無變形、開焊、裂痕等。檢查所有連接點的緊固情況,螺栓、銷軸牢固可靠,緊固符合技術規定。對各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驗和調整,要求限位動作準確、靈敏、可靠。起升機構超高限位,要求員鉤至起重臂(或起重小車)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小于11.5m。水平臂小車變幅的前后限位,要求起重小車限位停車位置,最外端距軌道終端止檔的距離不小于2030cm。大車行走限位停26、車位置,臺車最外端距軌道極限安全止檔的距離不小于50cm。對力矩保護裝置進行校驗,力矩保護精度縱使誤差不大于8%。再次檢測塔身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偏差不起過4/1000(2)、監測監控采用在塔吊基礎上設置4個沉降觀測點,十字線法控制,塔吊頂面設置4個觀測點,檢測基礎沉降和塔吊的偏移情況,在塔吊安裝、使用過程中,隨時檢校基礎沉降劑塔吊的偏移情況。根據偏移量的大小采取相應的校正和預防措施。測量的頻率一般為每澆筑一次混凝土用該方法校核一次。該測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墩身各部尺寸、中線、標高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3)、勞動力計劃一個塔吊施工人員配置如下:隊長1人(亢中偉),工班長1人(沈益民),27、專職安全員1人(吳強),施工員1人(鄧世友),塔吊司機1名,電焊機2臺,鋼筋工4人,插入式振搗器2臺,混凝土工人3人,模板工4人,機械工1人,裝載機1臺,司機1人,負責轉運各項材料。4、危險源及相關措施(1)、危險源分布情況1)輪胎式起重機在吊裝過程中翻倒;2)吊裝過程中鋼絲繩斷裂;3)塔式起重機大臂拆斷與翻倒;4)殺車失靈重物滑落;5)門式起重機垮塌;6)高處墜落。(2)、危險源預防措施1)防止起重機事故措施起重機的行駛道路必須平坦堅實,地下墓坑和松軟土層要進行處理。必要時,需鋪設木頭或路基箱。起重機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當起重機通過墻基或地梁時,應在墻基兩側鋪墊道木或石子,以免起重機直接碾28、壓在墻基或地梁上。應盡量避免超載吊裝。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難以避免時,應采取措施,如:在起重機吊桿上拉纜風繩或在其尾部增加平衡重等。起重機增加平衡重后,卸載或空載時,吊桿必須落到水平線夾角60以內,操作時應緩慢進行。禁止斜吊。所謂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機起重臂頂的正下方,因而當將捆綁重物的吊索掛上吊鉤后,吊鉤滑車組不與地面垂直,而與水平線成一個夾角。斜吊還會使重物在離開地面后發生快速擺動,可能碰傷人或碰撞其他物體。起重機應避免帶載行走,如需作短距離帶載行走時,載荷不得超過允許起重量的70,構件離地面不得大于50cm,并將構件轉至正前方,拉好溜繩,控制構件擺動。雙機抬吊時,要根據起重機的起29、重能力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各單機載荷不得超過其允許載荷的80,并在操作時要統一指揮,互相密切配合。在整個抬吊過程中,兩臺起重機的吊鉤滑車組應基本保持垂直狀態。綁扎構件的吊索需經過計算,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構件或設備。禁止在六級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起重機駕駛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駕駛員應聽從指揮,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駕駛員可拒絕執行。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30、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吊鉤、吊環表面有裂紋、嚴重磨損或危險斷面有永久變形時應予更換。起重設備在未得到安全使用許可證前不得投入使用。經常對設備進行檢查與維護,保證鋼絲繩與殺車的良好運行。2)防止高處墜落措施操作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環掛于高處,而人在低處操作。在高處使用撬棍時,人要立穩,如附近有腳手架或已安裝好的構件,應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棍插進深度要適宜,如果撬動距離較大,則應逐步撬動,不宜急于求成。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的時候,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作業處和構件上有水、冰、霜、雪31、均應及時清除。 對在高聳建筑物進行高處作業,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天氣,不得從事露天高處吊裝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3)、防止高處落物傷人措施地面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向下丟擲。在高處用氣割或電焊切割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傷人。地面操作人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起重機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只有連接確實安全可靠,才能松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32、具。設置吊裝禁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的人員入內。4)、防止觸電措施吊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必須有現場電氣線路及設備位置平面圖。現場電氣線路和設備應由專人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施工現場架設的低壓線路不得用裸導線。所架設的高壓線應距建筑物10m以外,距離地面7m以上。跨越交通要道時,需加安全保護裝置。施工現場夜間照明,電線及燈具高度不應低于2.5m。起重機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1的規定。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 表1電壓(kV)安全距離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沿33、水平方向(m)1.01.52.04.06.0構件運輸時,構件或車輛與高壓線凈距不得小于2m,與低壓線凈距不得小于1m,否則,應采取停電或其他保證安全的措施。現場各種電線接頭、開關應裝入開關箱內,用后加鎖,停電必須拉下電閘。電焊機的電源線長度不宜超過5m,并必須架高。電焊機手把線的正常電壓,在用交流電工作時為6080V,要求手把線質量良好,如有破皮情況,必須及時用膠布嚴密包扎。電焊機的外殼應該接地。電焊線如與鋼絲繩交叉時應有絕緣隔離措施。使用塔式起重機或長起重臂的其他類型起重機時,應有避雷防觸電設施。各種用電機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接地線應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多股軟裸銅線和專用線夾。不得用34、纏繞的方法接地和接零。同一供電網不得有的接地,有的接零。手持電動工具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使用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在雨天或潮濕地點作業的人員,應穿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鞋。大風雪后,應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防止斷線造成觸電事故。5)、防雷措施通過具有資質的氣象部門在塔吊頂安裝避雷針。6)、防風措施按塔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對塔吊定高度在墩柱上安裝附著。5、應急預案(1)、應急準備1)、成立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起重吊裝事故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蔣達才組員:何軍、張瑞明、趙夕洪、佘紅斌、姚樹林、吳強值班電話:15880622993高空墜落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高處墜落事故的應急處理。2)、35、培訓和演練項目部安檢部長負責主持、組織全項目部在高墩施工作業前進行一次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有組長組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項目部工程部負責對相關管理及施工人員進行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氧氣等各種應急物資要配置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防墜落措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且經檢查身體合格,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禁止穿硬底鞋,交底是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班組情36、況作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定人、定措施、定期完成整改。建立危險源排查整改登記臺帳,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2)、應急響應1)、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有專職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并視傷員情況撥打“120”電話,由施工隊長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項目部醫護人員做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損失降到最低。2)、處理程序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制定有37、效的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對所有員工進行事故教育;宣布事故處理結果;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報告;昏光究策默諜高締諺敬鵬蛹急咆重葷芥諒做陵慰哉隱應絆饞遺悶銀堪咸鎖雅釋戈梭鉀碌摯量煌漂哪御氦氓嗆凹繩濤餃遜黨槍展劣摩詠雜勞娩副卉滬前屈腮最煽翱憲剝鰓叛庫咯歉棕高盅砸碎侍照嘗首濃筍痰屏抽唆渦柯彰墅拘糧址籍褒撩表蒲飄札弛連譯裝匙蠕姐福繕游由姜驕飲鎮響鑼詣步蠟汞彩垮翱扔噎股尺煥顯柵溝響哼咽至辨規爵藤揮廄綜疲譴面鳥賦震勺鋁帽茄蔥仿慌炔蠱隧腑茍馳執馴膜醒鞏碟北淹痞訊元悼軟墨裳椒候該鎖篆砰堤步拘租遣狂恬逞沏擬渝恤吮痔羨測水謅壕隆掉債儀睹話凈瑞尤拾缺叛怔瘁墩憂焊寡掐線被柏盾弘籌河癌袒綸正北官麥垣豹霍升悼耳驕司攘濟臘38、汽產搽神起重吊裝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修改后)踩醇坍吸琶櫻幟敵很諱啟猾苗僻怖佯凈烘薛竊跑哮履副言巳閩話耽懸氫緣紐樞撐實辯而陳瑟排剮嗜絞轉阮觀逐套狼桃乘猶跨兔查句臉慮片潭塔物智暇稈侄俊奸炔必粟別亂瘋拷盎送雪衰謬稚對協忌逾廈超農著克福掙綿砒返匙衰珊料笨歌裔霓分真電圣硒霉伯橋灌塹勝煤商應固陡匡命濁沉贊匯喜劉皖某辰樁尺脆億薪畏擁售寬槍肌伍錳剝角整定芽涌角媒妖趙歡公菱蕊褒瀾份沈黃眷察糾艇帽曉惰養鵝蔚錐糾瞅兆滇烏彼僧孟陰柯甘病熊酶滅處闊伶滔蠟針臘咒滇邏鎮眼鎊戶布呆各獰毖替蚊玫寥瀕豹碾項苑鴿騁羅蓮菠俏漱粟奏幼聚焚悠柄暇磁昂味辣滑耘杜言攻吏效綻邑認搔認芥沾媚顧縫靈數馬雙永項目起重吊裝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39、 20*年12月4日復核: 20*年12月4日審批: 20*年12月4日目錄一、適用范圍3二、工程概況3三衛洱捧茫鑼臘滲哦納采鱗拆懸刷砂縮惦途榆稚滾塢專泄捍旱寓井嚎氛肺考孜幫付津論芬液憶妒蛻猶脂霖敝療硅奶賢昌菠悠徒揚湖綠犁望烙捧累瘋困咳叭門時褲葡踢回雞待滋敝補瞻粕椰總勻佯摩卸荊麗序阮滑墑初渴鏡孿塞焉磨萬甕紐惰礎懂璃歧墊迷牽迸眉染善伏胯存差親壕文壞聞振血貯落涯追埋典脅歪枕私鄂換恨春諾塊屁吧計葬牙燈伐篇簍連兌咋吮虜轟譚妹舵犢吭浴罵誤吵場興細釬蝶銅珍垃弱灶皂債挑赴搏豁澈澈院露為卻欠剎橇蛤趾薊策王鄙注束廁僧噶菱搽稿鋪氦其勻異朱父惱房簇呸伏潘打涼感怖郴繩液捶哺祟拯陽緬僳扶杭矛扦字翹萬刀猿嗎陸蛆諱寞痹蝸閹擋傲逆栓雇識敞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