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至合肥段鐵路增建二線工程寺底鋪鐵河特大橋西安臺安裝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345
2022-09-06
13頁
75.54KB
1、寧西鐵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線工程(陜西段)NXZQ-4標段 寺底鋪鐵河特大橋西安臺專項安全防護方案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編制范圍3四、主要施工方案3五、對既有線可能造成的影響9六、防護措施9七、防汛措施12八、應急預案13九、附件16一、編制依據1.1、寺底鋪鐵河特大橋施工圖1.2、現場實地踏勘調查資料1.3、有關施工技術標準、技術指南、技術規程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TB10303-2009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2、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橋梁鉆孔樁施工技術指南(TZ322-2010)1.4、西安鐵路局建設工程臨近營業線施工物理隔離防護辦法(西鐵建函【2012】110號)1.5、西安鐵路局建設工程大型施工機械安全管理實施辦法(西鐵建函【2010】753號)1.6、西安鐵路局臨近營業線施工其他相關文件二、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寺底鋪鐵河特大橋位于丹鳳縣境內,為跨寺底鋪鐵河及鄉村道路而設,與既有橋并行,處于既有橋右側,線間距為8.0439.2m。全橋長為2369.24 m,起訖里程DyK205+345.26DyK207+ 714.5(對應既有線里程K205 +340K207+ 715),中3、心里程DyK206+528;孔垮采用1-16m+3-32m+1-24m+39-32m+ 1-24m+4-32m+(40+64+40)連續梁+1-32m+2-24m+17-32m梁。 寺底鋪鐵河特大橋為單線橋,依次位于半徑R=5000m、1000m、1000m曲線上,處于i=-9、-12.7、-12.4、-12.2的下坡段,臺及梁上道碴槽寬度均采用4.98m。2.2、西安臺概況西安臺為T型臺,位于R=5000m圓曲線上,與既有線董家溝大橋西安臺并列布置(臺尾里程:K205 +346)。具體參數如下:臺號與既有臺間距(m)鉆孔樁鋼筋籠長度(m)承臺尺寸 (m)長寬高臺高(m)備注樁長(m)直徑(m4、)西安臺8171.25175.75.72.53.22鋼筋籠不分節2.3、西安臺位地質西安臺位地質情況為:地表以下010m為全風化片巖夾片麻巖,再其下為強風化片巖夾片麻巖。2.4、既有董家橋西安臺概況既有橋臺寬3.9m,高2.8m,臺長3.4m,頂帽寬6m,人行道寬1.3m。接觸網位于既有橋左側。三、編制范圍編制范圍:寺底鋪鐵河特大橋西安臺的樁基、承臺、臺身施工,對應既有董家橋西安臺的承臺、臺身、臺后路基和接觸網防護(對應既有里程段:K205+330K205+346)。四、主要施工方案1、既有橋西安臺及臺后路基防護既有橋西安臺及臺后路基采用人工挖孔樁防護。施工前,拆除既有橋臺右側人行道護欄。挖孔5、樁為C20鋼筋混凝土樁身,樁徑1m,間距1.5m,主筋為直徑16螺紋鋼,間距20cm,箍筋采用6mm圓鋼,間距為20cm。2、防護樁、橋臺樁基施工2.1、施工準備:防護樁、橋臺樁基由于受場地限制,均采用人工挖孔成樁。樁基施工前,人工將場地大致平整至既有路基高,挖設排水溝。2.2、挖孔樁施工(1)、施工準備A、施工前精確測定樁位,對施工范圍地下電線纜探挖,做好防護設施,平整場地。B、枕木圍護。挖孔樁開挖前在井口用枕木圍60cm高圍堰以策安全。C、修建出碴道路。第一節護壁混凝土灌筑完后,在井口附近修建臨時道路,供運輸棄碴。D、配備齊全所需的機具、器材、照明及人員上下設施。E、沿既有路基兩側距離線路6、中心3m處設置15m長竹桿彩條繩進行警示隔離,竹桿彩條繩防護高0.6m。(2)、樁身開挖A、井口部分。井口挖至1m深時,立模灌筑第一節鋼筋混凝土護壁,。此節護壁在井口0.3m高度范圍內,壁厚20cm,以下為10cm厚,形成鎖口。護壁采用C20混凝土,采用直徑6鋼筋作骨架。頂面要平整,并高出原地面20cm,用來防止下節井壁開挖時井口沉陷以及防止土、石雜物滾入孔內傷人。B、樁井挖土。采取邊挖邊護的方法,每節開挖深度視地質情況確定。每次井壁開挖及襯砌立模,均要從井口吊線測量,以防止超挖欠挖及護壁偏斜。每挖深1m-1.5m后,沿井壁立模灌注一節鋼筋混凝土護壁,形成框架。C、出土。井內采用人工裝土,使用7、轆轤吊桶做提升設備,井上設專人指揮,將吊桶直接提升到井口,人工抬出運走。D、護壁支撐。為保證樁井開挖的施工安全,應逐段灌注鋼筋混凝土護壁,同時避免在土石層變化處分節。在立模灌注每節混凝土前,先要清除井壁上的浮土和松動土塊,使護壁混凝土緊貼井壁。每節開挖要在上節護壁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而且不宜過深,以免上節護壁懸空過高。灌注護壁混凝土利用人工運輸,通過溜槽入模。灌注混凝土時,每兩節護壁之間留出缺口,待拆模后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抹平。E、安全設施。樁身開挖必須嚴格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各工序必須有安全員親臨現場負責。F、施工時,井口四周必須設隔離繩防護,各種材料及施工器材距井口有8、一定距離,以防落入井內傷人。G、挖孔工人必須配戴安全帽、安全繩,必要時搭設掩體。提升設備要經常檢查,挖孔工作暫停,孔口必須罩蓋。為解決施工人員上下井,井深2m以內設扶梯,井深2m以下設帶安全卡的吊籠。開挖后必須及時灌注護壁。H、作業時電器部位一定要有接地裝置,防止漏電。井下照明必須使用安全電壓。(3)、灌注樁身混凝土A、樁身材料。C20鋼筋混凝土,嚴格按設計混凝土標號控制好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技術規范要求。鋼筋直徑、間距、接頭等均要符合鐵路涵涵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的要求。B、灌注前準備工作清孔:一是鑿除護壁突出的部位,防止侵入鋼筋骨架范圍。二是清除護壁上的雜物。C、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采用人9、工灌注,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搗器人工搗實,一次連續灌注完畢。鋼筋籠分節3米吊放。鋼筋籠在加工場地按要求制作好后,運至樁孔口,采用人工安放鋼筋籠。2.3、鋼筋籠制作安裝鋼筋籠加工綁扎在鋼筋棚集中進行,運至場地后采用25t吊車吊裝入孔。鋼筋籠不分節。為確保既有線的行車安全,鋼筋籠吊裝利用列車通過間隙。在鋼筋籠吊裝時,吊車垂直于既有線方向停放,并遠離既有線。吊車吊裝時吊臂旋轉半徑不得跨越設置的鋼管竹排架,在鋼筋籠吊離地面時,安排兩個人使用纜風繩將鋼筋籠往遠離既有線方向拉緊,防止鋼筋籠往既有線方向傾覆。3.4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車運輸,采用直徑300導管灌注。3、承臺施工(1)基10、坑開挖橋臺基坑采用1:1放坡開挖;橋臺承臺基坑開挖,在既有橋側和臺后側采用垂直開挖,其他兩側采用1:1放坡開挖。挖掘機挖至距承臺底部設計標高20時,改用人工開挖。基坑開挖時嚴禁超挖,及時進行墊層鋪設,防止基坑浸水。(2)鋼筋綁扎、立模澆筑混凝土鋼筋在加工棚加工成半成品,機械運輸到現場人工搬運至基坑內綁扎,墩身鋼筋預埋位置準確。承臺模板采用標準鋼模。在承臺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要求預埋臺身鋼筋。承臺澆筑采用搭設溜槽一次澆筑成型。溜槽下口與施工面高差不得大于2m。保證混凝土振搗到位,確保承臺混凝土密實。承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及時按設計要求回填土分層夯實,等墩身施工完畢后回填土的高度高出原地面以上11、30cm,防止形成工后水坑。4、臺身施工臺身采用定型鋼模一次澆筑成型。施工嚴格按設計及規范要求施作。臺身鋼筋采用集中下料、現場綁扎、焊接,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輸送車運送至工點,泵送入模,高頻式振搗澆筑,確保墩身混凝土質量。在進行橋臺托盤和頂帽模板吊裝時,吊車垂直于既有線方向停放,并遠離既有線橋墩。吊車吊裝時吊臂旋轉半徑不得跨越設置的警戒隔離繩,在模板吊離地面時,安排兩個人使用纜風繩將模板往遠離既有線方向牽引,防止模板往既有線方向傾覆。五、對既有線可能造成的影響根據現場調查,寺底鋪鐵河特大橋西安臺與既有橋臺并列布置,既有橋接觸網桿、電纜槽均位于線路左側。施工橋臺時對既12、有接觸網桿、電纜槽無影響,但對既有橋西安臺承臺、臺身、臺后部分路基可能造成影響,鋼筋籠、臺身模板吊裝時可能碰撞既有橋和影響既有線行車安全。六、防護措施(1)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設在新建橋臺右側,對既有橋臺無影響,(2)地下光、電纜遷改及防護施工前,必須根據前期三電遷改調查情況,對橋臺位置可能影響到的光、電纜線再次進行探測。探測前必須與設備管理單位簽訂安全協議,在設備管理單位現場監督下,安排人員掏探,嚴禁用尖銳工具開挖,探槽按橫向5米、縱向10米網狀布置,深度1.5米、寬度0.6米。在設備管理單位的配合下完成“三電”管線的遷改防護工作。光、電纜采取遷移包裹防護,必要時采取U行槽覆蓋。確保施工位置無光13、電纜才能施工。(3)既有橋臺防護施工前,在既有線中心4m位置處設一道鋼軌竹排架防護,長度15m。(4)既有承臺、路基邊坡防護寺底鋪鐵河特大橋西安臺與既有橋臺并列布置。施工前,采用挖孔樁對既有橋西安臺及臺后路基防護。橋臺基坑采用1:1放坡開挖;橋臺承臺基坑開挖,在既有橋側和臺后側采用垂直開挖,其他兩側采用1:1放坡開挖。(5)大型機械安全管理措施1、挖掘機、吊車、砼汽車泵等大型機械設備進場作業時,必須實行“一機一人”盯崗作業。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2、大型機械作業水平投影距離接觸網立柱外緣必須大于2m。3、吊車、砼泵車不得站在橋臺與營業線鐵路之間,對影響營業線行車安全的機械設備設纜風繩,纜風繩14、拉設角度大于60度。4、當列車通過時,必須停止吊裝、回轉等作業,并由防護員檢查現場狀況,確保無施工機具、材料侵入限界。5、施工之前檢查吊車各部,確保各項指標處于完好狀態,重點檢查操縱裝置,液壓裝置,安全裝置和鋼絲繩等,符合安全達到標準后方準使用。嚴禁吊車帶病作業。吊車起步前應觀察車輛四周情況,確認安全后(氣壓式制動的車輛待氣壓表讀數達到規定的數值)鳴笛起步。司機在操縱作業中,必須與起重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停車。6、作業現場的大小、地質的松軟程度應不影響吊車作業安全。不準在5%以上的坡道上橫向起吊作業,如必須作業時,須將車身墊平。7、15、吊車吊裝鋼筋籠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10cm左右,檢查吊車的穩定性和制動器等是否靈活有效,在確認正常安全情況下,方可繼續工作。8、吊車在進行滿負荷和接近滿負荷起吊時,禁止同時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操作動作,起重臂的左右旋轉角度不準超過45。9、吊車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起重性能技術規定。不得在有荷載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吊裝易脫落物件時,吊鉤、吊索應采取防滑措施。(6)大型機械防傾覆和防侵限預防措施1、挖掘機、吊車、混凝土泵車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挖掘機停放時須停放在平坡道上;地基要壓實防止不均勻下沉,吊車、混凝土泵車停放時須將起重臂、泵管收回原位。3、挖掘機、吊車、混凝土泵16、車操作期間各監控人員必須到位。4、加強作業人員崗前培訓工作,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5、大型設備施工作業的檢查監督,安質部負責。6、執行各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各項規章制度。7、起重設備的檢查維護,堅決杜絕帶病作業。8、遵守起重機“十不吊”:指揮信號不明或違章指揮不吊;超負荷不吊;工作緊固不牢不吊;吊物上面有人不吊;安全裝置不靈不吊;工件埋在地下不吊;光線明暗視線不清不吊;斜拉工件不吊;棱角物件沒有防護措施不吊;容器過滿不吊。9、指揮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勞動部門考核合格,并發給安全技術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指揮。10、指揮人員對所指揮的設備必須熟悉技術性能后方可指揮,并且發出的令號清晰明確。17、11、機械操作人員嚴格按照作業細則作業。12、(超過六級)、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下嚴禁作業。13、大型機械做好一人一機防護,現場防護員隨時保持與駐站聯絡員的聯系,準確掌握列車運行情況。(8)大型機械既有線旁施工作業“九不準”、“五禁止”九不準:、沒有進行書面的安全技術交底,不準施工作業。、“三證”(出廠合格證、檢驗合格證、操作證)不齊不準進場施工。、防護員不到位不準施工。、沒有挖探溝探明地下管線、光纜等設備不準動土施工。、現場負責人、安全員、防護員不到位不準進行鉆機移位作業。、監理不到位不準進行鉆機移位作業。、挖掘機沒有執行“一機一人”跟班防護制度,不準施工作業。、并行地段作業現場與既有鐵路沒18、有進行物理隔離,不準施工。9、沒有簽訂安全協議,不準施工作業。五禁止:、挖掘機大臂禁止朝鐵路方向(鋼軌上)旋轉。、列車通過前分鐘禁止一切起吊作業。、列車通過時禁止一切機械作業。4、禁止用挖掘機挖探溝。5、站內挖掘機作業,禁止做大于度的旋轉活動。七、防汛措施橋臺施工安排在旱季,合理安排工序,突擊施工,趕在雨季來臨前完工。八、應急預案為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防止和控制潛在的各類事故和緊急情況,盡可能減少可能引發的危害,最大限度消除對既有線行車的不利影響,制定如下應急預案:1、指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張文利副組長:王民洲、徐洪流、馬豐紅、王剛組員:朱啟勇、劉寶軍、楊二奎、周德堅、齊占鵬、趙剛2、職19、責指揮長:在指揮部應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負責,為應急救援總指揮。總工程師: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提供總體技術支持,負責組織制訂應急救援方案并指導和監督實施運行。副指揮:負責現場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為救援現場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調度;組織應急救援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工程部: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制訂應急救援技術方案和負責現場指導、監督方案的實施運行。安質部: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參與應急救援技術方案的編制并現場指導實施;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術指導及保障工作。財務部:負責確保提供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的資金支持。物資部、設備部:負責保證本部門對應急救援過程中所需物資、設備的供給、配備、維護和提供使用。合同20、部:負責在事故發生后保護現場,對在事故救援過程中確需變動的,應做好現場記錄(照片、錄相或繪制草圖等)。辦公室: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在應急救援過程中做好內、外聯絡和溝通。3、 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條件啟動條件:既有設備遭到破壞、行車安全可能受到影響或其它安全事故發生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時,當事人或現場有關人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報告,現場負責人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并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線,防止閑雜人員進入,同時立即組織救援,并在8小時內將詳細情況書面報上級部門和監理單位。現場防護員立即通知鄰近車站聯絡員及設備單位駐現場負責人,向外求援。4、 應急救援資源配備(1)資金配備項目部21、財務部必須保證10萬元的應急救援備用金,已備緊急事件發生時,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應急救援工作。(2)社會資源當發生影響既有線行車安全事故(狀態)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根據實際需要向地方政府機構、鐵路設備管理單位、鐵路運營單位、消防單位、醫院等請求支援。 (3)應急響應接警人接到報警后,由接警人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詳細報告,急領導小組組長根據現場情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由項目部辦公室通知應急組織機構中各部門負責人,并將事故信息向車站值班員及駐站聯絡員以最快速度傳達。 (4)應急聯系電話應急救援聯絡工作由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聯絡途徑如下:綜合辦公室電話:0914-6326155 醫療22、急救電話:120公安報警電話:110調度所寧西臺:029-82321323西安局工務段指揮中心:029-82130255、82130355西安局電務段指揮中心:029-82130856西安局通信段指揮中心:029-82321356西安局供電段指揮中心:029-82131142西安局車務段指揮中心:029-82157999商南車站:0914-2024112,0914-2024135試馬車站:0914-204052清油河車站:0914-2024022毛坪車站:0914-2060252鐵峪鋪車站:0914-20602125、應急資源配置應急資源配置表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1安全帽頂202安全帶副1023、3編織袋個1004枕木根205撬棍根106口哨個27各種警示牌個58對講機部59信號旗套610防護服、帽套611汽車起重機臺112挖掘機臺113應急專用車部114響敦個20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電話序號姓 名職務或部門聯系電話1張文利項目經理155963916662徐洪流總工135729189113王明洲生產副經理155963898334馬豐紅項目副書記155963899085王 剛安全總監155963899556朱啟勇工程部長155963936667劉寶軍安質部長155963899158楊二奎財務部長155963899369周德堅材料部長1559638993010齊占鵬計合部長1559638993111趙剛辦公室主任15596389611九、附件1、平面示意圖及加固圖2、工藝流程圖3、安全關鍵卡控表12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