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高速堯欒段YLTJ-5標臺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507
2022-09-06
18頁
355.04KB
1、鄭州至西峽高速公路堯欒段YLTJ-5標臺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5目錄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3、首件工程選擇24、施工資源配置24.1組織機構24.2人員配置24.3機械設備配置34.4測量及試驗設備配置35、臺背回填技術標準46、施工工藝56.1施工工藝流程56.2測量放樣56.3路基接茬開挖臺階56.4防水涂層施工66.5基底碾壓66.6畫壓實分層厚度線76.7分層填筑、碾壓76.8壓實度檢測76.9施工過程中影像資料收集77、質量控制87.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87.2創優措施97.3質量保證體系107.4質量控制措施128、安全保障技術措施138.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138.2施工機械2、的安全技術措施149、文明施工1510、環保管理15臺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鄭西高速堯欒段YLTJ-5標段起點樁號為K58+300,終點樁號為K69+900,全長11.6km。線路自東向西布線,起點接YLTJ-4標段,位于嵩縣車村鎮孟家莊西南側,沿天銅路西行,繞東溝村南,下院南,于K59+700附近設置白云山互通和服務區(合并設置),路線繼續沿天銅路南側西行,繞石窯溝南,明白川南,栗園南,于白云漂流處K63+150上跨天銅線,之后路線設置銅河隧道,路線從K64+700處北溝口北側上跨白云山景區,后設置白云山隧道至本標段終點。本標段正線路基(含互通正線)共3、計15段,長2.83km(雙幅)。路基挖土石方138.77萬m3,路基填土石方120.62萬m3。路基填筑均利用沿線挖方或隧道棄渣填土,無借土。本標段涵洞臺背回填共20處,橋臺臺背回填14處,臺背回填22.5萬方。2、編制依據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4、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6、鄭州至西峽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7、河南省鄭州至西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3、首件工程選擇臺4、背回填首件工程選擇K59+919涵洞,臺背回填采用開山石渣、碎礫石土等透水性材料,回填方量11986.26m3。4、施工資源配置4.1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以常務副經理為組長、副經理、總工、工程技術、質檢、測量人員組成的施工工藝試驗小組。總體負責人(組長): 技術負責人: 施工負責人: 質量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測量負責人: 試驗負責人: 物資設備負責人: 現場協調: 4.2人員配置臺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主要負責人一覽表序號姓名職務職責1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管理2總工負責項目技術3生產副經理負責施工組織4項目副經理負責安全生產監督5項目副經理負責質量控制6副總工負責技術指導7測量中心主任負責施工測量85、試驗主任負責試驗檢測9物資設備部長負責設備材料10作業隊長負責現場施工4.3機械設備配置根據臺背回填施工與合同要求,組織進場相應的機械設備。各臺設備已經過精心維修保養,能夠保證施工的需要。進場設備報驗單上的各設備經檢驗機況良好,維修班配件齊全人員到位。機械設備配置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1推土機135KW臺12壓路機25T臺23平地機PY 185臺14挖掘機323臺25裝載機50型臺26手扶式壓路機XG60051S臺27自卸車18T以上自卸汽車臺58灑水車10m3臺14.4測量及試驗設備配置根據路基工程的具體要求,項目部試驗室和測量隊配備了成套的路基檢測設備。主要測量、檢測儀器設備6、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電子稱ES-30KHTS臺12液塑限測定儀WX-(100g)臺13電熱鼓風干燥箱101-3ES個14標準土壤篩0.07460mm套15電動擊實儀LQ-DJ-型臺16電子天平JY2001臺17灌砂筒150mm個68全站儀TCR1201臺19水準儀DiNi03臺110GPS接收機南方 S82臺15、臺背回填技術標準為減少跳車現象,提高車輛行駛的舒適感,橋梁、涵洞通道等結構物兩側臺背采用以下措施:1、臺背設置填料過渡段,過渡段路基采用開山石渣、碎礫石土等材料填筑。臺背回填沿路線方向寬度為2.5H+5米,H為臺背填土高度;2、要求基底至路床頂范圍壓實度不小于96%7、;3、進行臺背填方碾壓施工時,應盡可能擴大施工場地,以便充分發揮大型壓實機械的使用效率,當受到場地限制時,可采用橫向碾壓法。涵洞兩側靠近涵臺2m范圍內回填不宜采用大型機械進行壓實,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的方法夯填密實。橋臺背和錐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進行,一次填足并保證壓實整修后能達到設計寬度要求,對于橋頭錐坡也必須采用小型機械人工夯實;4、涵洞臺背填土必須在蓋板澆筑完畢,且蓋板、臺身、臺帽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以上,方可進行涵洞洞身兩側的回填,填筑應在兩側同時對稱、均衡地分層進行,分層壓實厚度不大于15cm,填料粒徑宜小于50mm。涵洞頂部的填土厚度必須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車輛和筑路8、機械。6、施工工藝6.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路基接茬開挖臺階防水涂層施工畫壓實分層厚度線分層填筑、碾壓壓實度檢測直至臺帽頂面基底碾壓6.2測量放樣測量人員按設計圖紙放出臺背底寬、錐坡位置、放出路基中線及邊坡線。6.3路基接茬開挖臺階按測量放樣結果,按設計圖紙要求,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將與路基接茬處依次逐層開挖臺階,臺階寬1.5m,高1.0m,臺背回填構造圖見下圖:臺背回填構造圖6.4防水涂層施工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洞身及端墻、基礎頂面以上等部位,凡是與填土接觸部分的表面涂熱瀝青兩道防水層,每道厚1.5mm。涂刷前將混凝土面上的雜物,灰塵清掃干凈,并保證混凝土面處于干燥狀態,利于瀝青與混凝土面結合。9、6.5基底碾壓回填前將基坑底雜物和積水清除干凈,清理的雜物、浮土用自卸車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基底清理到位和干凈后,對基底進行碾壓,要求壓實度不小于90%。6.6畫壓實分層厚度線基底驗收合格后,臺背回填前,在臺身上分左、中、右把每層填筑的壓實厚度(15cm)、松鋪厚度(通過第一層填筑確定)分別標示出來,以便每層填筑控制。6.7分層填筑、碾壓臺背回填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分層壓實厚度不大于15cm,路基兩側超寬50cm。填料采用挖機配合自卸車運輸到位,推土機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機精平,施工過程中將填料中的雜物安排工人清除,超粒徑的填料破碎或剔除,填料粒徑小于50mm。根據墻身上畫出的松鋪厚度線控制填筑厚10、度,確保壓實厚度控制在15cm以內。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壓的原則進行,碾壓時重疊1/31/2輪寬碾壓。先靜壓一遍,再弱振碾壓一遍,然后開始強振碾壓,每強振一遍,通過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測,直到壓實度96%,確定碾壓遍數和松鋪厚度。對于壓路機不能碾壓的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的方法夯實。6.8壓實度檢測臺背回填壓實度采用灌砂法檢測,要求壓實度不小于96%。檢驗頻率為每50m2每壓實層至少檢驗1點。6.9施工過程中影像資料收集臺背回填屬于隱蔽工程,應在路基監理工程師及現場監理共同見證下留下施工影像資料。影像資料包括基底開挖、碾壓、壓實度檢測,臺階開挖,防水涂層施工,臺背分層厚度線(紅色油漆11、標示),每層填筑、攤鋪、碾壓、壓實度檢測,以及最后回填完成照片,影像資料進行整理,作為質量評定資料歸檔。7、質量控制7.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質量管理部項目部質量領導小組檢測試驗室質檢工程測量檢測各施工隊施工隊長分管質量副隊長專職質檢測量組試驗員各班組質檢項目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施工隊質量管理組織機構7.2創優措施(1)創優目標本工程是河南省的重點工程,本工程的創優目標為:創建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品質工程”;創國家優質工程。(2)創優組織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質檢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創優管理小組,系統地落實創優工作。深化職工創優意識,開展質量教育,增強質量12、意識。針對本工程特點,我項目部制定了各項工程的創優計劃、措施,給全體施工人員明確創優目標。在施工過程中,接受監理工程師監督,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并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質量檢查,制定獎罰措施。(3)創優方案針對本工程,我項目部將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從組織機構、管理手段、監測設施抓起,確保本合同段創公路優質工程。為確保達到優良標準,從施工生產和施工管理兩方面著手,制定嚴密的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采取有效的質量和安全保證措施,使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作面都處于受控狀態,以達到控制整個合同工程的目的。7.3質量保證體系我項目部對本合同段的工程質量管理準備實行項目經理部直接負責,質量檢驗處監督,13、工地自檢組控制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嚴格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堅決杜絕不合格工序或有質量隱患的工序被放行。落實工程施工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以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1)保證工程質量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實施項目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以質量責任的可追溯性明確質量責任和工作分工,確保全體質量相關人員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質量工作,實現以人員素質保證工作質量,以工作質量保證各項制度和現場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環。建立健全質量檢查評審制度,項目部根據本試驗路工程特點和有效控制工程質量的需要,建立健全現場工程質量的檢查與評審制度。強化質量意識,加強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將根據工程內容,實施技術培14、訓,作好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參建職工對質量工作的重視,強化質量意識。建立“三自”管理制度和事故申報制度,在施工中對施工的全過程實行自控、發現問題及時自糾,對質量問題采取逐級上報制度。質量自檢完后,及時上報監理,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保持和監理師的溝通,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項目部質量評審會議邀請監理工程師參加,將本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與監理制度接軌。(2)落實質量保證體系的具體措施我項目部將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強化質量保證手段,狠抓一線質量控制,確保本標段質量目標的實現。1)加強質量宣傳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2)制定創優規劃,完善15、保證體系。3)健全職能機構,加強組織領導。4)做好技術質量交底,嚴格質量審核制度5)嚴格規章制度,狠抓目標落實。6)強化標準化作業,抓好QC攻關活動7)強化計量工作,完善檢測手段。8)與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真誠合作共同把好質量關,是我們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9)突出以預防為主的原則,開展“創優質、樹樣板、爭貢獻”為內容的質量流動紅旗競賽活動,設立內部質量獎勵基金,每月開展一次質量分析總結和質量評比,把施工質量同每個人的收入相掛鉤,確保各項施工質量達到優良工程標準。7.4質量控制措施(1)加強全員質量意識教育。項目質量副經理組織工程、質檢部協同各專業工程師,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質量管理意識教育,認真16、學習工程技術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熟悉掌握招標文件、技術規范、施工圖紙、施工工藝,使每個施工人員做到心中有數。(2)實行技術交底制,對施工中的各個技術要點、施工程序、操作要點和質量標準在施工前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加強職工技術培訓工作和技術考核工作,實行關鍵技術工種持證上崗,并選派經驗豐富、年富力強、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技師任班組長。(3)施工前將各工序進行細化,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好技術準備工作和機械檢測、調試工作。針對施工重點、關鍵工序進行分析,制定重點、關鍵工程施工措施。(4)機械設備配置應做到性能優良、狀況良好、效能匹配,確保施工均衡連續。8、安全保障技術措施8.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管理17、組織結構框圖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黨總支副書記總經濟師常務副經理安全總監總工程師工程技術部工程管理部質量管理部安全環保部計劃合同部機電物資部綜合管理部測量中心財務部試驗室征地拆遷辦綜合隊施工作業隊施 工班 組 經理部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并領導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本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即:一級管理由經理負責,二級管理由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班組長負責,各作業點設安全監督崗。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工作當作第一位的工作來抓,加強全員安全意識教育,強化安全保證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作業規章認真檢查,有效控制18、施工安全。實行安全技術交底制,由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凡參加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要履行簽字手續,并保存資料,項目經理部專職安全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作好記錄。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教育,重點對專職安全員、班組長、從事特種作業的機械工、機動車輛駕駛等進行培訓教育,未經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的員工不得上崗操作。認真執行安全檢查制度。8.2施工機械的安全技術措施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均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建立檔案,專人管理。駕駛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19、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有專人看管。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嚴禁煙火。嚴禁對運轉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站在可讓人瞭望的安全地點,并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9、文明施工建立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氛圍。做到施工現場人行道暢道,施工工地沿線單位和居民出入口暢通;施工中無管線高放,施工現場排水暢通無積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無坑塘;20、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嚴格分隔,施工現場必須掛牌施工,管理人員必須佩卡上崗,工地現場施工材料必須堆放整齊,工地生活設施必須文明,工地現場開展以創建文明工地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當地風俗,創造寬松的外部社會環境。10、環保管理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各工作面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作為環保的專職機構,各施工隊配專職環保監督員。制定施工環保措施,全面負責檢查、監督各項環保工作的落實,將環保工作貫徹到施工的全過程。1、從教育入手,認真組織學習環境保護法并執行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的有關規定,做好本標段沿線環境保護工作。項目經理部成立環保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環境監測、調查和掌握環境狀態,督促全體21、職工自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并認真接受業主和環保部門的監督指導。2、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堅持文明施工。管理是保護環境的手段,文明是保護環境的保障,兩者有機的結合,是我們環保成功的經驗,本標段所處的地理環境及施工條件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將更嚴密認真組織,更細致周密地布置。3、施工隊伍進場前,合理布置施工場地、便道、營地等臨時設施。不破壞僅有的綠色植被,以免破壞環境,采取有效的防塵和消聲等環保措施。4、施工所產生的垃圾、廢棄物和工程剩余的廢料,應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分別處理。并經有關部門同意后送到指定地點存放,不得影響排灌系統和排灌設施。5、施工期間,施工場地及道路揚塵對大氣影響較大。施工現場需配備專用灑水車在施工場道及便道進行灑水,凈化大氣環境,防止揚塵污染。雨季施工時做好溝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沖刷造成環境污染。6、清洗施工機械、設備及工具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渠道和其它水域中,也不得傾泄于施工用水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止污染水質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