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渝高速公路LJ6標天然氣管道安裝工程安全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73537
2022-09-06
15頁
2.09MB
1、瀘渝高速公路LJ6標天然氣管道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合江(渝川界)至納溪段高速公路LJ6合同段起點樁號K59+300,終點樁號為K78+400(短鏈5293.494m),路線長13.81km,在起點樁號K59+600處設瀘州南互通立體交叉與瀘州連線連接。瀘州南連接線起點為瀘州市江陽區藍田鎮火車村1組,接瀘州南互通,樁號K0+100,終點樁號K4+600.63,路線長度4.50063公里。根據天然氣運輸管道保護相關規范、標準,由合江輸氣作業區提出需對與高速公路交叉部分的輸氣管道再實施相關工程保護。我項目部應瀘渝高速公路業主的要求,對本項目的輸氣管道的保護工程編制實施性施工方案并具體落實。二、工2、程簡介1、主要技術標準見下表項目單位主要技術指標公路等級高速公路計算行車速度公里/小時80路基寬度米24.5橋涵與路基同寬米24.5荷載等級級公路級通道等級等三等涵洞、通道凈高米2-5m2、瀘渝高速公路業主為瀘州東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設在四川省瀘州市。3、施工單位是廣西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項目部組織機構見下一頁。4、瀘渝高速公路LJ6合同段駐地監理單位為重慶育才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總監辦為重慶育才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瀘渝高速JL3監理部。瀘渝高速LJ6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圖三、施工通道橋交叉保護方案1、涵洞設計圖(見后面附表)2、管道保護方案為保護好天然氣節管道的安全運行,設置一道43、3.5米涵洞,下部結構為涵身基礎,上部結構為蓋板涵。3、通道涵設計標準1)設計荷載:公路1級2)主線路基凈寬:全寬24.5m;3)地震作用: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4)構造物及路基均按設計洪水頻率1/100考慮。4、涵洞和通道橋設計要點1)橋涵總體設計原則上不降低現有河道、溝渠功能,盡量不破壞現有水系和排灌網絡,滿足水利配套和農業灌溉的需要。2)涵洞設置考慮山區泄洪、兼顧過人需要。3)施工期間應對控制點進行保護,定期進行檢測,以防點位移動,影響放樣進度。熟悉設計文件,對設計標高、基礎位置等進一步實地核對。4)必須在預制板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能脫模吊運。5)臺后填土須待上部構造4、架設完畢;臺后填土時,必須同時在兩端臺后對稱夯實。6)墩、臺帽支撐處必須保持平整、清潔。連接上部各種的預留錨栓孔位置保證準確。四、施工組織方案涵洞、通道施工應綜合考慮、合理安排,施工先后視排灌情況而定,位于農田、溝溪處的涵洞優先開工。把對路基施工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涵洞通道嚴格按照交通部頒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進行質量控制。施工前,應根據設計資料,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地質情況,對其位置、方向、長度、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統的連接等進行核對。同時做好現場的三通一平及材料的供應工作。將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情況5、核對無誤后,根據涵洞的施工圖準確測設涵洞中線位置。將用于涵洞的沙子、石料等原材料,取樣合格后,方可進料用于施工,由試驗室選定砂漿、砼的配合比。砼采用集中拌合,運輸至現場澆筑,所有蓋板均在預制場集中預制,采用汽車吊配合人工安裝的方式。蓋板涵通道施工順序:施工前準備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及處理澆筑(砌筑)基礎澆筑(砌筑)涵身預制蓋板安裝沉降縫、防水層施工洞口砌體施工回填質量檢查驗收隊伍安排:計劃安排6個涵洞通道勞務隊伍進行施工,共190人及相應的機械設備。工期安排:涵洞2010年8月2011年6月五、技術保證措施5.1 健全規章制度,加強技術交底制度技術、質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過程基礎管理中一項不可缺少的6、重要工作內容,交底采用書面簽證確認形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幾方面:1、項目經理組織項目部全體人員對圖紙進行認真學習,并同設計代表聯系進行設計交底。2、熟悉設計圖紙并建立審核反饋制度,依設計意圖,對圖示各結構以及軸位尺寸標高必須一一驗證,并與實地核對,做到準確無誤,以免出現返工浪費。3、工程開工前。必須按分部、分項編寫完善的施工組織和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報經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方可執行。4、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畢并送業主和總監審批確認后,由項目經理牽頭,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關鍵分部工程和施工要點。各分管分項工程負責人在安排施工任務同時,7、必須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必須做到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5、加強施工技術管埋,以施工組織設計為綱領,以施工工藝設計和施工方案為指導,以三級技術交底、操作規程和工序交接檢查為保證,嚴格各施工工藝的控制與管理。對易產生問題或出現質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大技術投入和管埋力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施工工藝流程。6、按要求配置施工機械和試驗檢測設備,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質最監測水平和各種設備的應用效率。5.2技術保證措施l、安排路基專業化施工作業隊伍進行施工;2、加強測量、試驗、檢測等基礎性技術工作;3、加強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4、項目部質檢員負責跟蹤檢查各工序的施工質量,發現問題及時8、糾正。組織對各個工程部件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責成有關施工班組采取補救措施并及時上報總工室。5、新工人上崗前必須接受崗前培訓,在工程開工前,現場技術員、施工員組織一次面問全體作業工人的質量意識教育及技術培訓,強化質量意識,同時,有針對性地就各工種的工藝分別對各工種的工人進行培訓,做到人人關心,時時留意,處處保證工程質量。6、不任命或聘用無任職資格的人員擔任管理職務和技術職務,嚴禁無證人員操作任何機械或從事機電工作。7、所有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機械在開工前必須經過全面的檢測和維護,在施過程中定期維護和保養,以保證其良好的工作性能。測量儀器和實驗儀器設備起用前必須政府主管單位的鑒定,并定期進行檢測,9、保址其精度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六、質量控制措施l、一般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在工程施工期間,為加強管理和認真履行合同義務,按投標書附表所報名單委派項目經理和項目技術負責人,保證及時到位并常駐現場進行對本標段工程的管理,并保證其崗位的相對穩定。(2)本工程在質量管理上實行質量保證金制度。設立質量保證基金、專款專用,以確保工程質量。(3)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嚴格執行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責任制,使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認真審查施工圖紙,熟悉設計文件和施工規范,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圖紙施工。施工人員嚴格掌握施工標準、質量檢查及驗收標準和工藝要求。堅持技術交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4)建立質量責任10、制和保證體系,經理部設專職質檢工程師、班組設兼職質檢員,明確各級責任。開工前報監理工程師備案。分項施工的現場實行標示牌管理,寫明作業內容和質量要求,要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驗制度,要根據合同的規定切實作好隱蔽工程的檢查工作。(5)嚴格學習和執行公路工程施工和驗收規范及公路建設強制性標準;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公司自檢合格后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認,隱蔽工程必須經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方能隱蔽。(6)對現場施工人員加強質量教育,強化質量意識,開工前技術交底,進行應知應會教育,嚴格執行規程,分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按合同要求執行先試驗再鋪開的程序,開工前必須按技術規范規定向監理工程師報11、送試驗報告(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準備、質保措施等)經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萬能鋪開施工。(7)嚴格施工紀律,把好工序質量關,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則質量問題由下道工序的班組負責。對工藝流程的每一工作內容要認真進行檢查,使施工作業程序化、規范化,見圖:質量檢查程序框圖。(8)要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規范規定的檢驗、抽檢頻率,現場質檢的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可靠,不得追記,接受質量檢查時必須出示原始資料。(9)堅持三級測量復核制,各測量樁點要認真保護,施工中可能損毀的重要樁點要搞好護樁,施工測量放線要反復校核。認真進行交接樁,確保中線、水平尺寸位置正確。(10)完備的檢測手段12、:根據工程情況及技術規范規定配齊檢測和試驗儀器、儀表,試驗室所有儀器須經計量部門標定,再由所在省交通基建工程質量監督站對其進行資格審查,確定其試驗范圍后方可進行實驗工作。施工過程中定期檢查和標定確保計量儀器的精度。試驗室無法進行的試驗、檢測工作,由監理工程師指定的試驗室進行。 質量保證體系:質量檢查程序框圖:主要工程材料質量控制框圖2、涵洞通道質量保證措施(1)按照瀘州市東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文件的要求,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質量,預防質量通病,消除重大質量事故和質量隱患,立足“預防為主、先導試點”原則,實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即“首件制”),對選定的首件涵洞、通道工程的每道工序作為首件工序。做好事13、前控制和實施工程控制,對“首件工程”所使用的模板、機械設備設施、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實施嚴格檢查驗收,并經監理檢查簽字認可。涵洞、通道主體結構現場施工前,通知監理部和東南公司到現場,參加施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的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涵洞、通道首件工程完成后,總結施工方法和工藝,對存在的質量技術問題進行改進,按照監理部和東南公司要求完善首件工程并做好后續工程的質量控制。(2)認真做好圖紙審核,還要就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圖紙進行核對,確定涵洞位置處水流方向是否與設計相符,涵洞基礎設計標高是否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符,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施工。(3)嚴格控制不要超挖或欠挖,若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14、或需要變更處必須報知項目部,不得擅作處理。(4)一定要保證所用片石、塊石清潔,且堅決不能使用風化石。(5)施工中亦要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保證美觀,且應美觀的地方一定要下功夫施工,基礎及墻身要砌填密實,不得有空洞。(6)特別注意沉降縫兩側涵身一定要對齊,且不得錯縫和犬牙交錯,不要在砌體上砸大石塊,要注意養護基礎及墻身和鹼工程。(7)施工縫處的水泥砂漿薄膜、松動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層應鑿除,并應用水沖洗干凈;(8)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按照設計以及施工規范要求施工,達到無滲漏。發現滲水應及早返修。(9)鋼筋在安裝時必須采用鋼筋限位,鋼筋先劃線后綁扎,豎向主筋和橫向水平分布鋼筋技照設計位置要求綁扎牢固,形成規15、范施工,嚴格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10)砌體砌筑完畢后進行覆蓋灑水養生,保持砌體表而濕潤,常溫下的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砌體的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前,不得承受全部設計荷載。七、安全保證措施7.1安全教育培訓制度l、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識,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項目必須利用一切機會,采取多種形式,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要特別重視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形式包括:電視錄像、墻報板報、案例教育、培訓、知識競賽、開會學習、網絡學習等。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應根據施工特點和需要設置施工警示標志和標語等,應注重實效、不能搞形式主義。3、為不斷提高安16、全管理水平,項目應積極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抓好作業人員的崗前、轉崗、在崗培訓,積極安排人員參加業主、總公司和分公司舉辦的有關安全生產培訓。4、項日每季度不少于4次組織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項目班組的安全生產教育每季度至少一次。新進場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并簽認安全教育登記表后才能上崗。三級教育(項目、工區、班組)資料應張貼到受教育者的工作場所。5、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電工、焊工、架子工、爆破工、機械操作手、司機、起重工等)的安全培訓和管理,特種作業人員必須脫產進行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證書后才能上崗。在錄用勞務隊伍時,勞務隊伍須持證上崗,對不具備安全生產17、條件的勞務隊伍,必須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定,不予以使用。6、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調換工作崗位時,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枝術、新崗位的安全教育。7.2安全技術交底項目部對于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應由專職安全員組織對技術員、施工員、勞務作業隊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形成書面形式,相關人員接受交底并簽寧確認。專職安全員把每項技術交底存檔,形成臺帳。生產過程中,專職安全員經常性對安個隱患提出警告,保證生產安全進行。7.3安全操作規程項目部對于生產所用到的機械議備要進行安全操作規程交底,明示設備操作規程。對于特種設備還應嚴格要求持證上崗。八、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不僅是工程建設的需要,更是人類18、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公司已經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埋體系標準的認證,我項目將嚴格技照標準以及其他環境境保護的要求,加大力度搞好本合同工程周圍的環境保護,使生態環境的受損減至最低程度。主要采取的環境保護如下:8.1環境目標和指標環境目標和指標序號目 標指 標1噪音排放達標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音限值標準GB12523-902現場控制揚塵易揚塵的粉狀物料覆蓋或灑水無重大投訴3運輸減少污染控制車輛車況及其裝載狀況以減少運輸灑漏4生活生產污水排放達標施工現場生產、生活污水排放符合GB8978-1996標準5建筑垃圾分類管理分類管理,及時處理8.2制度保證措施1、根據現場實際惜況,核實、確定環境敏感點、19、環境保護目標和對應的環保法規及其他要求。2、對工程施工全過程中各施工階段的環境因素進行分析與預測,找出影響環境的重大因素,并制定可行的環保工作方案,向業主報審。在施工過程中,若因工程內容,環境要求發生變化,則要相應調整環保方案,并重新報審。3、施工現場設環保負責人,負責日常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4、施工過程中若發生污染事故,應視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消除污染影響,同時向業主如實匯報。5、建立施工環境檔案,將環保日常管理工作的自查記錄和各主管理部門的檢查,審核記錄一并歸檔,工程完成后作為竣工環境審核的資料移交給業主。6、在工地門口設置公眾投訴信箱,并公布投訴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對群眾投訴20、要及時處理并在三天內給予答復。7、工程完成后在合同規定的時限內清理好場地,恢復時政設施和綠化。8、學習環保知識、法律和法規,開展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全體員工的環保意識。9、以簡報、宣傳標語的宣傳形式開展宣傳工作。8.3施工噪音污染控制l、嚴禁夜間使用噪音大的施工機械,對噪音大的機械安排在日間施工,在工作點設置必要的噪音檢測點,并符合有關標準。2、施工中的模板、支頂體系均采用鋼化結構,盡量減少使用鋸木機的頻率。3、給備用發電機和鋸木機搭設隔音棚,盡量降低發電機和鋸木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噪音污染。4、夜間施工使用高亮級燈照和進行電焊時,要設置擋板,避免照明和電焊時強光刺射,干擾居民生活和司機夜間行車21、安全。8.4水污染控制1、自覺保護場地周圍的自然環境,做好施工過程的臨時排水措施,以防生活用水污染。2、混凝土漿水、廢油等,不得直接排入河道或水渠,應集中進行處理,保障原有水系不受污染及淤塞。8.5大氣污染控制l、做好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工作,不要將粒料粉塵撒漫而污染周圍環境,對施工運輸過程的物料灑落而引起的揚塵,應及時采取灑水降塵措施,防止粉塵污染。2、施工便道由專人負責清掃、灑水,防止粉塵污染。3、所有施工機械作好檢修工作,尤其是廢氣的排放檢測,必須符合相關的廢氣排放檢測標準。8.6固體廢棄物的控制措施l、對施工中產生的棄土和淤泥渣土及時清運。2、選擇對外部環境影響小的出土口,運輸路線和運輸時22、間,3、剩余料具包裝及時回收,清退,對可再利用的廢棄物盡量回收利用,各類垃圾要及時清掃,清運,不得隨意傾倒。4、保證回填物料的質量,不將有毒有害物質和其他工地廢料,垃圾用于回植。5、保證施工現場內無廢棄砂漿和砼,運輸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時清運。6、日常生活的垃圾應分類收集,便于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處理。7、教育施工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亂丟垃圾,雜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整潔。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1)在施工之前和管道管理方(即合江輸氣作業區)取得聯系,確定具體管道位置、埋設深度,并設置醒目標志。2)在取得合江輸氣作業區的施工許可后才進行施工,并配合做好施工時管道的監護管理工作。3)23、橋涵保護施工前,首先在管道中心線左右各10m范圍內拉設警戒帶,用人工挑出30cm寬、50cm深防護溝,并設明顯安全警示牌。施工間期嚴禁5m范圍內有危及管道安全的施工行為。4)對所有參加天然氣管道保護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特別強調天然氣管道的安全注意事項。5)施工期間合江輸氣作業區管理人員和施工負責人全程旁站,所有人員必須聽從管道管理人員和現場施工負責人指揮。6)制定專項安全管理獎罰制度,對于違反安全規定、違章操作的行為嚴懲不怠;對于施工期間完全遵守安全措施的給予一定物資獎勵。7)夜間施工所用的大功率照明燈具,與管道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0m,并要求使用無破損燈線。8)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嚴禁吸煙。9)請管道管理單位做好應急預案。10)機械操作人員執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保證車輛保養完好,遵守各種機車安全操作規程。非施工人員車輛不準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立好安全警示標志標牌,圍好安全警示帶。11)施工中,天然氣管道不能懸空,如懸空每間隔10米,砌磚柱進行支撐,以保證其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