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庫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3883
2022-09-06
13頁
33.50KB
1、尾礦庫應急預案1.制定本預案的目的我礦尾礦庫為礦內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事故,將會給附近村民及我單位造成重大損失,嚴重破壞區域環境。為預防和減少尾礦庫事故,規范尾礦庫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環境,制定本預案。2.本預案的級別企業級3.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4.本預案的適用范圍4.1 尾礦壩垮壩;4.2 洪水漫頂;4.3 水位超警戒線;4.42、 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4.5 壩坡深層滑動及其裂縫;4.6 防震抗震;4.7 其他。5.應急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企業為主;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預防為主,平戰結合。6.我廠尾礦庫的特點生產期短,屬靠谷型尾礦庫,全庫容12萬m3,設計最終堆積標高為376m,服務年限5年。初期壩距最近村莊沿村直線距離約1800m。7.應急指揮總指揮: 張玉俊(總經理)副總指揮:李體同(副經理)成員:侯術洋、李祝宏、張青剛礦指揮部設在礦綜合股,辦公室主任由兼任,對搶險事宜進行全面協調,是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后勤保障事宜,協助做好應做好的工作,賀紅兵負責現場具體協調,搶險技術對3、策制訂等事宜,辦公室做好信息聯絡工作。8.分工與組織8.1搶險一分隊:隊 長: 馬玉敏副隊長: 趙和成 員: 韓琴、馬永俊、馬永坡、馬玉銀、馬占興、杜長國、馬玉新、高占好8.2搶險二分隊:隊 長: 馬玉保副隊長: 高文宏隊 員: 馬玉亮、馬玉琢、高文良、孫林付、楊寶花、高占秀、姚福山、馬玉俊8.3 搶險三分隊:隊 長: 馬玉杰副隊長: 馬玉彬隊 員: 馬玉軍、高占陽、高文余、高春柱、石洪友、張文平、馬小力、高文興搶險隊的職責:8.3.1 事故高發期值班,一接搶險命令即趕赴現場。8.3.2 在現場指揮的組織下,由隊長帶領,使搶險做到及時有序有效。8.3.3 對兄弟分隊進行增援,必要時協同作戰。84、.4 機械分隊隊 長: 郭先飛 副隊長: 馬玉強隊 員: 馬占彬、馬殿寶、楊文海、孫占志機械分隊職責:8.4.1 使裝載機、工具車始終處于良好狀態。8.4.2 大型搶險行動時,在現場作戰。8.4.3 聽從命令,聽從指揮,步調一致。8.5 后勤保障組組 長: 胥樹林成 員: 馬文華、張玉輝、馬玉超職責:8.5.1 搞好飲食供應。8.5.2 搞好防汛物資的供應、儲備、保管、質量檢驗等工作。8.5.3 發放搶險個人防護用品。8.5.4 向指揮部提供各類技術資料。8.6 報警與接警組組 長:成 員:職責:8.6.1搜集近期天氣預報資料及時向指揮部報告。8.6.2與尾礦庫值班人員進行專線聯系,事故高發期5、情況每小時向高成壽報告1次,一旦出現險情,現場值班人員,一方面及時報告,另一方面盡最大努力果斷合理處置。8.6.3接到險情報告,報指揮部總指揮,立即啟動本預案,值班小分隊在5分鐘之內集合發動,10分鐘之內到達現場。必要時向代縣金升鐵礦有限公司求援。9.搶險人員安全9.1 每一位隊員熟悉地形地利條件,掌握基本的堵漏、防滑、治浪涌技術,始終明白自己的職責,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到何種程度,什么時間做等一切底清數明。9.2 如何善于有效保護自己,要了如指掌。9.3 搶險隊伍每工作8小時,休息4小時。9.4 嚴禁單獨行動。10. 搶險的重點10.1 庫區的安全:確保調洪庫容發揮作用。10.2 壩體的安6、全:在汛期、春冬交替、秋冬交替、地震前后一定要嚴防死守,不放過任何珠絲馬跡。10.3 泄洪系統的安全:洞、涵、管、渠道暢通無阻,閘門閥有效齊全。10.4 庫區外的安全:汛期嚴禁在庫區周圍挖土、挖砂、放炮、放牧、游玩。11.搶險技術要點對潰壩、縱橫裂縫、滑坡、庫區內外排洪不暢等災難或災難前兆的處置,嚴格按作為本預案附件的相應技術操作規程執行。12.警報和緊急公告12.1 事故前后及時向鄉政府、村委及全體職工報告有關情況。鄉政府向鄉長報告,分別向村委會主任報告。12.2 一旦出現險情,及時如實向村民、職工通報有關情況,并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12.3 警報和緊急公告即可采用書面語言、電話形式,也可7、采用聲光信號等形式。以上事項由負責。13. 公共關系一旦出現險情,及時通過高音喇叭向當地百姓群眾解釋,辟謠鼓勵群眾協同作戰,及時消除百姓的恐慌不安心理,本項工作由高成壽負責。14. 醫療衛生與寬城縣人民醫院、鎮衛生院保持密切聯系,同時公司儲備部分搶險常用藥品。15. 監測與評估15.1 對尾礦庫的正常運行指標:如安全超高、內外坡比、最小沉積灘干灘長度,中線位置,庫區水位標高等在汛期每班實測一次。15.2 泄洪區,確保汛期安全泄洪。15.3 監測依據尾礦庫安全管理規定和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15.4 汛期內險情過后及時評估,經實地勘察,技術論證,綜合氣象等資料,各項主要指標至少在72小時內處于穩定8、狀態,即認為險情搶險結束。搶險結束命令由張玉俊按響應程序發布。15.5 較大險情及時向縣安監局等部門報告,評估結果需經上級部門確認后方為有效,否則不可解除搶險命令。15.6對搶險進行科學總結,使本預案不斷完善與提高。本項工作由馬玉超負責。16.恢復尾礦庫值班員、搶險隊分隊長接到張玉俊恢復命令的書面通知后,即進入恢復階段,本階段的任務主要是,搶險隊與尾礦庫值班值員做好交接工作,值班員應注意庫的潛在危險危害因素。總指揮部應進行尾礦庫搶險成本與效益的分析,并將不足項和整改項找出來,使全體搶險隊員受到應受的教育。17. 宣傳我公司應向鎮政府主動提交尾礦庫設計技術資料,及時書面通報尾礦庫運營情況;按規定9、向公眾包括下游趙村村民和員工說明尾礦庫的危險性及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廣泛宣傳應急救援有關法律法規和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常識。18. 培訓我公司對員工進行應急預案培訓,公司應急指揮部按規定對應急隊員進行培訓教育。培訓內容包括:現行尾礦庫與有關的法規規章、應急技項、行動規則。19. 演練在尾礦庫運營的危險期前后,至少組織一次專項預案演練,演練結束后,應急管理機構向縣安監局提交書面總結報告。20. 預案管理與更新本預案面對下述情形之一,應及時修訂,并按程序提交礦應急中心進行評審,根據評審結論意見進行再修訂,報縣安監局審定后執行。20.1 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20.2 我公司、鎮政府10、村委會相應機構中人員發生改變。20.3 本預案在執行中發現重大缺陷。20.4 其他情況。附件:1、主要人員通訊錄2、事故應急主要道路示意圖3、尾礦壩壩體裂縫現場處置方案4、尾礦庫超警戒水位現場處置方案5、尾礦壩管涌現場處置方案主要人員通訊錄姓名聯系電話姓名聯系電話有關要求:1、上述人員必須24小時開機。2、接到搶險命令后無條件到達集合地點。3、在尾礦庫運營的危險期離開工作崗位時向本預案總指揮提前一周請假。尾礦庫壩體裂縫現場處置方案1.處理前的準備工作1.1全廠停產,用回水泵抽水,同時劃出危險區域警戒線,明確警式人員的警式位置及其工作要求。1.2命令參與搶險人員,準備好自身防護器工具,命令車輛11、做好出發準備。1.3確定人員分工,使每位人員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2.處理工作2.1 對于滑動性裂縫的處理,應結合壩坡穩定性分析統一考慮;2.2 對于非滑動性裂縫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2.3 采用開挖回填是處理裂縫比較徹底的方法,適用于不太深的表層裂縫及防滲部位的裂縫;2.4 對壩內裂縫、非滑動性很深的表面裂縫,由于開挖回填處理工程量過大,可采取灌漿處理。一般采用重力灌漿或壓力灌漿方法。灌漿的漿液,通常為粘土泥漿;2.5 在浸潤線以下部位,可摻大一部分水泥,制成粘土泥漿,以促其硬化;2.6 對于中等深度的裂縫,因庫水位較高不宜全部采用開挖回填辦法處理的部位或開挖困難的部位可采用開挖回填與灌漿相12、結合的方法進行處理。裂縫的上部采用開挖回填法;2.7 下部采用灌漿法處理。先沿裂縫開挖至一定深度(一般為2m左右)即進行回填,在回填時按上述布孔原則,預埋灌漿管,然后對下部裂縫進行灌漿處理。2.8 現場1人指揮,3人一組輪流操作,視情況增減一線人員。一線人員應拴好安全繩,安全繩末端固定在錨桿上。3.效果檢驗2名專職人員連續觀察2小時,看處置過的地段是否穩定,查處置地段邊緣與壩體結合處的小縫隙是否在允許范圍內,上述兩項指標合格后,尾礦庫開始按生產能力的50%試運營,裂縫處置過的地段連續三個班無異常變化,即可確定達到預期效果。尾礦庫超警戒水位現場處置方案1處置準備11 確定尾礦庫下游壩外坡方向的警13、戒線,專人警戒。12 準備排水泵、排水管、草袋、編織袋、麻袋或蒲包、鐵鍬、小木樁。13 搶險人員集結在指定地點,聽從指揮。2處置措施21 當排水設施已全部使用水位仍繼續上升,根據水情預報可能出現險情時,應搶筑子堤,增加擋水高度。2.1.1 在堤壩不寬、土質較差的情況下,可用土袋搶筑子堤。在鋪第一層土袋前,要清理堤壩頂的雜物并耙松表土。用草袋、編織袋、麻袋或蒲包等裝土七成左右,將袋口縫緊,鋪于子堤的迎水面。鋪砌時,袋口應向背水面填土夯實。填土的背水坡不得陡于1:1。2.1.2 在缺土、浪大、堤壩較窄的場合下,可采用單層木板或埽捆子堤。其具體作法是先在堤頂距上游邊緣約0.51.0m處打小木樁一排,14、木樁長1.52.0m,入土0.51.0m,樁距1.0m。再在木樁的背水側用釘子鉛絲將單層木板或預制埽捆(長23m,直徑約0.3m)釘牢,然后在后面填土加戧。2.1.3 當出現超過設計標準的特大洪水時,應在搶筑子堤的同時,報請指揮部負責人批準,采取非常措施加強排洪,降低庫水位。但嚴禁任意在主壩壩頂上開溝泄洪。尾礦壩管涌現場處置方案1處置準備11 技術人員到一線按照技術處置順序進行具體的組織落實。12 物資準備充分,如將土工布、礫石、編織袋、塊石、竹簾、竹箔、荊笆等放置在指定地點。13 各工種人員按要求在指定地點待命。2處置措施21 基本措施是降低內外水頭差,減少滲透壓力或用濾料導滲等。22 具體15、情況分別處置2.2.1 濾水圍井 在地基好,管涌影響范圍不大的情況下可搶筑濾水圍井。在管涌口沙化的外圍,用土袋圍一個不太高的圍井,然后用濾料分層鋪壓,其順序是自下而上分別填0.20.3m厚的粗砂、礫石、碎石、塊石,一般情況可用三級級配。濾料最好要清洗,不含雜質,級配應符合要求或用土工遠見卓識織物代替砂石濾層,上部直接堆放塊石或礫石。圍井內的涌水,在上部用管引出。如險處水勢太猛,第一層粗砂被噴出,可先以碎石或小塊石消殺水勢,然后再按級配填筑,或鋪設土工織物,如遇填料下沉,可以繼續填砂石料,直至穩定。若發現井壁滲水,應在原井壁外側再包以土袋,中間填土夯實。2.2.2 蓄水減滲 險情面積較大,地形適16、合而附近又有土料時,可在其周圍填筑土埂或用土工織物包裹,以形成水池,蓄存滲水,利用池內水位升高,減少內外水頭差,控制險性發展。2.2.3 塘內壓滲 若壩后淵塘、積水坑、渠道、河床內積水水位較低,且發現水中有不斷翻花或間斷翻花等管涌現象時,不要任意降低積水位,可用蘆葦桿和竹子做成竹簾、竹箔、葦箔(或荊笆)圍在險處周圍,要處理的管涌范圍較大,而砂、石、土料又可解決時,可先向水內拋鋪粗砂或礫石一層,厚1530cm,然后再鋪壓卵石或塊石,做成透水壓滲臺。或用柳枝、秸料等做成1530cm厚的柴排(尺寸根據材料的情況而定),柴排上鋪草墊厚510cm,然后再在上面壓砂袋或塊石,使柴排潛埋在水內(或用土工布直接鋪放,亦可控制險情的發展)。2.2.4 如壩后嚴重滲水,采用一些臨時防護措施,尚不能改善險情時,宜降低庫內的水位,以減少滲透壓力,使險情不致迅速惡化,但應控制水位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