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龍鐵路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救援預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3894
2022-09-06
12頁
52.50KB
1、南龍鐵路NLZQ-6標項目經理部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審核:批準:目錄1.總則11.1目的11.2編制依據11.3適用范圍11.4工作原則12.危險性分析12.1項目概況1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13.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23.1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23.2領導小組辦公室及主要職責23.3各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24.預防和預警機制44.1食物中毒預防控制措施44.2信息報送原則54.3食物中毒事故信息的主要內容55.應急保障55.1信息保障55.2物資保障55.3資金保障55.4培訓演練保障66.食物中毒應急響應66.1食物中毒應急響應分級66.2食物中毒應急響應程序66.32、應急結束67.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78.應急物資89.注意事項810.責任與獎懲811.附則81.總則1.1目的為預防食物中毒和發生食物中毒后的應急救援,保障南龍鐵路NLZQ-6標項目部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減少食物中毒造成的各類經濟損失。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相關醫療手冊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在南龍鐵路NLZQ-6標項目部所屬作業區域發生食物中毒時進行救助工作的組織。1.4工作原則預防為主,及時控制。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理相結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爭取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分3、級負責,責任到人。項目部領導是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項目部綜合管理部是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門;項目部安全質量部是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2.危險性分析2.1項目概況改建鐵路南平至龍巖線擴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VI標段, 線路起訖里程DK154+081.9DK184+835.47正線長度40.754km。其中橋梁總長 8040.97延米,特大橋梁4座計3057.89延長米,大橋14座計4390.05延長米、中橋7座計593.03延長米;隧道20座28369.64延長米,涵洞15座計782.29橫延米;路基3027.11延長米,車站1座(雙洋站)。2.2危險源與風險分4、析南龍鐵路NLZQ-6標項目部食物中毒的危險因素經分析評價主要有:預防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較少;炊事員未掌握基本食品安全知識和基本衛生知識;炊事員無健康證明或未經衛生知識培訓;食用未煮熟的豆角、土豆等食品;無防蠅、防鼠等防“四害”措施;餐具用具消毒較差;食用變質的食物;夠買蔬菜農藥殘留物超標、食用未冷藏而大量繁殖細菌的熟肉制品等。因項目部人員相對集中,如發生食物中毒造成的后果較嚴重。經過危險辨識評價確定夠買蔬菜農藥殘留物超標、食用未冷藏而大量繁殖細菌的熟肉制品、炊事員無健康證明或未經衛生知識培訓為重大危險因素。因此必須制訂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對一般的危險因素由項目部綜合部進行日常的監控管理。3.應5、急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3.1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趙紅軍副組長:趙 宇 劉紫朝 梁華成 成 員:王滿倉 王宇 林衛春 王 歷 彭 偉 陳雙林 高全功 石新民 雷俊平 周 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負責領導和組織項目部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時的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工作任務。重大問題及時向項目部、集團公司、地方政府請示、匯報。3.2領導小組辦公室及主要職責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管理部,日常管理工作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辦公室主任由陳云海擔任,副主任由綜合管理部馬安平擔任。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主要職責:負責及時收集和分析相應的數據和信息,提出處理食物中毒事故6、的指導意見和具體措施報領導小組;及時總結和推廣處理食物中毒事故的經驗和做法;具體實施突發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提出對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3.3各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四個相應的應急救援處理工作組:救援組:組 長:劉紫朝副組長:王滿倉 王宇成 員:陳雙林 程義偉 石 潮 耿明艷 鞏傳磊 周 湛石新民 付世柱 梁 爽 馬根懷 朱思羽 楊 紅主要工作職責:組織食物中毒人員的現場搶救工作;全面了解食物中毒事故情況,向領導小組提出技術措施;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傳達上級有關部門的處置指示;食物中毒事故搶救和處理有關事宜;總結匯總事件處理的全過程,做好事后7、的評估工作。安全保衛組組 長:雷俊平成 員:辜 濤 張 波 譚人焜 馬 強 李杏杏主要工作職責:負責食物中毒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負責收集被污染的食物樣品;負責救援現場的道路暢通和救援車輛引導工作;后勤保障組。組長:高全功組員:王騰飛 田麗紅 呂文華 袁恕海 蔡蔚 趙靜男主要工作職責:為了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實施,后勤保障組負責準備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等所需物資供應;是建立應對突發食物中毒事件專項資金,并實行專款專用,根據具體情況動用資金;負責物資的采購、調撥和運輸;管理物資儲運和分配,車輛保障。醫療救護組。組 長:何龍偉成 員: 趙彥斌 程 鵬 韓白娟 魯 艷 代白冰 王金軍主要工作職8、責:配合醫療機構人員及時搶救、醫治中毒人員。在醫護人員未到來之前對中毒人員的安置、實施簡單救護工作。4.預防和預警機制建立暢通的信息傳輸渠道和嚴格的信息上報機制,完善快速應急信息系統。在第一時間將發生的食物中毒事故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管理辦公室和項目部領導,便于場長下達或啟動食物中毒專項應急預案。4.1食物中毒預防控制措施采購原料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禁止采購腐爛變質、有毒有害、污穢不潔、霉變生蟲等異常食品;無檢驗合格證明的肉禽食品;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保管員應嚴把驗收關,經常檢查庫內存放的原料或食品,食品應分類分架、隔墻離地存放、定期檢查。倉庫應由專人保管,明確責9、任,做好防鼠防盜等措施,防鼠用器具及藥品應定期檢查處理,并由主管人員檢查核對簽字。加工人員必須嚴格檢查待加工的原料及食品,發現有腐敗變質或其他感觀性狀異常的應立即廢掉,加工的器具生熟分開,標志明顯。嚴格控制員工聘用關,選用信得過、有責任心的人員做服務人員。外來人員或非食堂工作人員禁入操作加工間或限制區域,如發現應立即讓其離開,并檢查進入區域,防止投毒現象發生。嚴把銷售關,如發現或被告銷售的食品有異常現象或可疑變質時,應立即撤掉,并作出相應處理,確保供餐的安全衛生。食用物品殺滅病原體的一般溫度是達到70以上,并持續一定時間,以保證食品內部中心部位也能達到70以上。防止熟食品與生食品、直接食用食品10、與半成品或生食品的交叉污染,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污染。必須做到食品的盛放容器和用具分開,并有明顯的生熟標記。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最常用的方法是食品的冷藏, 0以下細菌不能繁殖,也不能分解食品。脫水和輻照等也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買、不飲用散裝、標簽標注不全的酒類。不吃腐爛變質的蔬菜、不飲用苦井水、不吃存放過久的蔬菜和新腌制的菜類。要做好自備水的防護,保證水質衛生安全;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生活飲用水。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憑有效健康證和培訓證上崗,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一次,做好個人衛生工作。4.2信息報送原則迅速:最先發現或接到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部門和個人應在第一時間內電話報告項目部領導、綜合管理部;11、不得延報,最遲不得超過10分鐘。準確:信息內容要客觀詳實,不得主觀臆斷,不得漏報、瞞報、謊報。同時綜合管理部要與報告人員保持密切聯系,進一步核實情況。直報: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在向項目部報告的同時可直接報上級單位、地方衛生防疫部門等。4.3食物中毒事故信息的主要內容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時間、地點、規模、涉及人員,以及人員傷亡等情況;食物中毒的中毒特征,事故發生起因分析、性質判斷和影響程度評估;事發食堂已采取的措施;事態發展狀態、處置過程和結果;需要報送的其他事項。報告時可先通過電話(爭取救援及處置時間),待情況掌握清楚后再詳細上報。5.應急保障5.1信息保障項目部綜合管理部建立12、健全并落實突發食物中毒事故信息收集、傳遞、報送、處理等各環節運行機制,完善信息傳輸渠道,保持信息傳輸設施和通訊設備完好,保持通訊方便快捷,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通暢。要求項目部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及各部門負責人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5.2物資保障項目部安全質量部、綜合管理部應建立處置食物中毒的物資儲備,保障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物資充足。特殊應急物資應由專人保管,保障物資、器材的完好和可行性。物資存放合理,保持通道暢通,物資運輸便利、安全。5.3資金保障項目部突發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經費,項目部要保證應急資金充足。5.4培訓演練保障充分利用網絡、圖片資料等形式,對項目部全體人員進行食品衛生13、法規的宣傳,努力提高全場職工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積極開展食物中毒應急處置工作隊伍的技能培訓,每年進行模擬演練一次,提高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6.食物中毒應急響應6.1食物中毒應急響應分級食物中毒根據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將應響應分成3種級別:級響應: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人及以上,后果很嚴重。需請求上級單位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和社會救援。級響應:食物中毒人數在3-10人范圍內,項目部不能夠控制的事故范圍,需請求上級單位啟動應急救援或社會救援。級相應:食物中毒人數在3人以下,項目部能夠控制的事故范圍。6.2食物中毒應急響應程序項目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根據事故發生的實際情況立即啟動應急程序,確定應急救14、援級別,如需上級援助,應同時報告上級事故應急主管部門,根據預測的事故影響程度和范圍,需投入的應急人力、物力和財力逐級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發生級應急響應時,啟動項目部應急預案完成應急救援。發生級應急響應時,事故可能發展的狀態或已發生的事故狀態超過項目部的控制時,請求上級單位啟動相應應急救援或根據事態請求項目部應急領導工作組進行現場指揮、協調,項目部配合完成應急救援。發生級及以上應急響應時,請求上級單位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和請求社會救援。6.3應急結束 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經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各級應急響應結束后,項目部應在宣布應急救援結15、束后按上級要求將事故情況書面上報公司本部安全管理部門;同時接受項目部內部或上級相關部門的調查;應急救援工作總結按時間要求上報至項目部和分局安全管理部門。 7.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 當中毒發生后,事故發現第一人應立即大聲呼救,呼叫附近人員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報告應急救援辦公室。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現場人員在匯報的同時應立即組織人員、車輛在第一時間由醫療救護組相關人員陪同將受傷者迅速送往陽曲縣人員醫院救治或拔打“120”報警,同時報告項目部領導和食物中毒應急辦公室,通知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盡快到位,展開工作。 項目部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獲得求救信息并確認中毒事故發生以后: 立即向項16、目部應急指揮部上報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 如中毒嚴重,立即向陽曲縣人民醫院電話求援。講清中毒人員癥狀、持續時間、人數、地點,并引導急救車到達現場; 組織醫療救護組對中毒病人進行簡單急救,配合急救醫院救護醫務人員對中毒病人做進一步的急救,并護送病人住院治療。 保護事故現場,封存食堂剩余食物,如有嘔吐物,應用干凈塑料袋等容器封存,供衛生防疫部門化驗和后續事故調查處理。 病人病情穩定以后,對中毒事件進行調查并記錄。 進餐后如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時,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排出毒物。也可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溶化,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還可將鮮生姜1017、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導瀉:如果進餐的時間較長,已超過23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和毒素盡快排出體外。 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性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飲料灌服。 如癥狀無緩解的跡象,甚至出現失水明顯,四肢寒冷,腹痛腹瀉加重,極度衰竭,面色蒼白,大汗,意識模糊,說胡話或抽搐,以至休克,應立即送醫院救治,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18、要盡快去醫院了解受傷者救治情況、慰問受傷者,并通知職工親屬,妥善處理治療費用;盡可能最快恢復項目部正常生產工作秩序。 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要積極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及時查明事故情況,做好事故的處理工作,盡快按規定報告上級有關管理部門。 食物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應積極做好項目部員工的思想安定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全力維護項目部穩定。 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及時總結事故教訓,表彰有功人員。8.應急物資急救箱: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等物資。9.注意事項 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撥打120急救電話并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如果患者昏迷則需側躺送醫院救治,以免自然嘔吐時,19、將嘔吐物吸入氣管里面。 不可口對口人工呼吸,以免將毒物吸入施救者體內造成中毒。 誤食腐蝕性毒物(如強酸、強堿類)者、昏迷者、抽筋者或中毒孕婦不可進行催吐。 出現抽搐、痙攣癥狀時,馬上將病人移至周圍沒有危險物品的地方,并取來筷子,用手帕纏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頭。 癥狀無緩解的跡象,甚至出現失水明顯,四肢寒冷,腹痛腹瀉加重,極度衰竭,面色蒼白,大汗,意識模糊,說胡話或抽搐,以至休克,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吐瀉腹痛劇烈者暫禁食。重癥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時,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后,再吃些米湯、面條等易消化食物。 10.責任與獎懲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救援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度,獎懲按照安全生產總體應急預案中規定執行。11.附則 本預案是南龍鐵路NLZQ-6標項目部處置突發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工作文件,各部門及相關負責人員應遵照執行。 預案啟動實施由項目部食物中毒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決定。所有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要認真貫徹執行本預案,嚴格執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紀律,確保信息安全,并保證聯系方式暢通、便捷。 本預案由陽曲制項目部應急預案管理領導小組制訂并負責解釋,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