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市庫爾楚阿塔木道渣石用閃長巖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3948
2022-09-06
15頁
60KB
1、庫爾勒市庫爾楚阿塔木道渣石用閃長巖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目 錄1 礦山基本情況12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23 礦區(qū)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設備、器材及其分布3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3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34.2 組成人員45 主要職責46 事故發(fā)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56.1 邊坡和滾石危害56.2 爆破危害56.3運輸安全危害76.4墜落危害76.5火災危害76.6機械性危害76.7觸電危害86.8地震災害86.9水災危害86.10雷擊災害87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98 應急救援保障98.1內部保障98.2 外部救援129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1210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2、1211 應急培訓計劃1212 演練計劃1213 預案的發(fā)布12前 言為做好我礦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置,保證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以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fā)點,統(tǒng)一指揮、科學決策、各司其職、果斷3、實施、消除險情,全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二、工作原則礦山事故的應急救援,堅持“安全第一、依法規(guī)范、資源共享、屬地為主、科學決策、分工負責、快速高效”的原則。應急救援,以人為本,要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和強化搶險手段,科學、迅速組織應急救援,把人員傷亡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集中力量,突出重點。要根據事故類別和現場實況,在專家指導下采取切實可行的搶險救援安全措施,組織專(兼)職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勘查事故災害程度,做好搶救傷亡人員、運送救災物資和設備、疏散人員等工作,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統(tǒng)一指揮,分級負責。堅持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協(xié)調一致,在當地4、有關部門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負其責,通力協(xié)作,主動配合,協(xié)同地方政府做好相關工作。1 礦山基本情況1.1 礦山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庫爾勒市庫爾楚阿塔木道渣石用閃長巖礦位于庫爾楚北西約8km處的阿塔木溝口,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庫爾勒市管轄。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852650;北緯:420025。區(qū)內的公路交通主要為314國道,并以國道為界,以北為高山峻嶺,地形復雜,交通不便,以南地形較平坦,南疆鐵路縱慣該區(qū),通行條件較好。上述交通道路是區(qū)內的主要交通干線。庫爾楚至礦區(qū)有簡易道路相通,交通便利。庫爾勒市庫爾楚阿塔木道渣石用閃長巖礦持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種為閃長巖礦。礦區(qū)范圍由45、個拐點圈定,面積:0.024km2;開采深度:1425m1360m。礦區(qū)范圍共由4個拐點圈定,其拐點坐標見表1-1。表1-1 礦區(qū)范圍拐點坐標表拐點編號北京54坐標系西安80坐標系XYXY14653436.26928619692.2344653508.60828619808.99824653462.44128619767.8294653534.78028619884.59334653178.95528619865.9704653251.29428619982.73444653152.78228619790.3754653225.12128619907.139礦區(qū)位于314國道以北的低中山區(qū),海6、拔高度一般為:1300m1500m。該區(qū)夏季涼爽,冬季寒冷。6、7、8三個月最熱,氣溫510 ,最高15,晝夜溫差達20左右,每年11、12、1、2月最冷,氣溫-10-15,最低-40,晝夜溫差達20左右。該地區(qū)雨量充沛,全年降水量在371.2mm以上,且多集中于6、7、8三個月。11月至次年4月為降雪期。區(qū)內植被不發(fā)育,僅在溝谷內稀疏有分布。區(qū)內為多民族地區(qū),以維、漢、蒙、回族為主。庫爾勒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擁有人口約30萬,近幾年經濟發(fā)展迅猛,工、礦企業(yè)已具一定規(guī)模,門類較為齊全,交通、通訊、商業(yè)、文教、衛(wèi)生等相當發(fā)達,是南疆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礦區(qū)附近以畜牧業(yè)為主,生產及生活7、物資均依靠庫爾楚或庫爾勒市供給。該區(qū)基本地震烈度為度區(qū)。1.2 裝礦運輸礦體為露天開采,依據廠礦道路設計規(guī)范,公路上山公路是從礦山生活區(qū)到各開采水平之間的道路,從生活區(qū)修至1400m水平,公路等級按礦山三級運輸道路標準修筑,泥結碎石路面,單車道,公路寬4.5m,路基寬6m,坡度8,最小轉彎半徑15m,每隔200300m設置一錯車道(寬8m),總長度約16km。1.3 民爆物品使用與管理礦山按公安部門相關要求建設有標準火工品庫房,設置有防火、避雷設施,目前已經過公安部門驗收。2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分析2.1 危險有害因素的確定通過對礦山初步設計文件和安全現狀評價的分析研究,參照同類生產礦山,該礦山8、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邊坡和墜落、滾石危害:該礦為露天自上而下開采,礦體位于山坡,在開采過程中如不按設計及安全評價提出的技術、安全對策措施實施開采,可能會出現工作邊坡過陡,會造成人員墜落、滾石傷人、傷物的危害;爆破危害:本礦在爆破作業(yè)過程中,如不采取正規(guī)的爆破,采用藥壺爆破,人員躲避距離不夠,采掘設備沒有搬到安全地帶,會造成爆破傷人、傷物的危害;運輸作業(yè)危害:采下的礦石由人工裝入自卸汽車運到轉運站。運輸是本礦山生產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各環(huán)節(jié)銜接不當,人員操作不當,都易發(fā)生運輸事故;水災、泥石流危害:該礦夏季暴雨時期有發(fā)生水災、泥石流的危險;安全管理缺陷危害:由于礦區(qū)作業(yè)規(guī)模小,人員少,從而安全管理9、極易被忽視,如不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加強安全管理,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差,會造成安全管理危害;機械危害:本礦有鑿巖機、空壓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設施,如不加強檢測、維修、保養(yǎng),易造成機械危害;地震災害:該礦地震基本烈度值為7,有發(fā)生地震的可能;以上為礦山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礦山還有以下危險有害因素:風災危害;粉塵危害;標志缺陷;噪音危害;低溫作業(yè)危害;雷擊災害; 2.2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因為礦山位于高山區(qū),周圍無固定居民居住,其危險有害因素只對礦山廠區(qū)范圍內的接觸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對礦區(qū)以外的人員、設備、設施基本沒有影響。3 礦區(qū)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設備、器材及其分布礦山生活區(qū)有水缸兼作為10、消防水,采場重要設備配備滅火器,設計配備口罩、手套、耳罩、安全帽和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4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機構設置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組長1名,副組長2名(安全員),成員3人。 職責分工組長:負責事故搶險救援綜合協(xié)調、組織管理;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專家緊急聯(lián)系,迅速組織專家趕赴事故現場;會同有關部門和專家針對事故類別和災害程度制定相應的搶險方案及防止事故擴大的處理措施。副組長:負責抽調人員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封閉現場,維護秩序,疏散人員,確保道路暢通和搶險救護車輛有序進出;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保護事故現場和證據,控制旁觀者進入現場和事故危險區(qū)域,防11、止并處理事故現場出現的突發(fā)事件;根據事故類別和性質及時調動相關人員參與搶險救援;配合有關部門核對有關數據。負責聯(lián)系、安排縣急救中心和有關醫(yī)院,組織急救車輛、醫(yī)療器械和醫(yī)護人員,提供急救所需藥品;事故現場傷員搶救;事故現場衛(wèi)生防疫;隨時向指揮部報告人員傷亡、搶救等情況。后勤、善后處理由副組長負責。所需資金由組長負責。4.2 組成人員 主要負責人及有關管理人員組 長:齊萬桐(庫爾勒市庫爾楚阿塔木道渣石用閃長巖礦礦長)副組長:華國棟、安新慧(礦山專職安全員)成 員:張龍、劉建新、阿不力克木.達尼西、馬冬冬、韓軍、杜險鋒、艾尼巴哈爾.吐爾等。 現場指揮人經過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研究確定任命經理為事故應急救12、援現場總指揮,主要負責人為事故應急救援現場副指揮。 組織機構網絡圖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網絡圖礦 長專職安全員班組安全員班組安全員5 主要職責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為:組織制訂礦山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確定現場指揮人員;協(xié)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明確事故狀態(tài)下各級人員的職責;礦山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6 事故發(fā)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礦山發(fā)生安全事故采取的主要處理措施如下:6.1 邊坡和滾石危害礦山邊坡危害主要為邊坡坍塌或滑坡,邊坡浮石受到震動產生滾石。如果發(fā)生邊坡坍塌13、或滑坡、邊坡滾石危害,礦山首先要對坍塌的邊坡進行處理,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lián)尵缺焕Щ虮谎诼竦娜藛T、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調用本廠或附近的機械設備,及時、快速清理坍塌物,為緊急救援提供條件;與當地最近的醫(yī)院或120聯(lián)系,組織緊急救援。6.2 爆破危害爆破事故主要為:爆破飛石、早爆、拒爆及炸藥燃燒和意外爆炸事故,根據不同的事故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預案:爆破飛石發(fā)生爆破飛石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受傷或死亡,設備損壞。.1當發(fā)生人員受傷,對傷員進行急救處理: 止血采用壓迫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在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要立即用急救包、紗布、繃帶或毛巾14、等包扎。如果是頭部或四肢外傷,一般用三角巾或繃帶包扎,如果沒有三角巾和繃帶,可以用衣服和毛巾等物代替。頭、面部外傷常采用的包扎方式為:頭頂式包扎法、面部面具式包扎法、頭面部風帽式包扎法、單眼包扎法。四肢外傷的包扎方法為:手足部受傷的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上肢包扎法、膝(肘)帶式包扎法、前臂(小腿)毛巾包扎法。 固定骨折是一種比較多見的創(chuàng)傷,如果傷員的受傷部位出現劇烈疼痛、腫脹、變形以及不能活動等現象時,就有可能是發(fā)生了骨折。這時,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迅速、及時而準確地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常見的骨折時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根據骨折的不同部位。可采用相應的方法固定。 救運傷員經過上述處理后,要15、及時送往醫(yī)院或打120求救。護送傷員前,對傷員進行包扎傷口等緊急處理;護送時,傷員頭應在后,腳在前,以便隨時觀察傷員面部表情,利于及時搶救;送傷員時,動作要穩(wěn)、迅速,避免搖晃、震動,對休克傷員要頭低腳高。.2當發(fā)生人員死亡事故,要報告當地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公安局和勞動局,并保護好現場,等待事故調查處理。.3發(fā)生設備損傷事故,對損傷的設備進行修理。早爆發(fā)生早爆事故主要為電爆網絡受雜散電流的影響。一旦發(fā)生早爆事故,礦山需要立即關閉爆破區(qū)附近的所有用電設備設施(包括對講機和手機等),徹底清除雜散電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裝好的電雷管腳下連接在一起形成短路,避免再受雜散電流的影響。對受傷、死亡和16、設備損傷的事故按照.1的急救方法處理。人員、設備處理完成后盡快進行爆破區(qū)的爆破或清除處理。拒爆爆破后,發(fā)現有拒爆現象,炮工要立即處理。首先,爆破警戒不能解除,炮工進入現場檢查處理,其他人員不能進入;其次,無論采取何種處理方式,只有處理結束,經炮工檢查無誤后才能解除警戒,繼續(xù)下部工作;最后,炮工要對拒爆情況進行記錄,開會分析產生的原因,避免再次發(fā)生同類事件或事故。炸藥燃燒和意外爆炸事故發(fā)生炸藥燃燒和意外爆炸后,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急救。如果炸藥量較少,不是集中堆放,發(fā)生意外燃燒時首先隔離和搬運沒有燃燒的炸藥,采用滅火器或水進行滅火,參加滅火人員必須佩帶防毒面具。若現場沒有滅火器材和防毒面具,必須撤17、離現場的人員和設備至爆破警戒外的安全位置,待炸藥完全燃燒或爆炸后,確保安全才能進入工作區(qū)。炸藥意外爆炸會對周圍的建筑物、人員、設備造成嚴重破壞。當建筑物坍塌首先要撤離附近人員設備,并對坍塌物進行處理,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lián)尵缺焕Щ虮谎诼竦娜藛T、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調用本廠或附近的機械設備,及時、快速清理坍塌物,為緊急救援提供條件;與當地最近的醫(yī)院或120聯(lián)系,組織緊急救援。發(fā)生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失時,按照.1的急救方法處理。6.3運輸安全危害發(fā)生運輸安全事故,主要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當發(fā)生人員輕、重傷事故時,按照.1條傷員進行急救處理的程序和辦法處理。發(fā)生死亡事故,要報告當地18、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公安局和勞動局,并保護好現場,請公安、交警進行責任認定和處理。對損傷的設備進行修理。6.4墜落危害礦山發(fā)生墜落危害時,主要是人員受傷,對傷員進行急救處理:見.1。6.5火災危害礦山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原因為生活區(qū)用電和炸藥使用、管理不當,發(fā)生燃燒形成火災,采取的救援措施主要為: 電源火災處理辦法a.切斷電源,防止火災擴大;b.組織人員滅火,創(chuàng)造自救條件。 其它火災處理辦法a.救援圍困在火災現場的人員;b.查明起火原因,控制引燃物,防止火災的進一步擴大;c.采取有效設施滅火,創(chuàng)造自救條件。6.6機械性危害 查明發(fā)生原因,根據情況采取斷電、停機等具體的救護措施; 先進行現場自救,并19、保護出事現場,以事故的影響和財產損失教育職工,上下對照查明原因,制訂整改計劃。6.7觸電危害 脫離電源 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之脫離:a.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銷;b.用絕緣工具切斷電線或挑開電線;c.經絕緣物拉開觸電人。 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之脫離:a.盡快通知停電;b.配戴安全用具,按要求拉開開關;c.強迫短路,造成掉閘停電。 急救方法現場急救方法主要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是觸電人呼吸停止后施行的急救方法,胸外心臟擠壓法主要是觸電人心臟停止跳動后施行的急救方法。6.8地震災害一旦發(fā)生地震,礦山要組織本廠的工人有秩序的撤離建筑物,待在空闊20、安全的位置。若因為地震引發(fā)坍塌事故,則首先與當地地震局取得聯(lián)系,確定沒有余震且能夠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lián)尵缺焕Щ虮谎诼竦娜藛T、設備;其次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調用本廠或附近的機械設備,及時、快速清理坍塌物,為緊急救援提供條件;最后與當地最近的醫(yī)院或與120聯(lián)系,組織緊急救援。6.9水災危害礦山所處地理位置,不會有很大的泥石流和洪水,水災主要引起采場充水,進而引發(fā)邊坡塌方、滑坡的危害。礦山一旦發(fā)生水災,事故應急料到小組要有秩序的組織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如果時間緊急,允許設備臨時被水掩埋。待汛情結束,立即組織排水,但要注意用電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和線路的絕緣。6.10雷擊災害雷擊主要是高強電流21、通過人體造成的灼傷傷害,多數情況發(fā)生受雷擊者死亡。發(fā)生死亡事故,要報告當地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公安局和勞動局,并保護好現場,等待事故調查處理。7 人員緊急疏散、撤離當發(fā)生坍塌、火災、水災和地震時,要組織人員撤離危險區(qū),主要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以口頭傳達的方式,安排、組織人員有序的徒步撤出危險區(qū)。在安全位置進行人員清點,確定是否有遺漏或遇難人員,若發(fā)現有遇難人員,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要安排人員或與有關急救單位(如:消防單位)聯(lián)系,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緊急救護。8 應急救援保障8.1內部保障(1)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包括搶修、現場救護、醫(y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供應、運輸、后22、勤人員;(2)購置檔案柜,確定資料整理和保管人;(3)應急通信系統(tǒng)見第5章報警、通訊聯(lián)絡方式;(4)礦山應配備礦用充電燈為應急照明;(5)礦山應為職工發(fā)放口罩、手套、安全帽及特種工專用工具,準備了外傷包扎帶、繃帶和止血的藥物;(6)礦山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其目錄為:礦山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有:1)礦長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2)安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3)班組長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4)鑿巖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5)爆破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4)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1)一般安全教育;2)經常性安全教育;3)特殊工種教育;4)傷亡事故報告處理制度;5)工程質量驗收制度;23、6)礦山安全檢查制度;7)材料領用制度;8)保管員制度。作業(yè)規(guī)程有:1)采掘作業(yè)規(guī)程;2)爆破作業(yè)規(guī)程;礦山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1)鑿巖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2)修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3)爆破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4)安全員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應急預案的實施及要求各有關部門接到指揮中心的通知后,負責人應迅速做出安排,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組織有關人員,趕赴指揮中心和事故現場參加相關工作組,開展工作。事故現場工作組要按照本預案確定的職責要求,積極、高效、有序地開展事故搶救及相關工作,同時做好后援工作準備。工作組要將現場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告現場指揮,保證事故搶險工作的協(xié)調、有序、有效實施。搶險中重大事項的決策A24、事故搶救需要有關人員、設備、器材時,由現場指揮組報告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督促本預案確定的部門迅速予以調集解決。B當事故現場需其他單位支援時,經現場指揮報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按規(guī)定程序迅速聯(lián)系求援。C作出事故搶救的重大決策措施時,必須迅速報告指揮中心同意后方可實施。特殊緊急情況下,經現場指揮組領導共同研究決定,可以在報告的同時采取相關緊急措施。事故現場搶救應以人為本,遵循“安全第一、救人為主、減少損失、先控制、后處置”的原則。按照國家規(guī)定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拍照、記錄和繪制現場圖,并妥善保管現場重要物件。事故救援的善后處理A 經現場指揮組組織有25、關部門、專家及事故單位確認事故危險消除后,方可停止現場搶險,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留下少量人員予以監(jiān)護。B 現場指揮組應向指揮中心報告,建議結束本預案實施。C 現場清理及設備的檢查、生產的恢復由事故單位按照預案確定的程序及礦山實際情況進行。D 事故中傷亡人員的善后及治療,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撫恤和治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人員、物資準備 第一時間搶救人員、物資:事故現場救援人員在事故初發(fā)階段以事故單位救援人員為主; 外部支援人員:根據事故現場情況需外部力量支援時,由現場指揮組提出要求,報指揮中心。支援單位在接到支援命令后必須保證應急救援,組織人員攜帶器材、設備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向現場指揮組報到,按照26、指令參加事故搶救。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與修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A向所有職工公布應急救援預案,在演練過程中,讓熟悉危險設施的現場人員、有關的安全管理人員一起參與;B每一次演練后,應核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guī)定的內容是否都被檢查,找出不足和缺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訂A把在演練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訂完善。B在現場危險設施和危險物發(fā)生變化時及時修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C把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改情況及時通知所有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關人員。8.2 外部救援礦山應每人配備手機,與外部建立良好的通訊聯(lián)系,發(fā)生事故時可以向相關部門匯報情況和請求支援。9 預案分級響應條件當27、礦山發(fā)生危及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征兆或已經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時,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預案,按照預案的要求進行救援和處理。(1)事故發(fā)生后,危及礦山工作人員生命及財產安全時,由應急指揮中心建議啟動本預案。(2)事故發(fā)生后,應急指揮中心按照本預案的要求通知各有關部門。指揮中心進入工作狀態(tài),與事故現場保持密切聯(lián)系。10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當人員獲救、災害處理完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終止。11 應急培訓計劃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礦山專門對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組織了培訓學習,并且由小組成員逐級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12 演練計劃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礦山已經安排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組織,每年進行一次各類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所需要經費從安全專項經費中支出。13 預案的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