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3998
2022-09-06
11頁
41KB
1、污水處理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污水處理站露天處于公司東面,負責公司整個生產車間排放的各類污水的收集和處理。有污水池多個,其中有廢水收集池、反應池、沉淀池、淤泥池、中轉池、回調池、放流池等。另外有自動加藥罐多個,分別存放著各類危險化學藥品。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類型有:水質不達標排放、污水處理池淹溺事故。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環境影響和人員傷亡。序號事故類型事故原因事故危害程度1水質不達標排放廢水濃度高、未分類收集、設備故障環境污染2酸堿類泄漏包裝容器損壞,操作不當環境污染3污水池淹溺攀梯登高作業,空間狹窄,操作不小心人員傷亡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我們在污水處理2、事故應急救援中的優先原則為: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展優先;保護環境優先。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組織機構:搶修組副總指揮: 事故應急指揮部總指揮:通訊組救護組- 搶修組、通訊組及救護組等與綜合預案中應急人員相同。3.2 指揮機構職責.污水處理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擔任,副總指揮由*擔任。. 污水處理事故職能小組: 通訊組:由公司前臺人員、辦公室人員組成。 搶修組:由設備維修組全體人員組成。 救護組:由公司生產部門相關人員組成。 應急救援隊伍的職責指揮部成員職責:總指揮:為公司*,負責污水處理事故應急指揮工作,并及時與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溝通,是否需要擴大應急救援。根3、據實際情況,宣布應急狀態中止。副總指揮:由公司*擔任1)協助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2)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對策和建議;3)協調和組織各小組的行動。通訊組職責:1)發生事故后,按指揮中心的指令聯系各相關人員。2)確保公司聯絡通訊系統處于有效狀態。救護組職責:1)接到報警后,立即攜帶防相關應急物品,趕往事故現場,選好救護地點。2)負責將中毒或受傷人員救離事故現場,交給醫生進行搶救。搶修組職責:1)及時了解事故及災害發生的原因及經過,對設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2)組織事故蔓延擴大措施落實情況。3)協同有關部門保護好事故現場,收集事故有關證據,參加事故調查處理。4)切4、斷泄漏源。4.預防和預警4.1 危險源監控公司對污水站進行嚴格管理,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值班人員每小時對以上重點部位進行安全巡查,公司環保小組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檢查。4.2 預警行動 預警條件.1 容器破損或裂縫,可能會發生大量泄漏等危險事故時。 .2設備故障或損壞時,可能發生危險事故。.3發生人員落入污水處理池或其他意外事件時,可能發生危險事故。 預警發布方法和程序當指揮部接到事故可能的報告后,應立即通過電話、人工傳遞等方式向車間內所有員工發出警棒報,提醒員工注意安全。當車間負責人認為可能事故有可能超出本車間處置能力或事故的影響已經超出本車間時,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請求上級采取預警5、行動。 5.信息報告與處置5.1報警程序現場發現事故人員應急狀態宣布內部報警電話0755-管理/安全主任*廠長 *事故部門課長*事故發生啟動事故應急救援系統通知外部機構5.2報警方式現場發現事故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對講機/現場設置的消防破玻按鈕等進行報警。5.3聯絡方式(1)24小時報警電話:消控室電話: 0755-(2)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員電話:序號姓名應急處理職務聯系電話1總指揮2副總指揮3指揮員4指揮員5.4信息報告: 事故發生后,相關人員根據事故大小的實際情況,通過電話/對講機/消防破玻報警按鈕/事故廣播等向班組/車間/全廠通報告事故的相關情況。根據應急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應急救援總指揮或6、副總指揮將事故有關情況上報政府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如有必要,應及時求助外援。 6.應急處置:6.1應急分級根據事故危害程度,污水處理事故應急響應分兩級,即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一級應急響應當發生水質不達標、少量酸堿泄漏、發生人員落入水池中,但未引起人員灼傷或受傷時,由現場管理人員啟動一級應急響應程序,現場人員按相關的現場處置方案如酸堿類灼傷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化學品液體泄漏事故現場處置方案和淹溺事故現場處置方案進行應急處置。現場負責人在處置事故的同時,應將事故情況向安全領導小組報告。二級應急響應當發生環境污染,并引起人員灼傷或中毒、淹溺時,立即啟動二級應急響應程序,即由主管啟動本專項預案進行處置。擴7、大響應當發生大量危險化學品泄漏,或有其它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時、如大量泄漏,已引起人員受傷或中毒,可能會影響鄰近的車間,現場無法控制,需要其他部門人員援助時,由主管負責人請求公司啟動公司級預案。 6.2 響應程序污水站應急響應的過程可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等步驟。按照事故或可能發生的事故劃分兩級響應。當環境污染事故的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應按照有關程序向上一級應急機構請求擴大應急響應。污水處理事故應急行動響應程序見下圖:事故發生判斷響應級別事故報警接警啟動應急響應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擴大響應啟動公司級預案解除警戒事故調查現場清理善后處理 否 是 應急指揮.8、1 當發生一級應急響應事件時,由當現場管理人員負責指揮應急救援工作。.2 當發生二級應急響應事件時,由部門主管負責指揮應急救援工作。.3 當事故需要啟動公司級預案時,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成立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后,交由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應急救援行動。在公司應急救援人員未到達現場前,按本預案進行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行動事故發生后,所在車間的所有人力和應急物資均應服從應急指揮部的調遣。當危險源目標發生污水處理相關等事故時,可利用公司現有的儲備器材、設備和防護用品進行搶險,然后進行相應處理,防止事故擴大。有人員受傷需送往醫院時,可向公司請求應急車輛支援。6.3應急避險搶險人員如發現有9、可能發生重大事故時,立即向指揮部匯報,并自行盡可能向事故未發生安全地帶迅速撤離,或得到指揮部指令后有序迅速撤離。發生以下情況,應急救援、搶險人員可以先撤離事故現場再報告。.1事故已經失控。.2個體防護裝備已經損壞,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3發生突然性的意外事故,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發生下列情況,指揮部必須下達讓應急救援、搶險隊員撤離的命令。.1事故已經失控。.2應急救援、搶險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損壞,危及生命安全時。.3發生突然性的意外事故,危及應急救援、搶險人員生命安全時。事故發生后,經過緊張的應急搶險,眼看事態仍不能有效控制,環境污染越來越大,或其它不可避免的危險時,各級指揮員應馬上撤出人員,避10、免人員傷亡,然后才根據情況采取下一步搶險措施。撤離時人員的清單人員撤出在安全地點集合后,由車間負責人清點事發時正在現場的人員,看是否已全部撤出。若人員未能全部撤出,則應馬上組織進行救援。撤離程序指揮部隨時向鄰近的車間、部門通報事故危害范圍擴展情況。當事故危及鄰近的車間、部門時,由應急現場指揮向鄰近的車間、部門發送警報。事態嚴重緊急時,通過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直接聯系鄰近的車間、部門負責人,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撤離方式 主要是通過步行方式按規定的疏散路線撤離危險區域到公司劃定緊急疏散地點。撤離的注意事項撤離時注意避免爭先恐后,擁堵無序,要相互兼顧照應,盡可能向未發生事故的安全地11、帶迅速撤離;明確采取的預防措施、注意事項、撤離方向和撤離距離。撤離必須是有組織性的。6.4 應急行動優先級應急救援行動按照以下順序優先進行(1)疏散、搶救人員(2)控制事故事態、程度(3)搶救重要設備6.5 處置措施污水站在處理污水過程中,會發生環境污染,危險化學藥品泄漏,人員傷亡的緊急事故,應急人員在進行應急救援時不僅要佩戴好相關的防護用品,還要采取適當的處置措施。 水質不達標處置措施:1)從放流池將水泵入綜合廢水調節池再循環處理;2)檢修設備,恢復系統正常運行; 酸堿類泄漏處置措施: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2)切斷泄漏源。3)泄漏場所應嚴禁火種,并使用防爆型工器具。4)12、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掩護。5)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6)如小量泄漏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淹溺現場處置措施:1)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并移至空氣新鮮處。2)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水沖洗,沖洗時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清洗。4)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5)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淡鹽水。6)經現場處理后,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7.應急物質與裝備保障7.1 應急物質與裝備類型1)消防干沙 2)滅火器/消防栓3)二氧化碳自動滅火系統4)應急備用發電機5)防毒口罩/防護面罩/防護手套/防護眼鏡/安全鞋/防護圍裙7.2 應急物質與裝備保障: 應急防護用品,如防毒口罩/防護面罩/防護手套/防護眼鏡/安全鞋/安全繩/應急手電筒,環保小組人員定期檢查是否配備足夠。 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由保安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確保處于有效狀態。 自動消防滅火系統/應急發電機等消防應急設施由有資質的消防公司維護保養,確保處于有效狀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