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管理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74036
2022-09-06
13頁
26.50KB
1、鄉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 一 總 則1、編制目的和依據 為確保在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疫情時,及時、迅速、高效、有效地處理疫情,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造成的危害,確保我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社會安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甘肅省動物防疫和動物產品安全管理辦法、xxx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xxx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動物疫病防治技術規范。 2、工作原則 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工作實行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采取相應的綜合性防控措施,迅速控制和撲滅疫情。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全鄉范圍內發生的重大動物疫病的預防、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等。2、 二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任務 1、應急組織領導小組及主要職責 指揮機構由鄉成員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指揮中心設在鄉黨政辦。總指揮:xxx 鄉黨委書記 副指揮:xxx 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xxx 副鄉長成 員:xxx 人大主席 xxx 食藥所所長xxx 黨委副書記xxx 紀委書記 xxx 副鄉長 xxx 黨建辦主任 xxx 司法所長 xxx 安監站長 xxx 食藥所副所長 xxx 綜治辦專職副主任 xxx 財政所長 xxx 殘聯理事長 指揮機構設在鄉辦公室,由xxx兼任辦公室主任,xxx、xxx、xxx、xxx、xxx同志為辦公室成員,負責日常防災工作。 2、主要職責 負責組織制定本鄉的重大動物疫3、病疫情防控規劃和應急預案;落實重大動物疫病疫情防控經費及疫情應急控制所需經費,做好防疫物資儲備;發生重大動物疫病疫情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有關成員單位及時控制和撲滅疫情。 畜牧站:調集動物防疫和動物防疫監督人員參加疫情的控制和撲滅工作;作好疫情的監測、預報、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診斷疫情,迅速以疫情等有關情況作出全面分析、評估,并制定疫情和撲滅的技術方案;劃定疫點、疫區、受危脅區,提出封鎖建議,并參與組織實施;監督、指導疫點內禽類的撲殺和禽類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工作;疫點、疫區內污染物和場所等的消毒和無害化處理;飼養場所及周圍環境的消毒;組織對疫區、受威脅區易感禽類實施緊急免疫接種; 農技站:負4、責加強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技術攻關的投入,做好防控技術儲備。 派出所:做好安全保衛和社會治安管理,配合做好疫區封鎖和加強撲殺工作。 惠民辦:負責疫區受災群眾的安撫和救濟工作。 財政所:負責在年度預算中設立專項資金,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疫物資的購置、撲殺、監測、消毒處理等經費的安排,并加強防疫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 衛生院:負責監測重大動物疫病在人群中發生情況,做好人群的預防工作。 辦公室:負責全鄉重大動物疫病的報告、收集、匯總、分析和疫情通報工作;組織起草、修改、和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有關規章、辦法、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 三 預警和報告制度 1、重大動物疫病分級根據重大動物疫情的性質、危害程5、度、涉及范圍,將動物疫情分為以下四個等級:1.1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級)動物疫情:(1) 高效病性禽流感在21日內,省內及毗鄰省份有10個以上縣(市、區)發生疫情;省內有21個以上縣(市、區)發生或10個以上縣(市、區)連片發生疫情。(2) 口蹄疫在14日內,省內及周邊有5個以上省份發生嚴重疫情,且疫區連片。(3) 省內動物爆發瘋牛病等人畜共患病感染到人,并繼續大面積擴散蔓延。(4)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省內發生的其他特別重大的突發動物疫情。1.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重大(級)動物疫情: (1)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在21日內,省內有2個以上市(州)發生疫情;省內有20個以上疫點或56、個以上10個以下縣(市、區)連片發生疫情。 (2)口蹄疫在14日內,省內有2個以上相鄰市(州)或5個以上縣(市、區)發生疫情;有新的口蹄疫亞型出現并發癥疫情。 (3)在一個平均潛伏期內,20個以上縣(市、區)發生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雞新城疫等疫情;疫點數達到30個以上。 (4)我國以消滅的牛瘟、牛肺疫等在省內又有發生;我國尚未發生的瘋牛病、非洲豬瘟、非洲馬瘟等疫病傳入我省或省內發生。(5)在一個平均潛伏期內,布魯氏細菌、結合病、狂犬病、炭疽等二類動物疫病呈暴發流行,波及3個以上市州或其中一人畜共患病發生感染人的病例,并有繼續擴散趨勢。(6)國家及省級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動物疫情。7、1.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重大(級)動物疫情:(1)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21日內,在州內2個以上縣市發生疫情;疫點數達到3個以上。(2) 口蹄疫在14日內,在州內2個以上縣市發生疫情; 疫點數達到5個以上。(3) 在一個平均潛伏期內,在州內5個以上縣市發生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雞新城疫情;疫點數達到10個以上。(4) 在一個平均潛伏期內,在州內5個以上縣市發生布魯氏菌病、結核病、狂犬病、炭疽等二類動物疫病爆發流行。(5)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炭疽等高致病性原微生物菌種、毒種發生丟失。(6) 州級以上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較大突發動物疫情。1.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重大(級)動物疫情:(1)8、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雞新城疫等疫情在州內1個縣市發生。(2) 二、三類動物疫情在州內1個縣市暴發流行。(3) 縣級以上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一般突發動物疫情。 2、報告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發病急、傳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異常情況,要在2小時內向鄉畜牧站報告。鄉畜牧站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縣指揮部辦公室,并派技術人員到現在調查核實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經核實初步懷疑為重大動物疫情的,迅速報告州指揮部。 四 應急響應 1.疫情認定 重大動物疫情按以下程序認定: (1)鄉畜牧站及實地查看,初步懷疑為重大動物疫情的,立即向縣指揮部辦公室報告,請求省、州派出專家赴現場進行9、臨床診斷,提出初步診斷意見。 (2) 對懷疑為重大動物疫情的,及時采集病料,送省動物疫病 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按有關處理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化驗檢測,診斷結果為陽性、確認為重大動物疫情疑似病例,由鄉畜牧部門逐級上報省指揮部。 (3)重大動物疫情有州指揮部上報省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認定公布。 (4)人感染重大動物疫病時,按上述程序,由鄉指揮部上報縣指揮部及縣衛生部門,逐級上報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頒布的標準,進行確認并上報衛生部。 2、啟動預案 根據專家現場臨床診斷實驗室化驗結果為陽性、懷疑為重大動物疫情的,立即對疫點實行封鎖,懷疑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對密切接觸人員實行隔離。經國務院10、獸醫主管部門或省指揮部確認為重大動物疫病疑似病例,發生級、級疫情時,積極配合國家指揮部、省指揮部和州指揮部開展疫情撲滅工作;發生、級疫情時,由縣人民政府啟動縣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 3、 基本原則 (1)堅持依靠科學、依靠法制、依靠群眾的原則。 (2)堅持“早、快、嚴”的原則。 (3)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 (4)堅持屬地化管理的原則。 (5)堅持責任追究的原則。 五 控制措施1、隔 離1.1、發現疑似重大動物疫病時,動物防疫人員對易感動物進行檢查后,當事人根據檢查結果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人員的監督指導下,采取隔離措施,將患有疫病或疑似疫病的禽與健康動物隔離開來。1.2、隔離措施要求(1)隔11、離場所的選擇:隔離場所應選擇不易散布病原體,方便消毒,便于實施封鎖和處理措施的地方,并按規定嚴格進行消毒。(2)隔離期間的管理。隔離期間嚴禁無關人員、動物出入隔離場所。疫區易感動物應同患有疫病或疑似疫病的動物分開,并采取預防接種等預防措施。隔離場所的廢棄物,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密切注意,觀察和監測,加強保護措施。2、封鎖2.1、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的界定疫點:指患病畜禽所在的地點,一般指患病所在的獨立禽舍、飼養場(戶)或倉庫、加工廠、屠宰廠(場)、肉類聯合加工廠,交易市場等場所;如為農村散養,應將自然村劃為疫點。疫區:指以疫點為中心,半徑3公里范圍內的區域。疫區劃分時注意考慮當地的飼養環境12、飼養方式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等)。受威脅區:疫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區域。2.2、由縣級以上畜牧行政管理部門根據規定和撲滅疫情的實際需要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的范圍。2.3、封鎖令的發布。由縣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請縣人民政府對疫點、疫區、受威脅區的范圍。2.4、封鎖的實施。對疫點、疫區、受威脅區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疫點:在疫點出入口設置警示標志和消毒設施,對出入疫點的人員、運載工具、污染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禁止染疫、疑似染疫、易感染的動物、動物產品流出疫點,禁止非疫點的禽類進入疫點;停止禽類及其產品經營活動。疫區:在疫區周圍設置警示標志,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動物、動物產品流13、出疫區,禁止非疫區的禽類進入疫區,并根據撲滅疫病的需要對出入封鎖區的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對疑似染疫的禽類進行隔離,初步診斷后進行撲殺;飼養的禽類必須圈養或者在指定地點放養;停止禽類及其產品的經營活動。受威脅區:當地政府應當組織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禽類進行疫情普查,并實施緊急免疫接種,建立免疫保護帶;確定人員監測疫情;禁止從疫區購進易感染禽類及其產品。2.5、封鎖令的解除疫點內所有禽類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后,在當地動物防疫監督的機構的監督下,進行徹底消毒。經過21天以上的監測,未再出現染疫動物,經動物防疫監督人員審驗,認為可以解除封鎖時,由縣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向縣人民政14、府申請發布解除封鎖令,并通知毗鄰地區和有關部門,同時報市人民政府備案。3、撲殺初步診斷為重大動物疫病時,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導下立即對疫點內所有的染疫離及同群禽進行撲殺并按規定分類登記造冊。4、無害處理對所有病死禽、被撲殺禽及其產品(包括肉、蛋、羽、絨、內臟、血等)按照國標用GB 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排泄物和被污染或可能被染的墊料、飼料等物品也進行無害化處理。 5、消毒出入疫點、疫區的交通要道設立疫區臨時性檢疫消毒站,并根據撲滅疫病的需要,對出入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先進消毒;以疫點、疫區內禽舍、場地以及所有運載工具、飲水用具等必須進行嚴格徹15、底地消毒。5.1、金屬設施設備的消毒,可采取火焰、薰蒸等方式消毒;5.2、禽舍、場地、車輛等,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噴灑等方式消毒;5.3、養禽場的飼料、墊料等,可采取堆積發酵或焚燒等方式消毒;5.4、糞便等可采取堆積密封發酵或焚燒等方式處理;5.5、飼養、管理等人員可采取淋浴消毒;5.6、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壓滅菌等方式消毒;5.7、疫區范圍內辦公、飼養人員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場所,可采用噴灑的方式消毒;5.8、屠宰加工、貯藏等場所以及區域內池塘等水域的消毒可采取相應的方式進行,避免造成污染。6緊急免疫6.1、在全面查清疫情的前提下,對疫區、受威脅區易感動物進行強制性16、的緊急免疫接種,做到不漏戶、戶不漏禽,建立免疫保護區。6.2、采用國家批準使用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6.3、登記免疫接種的禽群及養殖場(戶),建立免疫檔案。6.4、免疫后,開展免疫效果監測。 7緊急監測 對疫區、受威脅區內易感動物實施緊急疫情監測,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待疫情解除后,轉入正常監測程度。 8疫源分析與追蹤調查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擴散、流行的情況。對仍可能存在的污染源,以及在疫情潛伏期和發病期間售出的禽類及其產品,可疑污染(包括糞便、墊料、飼料等)等應立即開展追蹤調查,一經查明立即采取就地銷毀等無害化處理措施。 9宣傳教育 利用各種方式、各種場合和各種手段普及重大動物17、疫病防控知識,提高公眾對重大動物疫病的了解程度,爭取全社會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穩定城鄉居民的消費心理,保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同時,正確把握宣傳導向,在疫情的宣傳上做到不搶先、不獵奇、不炒作,以免加劇公眾的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10處理記錄 對處理疫情的全過程必須落做好完整的詳細的記錄,以備檢查。 六、保障措施 1、物資保障 鄉人民政府對重大動物疫病的疫苗、消毒藥品、監測試劑和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進行合理儲備,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2、資金保障 鄉人民政府在每年財政預算中應設立合理的專項儲備資金,用于緊急防疫物資購置,撲殺病禽補貼、疫情處理、疫情監測等工作,儲備資金由鎮獸醫18、站提出使用意見。 七、獎勵與處罰 1、對參加疫情應急防控工作的人員,縣財政應給予適當的補助和保健津貼;對因參加疫病預防、控制和撲滅工作致病、致殘、殘廢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在突發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防控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鄉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獎勵。 2、對未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疫情的,對村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給予降級或撤職處分;造成疫情傳播、流行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依法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在控制和撲滅疫情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責令其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不服鄉指揮部調度的,或不履行保障職責的,或對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它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八 有關說明 1、從事動物飼養、經營和禽類產品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本預案的規定,并執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為落實本預案做出的規定。 2、實施本預案過程中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均為強制性措施,涉及到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或推脫。 3、本預案涉及的相關防控技術要求,按照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發布的標準,防控技術規范、管理辦法執行。 4、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